點擊播放 GIF 1.0M
不知你耳邊是否有過這樣的聲音,「中國女人越來越嬌氣,生個孩子得躺一個月、休半年。看看人家美國女人,生完孩子沒等幾天就上班了」...
小編也曾一度信以為真,讚嘆美國女人體質好。直到最近看了一段美國演員安妮·海瑟薇在聯合國大會上為婦女爭取「帶薪產假」的演講,才發現,美國女人最不幸,生孩子後法定的產假只有12周,短短的3個月,並且大多是無薪。作為月光族的美國人來說,不得不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工作賺取奶粉錢。(國會兩院制會議委員會於10月1日批准了一項法案,旨在將政府和私營部門女工的帶薪產假期限延長至105天。)
在中國,產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延長生育假)+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領生育津貼。
生育津貼是國家補貼給企業,用來發放產假期間工資的,但它的計算方法與公司在社保處的申報工資基數有關,所以實際中的生育津貼與產假工資並不相等,所以有規定: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就高領取,簡單說來就是:
1、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即員工以往每月的實發工資標準,下同)高於生育津貼,那就按產假工資發員工就OK,生育津貼下來,歸企業。
2、如果員工的產假工資低於生育津貼,那可以先按產假工資發員工,然後生育津貼下來,將與產假工資的差額補給員工,剩下的還是歸企業。
不少國家法律對「產假」的規定不僅涵蓋了產婦分娩後的假期,而且還會包括「奶爸」的陪護假,有的國家甚至規定父母在孩子8歲以前每年都能享有數周的帶薪或無薪育兒假。各國的帶薪產假一般都超過10周。
德國
2015年7月1日起,德國實行了更為靈活的育兒假新規,簡直就是新晉辣媽奶爸的福音。目前孩子出生後,其父母有三年育兒假。在家帶孩子期間,父母可以獲得部分薪水和政府津貼。按照新的政策草案,今後孩子的祖父母也可以休「育兒假」。
瑞典
瑞典法律規定,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個子女都享有16個月(480天)的帶薪產假,費用由國家和僱主分攤。其中,前390天的薪水為原工資的77.6%,後90天為固定薪水(每天補助180克朗)。為了鼓勵父親參與養育子女,瑞典法律規定,16個月中有兩個月必須由父親享有。
愛爾蘭
目前,愛爾蘭政府為每個孕婦提供每周240歐元的孕婦補貼,在26周的產假中每周發放。小編掐指一算,26周下來,每位孕婦將會得到:€ 240 * 26周 = € 6,240(約合4.8萬人民幣),這福利實在給力!
另外,法國女人可以休的產假時間最長,高達162周,超過3年。西班牙女人生孩子,產假可以高達3年,奧地利的女人也很幸福,產假也有兩年,挪威女人法定的產假天數是90周,英國為65周,這些國家的產假都超過一年。這段期間女人不僅可以恢復身體,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嬰兒。
看過了世界各地區的產假標準之後,我們不難發現,職場女性身兼職業和生育的雙重重任,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幼小的孩子,依法享受帶薪產假是非常正常不過的切實需求。
社會和企業應該正視這種需求,同時我們也呼籲相關部門,在全面開放二胎,鼓勵生育的大背景下,積極出臺正面積極的政策為育齡女性爭取合法的權益和生育福利,在減輕家庭生育的成本壓力下,也要兼顧企業因女性職工生育期間帶來的用人成本壓力。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