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動中關村成果轉化工作,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中關村,中關村跨界創新聯盟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擬定於2020年6月22日下午15:00-16:30共同舉辦中關村「火花」活動——中科院理化所線上成果發布會(高端裝備製造專場),屆時將有4個成果轉化項目進行路演,分別是低溫康復裝備及產業化、跨臨界CO2壓縮機研發及產業化、大規模液態空氣儲能系統、微型熱聲耦合發電系統。
一、活動時間:6月22日(星期一)下午15:00-16:30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關村認同應用技術跨界創新聯盟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
協辦單位:中國技術市場協會
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
中科創勢科技成果評價中心
中關村e谷
支持單位:清創空間、平谷智力創新社區、廣西力合邦易基金、獨角獸加速科服
三、活動參與方式:
報名連結:https://jinshuju.net/f/btA0wP
本次活動通過騰訊會議進行在線直播。屆時,主辦方會在微信群中提供直播會議號。
四、活動議程:
(一)14:30-15:00 人員連線,系統測試
(二)15:00-15:05 會議開始,主持人開場
(三)15:05-15:10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簡介
(四)15:10-16:23 項目路演及問答互動
1、低溫康復裝備及產業化
2、跨臨界CO2壓縮機研發及產業化
3、大規模液態空氣儲能系統
4、微型熱聲耦合發電系統
(五)16:23-16:30 主辦方總結髮言
五、項目簡介
(一)低溫康復裝備及產業化
成果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成果簡介:中科院技術。全身冷凍療法是將全身暴露於溫度可控(-110至-180℃)環境,進行無創治療的新型物理療法,已廣泛用於運動恢復、炎症治療、美容美體,國際奧委會鼓勵使用科學儀器開發運動員自身潛能,冷療裝備已成為國外高水平運動員的「標配」。項目亮點:院士領銜團隊;中科院STS區域重點項目;國際領先混合工質低溫製冷技術方案。
產業目標:研製-180℃~-80℃低溫冷療裝置,降低相關行業能耗20%以上,推動冷療設備成果轉化,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冷療裝置成套工藝體系,服務於冬奧會運動員康復計劃,在北京落地實施產業化推廣。5年總產值gt;5億元。
(二)跨臨界CO2壓縮機研發及產業化
成果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成果簡介:中科院技術。壓縮機是製冷產業的「芯」,我國尚無自主智慧財產權,壓縮機製造工藝和技術等關鍵環節受制於人。未來,工商製冷、房間空調及熱泵熱水器、製冷維修行業將淘汰13.4萬噸HCFC消費量,給天然工質CO2帶來巨大市場機遇。項目亮點:首次開發大溫區CO2熱泵系統;中科院STS區域重點支持,中科院理化所十四五重點產業化項目;解決製冷行業「缺芯」問題的關鍵方案。
產業目標: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開發工程樣機,壓縮機壽命≥50000h,建立示範生產工廠1個。培育經濟產值gt;5億元。
(三)大規模液態空氣儲能系統
成果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成果簡介:中科院技術。大規模儲能技術是智能電網建設、新能源發展戰略關鍵支撐技術。未來幾年,我國對大規模儲能系統的需求量超過1000GW,長壽命、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是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接納、運營調峰以及用戶側節能,每年對大規模儲能裝備需求超過1000億元。項目亮點:院士領銜團隊;國家電網重大工程示範項目(3000萬);國際領先梯度蓄冷技術方案(蓄冷效率95%)。
產業目標:2MW液空儲能發電示範工程,系統效率70%。建成國內領先的大型儲能系統的設備供應與工程實施機構,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的研發與製造中心。5年總產值gt;10億元。
(四)微型熱聲耦合發電系統
成果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成果簡介:中科院技術。微型熱聲發電裝置是海洋工程、微網系統發電系統最具競爭力和可實現性技術路線。QT、HSD、ZHJD等迫切需要高安全、長續航獨立能源系統。冷鏈物流、房車等新型功能性車輛對獨立電源以及冷熱電聯供存在潛在剛性需求。項目亮點:中科院重大創新項目(5000萬)。
產業目標:突破若干關鍵技術和工程瓶頸,完成MW級工程示範系統的研製並實現應用,技術實現規模應用。培育產值gt;10億元。
聯繫人:
鄒老師,010-57217546,13501096592
商老師,010-57226514,13718013422(微信)
李老師,18001335203(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