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蘇不韋和樂羊子妻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呢?

2020-12-23 百家號

蘇不韋的故事

蘇不韋,東漢人,字公先,父親韋謙,起初任郡府督郵。當時,魏郡人李暠任美陽縣令,他與宦官中常侍具瑗相互勾結,貪婪暴戾,百姓十分痛恨他們。前後監司畏懼他們的權勢,沒有人敢追查法辦。蘇謙到任後,查到了他們朋比為奸的證據,於是將李暠遣送到左校服役。

經過數次提升,蘇謙官至金城太守,後去職回返家鄉。根據漢朝的法令,凡被免職或被罷免的太守縣守,如果不是皇上下詔徵見,不能隨便回到京城洛陽。但蘇謙私自返回洛陽,而李暠這時在朝廷擔任司隸校尉,李暠知道蘇謙私返洛陽後,便逮捕了蘇謙,嚴加拷問。蘇謙在獄中去世。而李暠仍不解恨,對蘇謙的屍體加刑,以報宿仇。參這一年,蘇不韋正滿18歲,被徵召到公車署,等候考試。他得知父親,於是將父親的屍體運回家鄉,將其掩埋但不舉行葬禮。他仰天長嘆道難道世界上只有一個為父報仇的伍子胥嗎?」他把母親隱藏在武嘉中,改名換姓,變賣全部家產招募劍客,想在荒山野地阻殺李暠,沒有成功。

李暠升任大司農,當時右校堆放柴草的雜屋在寺北牆下,蘇不韋與堂兄弟潛入雜屋,晚上則鑿暗道,白天則隱跡。如此一個月之後,所鑿暗道已經通到李暠臥室的床底下。他們謀刺李暠時,李暠恰好去上廁所,蘇不韋於是殺了李暠的妻妾和小兒子,然後留下書信,揚長而去。李暠十分驚慌,為防止被刺殺,他在房屋周圍種上荊棘,在臥室地板上鋪上石板,一天換九次地方,即使是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麼地方。

每次外出時,即披盔帶劍,全副武裝,保鏢、武衛前呼後擁。蘇不韋知道李暠有所防備,於是日夜兼程,趕到魏郡,掘開了李暠父親李阜的墳墓,割下李阜的腦袋,以祭典於父親的墓前。他還把他阜的腦袋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貼上一張字條,字條上寫道:「李暠父親的頭顱。」李暠心中有鬼,不敢上奏皇上,只好請求退職,回到家鄉,私下派人重新修茸了父親的墳墓。然後懸重賞追捕蘇不韋,但一連幾年沒抓到。李暠既傷心,又惱怒,導致病發吐血而死。

後來,蘇不韋遇皇上大赦天下得以回家。他回家後,便將父親改葬,舉行了葬禮。士大夫大多譏諷他發掘別人的祖墳,歸罪於死人,不符合古義只有任城人何休把他比作伍子胥。 蘇不韋以匹夫之力,建立了遠遠超過萬人軍隊的功績,如果把他和伍子胥比較,他難道沒有超過伍子胥嗎?」人們自此對蘇不韋刮目相看。

樂羊子妻的故事東漢時,洛陽樂羊子的妻子是一名誠實善良、知書達理的賢惠女子,雖然家境貧寒,但是非常自愛。她為人們留下了「勸夫修行、勸夫求學、勸婆修德、捨生取義」四則故事。勸夫修行。

樂羊子在立志讀書、考取功名的求學期間,一個有錢人贈送給他一大塊金子,他收到金子後就回到了家中,將金子拿出來給妻子看,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清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的施捨的食物,何況是別人有求於你的贈送,你如果得到了這塊金子,就會丟失了誠實守節、廉潔自律的高尚品行,不要讓這塊金子來影響你品德的修行。」樂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捐給了鄉裡,然後遠遠地出外拜師求學去了勸夫求學。在外求學一年後,樂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樂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聽後,就拿起剪刀來快步走到織布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布機上織成。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樂羊子聽了非常感動,出外求學七年都沒有回家,最後終於學有成就。勸婆修德。

樂羊子在外求學期間,他的妻子在家辛勤操持家務,奉養婆婆。有一天,鄰家的一隻雞跑到她家的院子當中,她婆婆竟然把雞抓了殺了,並且煮了一鍋,吃飯時,樂羊子的妻子看見雞肉不但不吃,反而哭了起來,她的婆婆感到很奇怪,就問她:「有雞肉吃,你應該高興,你哭什麼?她說:「我是因為自己沒有把家務操持好,讓大家貧窮而傷心,要是兒媳有能力的話,您也不至於去吃別人家的雞啊。」她婆婆聽了之後,滿面羞愧,悄悄地把雞肉倒了。

捨生取義。有一天,一名強盜想搶樂羊子的妻子做老婆,就先劫持了樂羊子的母親。他的妻子聽到聲音後,拿著菜刀就跑出來,這名強盜說:「你如果放下刀跟我走,我就饒了你們的性命,如果不聽我的話,我就先殺了你婆婆。」樂羊子的妻子仰天長嘆一聲,舉起菜刀就刎頸自殺了。這名強盜一下子愣了,放下她婆婆就逃跑了。當地太守得知這件事後,迅速派人將這名強盜抓獲就地正法,並賜給樂羊子的妻子絲綢布帛,為她舉行喪禮,賜予「貞義」的稱號。

相關焦點

  • 東漢有多少讀書人?
    其實這是極大美化,不符合東漢的實際情況。一部《後漢書》,僅寇恂、李忠、魯丕、鮑德、宋均、欒巴、劉表、衛颯、任延、秦彭各傳(以上依列傳先後次序)涉及地方官學之事,但俱未言生徒之數。如前所引,私人授徒各傳皆儘可能舉其人數,以示儒學繁榮,為何對官學生徒反而無一言及其數呢?結論只能是因為其數太少,無法與私人授徒比。其所以如此,當因東漢地方官學之興廢,似均出於地方長官之個人行為。
  • 蘇格蘭折耳貓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呢?
    兩年後蘇西生下兩隻小貓時,農場主人送了他其中一隻雪白的折耳小母貓,取名斯諾克絲。後來,斯諾克絲產下一隻折耳的白色公貓,叫做雪球。此後,威廉就試著開始繁殖這個貓種,也開始陸續參加貓展,引起不少貓迷注意,電視節目也大肆報導這個新品種。
  • 歷史解密: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中華上下五千年,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中有很多朝代,而且有很多朝代是以方位命名的,像南朝和北朝,東漢和西漢,那麼為何這些朝代在前面要加上方位呢?
  • 東漢時期張仲景發明了發寒嬌耳湯的故事
    東漢時期,河南南陽出了個大名人,叫張仲景。他的醫術特別厲害,不僅能解決其他醫生都治不好的怪病,而且他還寫了本書叫」傷寒論」,到現在還被人們當做中醫經典著作,到現在還被很多人應用呢。除此以外,他還為百姓做出了很多的好事,所以人們把他稱為醫聖。
  • 太原皇后園大有來頭,裡邊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春秋戰國,在這裡上演三家分晉;五代北齊,全國最大的蒙山大佛在此鑿刻;隋末唐初,李淵起兵并州,奪得天下建立大唐;明朝作為陪都,建制規模全國第二,僅次於紫禁城…除此之外,位於太原東北角上,有一個叫皇后園的地方,關於他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 大賢良師張角,原本也想當官,可東漢朝廷為何不給機會呢?
    東漢末年,當時的冀州巨鹿郡,現在的河北省邢臺市,有一位醫生,姓張。張醫生本不學醫,他的志向和在座的大傢伙一樣,也是宏偉遠大的,那就是報效祖國,做公務員,俗稱當官。那麼那個時代,如何能進入官場呢?首先要告訴你,沒有考試,不但沒有高考,也沒有公務員考試,更沒有大漢帝國全國碩士博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
  • 東漢時期:"平民化"趨勢下宗族衍變與發展,以及對文化傳承的推動
    東漢時期,通過光武中興凝聚起來的宗族不甘寂寞,為了維護自身的特權地位,掌握"鄉論",開始了向"非士大夫豪族"分化的腳步。此舉,不但加快了東漢時期,宗族向"平民化"的轉變過程,更使得漢代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
  • 東漢怪人,30年賣藥不還價,被女子說出名字,竟然逃到山裡隱居
    我國歷史上魏晉時期是名士風範最火的時期,但東漢時期,也有個小超級名士,韓康。韓康是霸陵人,家世顯赫,但為人很低調,經常遊走於名山大川去採藥,然後拿到長安集市上叫賣。韓康賣藥有個特點,從來都是一口價,要多少是多少,絕不還價,而且三十多年一直不變。
  • 其實並不新鮮,東漢順帝時期廣西也發生過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扇貝跑路事件嗎?大部分認都認為這是一種笑話或者託辭,扇貝怎麼可能會跑路?其實,扇貝跑路並不稀奇,早在東漢順帝時期就曾經發生過扇貝跑路事件,並且,絕非虛構。雖然海角亭建造的確切年代已經無法考究,但在北宋時期,蘇軾從海南移居到合浦時,曾來到海角亭遊覽過,並且興致勃發,亭後牌匾上的「萬裡瞻天」四個大字便由他書寫。十六字柱聯中的「漢孟宋蘇」中的「宋蘇」便指的蘇軾,而「漢孟」則指的東漢時期的孟嘗,蘇軾和孟嘗就是前面提到的兩位古代名人。
  • 歷史上關於名醫扁鵲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呢?
    精神不能制止邪氣,邪氣鬱積而洩不出去,所以陽脈緩而陰脈急,才會突然昏倒而死。」扁鵲問道:「什麼時候死的?」回答:「今天雞叫的時候。」又問:「收斂了嗎?」回答:「還沒有,死了還不到半天呢。」扁鵲說:「我是渤海人秦越人,還未仰望過貴國國君的風採。聽說太子不幸去世,我能讓他活過來。」
  • 東漢故事:劉秀第四大先鋒,性如烈火,氣盛炸雷,怒鬥表哥不留情
    讓他名氣更大的,則是在演義小說裡,身為劉秀帳下四大先鋒中的第四位,跟姚期、馬武、岑彭並列,但略顯尷尬的是,史書中地位更高的杜茂,在民間的知名度一般,但通過小說讓更多人了解到的杜茂,在東漢系列故事中,則是不折不扣的配角,甚至在有些版本中,連劉秀駕下四大先鋒都不算,比起地位穩定的姚馬岑三位,更有名氣的吳漢換成了杜茂,而在戲曲舞臺上,東漢背景的劇目不少,杜茂登場率也可以,但卻沒有一次擔當主角。
  • 畢業季 蘇力:你們不再提問了
    等坐到計算機旁寫這些文字時,不禁暗自嘲笑:究竟是你畢業呢?還是人家畢業? 這種日子再持續下去,我可能就什麼事也沒法做了。 因此,有許多事情都是不能多,也不能長的。前幾天,博士生、碩士生畢業,我講了話;今天,又要講話。我現在才知道,如果沒有秘書,當領導也是不容易的——如果要講他自己的話,而且要在一些類似的場合講一些類似的話。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那這樣的話首先,漢朝四百年從何說起呢?再者,劉邦建立的王朝從來也不將自己稱為「西漢」,劉秀復闢的王朝也從來不將自己的王朝稱為「東漢」,硬要說這個歷史上存在一個名叫西漢的王朝,一個名叫東漢的王朝,相類似的有什麼呢?
  • 東漢中山王劉焉翻遍了三個郡,也要找到它
    依照《漢書》記載,東漢中山簡王劉焉修建陵墓的時候,為了找到足夠的柏木,發動手下找遍了三個郡的木材。為什麼他們一定要找那麼多的柏木呢,用別的木頭不可以嗎? 與此同時,不同身份的人採用的制式也不一樣,例如西周時期就規定:天子七重(棺槨)、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兩重。
  • 高樓大廈的建築者,他們背後的艱辛,你們又知道多少呢?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我們所看見的高樓大廈,我們應該都知道是什麼人建築起來的,但是他們背後所經歷過的艱辛,他們身上所流的汗水,你又知道多少呢?無論是多麼雄偉的建築,多麼漂亮的高樓,都是由農名工一點一點的汗水蓋起來的,他們的衣服沒有一天不是溼的,他們的皮膚沒有一人是白色的,如果說我們在路上看見他們,我們可以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們,即使我們沒有什麼能夠幫助他們的,但記住一點,我們不能嫌棄他們,其實他們比我們更偉大,不要因為他們穿的髒就覺得他們不是和我們一個等級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所以說關愛他人
  • 奧特曼中的這些經典梗,你們知道多少呢?
    相信在做的各位在童年的時候都應該多多少少的看過奧特曼系列,而關於奧特曼裡面的那些經典梗,你們又知道多少呢?這期就來回顧一下奧特曼系列中那些最為經典的梗吧!沙福林、那位大人!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在看到奧特曼的視頻或者文章都會出現「那位大人」、「沙福林」、「炎頭隊長」等等的稱號,那麼這些稱號究竟說的誰呢?其實這些稱號都在說同一個角色,那就是奧特六兄弟中的大哥佐菲奧特曼。沙福林源於上個世紀在某個版本初代奧特曼TV39集中佐菲的一個錯誤翻譯名稱。
  • 有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它的由來,背後故事很有意思
    那麼借光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至今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借光」這個詞由來已久。什麼是借光?就給別人行方便,同時對自己沒有傷害,但是對別人的幫助卻很大,這樣的行為叫借光。據《戰賭國策·秦策》記載,戰國時代在秦國有一位大將軍叫甘茂,歷史上的甘茂並非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那樣陰險狡詐,反而是秦國的功臣,在秦武王時期南徵北戰,拓展疆土,可以說為後期秦始皇戰勝六國打下了基礎。但是秦昭王繼位之後並沒有重用甘茂。最終逼的甘茂離開秦國另尋出路。
  • 《國家寶藏》第二季:東漢製鹽畫像磚,真實的歷史比故事更精彩
    《國家寶藏》第二季中,四川博物館推出的《東漢製鹽畫像磚》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王洛勇化身諸葛亮與當地鹽商鬥智鬥勇,最終造福於民的精彩演繹,更加深了我們對一代賢相的仰慕之情。不過,對於畫像磚到底為何物,古人又是如何製鹽的,想必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了,下面我們就講一講《製鹽畫像磚》背後的故事。
  • 東漢末年三國戰亂究竟死了多少人?曹操詩寫: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原標題:東漢末年三國戰亂究竟死了多少人?曹操詩寫: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原標題:東漢末年三國戰亂究竟死了多少人?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凡王朝標明為「末」的時期,都是老百姓飽受痛苦的災難歲月。漢末三國時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無不如此。
  • 耶穌要叫東漢光武帝劉秀大哥?不看這本中外歷史對比,還真不知道
    第一感覺,從時間上來講,似乎耶穌更久遠,像是神話中的人物;而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前,還有個西漢,往前又經過了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似乎離咱們今天更近一些。但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時期的人呢?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歷史,都是將中國史和世界史分開進行的,很少把兩者放在一起去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