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鍵活化再登《自然》,餘金權教授一把萬用刀,實現C-H鍵多種官能化

2020-12-11 騰訊網

▎學術經緯/報導

提起瑞士,你會不假思索地想到鐘錶。品質上乘、可與時間分秒博弈的鐘表,必定要有精湛的製造工藝作為依託,除此之外,還要經得起歲月洪波的洗禮,有如中流砥柱,歷久彌堅。就在這個國土面積僅有四萬多平方公裡的「鐘錶之國」,一度崛起許多久負盛名的鐘表品牌: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愛彼(Audemars Piguet)、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

圖片來源:Pixabay

除了瑞士鐘錶,還有一種器械可與這個國度緊密關聯——瑞士軍刀。這是一種集多種實用功能於一身的摺疊刀具,通常包含主刀、小刀、牙籤、剪刀、改錐、開罐器、螺絲刀、鑷子等十幾種基本工具,使用時只需將特定的工具從刀柄中牽拉出來,便可滿足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需求,因而又叫作萬用刀。加之外型小巧,攜帶方便,成為不少旅行者外出的必備品。

圖片來源:Pixabay

從芳基噻蒽鎓鹽出發實現多種芳基C-C鍵及C-X鍵的構建(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除此之外,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的匯聚式合成(convergent synthesis,也稱集群式合成)也借鑑了這一思路。研究者首先從特定的原料出發構建核心分子骨架,再經由這一結構、通過不同的反應路線發散地合成一系列天然產物分子。例如,2017年,四川大學秦勇教授團隊便藉助光引發的自由基串聯途徑快速構建了柯楠因型(Corynanthe-type)的單萜並吲哚生物鹼結構,再通過後續轉化完成了多達33種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分子的匯聚式合成。

從柯楠因型單萜並吲哚生物鹼結構出發實現多種天然產物分子的匯聚式合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最近,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的餘金權教授團隊同樣發展了一種通用策略,只要將烷基羧酸的β-C-H鍵活化,轉化為相應的β-丙內酯,後續便可實現其與一系列親核試劑的親核取代開環,得到多種不同β-C-H鍵官能化的產物。相關工作以同行評議(peer-reviewed)文章的形式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C-H鍵活化反應從上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已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反應的底物從最初修飾不可消除的強配位導向基團(DG)至可消除的弱配位DG,再到瞬態DG(transient directing group),最終發展成為無DG參與的反應。C-H鍵活化的位點從近程發展至遠程活化,又從化學、區域選擇性的探索升級為具有立體選擇性的不對稱C-H鍵活化。C-H鍵官能化的種類也從C-C鍵偶聯拓展為C-O、C-N鍵等其他C-X鍵的形成過程。

脂肪族羧酸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並且種類豐富,因而可作為廉價易得的合成砌塊用於構建多種複雜的結構。不少烷基羧酸包含β-C-H鍵,設計C-H鍵官能化反應時,羧基可用作導向基團與過渡金屬催化劑配位,β-C-H鍵與過渡金屬中心作用形成金屬雜五元環中間體,由此實現C-H鍵活化,隨後進一步與其他官能化試劑反應。不過,每一類C-H鍵官能化反應均有其特定的底物適用範圍。以C-C鍵偶聯為例,C-H鍵烷基化過程僅可使用一級烷基碘化物或烷基硼酸參與反應,二級或三級烷基化試劑的反應效果較差;C-H鍵烯基化僅適用於貧電子的烯烴;對於芳基化過程,活性較高的碘代芳香烴可有效發生反應,而反應活性較低的溴代與氯代芳香烴不適用於C-H鍵官能化。此外,如何在羧基未經保護的情況下,通過烷基羧酸β-C-H鍵的活化實現氟化、羥基化、胺化等形成C-X鍵的過程目前也尚無有效的解決方案。如此看來,烷基羧酸β-C-H鍵的官能化反應還有很大的提升與拓展空間。

餘金權教授課題組設想出這樣一種解決方案,烷基羧酸在Pd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β-C-H鍵活化,形成Pd雜五元環中間體,此時體系中不加入任何官能化試劑,通過特定的驅動條件促使其直接發生還原消除,形成β-丙內酯活性中間體。這類結構的環張力較大,具有很高的反應活性,因而即便是親核性較弱的親核試劑,也有望與之反應得到烷基羧酸β-C-H鍵官能化的產物。

β-丙內酯作為關鍵活性中間體實現烷基羧酸β-C-H鍵的多種官能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然而,實現以上過程並不容易,難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形成β-丙內酯活性中間體需經歷四元環狀過渡態,相比於γ-C-H鍵活化並進一步形成γ-丁內酯,前者在能量上十分不利。因而反應傾向於得到γ-丁內酯產物,以往的一些研究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2)相當一部分基團的親核性比羧基強,假使分子中特定位點存在這類基團(如含氮基團),其會與過渡金屬中心優先配位,最終還原消除形成更穩定的C-N鍵偶聯產物,因此設計底物分子時還需注意在某些位點合理規避修飾相應的基團;(3)即便形成了Pd雜五元環中間體,由於β-丙內酯結構環張力大,較不穩定,該中間體很容易以開環途徑發生還原消除,形成如下圖所示的非環狀C-O鍵偶聯產物,常見的競爭副反應途徑包括乙醯氧基化、烷氧基化等。

Pd雜五元環中間體還原消除可能形成的副產物(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作者以2,2-二甲基丁酸作為模板底物,考察不同Pd(II)預催化劑及氧化劑參與反應的情況。在大多數情況下,反應主要得到非環狀的C-O鍵偶聯產物。隨後他們嘗試了以空間位阻較大的叔丁基過氧化氫(TBHP)作為氧化劑,Pd(CH3CN)2Cl2作為Pd(II)預催化劑,體系中有少量β-丙內酯產物形成,並且沒有觀察到γ-丁內酯及其他開環副產物。TBHP將Pd(II)鹽氧化為Pd(IV)鹽後,形成的-OtBu、OH-對Pd(IV)中心具有很強的配位能力,很難發生還原消除,可最大程度抑制以上副反應過程。另外,-OtBu空間位阻較大,可加速其他配體還原消除,因而還能促進目標產物的形成。

他們進一步考察了不同配體對反應效果的影響。合適的配體可能會加速β-丙內酯產物的形成,雙齒螯合的配體與過渡金屬中心形成六元環比形成五元環的咬合角更大,更有利於其他配體的還原消除。作者最終發現,α位甲基取代的N-乙醯基-β-丙氨酸(L11)作為配體參與反應時可以得到最佳的結果。

不同配體對反應結果的影響(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該反應具有良好的官能團兼容性,適用於不同結構烷基羧酸的β-C-H鍵活化,能以良好至優秀的產率得到一系列β-丙內酯產物。相比於以往發展的C-H鍵官能化過程,該方法對空氣及水汽均不敏感,無需無水無氧操作,並使用廉價的TBHP作為氧化劑,反應結束後簡單通過水洗、乾燥便可得到純淨的產物,無需柱層析分離提純,因此十分適合大規模的合成,反應效率也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合成β-丙內酯中間體的底物適用性(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正如所預料的,β-丙內酯結構具有良好的反應活性,可與一系列C、O、N、S等親核試劑發生親核取代開環反應,β-C-O鍵斷裂形成相應的C-C鍵及C-X鍵。此前很難引入的二級烷基、富電子的烯基可通過該反應高效地實現,尚無先例的氟化、羥基化及胺化過程也順利得到解決。由此看來,β-丙內酯確實就像一把「萬用刀」,可完成烷基羧酸β-C-H鍵的多種官能化,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β-丙內酯與一系列親核試劑的親核取代開環反應(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當然,瑞士軍刀的智慧不僅體現在一刀多用,還包括對複雜繁冗最大程度的簡化。一個刀柄所能容納的基本工具有限,因而選取時必定經過全方位考量,合理保留必需品與常用器械,省去不必要的累贅,如同生活需要適當做減法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資料

[1] Pascal S. Engl et al., (2019). C N Cross-Couplings for Site-Selective Late-Stage Diversification via Aryl Sulfonium Salts.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9b07323

[2] Xiaobei Wang et al., (2017). A Radical Cascade Enabling Collective Syntheses of Natural Products. Chem, DOI: 10.1016/j.chempr.2017.04.007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癌症突破

智慧之光

熱門前沿

相關焦點

  • 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聯合再發《自然》子刊,遠程C-H鍵活化取得新...
    餘金權教授研究團隊在遠程C-H鍵官能化反應的研究中取得了諸多突破性進展,尤其是他們提出的U型模板配體策略,打破了傳統C-H鍵活化通過底物中不同C-H鍵空間位阻及電子特性的差異來控制反應區域選擇性的思路。
  • ...與實驗強強聯合,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共同探索芳基間位C-H鍵活化
    Falck教授團隊利用廉價易得的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2-吡啶甲酸苄酯芳基間位C-H鍵的胺化(見文末推薦閱讀)。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的餘金權教授在遠程C-H鍵官能化的研究中取得了諸多進展。
  • 三級脂肪胺C-H鍵活化登上《自然》子刊,胺基酸配體再顯神通
    ▲包含三級脂肪胺結構的藥物分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的C(sp3)-H鍵官能化反應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理論上講,直接對三級脂肪胺中的C(sp3)-H鍵進行活化轉化最為簡單,可以省去繁瑣的預官能化過程。
  • 廉價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芳香烴間位C-H鍵胺化
    實現芳基C-N鍵偶聯的方法很多,其中過渡金屬催化芳香烴C-H鍵的直接胺化反應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相比於其他手段,C-H鍵胺化無需對芳香烴底物進行預官能化,原子及步驟經濟性更加理想,但由於芳香烴不同位點的C-H鍵常常具有相似的反應活性,如何實現區域選擇性C-H鍵官能化便成為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簡介
    C-H鍵的鍵能非常高,碳元素與氫元素的電負性又很接近,因而C-H鍵的極性很小,這些因素使得其具有惰性,在溫和條件下將C-H鍵選擇性催化活化、構建其它含碳化學鍵存在熱力學和動力學的雙重挑戰,是化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制約分子合成和製備獲得重大突破的瓶頸問題。
  • 鎢氧酸鹽光催化活化低碳烷烴C(sp3)−H鍵的研究--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種烷烴預活化過程普遍存在產量低、反應選擇性差等問題, 同時反應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用於產品的分離、純化和再循環工藝, 並產生大量有毒有害廢棄物(圖1(a))。因此, 實現溫和反應條件下選擇性活化多種低碳烷烴成為化學家不斷追求的目標。
  • MacMillan組《自然》子刊:Cu/光氧化還原雙催化體系實現脂肪烴C-H...
    MacMillan教授研究團隊又以 CF3SO2Cl 作為三氟甲基化來源,藉助 Ru(phen)3Cl2 光氧化還原催化體系實現了芳香烴及雜芳香烴的C-H鍵三氟甲基化。相比於取得重要突破的芳香烴 C(sp2)-H 鍵三氟甲基化,脂肪烴 C(sp3)-H 鍵官能化仍舊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C-H鍵活化是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由於其具有突出的優點和巨大的挑戰性,一直以來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
  • 一支穿雲箭,遠程「射中」C-H鍵
    在有機合成研究領域,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天天埋頭鑽研,為的就是能準確地對各種化學鍵進行切斷和重組。日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綱研究組,實現了首例羧基導向的遠程C(sp2)-H鍵的選擇性活化。
  • Angew:無過渡金屬、無導向基團參與的C-C鍵活化反應
    >   點開上方小程序「立即報名」即可繳費報名   留意「首頁」「活動」按鈕了解更多   導讀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康彥彪研究員課題組和南京工業大學曲劍萍教授合作報導了無過渡金屬
  • 通過成環C-H/C-H偶聯反應四步全合成(±)-Russujaponol F
    通過成環C-H/C-H偶聯反應四步全合成(±)-Russujaponol F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29:47 近日,美國Scripps研究所餘金權課題組通過成環
  • Soc.】銥-路易斯酸雙功能催化劑的間位C-H活化反應
    過渡金屬催化C-H鍵官能化是至今構建C-C和C-雜原子鍵的最有效方法,至今也逐漸成為了合成複雜分子的有力工具。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藥物所利用C–H鍵活化構建螺環骨架研究獲新進展
    C–H鍵活化策略的化學合成具有簡化原料、縮短反應流程,可實現結構多樣性分子的快速合成與修飾等優勢,並能有效克服合成螺環化合物底物複雜、步驟冗長、條件苛刻、普適性差等問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戴輝雄課題組長期致力於新型C–H鍵活化反應探索及其在新藥研發中的應用研究。
  • ...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有機小分子催化的醯胺C-N鍵活化最新進展
    西工大新聞網2月24日電(榮子強)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黃維院士、付振乾教授與鄭州大學魏東輝教授合作在醯胺鍵的直接活化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工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以「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N-sulfonyl amide C-N bond activation to access axially chiral biaryl amino acids」為題在線發表,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 :通過配體促進的羧酸鹽導向的γ-C(sp3)-H芳基化合成含大體積側鏈的胺基酸和多肽
    毫無疑問,通過易得的大體積叔亮氨酸的直接官能團化可以快速實現胺基酸空間體積的增加,這可能在不對稱反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儘管利用共價連接的外源導向基團(DG)對脂肪族羧酸衍生物進行直接官能化已經開展了充分的研究,但是由於羧基的弱導向能力導致的低反應性,在不引入外源DG情況下進行羧酸的脂肪族C-H鍵直接轉化仍然充滿挑戰。
  • 催化選擇性的碳硼籠烷 B-H的活化及官能化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化學系,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0年於該所獲博士學位(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聯合培養)。
  • 【中國科學報】金屬催化碳氫鍵活化研究獲系列進展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興偉帶領團隊,歷經三年多努力,通過對底物和反應條件進行設計,在氧化條件以及非氧化—還原條件下利用三價銠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碳氫鍵活化的新方法,先後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五篇研究論文,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 【人物與科研】武漢理工大學張方林課題組:聯苯胺作為瞬態導向基團的鈀催化苯甲醛鄰位C(sp2)-H鍵的直接硒化反應
    為解決此類問題,張方林課題組基於亞胺瞬態導向策略,實現了苯甲醛鄰位C(sp2)-H鍵的直接硒化。該反應條件溫和、底物範圍廣泛,並且能夠通過一步衍生化合成兩種硒蒽和一種螢光探針。 圖2 具有二芳基硒結構的光敏劑和藥物分子(來源:Org.
  • 用Lewis鹼打開CoIII,IV2(μ-O)2鑽石核心可以提高C-H鍵的裂解反應性
    ,用Lewis鹼打開CoIII,IV2(μ-O)2的「鑽石核心」可以提高C-H鍵的裂解反應性。在該文中,團隊展示了1的C-H鍵裂解活性可以通過引入一個Lewis鹼X進一步提高,使其動力學反應速率更快,且C-H鍵裂解能力比1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