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俗話說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二次再造機會!比如月子坐好了,腰不酸腿不痛;比如月子坐好了,皮膚會變好;比如月子坐好了,身體會二次發育……所以就出現了一系列的「為了身體,不準」和家裡人都會說的「為了你好」。
冬季坐月子可跟夏天坐月子有所不同。冬季比較寒冷,新媽媽在冬天坐月子要特別注意保暖,若月子裡受寒,對產後恢復有很大影響,所以在飲食起居上也要特別的注意和對待。
總之,月子不是你想怎麼坐就怎麼坐,要看家裡人讓你怎麼坐!說多了都是淚!既然都開頭了,那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冬季坐月子的事情。穿衣、洗澡、吃飯是三大重點!
一、冬季坐月子穿衣帶帽
冬季坐月子要注意通風,即使天氣寒冷也應每天開窗換氣至少20分鐘,尤其在房間裡使用電或煤等取暖用品時,更需要經常開窗換氣。對室內進行通風時要將媽媽和寶寶換到另一間房間或蓋好被子,不要讓風直吹媽媽和寶寶,通風一般20~3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冬季坐月子的新媽媽,穿衣服保持這幾個法則:
1、 寬鬆法則
冬季,新媽媽的衣服最好選用純天然材料做成的製品比較好,例如棉、毛、絲等,因為這樣的衣物透氣性好,而且保暖。由於月子期間新媽媽的陰道排洩物較多,內衣內褲適宜穿著吸水性強的棉織品,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月子期新媽媽。緊身衣物穿在身上不利於血液流暢,特別是乳房會跟著受到壓迫,嚴重的還會引起乳腺炎,所以新媽媽穿衣應以寬鬆舒適為主。
2、勤快法則
新手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貼身的衣服都要勤洗勤換。新媽媽的新陳代謝旺盛,產褥汗多,乳汁經常溢出沾染衣服,乾燥後衣服變硬擦傷乳頭。加上惡露不斷從陰道排出,經常弄髒內褲,甚至沾染衣衫,極易引起細菌繁殖,引發多種感染,危害母嬰健康。所以,新媽媽衣服要勤換、勤洗、勤曬,以防疾病。
3、 簡單法則
新媽媽冬季坐月子更應該選擇式樣簡單,質地輕盈的衣服。一方面是髒了方便穿脫,更重要的則是方便餵奶的操作。新媽媽儘量選擇在前胸部位能側開、上掀或下揭的樣式,可避免餵奶時動作過大受涼,餵奶的同時不會受涼。
4、戴帽與否
要戴帽子的原因就是頭不能受涼,會頭疼。所以只要保證室內溫度適宜,沒有對吹風直接對著新媽媽吹,帽子什麼的可以完全不用!在室內需要通風的時候,為了不受涼,新媽媽和新生兒則需要移居它室,待到室內溫度回升再次回來。
二、冬季坐月子洗澡刷牙
產後洗澡不僅可清潔身體、使新媽媽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還有利於身體恢復,可促進乳房血液循環、減少乳汁淤積,幫助嬰兒吮吸母乳。
1、洗澡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整個產程中會大量出汗,分娩後汗腺功能更活躍,也會大量排汗,不及時清洗會使抵抗力弱的新媽媽容易感染病菌,因此產後洗澡是非常必要的。
剖宮產的新媽媽要在去除傷口的創可貼後再洗淋浴,平時可做擦浴更有利於傷口恢復。需要提醒新媽媽的是,如果發現傷口紅腫,一定要及時就診,同時暫停洗澡。
因新媽媽身體還較虛,所以洗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為宜。洗澡水不能過熱、過涼。才生產完我們建議擦浴,同時注意保持傷口乾爽,千萬不要讓水弄溼傷口而引起感染。
2、刷牙
新媽媽「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新媽媽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三、冬季坐月子怎麼吃飯?
關於坐月子能吃哪些食物,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坐月子那就是要「補」:雞蛋、老母雞天天補,還有喝不完的小米粥…… 老人的思想更多:水果不能吃,是冷的,吃了會牙疼,冬天就更不會拿給新媽媽們吃了;蔬菜不能吃,吃了心裡會難受等等等等!
作為新時代的新媽媽,自然不會那麼遵循「老規矩」,但是以下的幾個法則還是有必要遵循:
1、規律進食 營養均衡
新媽媽要保證營養均衡,多吃含鈣、鐵食物,新鮮的肉類、魚類、海藻類、蔬菜和水果,哪樣也不能少。像蔥、姜、大蒜、辣椒等都是辛辣大熱的食物,冬季坐月子吃這類食物很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腸胃問題。切忌盲目地進食補藥和補品,如人參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幫助身體恢復,而且還有可能使新媽媽出現便秘、牙齦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狀。
2、 勤補鈣
在冬季,坐月子的新媽媽們還要記住一點就是要勤補鈣。媽媽們剛生完小寶寶,體內鈣的流失量較大。如果媽媽體內缺鈣嚴重容易導致骨密度降低、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會發生小腿抽筋、腰背酸痛、牙齒鬆動等。產後又 不注意補鈣,不良狀況可延續到分娩後兩年。
建議產後媽媽每天鈣攝入量為1200毫克,產後繼續補充一些高鈣的新媽媽奶粉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並且媽媽補充的鈣質也會影響母乳的質量更好,有助於寶寶的抵抗力。
3、 少吃多餐 宜溫不宜涼
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壓迫,產後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採用少吃多餐的原則,既保證營養,又不增加胃腸負擔,讓身體慢慢恢復。
產後宜溫不宜涼,在身體康復的過程中,有許多惡露需要排除體外,產傷也有淤血停留,生冷的食物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影響惡露的排出。還會使胃腸功能失調,出現腹瀉等。
冬季坐月子食物必備
冬季,陽光較少,天氣也較為寒冷,新媽媽們在身體表面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身體機能的保暖。將食物製作成粥,湯可以很好的滿足新媽媽所需要的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
1、燉湯類:雞湯,排骨湯、牛肉湯、豬蹄湯等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促進食慾及乳汁的分泌,幫助新媽媽恢復身體。豬蹄燉黃豆湯是傳統的下奶佳品。
2、雞蛋: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吃的形式有煮雞蛋、蛋花湯、蒸蛋羹,或打在麵湯裡等。傳統上新媽媽坐月子時,每天至少要吃十個八個雞蛋,其實兩三個雞蛋已完全可以滿足營養需求,吃得太多人體也無法吸收。吃太多,還會引起腸胃負擔過重!
3、小米粥:小米富含維生素B、膳食纖維和鐵。可單煮小米或將其與大米合煮,有很好的補養效果。但不要完全依賴小米粥,因小米所含的營養畢竟不是很全面。
4、紅糖、紅棗、紅小豆等紅色食品:富含鐵、鈣等,對血色素的提高有利,幫助新媽媽補血、去寒。但要注意紅糖是粗製糖,雜質較多,應將其煮沸再食用。
5、芝麻:富含蛋白質、鐵、鈣、磷等營養成分,滋補身體,非常適合新媽媽的營養要求。
6、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有助於消化和排洩,增進食慾。各類水果都可以吃,但由於此時新媽媽的消化系統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不要吃得過多。冬天的水果太冷,可以蒸熟或用熱水燙一下再吃。
記住:冬季該吃吃該喝喝該洗洗的原則就是保暖!別著涼! 對了,有錢任性的新媽媽們也可以把自己和寶寶交給有資質靠譜的月子中心哦~
家有寶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和擅自使用圖片。
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關注我們,一起做快樂孕媽媽,一起分享養育道路上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