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拆遷時給的補償不滿意,被拆遷人該怎麼維護自身的權益?

2020-10-10 秉善談企業廠房拆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除了《憲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等法律法規,均規定了具體的徵收補償制度,為我們依法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

行政機關的房屋拆遷行為侵犯我們的合法權益的,可以向行政機關申請複議,並通過行政複議請求撤銷或者變更違法行政行為。

申請行政複議的期限為:

行政複議申請人應自知道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複議。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相關行政複議機構在收到複議申請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於決定受理的,收到複議申請書之日即為受理之日。

相關行政複議機關應自受理複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複議決定,特殊情況下,經相關行政複議機關負責人批准,可延長30日。

複議申請人如對行政複議機關作出的複議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複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除行政複議外,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行政機關的違法徵用行為。

申請行政訴訟期限: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複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複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複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大家有企業拆遷、廠房拆遷、個人住房拆遷、集體土地徵收、違章建築訴訟等方面的疑問,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了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劉可心律師: 農村宅基地證沒有的前提下, 拆遷時如何爭取合理補償?
    農村宅基地證是當前農村村民合法擁有房屋和用地的權利憑證,可以在集體內部成員之間轉讓,但不得向非集體組織成員轉讓。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已納入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宅基地上房屋拆遷現象普遍,但有很多農民沒有取得宅基地證的前提下,房屋涉及拆遷時,拆遷人要求農民證明其用地的合法性,其用意是為了找到「少補償,不補償」的藉口說辭。
  • 面對信息不透明的違法拆遷,被拆遷人該如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土地和房屋徵收維權案,當被拆遷人面對信息不透明的拆遷,該如何維權呢?彭先生是河南省洛陽市某村居民,2016年5月初,在沒有任何部門披露過該立項批覆,且未公示過任何相關的信息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便實行徵地拆遷。
  • 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律師代理的一件房屋徵收維權案件,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下面通過解讀這個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周先生在吉林省XX縣某鎮上擁有房屋並證件齊全,面積450多平方米,該房屋用於旅館經營8年,是周先生一家收入的唯一來源。
  • 拆遷方談判態度愈發強硬,老實人該怎麼提高拆遷補償?
    在拆遷談判中,本分的「老實人」似乎也總是被「坑」的代表。最近有被拆遷人朋友表示,拆遷方來家裡談判的態度太強硬了,自己家裡都是再老實不過的老百姓,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和拆遷方談補償。但拆遷方給的補償標準又實在是有點低,自己也沒辦法接受。
  • 拆遷拿不到合理的補償?遭到拆遷方的"刁難"到底該如何應對?
    導讀: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合理的補償、補償金額的多少和是否能夠落實始終都是拆遷整個過程的重點。可很多的拆遷戶都會遇到徵收方給予的補償款的不合理和徵收過程中徵收方過於刁難的補償條例而苦惱。今天跟廣大拆遷戶們說一說如何呢能夠拿到最合理的補償,還有在徵收過程中遇到徵收的"手段"該如何應對。
  • 房屋拆遷,怎麼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讓百姓的補償最大化?
    徵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應該了解法律法規,其重要意義就在於,遇到拆遷方不公平的、違法的對待時,能夠有方向、有效率的進行反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所以,建議廣大被拆遷人,在得知自己房屋在拆遷的規劃範圍,就要積極地去學習與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
  • 家中宅基地拆遷,外嫁女的權益歸屬在何方?
    恰好趕上娘家宅基地拆遷,作為外嫁女的許女士,卻沒有享受到任何權益。無奈之下,她與兒子離家北上,只為尋求法律的幫助。外嫁不等於離家,許女士該如何才能要回屬於自己的權益,何時才能歸鄉?王興華律師將為許女士指定迷津,幫她解除困擾為她爭取權益。
  • 拆遷律師講解:當房屋拆遷給的補償極低時,被拆遷人該怎麼做?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相信有很多朋友可能也正在面臨拆遷或者將要面臨拆遷的情況,在拆遷案件中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拆遷為什麼會被「拆窮」,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拆遷補償,反而降低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
  • 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補償是分開的
    一般說來,對農村土地徵收和其他設施建設造成的拆遷,將有一定的補貼。拆遷補償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農民朋友的生活。現在,為了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參與了拆遷。由於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不適用統一的補償標準。因此,有很多關心我們朋友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在農村拆遷補償中,宅基地與房屋是否分開?
  • 怎麼樣的拆遷補償才算是合理的補償?
    房屋佔用的土地屬於國有土地的,房屋被拆遷時,被拆遷人可以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有關規定選擇補償方式,但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被拆遷時,我國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的補償安置不實行統一的管理實施辦法,而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賠償辦法。
  • 家裡拆遷了,但是補償怎麼那麼低,我該怎麼辦?
    家裡被劃到徵地範圍內了,要拆遷了,我們作為老百姓最關心的應該就是補償了。拆遷方在和被拆遷方籤訂協議之前都會公示補償標準,但是補償的內容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補償標準太低才3平米才能買到周邊1平米的房子,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又要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 棚改遭遇一刀切式補償,法院判拆遷通告違法
    孫先生所有房屋遭遇徵收方作出的一刀切式補償,孫先生是接受不合理的補償,還是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益呢?在孫先生看來,該一刀切式補償標準對其實際擁有的房屋建築面積來說不公平。權衡之下,孫先生選擇了尋求專業律師介入,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維護其自身權益。隨後,孫先生一紙訴狀將徵收方告上法院。
  • 宅基地拆遷後,拆遷款、安置房等如何分配?
    2012年8月20日,靳某(乙方)與騰退辦公室(甲方)籤訂《XX村「城鄉一體化」改造宅基地騰退補償安置方案》,約定:乙方騰退的宅基地位於西院-1號,確認宅基地面積164平方米,建築面積114平方米,上述四人均為應安置人員。同日,靳某、白某1、白某2基於該補償協議,獲得了A號、B號、C號、D號共計四套房屋(沒有房產證)並獲得了共計2079670元房屋騰退補償款。
  • 拆遷後,安置房補償的是無證小產權房,該怎麼辦?
    當房屋遭遇拆遷,不少被拆遷人會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拿到拆遷補償協議後,開始期待能夠早日住進安置房,但是在拆遷安置實踐中,有的被拆遷人後知後覺發現其安置房是無證小產權房。遇到這事可以說是非常糟心了,那麼今天律師和你說說碰到這種事情到底怎麼辦?
  • 徵地拆遷遇上了離婚,補償款該怎麼算?
    徵地拆遷遇上了離婚,補償款該怎麼算?在農村徵地拆遷項目中,被徵收方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徵收補償款的分配問題,但是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各種情況影響徵收補償款的分配,譬如被徵收方死亡、被徵收的夫妻兩離婚等等,今天小編就針對被徵收夫妻離婚遭遇農村徵地拆遷事項後補償款的分配這一問題進行解析。
  • 房屋拆遷補償為何天壤之別?
    ,其拆遷所適用的法律也不相同,當然這裡所說的集體房屋是城市規劃區之外。城市規劃區以外的集體土地房屋適用法律:《土地管理法》房屋作為土地上附著物也就是重置成新價格補償,中共中央紀委辦公廳、監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範徵地拆遷行為的通知》第二條,推動完善政策,切實維護被徵地拆遷農民的合法權益,房屋拆遷要按照建築重置成本補償,宅基地徵收按當地規定的徵地標準補償。
  • 宅基地房屋要被拆遷了,被拆遷房屋該如何評估費用標準
    被拆遷房屋如何評估是被拆遷人關心的問題。對此,為了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律師將從專業的法律角度為您分析被拆遷房屋如何評估這一問題,以期對您判斷評估是否公平、公正時有所幫助。綜上可知,被拆遷房屋評估機構應該由所有被拆遷人協商選定,如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隨機等其他方式確定,諸如縣政府等其他組織機構和個人都無權決定。
  • 拆遷時面對「不平等」協議,被拆遷人該如何維權?
    拆遷時面對「不平等」協議,被拆遷人到底該籤還是不籤?又如何進行維權?下面通過這個案例進行了解,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2017年底,因要建設廣場項目,王某的房屋被列入拆遷範圍。但因為補償過低,僅僅只有8萬的補償金,王某沒有接受該「不平等」協議。2018年5月,王某所在村莊村民委員會一紙訴狀將王某訴至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恢復原狀。2018年7月中旬,村委會向人民法院提出了先予執行的申請,要求對王某的建築物予以拆除。
  • 2019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最新標準,補償是按戶籍人口還是面積?
    不過,在農村卻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拆遷補償」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拆遷補償到底是按戶籍人口還是面積?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那到底在拆遷時,補償是應該按照戶籍人口數算還是土地面積算?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及國土資源部、最高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宅基地依據所在地的綜合地價進行補償,而房屋則是按照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所以說,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和戶籍人口沒有什麼關係,一般都是按照宅基地面積來計算補償金額的。
  • 房屋拆遷,究竟怎麼拆才符合法律規定?怎麼補償才符合百姓利益?
    徵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了解法律法規的重要意義就在於,當遭遇拆遷方不公平的、違法的對待時,可以有方向、有效率的進行反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所以,建議廣大被拆遷人,在知道自己房屋被劃入拆遷規劃範圍的那一刻起,就要積極的去學習與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現在有關徵收拆遷的法律是越來越完善了,尤其是2020年1月份起正式實施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這為被拆遷人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