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茅臺被預警的容易引發不正之風的文章,在中紀委的網站發布時候也沒多久。找了一下記錄,實在9月22日,這才過去不到3個月。茅臺的市場行情就已經按耐不住的漲了起來,有種感覺就像是放在水缸裡的葫蘆瓢,按下葫蘆浮起瓢。
茅臺的價值
茅臺的酒類屬性我們就不再贅述,我也很好奇但沒找到答案,茅臺是怎麼做到的,將一個快消品弄成了收藏品。
看看網上這個報價,一款1971年的葵花牌茅臺,當時市場價4.07元一瓶,如今市場回收價格達到了10萬的天價。漲了2.4萬倍,這個確實比實業賺錢多了。但是確實,這需要一定的眼光和耐力,不然一著急就給喝了。目前電商平臺看的報價,某多最便宜要2500 ,某貓要3000多一點。整體感覺就是這玩意好像買的人還很多,我也納悶,這些人的錢從哪來。這2瓶都趕上我的工資高了。
至於為啥這麼值錢,只能說任何人或者企業,一旦成功了說啥都是真理。從網上看到的關於茅臺的介紹,說到很多重要性。簡單總結就是,產地的唯一性、製作工藝的複雜性、人工腳踩酒麴的藝術性。反正就是,告訴你買個酒不吃虧。這個酒不僅是值這個價,你可能還賺到了,偷著樂去吧。也確實,目前的市場表現確實,讓很多人賺到了。
這樣正常嗎?
我覺得對於我們這樣的一個經濟大國,產業經濟應該都是健康有序的,是要突出科技技術生產力。但是現在茅臺的價值和市場表現,我感覺我們有變成「酒鬼」的趨勢。而且從茅臺已經向投資品轉換的趨勢看,讓人不得不有所警覺,這樣正常嗎?怎麼感覺有點鬱金香泡沫的味道,我不知道是我太悲觀閒的,還是對吃錯藥了,對市場過於敏感。
寫在最後
我覺得茅臺從酒演變成收藏品的過程,茅臺自己可能也比較被動。本來就是為了給大家造好喝的酒,沒想到市場上卻成了很多人正想收藏的收藏品。至於從誰那開始把茅臺玩變味了,確實不得而知。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是誰,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只能把更多結論,將時間軸拉長再看。
對於茅臺我的建議就是,當做自己喜歡的酒,喝酒咱沒問題,畢竟茅臺酒咱們買回來就是用來喝的。但是用來收藏,確實不好說對錯。只能說,你這樣問過「胃」了嗎?別對自己的「胃」太狠,畢竟他和你是血濃於水的,而茅臺畢竟就是個快消品,孰輕孰重要自己掂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