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傳統糕點成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常吃的花生糖、老回餅嗎?

2020-12-22 上遊新聞

花生糖、老回餅、怪味胡豆……這些記憶中過年時常吃的老重慶傳統糕點,你還記得嗎?回餅的「回」字,又啷個解釋?

28日,上遊新聞記者走近位於南岸雞冠石的重慶百年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香園,打探老重慶傳統糕點的傳承與新生。

回餅的「回」有兩重含義

回餅,被譽為「川南八大名點」之一,這種形似麵包和饅頭的糕點,是許多老重慶人特別熟悉和青睞的早餐備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香園傳統糕點第四代傳承人楊健向上遊新聞記者介紹,回餅的這個「回」字,有兩種含義:回潮,烤箱烘焙出來後,要自然回潮,第一天不能包裝,第二天才能包裝;回香,回餅有一種自然的鹼香。

吉香園車間內的師傅將特製的220斤調漿倒入紮好形狀的50斤麵粉內,幾番看似簡單卻又十分考驗師傅手藝的混合後,兩個圓形模具,一雙手,幾秒鐘時間,一個個麵團就揉好待烘焙。

六七分鐘後,金黃的回餅就呈現在上遊新聞記者眼前。製作師傅熟練地把它們一個個碼在箱內。

頓時,整個製作車間內,撲滿甜香、鹼香。

製作回餅最關鍵的步驟就是事先調漿,吉香園這麼多年的傳承,就積澱在這鍋充滿回憶和歷史老麵漿中。

老師傅一年要炒壞十幾口大鐵鍋

一走進吉香園花生糖製作車間,濃鬱的花生味兒便直撲上遊新聞記者鼻腔,讓人垂涎欲滴。

四五位平均在食品行業有二十多年經驗的老師傅,井然有序地進行著熬糖、配料、切割、包裝等十幾道工序。

在食品行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手藝師傅楊婆婆,現在是廠內的技術指導,年近70的她親自上陣,在炒糖環節親自動手,直到上了「火色」才能停止,這一過程要持續將近二十分鐘。

楊婆婆笑稱,「人也遭不住,鍋也遭不住,鍋鏟也遭不住。」

因為這一過程完全靠眼明手快、憑經驗判斷有沒有起「火色」,行內有一句話,「暑九熬糖,沒得哪個稱得到老行」。幾個熬糖的師傅互相打趣,這輩子不管多「行事」,總有時候會把糖熬差。

楊健此前曾花幾萬塊為廠裡買了一臺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的熬糖機,但是買來幾乎沒用過。

「還是手工的味道巴適,我們一年要炒壞十幾口大鐵鍋。」

堅持手工製作革新 呼籲建立食品文化自信

摸爬滾打食品行業幾十年,楊健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目前,隨著大量西式糕點的衝擊,純手工製作的中式糕點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淡忘,很多種類已經消失,或是等待消失。

「現在堅守一種傳統很難,尤其是食品行業更難。」楊健無限感慨。

自1916年吉香園前身初次以「吉良」名稱登入市場,如今已經有102年歷史的吉香園,到楊健這一代已是第四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除了對傳統的沿襲,他們還力求突破創新。楊健歷時三年時間,深入雲南採購鮮花,並挖掘重慶本地的製作工藝,結合蘇浙一代的生產工藝,研製成了一種全新的產品——鮮花酥糖,並於201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去年年底正式上市。

吉香園為了堅持記憶中的傳統味道和給食客帶來的美好體驗,幾十種產品大部分都是純手工製作,這樣一天下來的產量不會很高,但是卻保留了沿襲一百年的味道。

「如果不加以沿襲,恐怕我們的下一代看都看不到如燈草糕、花生佔這樣的傳統糕點了,更別說吃到了。」談到這裡,楊健惋惜中有一絲憧憬,他呼籲市民多關注我們市內的傳統糕點、傳統手藝,「中國人、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結晶不能忘掉,我們就是要堅持用純手工的方式把這種文化沿襲下來,讓我們的後代也能吃到這種綿延千年的食品,了解這種文化,以此方式來達到一種食品文化方面的自信。」

上遊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 劉力

相關焦點

  • 兒時的回憶~那些老式糕點、你還記得名字嗎?
    老一輩串門走親戚都喜歡提些糕點,還記得那些糕點的名字嗎?桃酥 這應該是最常見的老式糕點,又香又脆、好吃不貴!還記得那些年,吃桃酥、渣渣兒都不剩的你嗎?記得小時候桃酥泛濫那幾年,哪個親戚來了帶的三刀,稱呼都喊得格外親!
  • 這些90後小時候常吃的零食 你們還記得以前滿滿的回憶嗎
    小時候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是難以忘懷的,為什麼呢,以前小時候總是承載著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很多人現在應該都能夠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情景吧,不過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嗎,小時候的零食其實很多都有著我們的回憶。
  • 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 中國傳統糕點美食,不僅你小時候吃過,也是爺爺輩的喜愛
    在中華飲食的文化中,誕生了許多菜品,其中還產生了各種的零食和以及小點心,這些點心不管是餐前還是閒暇時光來一點都是很好的選擇,點心的種有很多種,並且做法也不少,這些糕點的存在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有些糕點都是當地的獨特美食,要是算上全國的糕點種類那真是數都數不過來,今天就來說一說以前的那些糕點
  • 小時候常吃的7種經典糖果,這些全吃過的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
    小時候常吃的7種經典糖果,這些全吃過的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猴王丹,酸酸甜甜的,大家分著吃,一小盒也能吃好久。雖然長得醜,但真的很好吃,可以在嘴裡回味很久。冬瓜糖,記得那個時候的冬瓜糖,真的很甜,甜的有些發膩。石頭糖。記得小時候總買這種石頭糖,這種糖果長得特別像石頭,不開玩笑,如果把它扔到石頭堆裡,一定有很多人都找不到,這是90後最經典的糖果了。花生糖。
  •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你吃過幾種呢?京果子京果子又叫江米條,這個果子又人吃過嗎?小時候爸爸最愛給奶奶買了,她總是分給我們吃。
  • 這6樣傳統老式糕點,是童年的回憶,全吃過的年齡不小了
    這6樣傳統老式糕點,是童年的回憶,全吃過的年齡不小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甜品店、糕點店裡的糕點基本都換成了顏值高、賣相好的西式糕點,吸引著眾多人的目光,尤其是女生和小孩子,特別喜歡。但是傳統又經典的老式糕點卻越來越少見了,只有少部分店鋪在售賣。
  • 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
    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記得在小時候的時候,種草和網紅這些詞聽都沒聽說過,那個時候大家都聽說有街頭賣小吃,賣得好的,便會爭先恐後的奔跑去品嘗,很多小商販也會跟隨潮流,展示強勁的中國風格,到處都是,一個高端詞模仿,今天我就帶大家回憶一些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
  • 農村小時候玩的遊戲你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回憶小時候的點點滴滴
    小時候因為農村的資源缺乏,所以兒童時代並沒有城裡那樣多姿多彩,但是農村也有農村的小遊戲或活動。還記得兒時我們是怎麼度過的嗎?還記得小時候你和你的小夥伴們都玩過什麼遊戲嗎?本篇文章帶你回憶小時候曾經玩過的那些遊戲!
  • 小時候最常吃的3種零食,滿滿的都是回憶,你吃過幾種?
    現在的小孩子特別的幸福了,每天回家都有父母接送,而且平時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家中只有自己一個,大人們很是溺愛。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因為家中的孩子很多,生活也並不富裕,就是有一個蘋果,一塊糖,也要分著吃,所以對於零食更是渴望不求。
  • 這些好吃的糕點,你還記得那些味道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迷戀英式下午茶、法式甜點或日韓零食,而那些傳統的中華糕點卻被我們遺忘了。但仔細回想,我們最快樂的回憶,其實是端午節吃到外婆包的粽子、清明時節吃到青草香氣的青團,我們自己的美食不應該被忘記。
  • 小時候吃的雪糕,哪個味道最好,你還記得嗎?
    當你吃到涼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時,你是否想過,世界上最早製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中國。中國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鄉。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國就有用冰解暑的記載。後來皇宮裡就有了用奶和糖製成的冰棍。曾經小時候的夏天,一根冰棒能讓我們快樂一整天,更是能帶來非常多的歡聲笑語,那你知道小時候吃的雪糕,哪個味道最好嗎?你還記得那時候最喜歡哪一種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童年常吃的幾種中式傳統糕點,圖一好久沒見了,全吃過好幸福
    童年常吃的幾種中式傳統糕點,圖一好久沒見了,全吃過好幸福!大家有沒有發現近些年來,市面上的西式糕點是越來越多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開始崇尚西式糕點,傳統的中式糕點,反而變得沒有那麼受歡迎了,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幾種童年常吃的中式傳統糕點。
  • 農村這種傳統小吃,聞起來有一股發酵的酸味,吃一口,清甜爽口!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逢年過節,媽媽都會做白糖糕,它是農村孩子比較常吃的一款糕點了,屬於傳統小吃的一種。時間過得真快,驀然回首,當年喜歡吃白糖糕的青年已經開始老去,白糖糕的味道已經成為90、00後口中的」老人的味道」了。白糖糕入口清甜爽口,還帶點韌性,百吃不厭!在我的印象中,小小的白糖糕裡蘊藏著無數農村娃的記憶。
  • 中國最經典的4種傳統糕點,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很幸運
    中國最經典的4種傳統糕點,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很幸運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極具傳統情懷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就拿糕點一項來說,品種多到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比起精美的西式糕點,傳統的中式點心同樣不輸風採,令人讚不絕口。
  • 網紅綠豆糕,老牌桂花糕,沒想到讓人吃了還想吃的就是這個糕點
    秋風起,桂花香,記得小時候這時候家裡總會吃綠豆糕。那細膩香甜的味道,讓人久久無法忘懷。細細想來,現在我們生活中充滿了西式糕點,而傳統的中式糕點似乎漸漸被遺忘。那現在的綠豆糕,還是我們記憶中的味道嗎?還好吃嗎?
  • 山東最傳統糕點,還能吃出老味道嗎?
    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大蝦酥、蜜三刀、江米條……那美妙的味道,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卻永難忘卻。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山東的傳統糕點,幫你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這口家鄉味和那久違的綿香。蜜三刀在山東該美味以青州最為有名。青州蜜三刀起源於北宋,當地人稱為「蜜食」,以老字號「隆盛」所制最受歡迎。
  • 8090後小時候吃過的土豪食品 你還記得幾個
    小時候過年才會買的酒心糖,一般小孩子都願意吃酒心糖,可能並不是因為酒心糖多好吃,更多的是可以嘗嘗酒的味道,滿足下好奇心。  依稀還記得當年的廣告,棒棒冰放在冰箱裡凍住,然後使勁一掰,變成兩半。現在看來再也不會買了,因為都是色素兌的水,實在是吃不下了。
  • 小時候喜歡吃的野果,你還記得多少種?你有多久沒吃了
    因為疫情在家,吃了多年沒有吃到的羊奶果,我們這叫櫨鬥。我記得小時候摘茶葉的時候,總是心裡惦記著去摘,當時能吃滿滿的一大杯。這次有幸吃到,沒有想像中的美味,大概是記憶美化了它。羊奶果我們這俗名叫櫨鬥的野果,小時候的回憶,今天又吃到了
  • 這幾種傳統糕點,現在基本見不到了,全都吃過的,年紀都不小了
    導讀:這幾種傳統糕點,現在基本見不到了,全都吃過的,年紀都不小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回憶,但是作為一個吃貨來說,除了那些珍貴的童年記憶以外,就是在吃的這一方面給我的印象最深了!那個時候的食物,雖然沒有現在的這麼齊全,但是東西的味道卻絲毫不比現在的味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