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2020-12-23 網易新聞

核心提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關注

學生

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

教學

、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中山火炬職院實施的分層教學和「導師制」,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優秀人才的一次全新探索。

  去年,110名高考成績530分以上的學生被中山火炬職院錄取,學院採取「優生優育」政策,組建了首屆

教改

實驗班,實施分層教學。學院把學生按照不同的文化基礎、不同的職業取向、不同的個性發展分班,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汪宇燕教授說:「實施分層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於兩個『相信』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能;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學生的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能力差異很大,假如按統一進度、統一標準進行教學,必然造成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吃不飽』,教學效果難以保證。而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和實施,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是促進優秀學生快速成長、普通學生學有所成、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人才培養方法。

人才培養目標並不是千篇一律的,該院普通班和教改班就明確了各自的教學目標:普通班要立足實際,教改班要適當超前。在普通班任課的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從實際出發,讓知識基礎較薄弱、學習目的不太明確的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初步掌握所學課程的基本技術,提高知識的接收率和接受率,以發展基本技能為主,基本形成自覺參與學習的習慣與終身學習的意識。而教改實驗班則是讓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紮實的知識基礎的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

「有學院最好的老師教我們,和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一起學習,既興奮又有壓力。」高考以549分考入中山火炬職院,通過筆試和面試進入首屆教改實驗班的邵壯波覺得自己很幸運。他說,教改實驗班開設地課程比普通班稍難,但是老師們深入淺出,針對學生個性實施教學,教學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學院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開設講座,也讓我們了解到更多、學到更多知識。相對於學生的積極和興奮,在教改實驗班上課的老師卻感到了不小的壓力。「學生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基礎知識紮實,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在教改實驗班上課的李老師感觸頗深。李老師介紹說:「我們不用固定的教材,也沒有固定的上課內容。英語教學不再像傳統那樣講語法、單詞、句式,更多地集中語音、語調的訓練和話題討論。」每次上課前,李老師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組成不同的小組,針對不同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教改實驗班的主要目標。

教學層次雖有不同,但學院的分層教學卻有一個相同的任務通過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鼓勵學生「跳起來摘桃」,難易結合,層次分明,使每個學生都只需「跳一跳」,便能「夠得著」,實現「整體提高,拔尖增多,落後減少」的良好局面。

  中山火炬職院教務處負責人介紹,學院將按照「四師一生」的標準為教改實驗班學生聘請導師。學院電子工程系從2008年探索實施的「導師制」已給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據電子工程系主任、高級工程師熊宇博士介紹,通過專業基礎技能和核心技能階段的學習,學生之間的差距已逐步拉大。進入專業拓展技能的學習階段,對一部分已紮實掌握了專業核心技能、學習積極性高的優生,採用「一視同仁」的教學方法已不可取。因此,借鑑研究型大學中普遍採用的「導師制」教學模式,結合實際需要,開創性地實施具有高職特色的「導師制」勢在必行。

中山火炬職院電子工程系選聘一批具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作為導師,每人帶3至5名基礎好、實踐能力強的優生,利用課餘時間對他們進行強化輔導。在實驗室進行作品設計與製作中,導師將這些學在前面的優生分配到不同的項目組當組長,協助指導項目組中其他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帶動整個項目組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先優帶後優」的良好效果。

據了解,在2009年中山市職教成果展上,該系導師指導2007級應用電子專業學生製作的超便捷型小焊機,被評為技術含量最高的展品;導師指導學生製作的超薄筆記本電腦電源適配器,在2009年11月深圳市第十一屆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深受業界好評。「導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教會他們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既要『學會』,更要『會學』」,熊宇博士在談及實施「導師制」的初衷時這樣說。

有十年企業工作經驗、並擔任導師一職的彭建宇老師表示,他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還要指導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導師與學生的關係不再局限於課堂之中,而是在學習和業餘生活中建立起更為密切的聯繫,學生在與導師的相處中,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電子工程系實施「導師制」以來,碩果纍纍,導師和學生共同研發了很多「作品」,這些「作品」一部分已申請專利,還有一小部分「作品」,如筆記本電腦超薄電源適配器已經投入生產。同時,「導師制」培養的學生在企業非常受歡迎,有的學生還在頂崗實習時就被企業作為技術主管培養。還有不少學生畢業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擔任企業的技術骨幹,收入不下於4000元;更有一批學生走出國門活躍在世界的大舞臺上。

本文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談談閱讀教學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
    「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敢想敢說、充滿好奇、異想天開、堅持己見……以及許多「美麗的錯誤」,往往是健全個性、創新人才的隱含表現。但從目前的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儘管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有所改變,但忽視學生獨特感受和領悟,無視學生個性存在和發展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教師潛意識中仍然希望學生的閱讀理解符合常規符合成人所謂的標準。
  • 學生也要分三六九等?分層教學是讓學生成績更好的教學形式
    而對於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聽了也不會,換一句話說,即使聽了也不懂,所以他們就不會聽我講課了。學生的基礎都不同,如果採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對一大半的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分層教學勢在必行,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
  • 分層教學真的有利於縮小學生差距嗎?
    主題:分層教學真的有利於縮小學生差距嗎?分層教學是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和"最近發展區"的原理,通過分類編組,分類指導,達到分類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管理模式。很多人認為分層教學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能更有效的縮小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面對學生成績不等實施分層教學解決
    一、中考化學複習分層教學的背景化學課程標準,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為出發點,遵循學生學習化學的認知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化學問題的提出、發展、解決及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加深對化學的理解,同時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進步和發展。
  • 分層導學,兼容並蓄,有效互動,個性張揚
    分層導學,兼容並蓄       有效互動,個性張揚     漳浦立人學校教務教研校本培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研室副主任何麗嬌老師提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分層導學教學成效」。她提出成功的教學要激活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優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管理。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值得一看
    在這一階段,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課程的能力,並將其與基本知識相結合。在最後的級別劃分中,老師必須在每個階段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並給予口頭鼓勵,以使學生以輕鬆的態度完成學習指標。在中國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以班級為單位制定和計劃教學內容。
  • [趣味數學]淺說數學中的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分層教學,它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份寶貴的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
  • 巧妙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英語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必須根據班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來對其進行分層,因為在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每一名學生的特點都不同,教師的分層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 也談「因材施教」與「分層教學」
    從上文看,孔子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回答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兩個學生的秉性不一樣,如《先進篇》中:冉有謙讓,所以讓他去做,要激勵他;而子路好勇的,因此就要「退之」,以中和他的暴性。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就是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針對學生的秉性的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深入細緻的教育,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每個孩子的成長。
  • 分班分層,彰顯特色教學策略解讀
    分班分層主要依據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成績、學習動機、教師意見和家長意見來進行的。目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分班主要是學校、年級層面的工作,其中也滲透了分層;分層則是教師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 分層教學不一定要給學生分班
    分層教育不分班不行嗎?成都教育局禁止基礎教育階段搞分層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又一次對分層教育的討論。其實在許多地方實行的分層教學並不是把學生分成好中差班,而是提倡教師在課堂教學訓練中嘗試分層練習,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穫。這樣的分層教學很適合所有規模的學校。個人認為人為分班,刻意分層對大多數學生不公平。
  • 教學應不應該分層進行?
    所以社會和家長都要儘量地順應孩子的發展的心裡需要和可能的個性發展趨勢,不可違逆學生個性,按照家長或學校的意志,把學生驅趕到學生不願意的人生道路上去。同時,社會建設也卻是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這就是任何國家都要開班各種不同專業的學校的原因。不能夠把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的設置看成是「不公平教學」。
  • 高校如何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對學生有好處
    分層走班教學制度既能讓學習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有合理的適當的受教方式,從而得到顯著的提升,也能使得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可以使得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普遍提高。當這個提升達到一定效果以後將比過往的教學方式有效很多,同時大大提升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知己恩的關係,有效的提高大家之間的合作交流效率。
  • 分層教學是「快慢班」的翻版嗎?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很多教師,特別是初、高中教師發現,在一些學生分化現象嚴重的學科,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學進度,學優生「吃不飽」,求知慾望得不到滿足;潛能生「吃不了」,跟不上教學進度。  在這種情形下,如何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適合他們的教育?近些年,有部分學校開始嘗試分層教學。其中,我省靈寶四中開展這項活動已近10年,且取得了顯著成效。
  • 初二,學校分層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生態公平嗎?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學生充分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方面。(1)分層學習,因材施教,符合唯物辯證法。教育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從全局出發,設計最佳方案,追求最優目標,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理想效果,又要照顧個別差異,進行有區別地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附和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原理,符合教育教學規律。
  • 分層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你得知道……
    體育家庭作業實現了體育教育的課堂內外延伸和拓展,有利於改善學生體質,培養終生體育意識。 教育理念的發展使得體育教學模式不斷優化,個性化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體質進行分層教學,體育家庭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使得學生的課餘生活得以豐富從而進行科學訓練,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終生體育意識。
  • 「好學生」在教室考試,「差學生」坐走廊,分層教學的背後
    學生們進行周測,成績優秀的學生坐在教室,有桌有凳,成績差的學生把凳子搬到走廊,試卷放在凳子上,自己坐在地上考試。有家長發現後,說老師歧視後進生,而老師說你懂什麼是「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嗎?
  • 快樂學習培英班小班分層教學,為孩子量身定製教學方法
    ,推出了快樂學習、快樂魔法獅、快樂海豚等子品牌,並且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擁有面授、雙師直播、在線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個性化一對一輔導,幫助孩子構建持續進步的學習力針對傳統教學按照課本進度教學,不管學生學了多少,課程都是固定的,快樂學習為學生量身定製,推出個性化一對一輔導,克服傳統教學弊端,並且具有四大優勢:1,國內升學壓力比較大,正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 高中英語開展分層教學,全面促進英語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在每個教育教學階段的能力來教他們,他們掌握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是不同的。它的本質是對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的高度理解和總結。也可以理解為分層教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方式。下層課堂教學與傳統教育教學體系之間最人性化的區別是,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學校和教師在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從衣面的角度來看,大多數英語老師認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對新語言充滿好奇。
  • 分層走班什麼意思 分層走班教學怎麼樣
    分層教學其意思就是分成不同層次階段教學,是教師們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接受能力和潛力傾向把學生合理科學的分成不同層次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合理教學,這樣在教師的合理分層安排中,和同水平同學互相學習中可以得到最良好的發展與提升。分層走班教學也可以稱為分組走班教學、他是將學生的自身水平分成不同水平的分層,教師在按照不同的分層進行適合合理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