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9年日本高調重提英文名改序,專家:系東方意識覺醒

2020-12-11 澎湃新聞

日本政府日前向國際媒體提出一項請求,希望將首相安倍晉三姓名的英文表述,按照日本人名的順序翻譯成「姓·名」的形式,即:「安倍晉三(Ade Shinzo)」,而不是按照歐美「名·姓」的表述方式寫成「晉三安倍(Shinzo Abe)」。

包括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內的日本政府官員先後發言稱,希望更改日本人名英文順序。日本文部科學省國語課負責人小澤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早在19年前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場審議會,就已正式提出希望更改日本人英文名順序,只是現在再度被國會議員提出來。」

對於這一變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先後駐札幌、福岡、大阪任總領事的王泰平對澎湃新聞評價說,「這是日本回歸亞洲、東方意識覺醒的表現,是個好現象」。

「姓·名」順序19年前就被提出

據日媒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相柴山昌彥此前在記者會上說,日本文部科學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教育機構、媒體等傳達一個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被討論、19年前正式被提出的建議,希望改變日本人英文姓與名的先後順序,把姓放在前,名放在後。

隨後,河野太郎同樣提及日本國語審議會的建議,說「希望把安倍晉三寫作Abe Shinzo」。

據小澤透露,早在1993年,當時的文部科學相在一場圍繞「日語與國際社會」問題的討論上就曾提及了日本人姓名的英文表述方式的議題。

在2000年,日本國語審議會正式提出將日本人的英文名表述按照「姓·名」的順序進行的方針。「雖然是19年前的事,但現在再次被國會重視起來了。」小澤強調。

日本文部科學省下設日本文化廳官網公布的上述審議會的記錄寫道,「在用英文表述日本人姓名時,按照歐洲的習慣方式將本來的『姓·名』順序顛倒寫成『名·姓』的慣例,從明治時代就開始了,現在仍被廣泛使用。日本國內的英文新聞、英文教材將日本人姓名按照『名·姓』的形式進行表述的也比較多......然而,近年來已經聽到很多意見,認為應該以原始的『姓·名』形式書寫(英文名)。」

不過,小澤指出,當年文部科學省提出的希望以「姓·名」順序寫英文名的提議並沒有強制性。事實上,以「提高本國文化存在感、保護促進本國文化多樣性、提高日本軟實力」為戰略目標的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的上述建議,一直未能獲得廣泛應用。柴山昌彥對媒體稱,連自己名片上的英文名都是名在前姓在後,他表示「很遺憾」。

回歸亞洲、東方意識覺醒

今年以來,日本政府一反常態。外相河野太郎就已多次呼籲改變英語表述中姓和名的順序。他曾於今年3月透露,日本外務省將考慮在官方文件中作出更改,包括護照。他4月在日本國會的一場答辯中說,應該首先在政府層面統一意見,才能呼籲民間照做。

當下,日本政府高調地往事重提,時機值得關注。河野太郎對此並不諱言,他在記者會上指出,令和時代已經到來,日本將於下月主辦G20峰會,希望藉此次峰會以及2020年東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等重大國際活動之機推動上述計劃。

在王泰平看來,這一變化印證了日本想要回歸為一個東方的、亞洲的國家的期望。

自明治維新開始,在西強東弱的大背景下,「脫亞入歐」的日本崇拜學習西方,甚至有段時期日本人還主張去掉漢字完全用英文來標註日語。不過,王泰平指出,當前的時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川普上臺以後日美關係發生很多變化,現在日本希望跟亞洲國家,包括中國改善關係、發展關係,且釋放出很多積極信號。日本正在慢慢轉變。

「在這樣的國際形勢大背景下,日本不再以西方的表達方式為榮,而是強調自己是東方人。因為歸根到底日本還是東方的,這與亞洲意識喚醒是有關係的。」王泰平強調。

不過,就更改英文名順序一事,在外相河野太郎及部分議員呼籲儘快推行的同時,也有官員表達了顧慮。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1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應慎重對待此事。他稱,「(修改順序)有許多需要考慮的要素,比如到目前為止使用英文的慣例等,也要考慮可行性。」

日本富士電視臺(FNN)報導稱,從明治時代就開始的慣例已被廣泛運用於日本社會。該媒體的街頭採訪中,很多普通日本人也對修改英文名順序並不抱有積極態度。一名20多歲白領稱「改變名字順序直到被廣泛運用,這個過程很麻煩」。另外一名製造業員工表示,「更改人名順序的話,我們就要更改郵件地址,還必須通知客戶,很浪費時間。與其在這上面花時間,希望能做一些其他有用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日本高調重提英文名改序 專家:系東方意識覺醒
    對於這一變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先後駐札幌、福岡、大阪任總領事的王泰平對記者評價說,「這是日本回歸亞洲、東方意識覺醒的表現,是個好現象」。在2000年,日本國語審議會正式提出將日本人的英文名表述按照「姓·名」的順序進行的方針。「雖然是19年前的事,但現在再次被國會重視起來了。」小澤強調。
  • 日本高調重提英文名改序,專家:是回歸亞洲表現
    對於這一變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先後駐札幌、福岡、大阪任總領事的王泰平對澎湃新聞評價說,「這是日本回歸亞洲、東方意識覺醒的表現,是個好現象」。在2000年,日本國語審議會正式提出將日本人的英文名表述按照「姓·名」的順序進行的方針。「雖然是19年前的事,但現在再次被國會重視起來了。」小澤強調。
  • 日本平面設計二巨匠:見證「日本設計與東方的覺醒」
    永井一正、粟津潔、田中一光、勝井三雄和福田繁雄等,都是日本戰後第二代平面設計師的代表。什麼是日本?成為什麼樣的日本人?日本的設計與自我設計成了他們最關鍵的命題,於是多樣化、批判性、個性化成了新的趨勢。用田中一光的話說,這是日本「設計的覺醒」。如果說,1945年是新舊日本分離的一年。
  • 神話的起源,神話——人類意識覺醒的產物
    大家好,我是小編劉鑫,今天和大家來探討一下神話的起源,神話——人類意識覺醒的產物。「神話」系外來詞,英文為「Myth",源於拉丁語「Mythos",原意指那些產生於原始社會的口傳故事。學術界傳統意義上的神話,特指上古(原始)神話。
  • 時隔19年酷寒天!遊客在日本零下36度街上玩「凍褲子」
    來源:海外網圖源/富士電視臺海外網2月10日電 受強冷空氣影響,昨日(9日),整個日本度過了寒冷的一天,而北海道旭川市昨天氣溫低至零下36度。日媒稱,這是日本時隔19年再次出現的極寒天氣。花一捏就碎(富士電視臺)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9日早上,北海道旭川市觀測到零下36度的低溫。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下,盛開的花稍微一捏就會粉碎,而河面也升騰起霧氣。現場記者稱:「空氣仿佛都凝固了,這種寒冷讓臉頰都覺得痛。」
  • 本土電音IP來襲 魅力東方覺醒音樂節進駐成都
    2020年1月14日,CEA魅力東方覺醒音樂節在成都瑞吉酒店召開啟動發布會,正式宣布由上海騰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BHM深圳市兄弟時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聯發展(0264.hk)聯合主辦的2020CEA魅力東方覺醒音樂節落地中國四川成都市武侯區。將於2020年4月18、19日在天府芙蓉園舉辦。
  • 意識在自我參照中覺醒
    意識與自我定義相關,探究意識看似無法突破,但在生物學領域,似乎越來越接近對意識的研究,生物被視為一個機械系統,感官將客觀轉化為主觀,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感覺,將外界運動轉化為體內情緒,從而把物理世界抽象到精神維度。
  • 中國通號重提上市,三年前曾因溫州動車事故被重罰
    中國通號重提上市,三年前曾因溫州動車事故被重罰 澎湃新聞記者 王道軍 2015-01-1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撰文 | 董鑫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見記者時宣布,此次訪問期間,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這是中國時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朱䴉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各地。䴉科鳥類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是一枚難得的「活化石」。一對朱䴉,為什麼可以體現中日友誼?
  • 日本經濟出現供大於求局面 專家:或出現通貨緊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12日電據日本《東方新報》12日報導,近日,日本中央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宏觀經濟中的「供給」超出「需求」,專家分析可能出現通貨緊縮。據報導,此次供過於求的幅度達到4.83%,是日本經濟時隔3年零9個月,再次出現類似情況,供需失衡的程度與金融危機發生後的2009年第二季度相當。日本專家分析稱,日本的物價正呈現下降趨勢。報導稱,由於新冠疫情蔓延,日本在4月逐步加強防疫措施後,就業形勢和工廠設備運轉率都出現惡化,這被認為是造成供過於求情況的主要原因。
  • 海賊王,惡魔果實的4種形態,可自我覺醒,還能擁有意識?
    不僅可以擁有意識,而且還能自我覺醒?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溫馨提示,記得全看完哦,不然你會錯過細節的,感謝大家,愛你們。第三種形態,賦予武器意識惡魔果實還有一種形態就是和武器結合,這種形式也非常的常見,在海賊王中出現了多次,比如老沙篇的時候,Mr.4的武器就是一個吃了犬犬果實的獵槍。司法島篇上,斯潘達姆使用的配件是吃了象象果實的刀。
  • 讀《帕西法爾》體驗意識靈性的覺醒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遇到挫折和各種挑戰,從自責和自省中領悟到慈悲,開始尋求救贖,直至自我覺醒,就是魯道夫.施坦納說的意識靈性的覺醒,青少年體驗到意識靈性覺醒才能開啟思想獨立和精神自由。 這個故事似乎是在講一個男孩的成長曆程,但從精神層面,沒有性別之分。
  • 歷史學2016考研近代史核心知識點:民族意識的覺醒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還只是少數人有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中國人才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對中國人的刺激極大。梁啓超指出:「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接踵而來的瓜分狂潮,更使中華民族的各階級、各階層普遍產生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感。
  • DNF:9月「無盡首飾」覺醒!時隔5年重做歸來,但屬性過於拉胯
    9月「無盡首飾」覺醒!時隔5年重做歸來,但屬性過於拉胯8.28的發布會提過一次,安徒恩饒了幾圈,依舊作為活動活躍在玩家視野中,國際服9月曝光了「貪食和無盡」系列的新屬性,兜兜轉轉!DNF職業迎來了三次覺醒,但安徒恩和遠古史詩也緊隨其後,前有魔戰SS飛升,後有兵法混子SS覺醒,如今貪食SS都重做了,又是一個新的輪迴!
  • 別了「晉三安倍」 日本擬修改英文姓名書寫順序
    不過,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等其他高級官員的英文姓名依然保持「名在前、姓在後」。日本文部科學相柴山昌彥此前在記者會上說,日本文部科學省將再次向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教育機構、媒體等傳達一個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被討論、19年前正式被提出的建議,希望改變日本人英文姓與名的先後順序,把姓放在前,名放在後。
  • 《82年出生的金智英》:女權意識覺醒的小說,女孩的情感史
    這是關於一個女孩在當時韓國社會的女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特有環境下,她的情感蛻變的經歷故事。《82年出生的金智英》講述的是:90年代的韓國,金智英作為家裡的老二呱呱墜地,她是一位特別順從父母意願的女孩,從小,弟弟可以什麼家務活都不做,而金恩英和她卻樣樣家務活都包攬了。
  • 2020年海信系有望衛冕日本彩電業冠軍 專家們怎麼說?
    撰文/藍科技 繼2019年海信系電視(海信+東芝)首次成功登頂日本彩電市場以來,雖然在2020年面臨著疫情巨大的衝擊,但海信系仍然表現強勢。
  • 從父權社會的壓制,到現代「性別歧視內化」,是女性意識的覺醒
    其實"厭女症",英文寫作"Misogyny"。miso-是一個前綴詞根,來源於希臘語misein,即為"hate";有憎恨之意,gyn源於希臘語"gyne",指"女人"。一般人常常認為,"厭女症"和"直男癌"掛鈎,是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男尊女卑意識幾千年灌溉浸染之後的結果。
  • 冰心《春水》完整手稿時隔95年在日本被發現
    冰心《春水》完整手稿時隔95年在日本被發現 2017-06-29參與互動    近日,中國「文壇祖母」冰心先生的重要代表作——《春水》詩集的完整手稿在日本九州大學圖書館發現
  • 日本多地遭遇大雪 名古屋積雪時隔9年超20釐米
    原標題:日本多地遭遇大雪 名古屋積雪時隔9年超20釐米 受來自北海道東部海面迅速擴散的低氣壓影響,日本全國範圍內風力加強,導致北部和北陸地區發生強暴風雪,氣象廳呼籲加強暴風雪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