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終其一生,就是為了能夠平和地看待自己的過往,然後自我原諒,尋得一種活下去的方式。
《催眠者》是新銳作家沙丁的長篇處女作,它是一本罕見的充滿美學氛圍的心理小說,寫出了女主愛麗絲和自己的精神疾病鬥爭直至和自己和解的全部過程。
小說女主愛麗絲是一個酷愛閱讀的歐洲文學編輯,她很有語言天賦,生性敏感,暴躁易怒。她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就是能看到人們話音中蘊含的顏色,這個本領的學名叫做聯覺。她還患有名叫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
聯覺的定義是:五種感官之一的興奮會激起另一種或幾種感官的聯動反應。例如,有人聽到尖銳的高音時會看到紅光,有人看到藍色會覺得全身冰涼。在愛麗絲的眼中,人們的話音都是藍色的。女孩子的聲線是粉藍色,男孩子的聲線是深藍色或者天藍色。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患者缺乏安全感,自我認知紊亂,在情緒上容易走極端,並且會產生自殺或自殘的行為。
目前在科學界,聯覺的理論是存在爭議的。在心理學領域,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治療手段也還不普及。作者特意選擇了這兩個醫學前沿話題寫進書中,拓寬了普通人對疾病和人體的認知,帶有一種對小眾群體的關愛和人道主義精神,值得稱道。
《催眠者》這部小說主要是通過四段感情線來構建整個故事脈絡的。
第一段感情來自女主的原生家庭,是她父母之間的恩怨糾葛。愛麗絲的父母就和無數失敗的夫妻一樣互相扭打謾罵,但是就是糾纏在一起不肯分開。原生家庭帶給愛麗絲的傷害是她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感情是一場不倫之戀,正如俄狄浦斯愛上自己母親一般,十四歲的女主愛上了比他大很多歲的老師。在女主心目中,老師就是自己父親的替代品。這場戀情的最後,老師對女主拳打腳踢,女主對戀愛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心理陰影,從此以後無法正常和別人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係。
第三段感情是瑞恩和愛麗絲之間的戀情。這兩個人可以算是靈魂伴侶,愛好很相似,也很有共同語言。但是由於兩人戀愛目的不相同,最終只能分道揚鑣。瑞恩一直以來都渴望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而愛麗絲則從骨子裡排斥結婚生子。愛麗絲自知滿足不了瑞恩的欲望,又不希望瑞恩一輩子被自己拴住,於是忍痛和瑞恩分手。
第四段感情是天磊和愛麗絲之間的戀情。天磊和愛麗絲愛好和性格完全不同,兩人產生交集的原因是:天磊以前有過一個患有心理疾病的女友,而愛麗絲則迷戀天磊的聲音,在她的眼中,天磊的聲音是紫色的而不是藍色的。而且,天磊的聲音對愛麗絲具有催眠的效果,讓她能進入似夢非夢的幻境中回溯自己的過往並嘗試與自己和解。這段感情替兩人解開了各自過去的心結,然後兩人便回到了各自原本的軌道上,再無交集。
這本小說的語言華美靈動,大量的比喻句猶如雨點般密集。「心像被玫瑰花刺輕輕扎了一下」,「她沉浸在混亂的時空中,如同迷失在北極光下的馴鹿」,「他的工作郵箱背後藏著通向異域世界的通道」,「有人在她的胸腔裡裝上了分子顯微鏡,毫不留情地洞察了她的秘密」,「緊繃的幸福細線驟然繃斷,仿佛秋日被枝幹遺棄的鮮黃色果實,飽滿的汁液撒的到處都是」,「她的胳膊和手臂傷痕累累,細長的劃痕像流浪山野的小蛇」……
這部小說的插入文本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和名不見傳的學生安妮的《七日》開頭。《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天磊用紫色的聲線緩緩念出的,這本魔幻的童書和催眠這個主題相映成趣,仙境變成了夢境的隱喻。而《七日》這本小說的內容和愛麗絲的初戀非常相似,這本小說曲折的出版歷程正是象徵了愛麗絲接受自己過往,並與自己和解的全部過程。
《催眠者》這部作品是美麗而前衛的。作者跳脫出一般的言情小說的框架,在書中融入了人體醫學和心理學的前沿知識,還探討了原生家庭和初戀給予人的影響。愛麗絲在經歷了所有的曲折之後,終於接受了心理治療,嘗試著接納了自己。她宛若出水芙蓉的仙子一般,當上了玫瑰園的園丁。
愛麗絲雖然沒能完全擺脫困擾了她一生的精神疾病,但是依舊戰勝了自殺的衝動,勇敢地活了下去。看到愛麗絲堅強地活著,讀者也會變得更加勇敢,不管自己遇到什麼糟糕的境遇,都會更加坦然地面對。畢竟,就和愛麗絲在看到飛機失事的慘狀之後所感慨的那樣:生命是老天爺能夠給予人類的最寶貴的禮物,沒有之一,我們一定要學會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