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者》:一個心理疾病患者的掙扎和自我救贖之路

2020-11-06 Gini貓咪讀書

有些人終其一生,就是為了能夠平和地看待自己的過往,然後自我原諒,尋得一種活下去的方式。

《催眠者》是新銳作家沙丁的長篇處女作,它是一本罕見的充滿美學氛圍的心理小說,寫出了女主愛麗絲和自己的精神疾病鬥爭直至和自己和解的全部過程。


一、關於聯覺和邊緣性人格障礙

小說女主愛麗絲是一個酷愛閱讀的歐洲文學編輯,她很有語言天賦,生性敏感,暴躁易怒。她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就是能看到人們話音中蘊含的顏色,這個本領的學名叫做聯覺。她還患有名叫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

聯覺的定義是:五種感官之一的興奮會激起另一種或幾種感官的聯動反應。例如,有人聽到尖銳的高音時會看到紅光,有人看到藍色會覺得全身冰涼。在愛麗絲的眼中,人們的話音都是藍色的。女孩子的聲線是粉藍色,男孩子的聲線是深藍色或者天藍色。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患者缺乏安全感,自我認知紊亂,在情緒上容易走極端,並且會產生自殺或自殘的行為。

目前在科學界,聯覺的理論是存在爭議的。在心理學領域,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治療手段也還不普及。作者特意選擇了這兩個醫學前沿話題寫進書中,拓寬了普通人對疾病和人體的認知,帶有一種對小眾群體的關愛和人道主義精神,值得稱道。


二、關於小說的敘事走向和美學氛圍

《催眠者》這部小說主要是通過四段感情線來構建整個故事脈絡的。

第一段感情來自女主的原生家庭,是她父母之間的恩怨糾葛。愛麗絲的父母就和無數失敗的夫妻一樣互相扭打謾罵,但是就是糾纏在一起不肯分開。原生家庭帶給愛麗絲的傷害是她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感情是一場不倫之戀,正如俄狄浦斯愛上自己母親一般,十四歲的女主愛上了比他大很多歲的老師。在女主心目中,老師就是自己父親的替代品。這場戀情的最後,老師對女主拳打腳踢,女主對戀愛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心理陰影,從此以後無法正常和別人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係。

第三段感情是瑞恩和愛麗絲之間的戀情。這兩個人可以算是靈魂伴侶,愛好很相似,也很有共同語言。但是由於兩人戀愛目的不相同,最終只能分道揚鑣。瑞恩一直以來都渴望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而愛麗絲則從骨子裡排斥結婚生子。愛麗絲自知滿足不了瑞恩的欲望,又不希望瑞恩一輩子被自己拴住,於是忍痛和瑞恩分手。

第四段感情是天磊和愛麗絲之間的戀情。天磊和愛麗絲愛好和性格完全不同,兩人產生交集的原因是:天磊以前有過一個患有心理疾病的女友,而愛麗絲則迷戀天磊的聲音,在她的眼中,天磊的聲音是紫色的而不是藍色的。而且,天磊的聲音對愛麗絲具有催眠的效果,讓她能進入似夢非夢的幻境中回溯自己的過往並嘗試與自己和解。這段感情替兩人解開了各自過去的心結,然後兩人便回到了各自原本的軌道上,再無交集。

這本小說的語言華美靈動,大量的比喻句猶如雨點般密集。「心像被玫瑰花刺輕輕扎了一下」,「她沉浸在混亂的時空中,如同迷失在北極光下的馴鹿」,「他的工作郵箱背後藏著通向異域世界的通道」,「有人在她的胸腔裡裝上了分子顯微鏡,毫不留情地洞察了她的秘密」,「緊繃的幸福細線驟然繃斷,仿佛秋日被枝幹遺棄的鮮黃色果實,飽滿的汁液撒的到處都是」,「她的胳膊和手臂傷痕累累,細長的劃痕像流浪山野的小蛇」……

這部小說的插入文本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和名不見傳的學生安妮的《七日》開頭。《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天磊用紫色的聲線緩緩念出的,這本魔幻的童書和催眠這個主題相映成趣,仙境變成了夢境的隱喻。而《七日》這本小說的內容和愛麗絲的初戀非常相似,這本小說曲折的出版歷程正是象徵了愛麗絲接受自己過往,並與自己和解的全部過程。


結論

《催眠者》這部作品是美麗而前衛的。作者跳脫出一般的言情小說的框架,在書中融入了人體醫學和心理學的前沿知識,還探討了原生家庭和初戀給予人的影響。愛麗絲在經歷了所有的曲折之後,終於接受了心理治療,嘗試著接納了自己。她宛若出水芙蓉的仙子一般,當上了玫瑰園的園丁。

愛麗絲雖然沒能完全擺脫困擾了她一生的精神疾病,但是依舊戰勝了自殺的衝動,勇敢地活了下去。看到愛麗絲堅強地活著,讀者也會變得更加勇敢,不管自己遇到什麼糟糕的境遇,都會更加坦然地面對。畢竟,就和愛麗絲在看到飛機失事的慘狀之後所感慨的那樣:生命是老天爺能夠給予人類的最寶貴的禮物,沒有之一,我們一定要學會珍惜它。



相關焦點

  • 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催眠有哪些風險?
    催眠,也可以稱為催眠療法或催眠暗示治療,它是一種心理狀態,使人能在注意力集中下完成某種心理狀態的改變,催眠通常是催眠師使用口頭的重複和心理圖像進行幹預。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當人在催眠狀態時,通常會感到鎮定和放鬆,因此也就更願意接受某種對其有利的建議,從而改善自身的心理問題,因此催眠對於心理疾病的治療是有用的。
  • 記錄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救贖之路
    大家好,我是一名因為疫情和感情的影響差點破產而患上了抑鬱症患的患者。目前還在治療中,我想在這個平臺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從確診到現在的自我救贖之路。回憶這段時間的事情是件痛苦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悔恨、不甘等等,很有可能對病情不好,不過我還是會儘可能的繼續寫下去,只是因為希望能給病友們和同樣身陷困難的朋友們帶來一點慢慢上岸的思路和堅持下去的動力,同時我也會把我現在清醒的這些日日夜夜的一些感觸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能相互扶持走出現在身處的這片黑暗,能重新找到自我。我保證我在此記錄的都是真實的。
  • 催眠有風險!轉變內心才是解決心理疾病的王道!(轉)
    催眠治療抑鬱症和心理問題的方法催眠術就是讓人進入催眠狀態,催眠狀態下,催眠師通過和夢境中的患者潛意識交流引導從而達到治療心理問題的目的。催眠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但對於處在心理疾病中,內心痛苦脆弱的人,就不一定了。因為進入催眠狀態後回溯到的場景,是不可控的。一旦回溯到可怕、恐怖的場景,這個對於處在心理疾病當中的人,是毀滅性的打擊。催眠師說是引導患者忘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問題是萬一沒忘掉呢?我是不會採用這種不可控的方法,讓處在痛苦深淵中脆弱的患者承擔風險,哪怕是1%的機率出現,我認為也是拿生命當兒戲,不負責任的行為。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白:無論我怎麼掙扎,都逃不出來
    在這本書裡,他記錄了患抑鬱症後的痛苦,以及自己如何通過自我療愈回到正常生活的整個過程。馬特說,患了抑鬱症是非常痛苦的,就像被囚在一個黑暗的隧道裡,無論怎麼掙扎,都逃不出來。他感覺大腦好像著火一樣,身體掉進了一個黑洞,整個人變得非常敏感、恐懼,甚至會害怕自己的影子。
  • 一個面癱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救贖
    尤其是看過知乎上一些病友的經歷,感覺自己像是得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惶恐不安,戰戰兢兢。因此,就暫且認為,我是因為面癱而抑鬱吧。我曾經想,要是抑鬱症像感冒一樣,只要扛過一陣子就可以痊癒,那該多好呀。
  •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2020-06-0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催眠術入門:催眠師該如何定位自我角色
    例如,有些催眠治療師會在來訪者面前製造出一種優越的氣氛,這就助長了極權的和謙卑的方法的使用。其他的催眠治療師,尤其是剛剛接觸催眠術入門的新手,會因為非常不確定到底該對來訪者做什麼而退縮,轉而去運用標準化的技術或那些他們能駕馭但來訪者並不需要的策略。不論出於何種目的,試圖對來訪者催眠體驗負責的治療師都會有許多的失望和挫敗感。
  • 豆瓣8.9分的《失物招領》:一個關於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短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學校遊樂場旁的失物招領箱中,住著一隻名叫「Lou」的小怪獸,Lou一直在箱子中默默看著孩子們玩耍和守護著校園,有天他發現了一個欺凌孩子的校霸,Lou教育了這個小校霸,並幫助他找回了心中遺失的美好。這是一個講述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 抑鬱症病人需要陪伴者,後者首選心理疾病臨床治癒者或康復者
    他後來想,在那段過程中,如果有一個過來人,能夠在某個重要節點指引一下,那該有多好啊!現有治療體系的局限性張進說,精神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由於各種因素,當今的患者恰恰面對的是生物、心理治療系統的局限性,社會支持系統的極度缺乏。現有治療體系是指醫療系統和心理諮詢系統。
  • 自我毀滅與心理疾病概述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內心憂鬱的人可能會用自己的憂鬱去博取他人的同情,然後更加憂鬱,或者尋找與自己憂鬱相同性質的事物,然後使自己更加憂鬱。而在救贖之道裡面的那些安慰鼓勵、積極向上的話語,由於聽得太多,而導致人們對其麻木無感,致失望,於是索性破罐子破摔沉淪憂鬱消極之中,當然也不乏帶著「置之死地於後生」的心理沉淪其中試圖創造奇蹟的。
  • 現實還是奇蹟:催眠術開啟癌症的自我療愈之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醫生告知患者增加嗎啡用量時,即便注射的實際劑量不變,由於患者深信自己獲得的是更大的劑量,他們此後的疼痛感也會減少。另外,臨床工作中,醫生使用的「安慰劑」也是運用了對病患的積極心理暗示效應,這使得本身並沒有任何療效的「安慰劑」最終對疾病產生治療效果。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癌症的治療效果與患者面對癌症的心態密切相關。
  • 白馬王子症候群:警惕感情中的「救贖者」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一部分男生給予女生的傷害並不是很大,但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當然會希望可以遇見讓彼此更加優秀的人,而不是因為一句「我希望成為你的救贖」就不斷讓情緒跌落谷底。如果只是單純向抑鬱症患者下手的男性,稍有不慎,也許會將一個女孩送上死路,但並不是所有男性都抱著這樣一種惡毒的念頭開始一段戀情。
  • 《瘋魔神丐蘇乞兒》定檔618 落魄俠者自我救贖傳奇之路
    影片講述了武狀元蘇燦歷經萬險大破天門教所致「笑面死亡」懸案,並完成自我救贖的傳奇故事。據悉,影片由廣東精鷹傳媒、北京奇樹有魚文化傳媒、北京傳開視界影視傳媒、中廣天擇傳媒出品,奇樹有魚海豚工作室獨家製作,溢彩傳媒獨家宣發。
  • 地理答啦:都說醫者不能自醫,那心理醫生能夠發現並治癒自己的心理...
    作為一名受過職業訓練的心理諮詢從業人員,感知情緒和管理情緒,是心理從業者的基本素養,所以自己心理出了問題,自己出現心理疾病,自己應該是能夠意識到的。也可以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適當的自我調節,減輕或消除情緒或心理上的不適。
  • 國際催眠通靈術
    渴望獲得更多的心理以及心靈的助人技術者、希望獲得國際催眠治療師認證者、希望成為通靈治療師者、患有各種身心靈疾病急需被治療者、儒釋道修行者:渴望超速修行悟道者、渴望運用潛意識力量開發潛能者、企業老闆以及高級白領渴望獲得身心放鬆減壓者、希望讓自己的家庭更幸福者、渴望自己獲得一個快樂成功的人生者、渴望了解自己的前世者、想了解今生的親人、戀人、朋友與自己的累世因緣的人、渴望探索靈界奧秘的人們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專訪催眠專家彭華勇:解決家庭教育心理問題
    彭華勇:您好,很高興認識您  記者:彭老師,您一直從事家庭教育和心理諮詢工作,我們都知道,您非常推崇傳統文化的學習,另一方面,您還有一個絕活,就是催眠,透過催眠,聽說您幫助了很多心理求助者。很多人對催眠非常好奇,今天透過這個採訪,想請您給大家科普一下催眠。
  • 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今早上剛進我的催眠工作室就接到上個月來這做了三次催眠的天津劉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透露著興奮和開心、自信。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今早上剛進我的催眠工作室就接到上個月來這做了三次催眠的天津劉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透露著興奮和開心、自信。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催眠那些事兒之——大師答疑(二)
    心情寧靜了,沒有雜念的幹擾,記憶力和學習的專注力自然會提高,意志力也會得到改善,學習成績的進步自然不成問題。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學生在催眠狀態中記憶《莎士比亞》全集,他居然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真是令人目瞪口呆!所以,學生研習催眠術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是前人經過試驗的經驗之談,不容懷疑! 3. 問:催眠能否讓一個我愛、而不愛我的人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