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在路上,但感覺極為漫長。從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到如今的全球同此涼熱。中國已經走上社會秩序正常的正規,各種社會話題也層出不窮,但也有一些雜音,尤其是某一些女性在網絡上誇張製造了輿情,幾經反轉之後,讓社會大眾感到深刻的同理心挫敗感。不錯,說的就是苟晶、梁穎、韓婷婷等人,無論她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她們在網絡上營造出的人設太過於虛偽或浮誇,導致真正的受害人、需要幫助的女性難以發出求助。即便發出了,也會被質疑,大眾的同情心、同理心也不可能總是那麼的泛濫。餘慶編劇、導演的《迷霧追蹤》,是一部真正為當代女性書寫的故事,女刑警、女受害人、女性犯罪者,從女性角度來解析女性現實,她們的無助和希望,她們的生存困境和反抗、奮進,都在女演員們全心飾演中得以表現。
蔣勤勤飾演的某直轄市某縣刑警隊長林雨虹,是典型的女強人,但是她依然在事業和家庭中選擇了事業為主,同時不放棄孩子的撫養權。故事從她和丈夫及律師談判離婚細節開始,專業方面的她足夠冷靜,觀察力縝密,行動力爆棚,雖然儘可能與孩子相處,但是隔閡依然在。這是一個大寫也有細節的刑警,蔣勤勤素顏演出了一位堅毅、強悍、不失女人味的領導,她能夠與女性共情,在追求真相和正義的路上,流血流汗但不迷失方向。
《迷霧追蹤》的罪案的線頭,是一個護士凌晨三點下班後打網約車被迷暈,觀眾迅速回憶起近年來的相關社會新聞。林雨虹隊長迅速介入,從網約車公司獲得司機材料,即便與劫持者通話之後,護士也被殺害,同時司機也「自殺身亡」。《迷霧追蹤》對於每一個新出場的嫌疑人物和當事人來說,節奏飛快,他們迅速登臺,又匆匆的走下去,要麼死、要麼被固定在一場更大罪犯的要素。
《迷霧追蹤》牽涉的信息量太大,牽涉到多年之前的選秀,以及由此發生的傷害。女受害人本身也在迷霧中追蹤真相,而真相對於觀眾和當事人來說又未必是一個。在客觀真相和當事人以為的真相之間,漂浮著太多迷霧。與近年來太多的網絡探案短劇相比,本劇了超能力的天才神探,警察往往氣喘籲籲的追逐著線索和嫌疑人,經常認為抓住了關鍵和真兇,但是往往是只在真相的邊緣折騰,就好像迷霧中鬼打牆。
《迷霧追蹤》作為社會性案件劇,一步步鋪展開真相,觀眾會發現即便在有限而逐步釋放的線索裡,嫌疑人、加害人相互轉化,激情犯罪與謀殺難解難分,舅舅變爸爸,警察又突然發現自己原來也在局中人,環環相扣貌似九連環的劇情設計,讓刑警追兇成為體力與智力、耐力的三重疊加的極限挑戰。
抽絲剝繭到最後,以最終穿透式本質的「緣起」,《迷霧追蹤》關注的便是女性生存。小鎮少女如何突破,她們在信息繭房中難以獲得更多的外面的世界的消息,即便闖蕩出去又沒有足夠的人脈和必要的社會經驗,難以有效的保護自己。即便她們自己儘量讓自己不出錯,但是更大的舞臺上的遊戲規則和傷害力,都不是她們能夠承受的。社會的野蠻生長,又在客觀上迫使她們走出老家(留下的能有多少呢),這便是《迷霧追蹤》劇集本身最大的同情。林雨虹一再著急上火,經常為現實或者過去的她們緊張,這才是深刻而有力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