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和當眾發脾氣的寶寶講道理,可能這不是安撫而是激怒!

2020-12-20 貝貝豆育兒課堂

你家寶寶脾氣超大?怎麼哄都不管用?一不順心就哭得震天響?面對寶寶發脾氣時的樣子,你是不是也時常感到束手無策?那這時候我們的媽媽需要怎麼辦呢?首先記住至關緊要的一點:千萬不要和當眾發脾氣的寶寶講道理,這可能不是安撫而是激怒!

為什麼這麼說,那我們回想一下每次你嘗試講道理寶寶聽進去了嗎?是不是有時候反而鬧得更厲害了呢?其實對於寶寶,尤其是1歲-2歲之間剛剛開始發展自我意識的寶寶來講,他們才開始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認知,他們還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你所謂的講道理正在憤怒中的寶寶根本聽不進去,反而會鬧得更厲害。

隨著寶寶長大,可能接觸的人越來越多,有時候因為大人的某項阻礙,會當眾引發寶寶大發脾氣,又哭又鬧。當著他人的面總會把我們搞的很尷尬,不知道如何是好。越安撫反而寶寶鬧得越兇,講的道理也好不管用。

其實這時候我們當媽媽的首先要冷靜下來,明白寶寶還小無法很好的控制情緒。其實寶寶們發脾氣無外乎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之類的情況,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時很容易可以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的,讓他忘記剛剛想要的東西是最好的方法。所以轉移注意力往往是最有效的一點。

如果寶寶哭鬧的特別厲害,這時候我們不如把寶寶摟在懷裡,讓他哭一會,然後說一些「寶寶乖,媽媽愛你」之類的話語,等寶寶平靜下來,我們再去講剛剛的事情那個髒不要碰;那個危險不能要等等,千萬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其實寶寶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只是表達能力不完善表達不出來罷了,切記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很重要。

寶寶發脾氣對於我們而言,是很頭疼的,所以為了避免頭疼,我們應該提前準備一些東西,以防止寶寶發脾氣,比如把家裡危險的東西,我們不願意寶寶玩的東西或者吃的東西,提前收好。如果寶寶不喜歡安穩待在床上或者安全座椅上,我們不如提前在周圍裝飾一些掛件,引起寶寶的注意,這樣寶寶就不會那麼抗拒了,久而久之就會習慣了。所以日常的細節同樣重要。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知識點,媽媽們學會了嗎?記住轉移注意力很重要哦!你家寶寶發脾氣時你是怎麼對待和處理的呢?分享給我們吧。另外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有任何的育兒問題都可評論區留言,我們會及時為您解答!

相關焦點

  • 寶寶發脾氣並不糟糕,千萬不要講道理!化解情緒問題只需這三步
    其實在生活中不需要向孩子大發雷霆,孩子是需要講道理的。不是隨意的去向孩子隨便的發脾氣的,有的孩子都是需要的是在講道理的。如果孩子不聽的話,那在發脾氣也是不晚的。脾氣大的孩子並不是壞孩子,我們不該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玩玩具的時候孩子把玩具弄壞了,可是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把玩具修好,而是生氣地把玩具摔在了地上,這下子原本只是壞了一個胳膊的玩具整體都被摔得稀巴爛。看著孩子如此愛發脾氣,亮亮媽媽很是上火。事實上,很多孩子到了兩歲時都會有這種動不動發脾氣的表現,而這也確實讓父母們感到煩惱。
  • 千萬別和女生「講道理」,完全沒有用的!心理學為你揭示完美策略
    在我身邊的這些眾多案例中呢,也總結出了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別和女生講道理,很多男生可能是為了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有的是想讓女生感到自己博學多識,有是想讓女生感到自己多麼的成熟穩重,於是就總是不自覺的好為人師,愛跟女生講道理這一點真的是所有的女生都特別不喜歡,也不想聽到的。
  • 育兒專家建議 寶寶發脾氣要「對症下藥」
    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1 需求未被滿足低月齡寶寶還不太會說話,表達能力較差,只能用哭鬧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比如想喝奶、尿褲子了、想睡覺、身體不舒服等等。爸爸媽媽們可以在溫柔安撫孩子的前提下,以一些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喝水嗎?」「你看小貓在幹什麼?」以此讓孩子忘記不愉快的事情。不同階段用不同策略在孩子發脾氣的不同階段,爸爸媽媽們可以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在孩子情緒激動時,先別著急講道理,可以先給他們擁抱、聽他們傾訴、安撫他們的情緒。
  • 寶寶2歲是個「小魔頭」?發脾氣、打罵、講道理都沒有這兩招管用
    我很生氣開始吼他,既然好好講道理沒用,於是叫老公把小尺子拿過來打手心……因每個孩子生長發育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的寶寶可能在1歲10個月是叛逆期,還有的寶寶會延後到2歲多,這都沒有關係只要寶媽經常和寶寶接觸。知道他正在經歷兒童自我意識階段,雖然表面上事事不如大人意,但實則是寶寶學會分化、區分以及接受的過程。
  • 想讓孩子懂道理,千萬別和孩子講道理
    我看到老師的微信後,立即和大寶反饋,說明天不能外出了。本想著就是一條告知的信息,沒想到大寶看了後,馬上就嚎啕大哭,然後衝著我聲嘶力竭地大吼,說我說話不算數。我聽到她的哭喊,本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吼回去,我說她:「你也太不講理了,我給你講道理,這是老師發的信息,不是我不帶你去,你要有氣發到老師身上。」
  • 孩子哭鬧時,不要和他「講道理」
    明明想要講道理,可他卻哭得厲害了。/孩子哭鬧平靜以後,我還能和他好好溝通發生過的事情嗎?如果不講,擔心他以後還有類似的問題出現,可是講,又怕再次刺激到他?為什麼家長越是講道理,孩子就越不懂事呢?,這才有可能跟孩子一起去把這個問題給處理好。
  • 總對孩子「發脾氣講道理」的家長,無奈又無能,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他們很可能會因為這些,對孩子大發雷霆,和孩子發脾氣講道理。而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沒用的3種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可以感動。大部分家長的發脾氣講道理,其實是無奈和無能的一種體現。這種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適得其反。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改變教育方法。
  • 「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有時候別跟寶寶講道理比講道理更有用
    但是很多媽媽發現體罰的方式,也只是好一時,該犯的錯誤照樣還在犯,這讓媽媽們會感覺迷茫和力不從心。 講道理的教育方式為什麼不起作用?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講道理,如果不跟孩子講道理又怎麼教育孩子呢? 如果用寶寶能理解是思維方式,就是拿著寶寶的小手很快地輕輕觸碰碗的外面,讓Ta感受那個溫度,然後重複說「燙」。 「燙」這個概念才會跟寶寶的動作感知結合起來,下次遇到別的燙的事物,一說燙,可能會引發寶寶回想起伸手碰到碗的溫度的感知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記憶保持的時間不長,可能遺忘了,所以有些體驗要不斷重複。
  • 養育孩子「講道理和發脾氣」是下策
    經驗豐富的家長都知道: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如果想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出來比講道理更有用。「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然後家長就會把問題歸結於我的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其實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某些事情上,講道理是沒用的,發現沒用,就應該立即停止。
  • 教育專家提醒:別和孩子講道理,這是最無效的,此外還有這2種!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說: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是3種最無效的教育。而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最熱衷運用的。講道理講道理真的是很多家長都喜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很多事情都是約定俗成的,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可能並不能理解。人的大腦分左腦和右腦,只有當大腦同時被開發了,才能保證情緒的穩定,保持理性。大部分人都是右腦先發育,左右腦都發育完全要到25歲,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和他們講道理,基本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 講道理和發脾氣,對3歲孩子最沒用!聰明的家長都用這三步做引導
    她看到自己的喜歡的玩具就不走了,躺在地上撒潑胡鬧,非要我給他買玩具,孩子媽看到孩子如此的無理取鬧,她大發雷霆,對孩子大喊大叫,說:&34;可女兒對媽媽的話置若罔聞,繼續哭個不停,直到最後,我和孩子媽不得不買孩子想要的玩具。
  • 講道理和發脾氣,對3歲孩子最沒用!聰明的家長都用這三步做引導
    三歲的孩子雖然有一定自我意識,但是仍然很多事情或者道理能理解。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大多數父母的應對方式只有兩種: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溫和的和孩子講道理的。當然,這也不是毫無用處的, 最起碼衝突已經解決了。但是治標不治本,隱藏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面對3歲的孩子的無理取鬧,發脾氣和講道理是最沒用的!
  • 冷處理還是講道理?孩子發脾氣時請你這麼做
    孩子愛發脾氣是一個能夠讓所有媽媽火大問題。才一丁點兒大的孩子,講道理又講不通,罵他他只會反抗得更厲害,打吧又下不去手。這可真是「豆腐掉進灰裡面,吹不得打不得」。與此相反,如果孩子從嬰兒期開始就非常活潑好動、熱情直爽,那麼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可能也會同樣的強烈。你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這些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事情,跟你做父母的能力大小無關。
  • 孩子犯錯時,比講道理、發脾氣都管用的4句話
    但是相當一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要麼跟孩子去講大道理,要麼直接衝著孩子大發脾氣,但是細心的家長朋友們肯定已經發現,這兩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都沒有什麼用。那對孩子講道理、發脾氣為什麼沒有用呢?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每天總是灌輸一些大道理,孩子根本不會聽,反而會覺得家長很煩,壓根不會去反思,更何談去改正。將心比心,身為成年人的你,喜歡被領導灌輸大道理嗎?
  • 安撫奶嘴不是神器,能不用儘量別用
    經常用安撫奶嘴會讓寶寶產生心理依賴性,如果脫離了安撫奶嘴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就像寶寶吃母乳一樣,有的時候寶寶並不是真的要吃母乳,而是寶寶在感受吃母乳時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我們看來寶寶的這種行為比較討人厭,可這是寶寶尋求安慰的一種方式。安撫奶嘴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神奇,能不用儘量不用。
  • 黃磊女兒發脾氣,網友卻稱讚可愛:孩子發脾氣可能不是壞事
    黃磊曾在微博上講了自己小女兒發脾氣的一件趣事。妹妹因為起床氣發了脾氣,過了幾個小時,黃磊沒有批評妹妹,反而說:今天早上誰發脾氣了?妹妹有板有眼地回答:「你明知故問。」這條微博獲得了接近12W的點讚,網友們紛紛表示被妹妹人兒萌化了。
  • 孩子發脾氣,講道理往往沒什麼作用,不妨看看孫儷的做法,很有用
    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不外乎這些,家長有時候不需要太過於緊張,和孩子溝通好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撫。不論孩子再怎麼發脾氣,家長不外乎採取兩種方式:講道理和「以暴制暴」,但是效果有時候微乎其微從本質上來說,家長講道理的方式對的,但是時間點可能不太對,所以造成了孩子更為激烈的反抗
  •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作為一個有逼格的家長,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分,必定要保持鎮定,千萬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挫折感,這是很掉份的。假如寶寶發脾氣時會損傷自己或是其他人,立即把他帶到安靜並且安全的當地,對寶寶說「現在,我來幫你安靜下來」。千萬不要用他想要的東西(零食、新玩具、去遊樂場的時機等)來獎賞他。這只會向他證明,發脾氣很管用,可以讓他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但在他抑制了心情之後,可以用言語表揚他。
  • 孩子發脾氣摔東西,這麼做,比你吼一千句有用
    這孩子平時知道砸東西是不對的,不會砸東西取樂。但是一生氣就會有這種行為,而且拒不認錯,不知道怎麼教育好了。看著熊孩子故意不停砸東西給你看,是不是會氣的七竅生煙啊?那就對了,孩子的目的成功達成了。他並不是覺得砸東西有趣,他只是認為,這是激怒大人的最靈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