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展出梵谷耳朵複製品:活細胞樣本取自梵谷遠親

2020-12-22 觀察者網

6月4日,據英國《衛報》報導,19世紀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在1888年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如今,利用3D列印技術,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展出了一隻用梵谷基因造出的耳朵複製品。更驚人的是,這隻耳朵還有聽覺。

這隻複製耳由藝術家Diemut Strebe創作而成。耳朵中包含的活細胞樣本,是從梵谷的弟弟提奧(Theo)的玄孫Lieuwe(梵谷的遠親)身上採集的,二人共有十六分之一相同基因,包括決定男性性別的Y染色體。Strebe在接受採訪時稱,她製作這件作品是想將藝術與科學相結合。她計劃在明年將這隻耳朵帶去紐約展出。

梵谷的耳朵於1888年聖誕節左右被割去一大半。對於這隻耳朵,後世普遍認為,是梵谷精神失常導致的。由於與好友高更發生爭執,高更憤怒之下離他而去,情緒激動的梵谷於12月23日晚揮刀割掉自己的耳朵。

「梵谷的耳朵」用3D列印製作

美國藝術家Strebe最初的計劃是從梵谷曾經舔過的信封上提取他本人的DNA,但不幸的是最終提取的DNA被證明不是梵谷的。

利用先進的3D生物列印技術和計算機軟體,Strebe可以根據梵谷耳朵的實際形狀列印細胞。據了解,細胞被列印出來後,在波士頓的布裡格姆女子醫院被培育成為一隻完整的耳朵。

從技術角度講,這隻耳朵是活的,因為它是用活的人體細胞做出的,而且已形成軟骨。由於被浸泡在營養液中,理論上說這隻耳朵可以存活很多年。更驚人的是,這隻耳朵還有聽覺。展出這件作品的ZKM 媒體博物館說:「您可以對著這隻耳朵說話。聲音會通過計算機軟體轉換為模擬實時神經衝動的信號。」

當然,「梵谷之耳」的重生,包含的科技含量註定充滿傳奇色彩,就如同科幻片一樣:作為數十年來最尖端的科學研究領域,這種「人體器官再造」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科學家就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進行了狗的「全頭移植」手術,引起全球轟動。兩年後,美國科學家將換頭技術推進了一大步,成功地進行了「動物異種換頭」,把一隻小狗的腦袋搬到一隻猴子的脖子上,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因為當時幾乎全球所有的醫學家都認為,由於機體強烈的排異反應,「異種移頭」是不可能的。而這種技術,就是「基因再造器官」的基礎之一。上世紀90年代,美國出臺了「人類基因組解讀計劃」,這被認為是生命科學的第一個超級大計劃。在規模上,足以和太空探險、製造原子彈和登月等工程媲美。基因革命的意義是,它徹底搖撼了生命的根基,使人類生活在一個植物、動物都可以複製的世界。

很顯然,伴隨著對梵谷的迷戀和最新潮的3D列印技術,Diemut Strebe最終讓這個瘋狂的計劃實現了。Diemut Strebe對美聯社講述自己為何要做這件藝術品的緣由時,她特別提到了梵谷的弟弟提奧。選擇從提奧的後人身上提取活細胞樣本,一是因為兩人的血緣關係,二是因為提奧在藝術上與梵谷幾乎一脈相承,情誼深厚。1990年的傳記式電影《梵谷與提奧》表達了這樣一幅兄弟圖景:梵谷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他死於對繪畫的癲狂,對提奧的愧疚。

 

關於梵谷的耳朵

梵谷死了,卻留下了一隻著名的耳朵——這最後的遺物似乎並沒有失去「聽覺」,因為它收集著後人的議論。文森特·威廉·梵谷,生於1853年,1886年赴巴黎,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1890年7月,梵谷開槍自殺,年僅37歲。

梵谷年輕時在畫店裡當店員,這算是他最早受的「藝術教育」。後來到巴黎,和印象派畫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啟發和薰陶。以此,人們稱他為「後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畫家更徹底地學習了東方藝術中線條的表現力,他很欣賞日本葛飾北齋的「浮世繪」。而在西方畫家中,從精神上給他更大的影響的則是倫勃郎、杜米埃和米萊。

梵谷生性善良,同情窮人,早年為了「撫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費到一個礦區裡去當過教士,跟礦工一樣吃最差的夥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礦坑爆炸時,他曾冒死救出一個重傷的礦工。他的這種過分認真的犧牲精神引起了教會的不安,終於把他撤了職。這樣,他才又回到繪畫事業上來,受到他的表兄以及當時荷蘭一些畫家短時間的指導,並與巴黎新起的畫家(包括印象派畫家)建立了友誼。

1888年,梵谷和好友高更一起住到了法國阿爾的黃房子裡。在這之前,梵谷本來是一個人住在黃房子裡的,但是高更生病了,並且他的畫賣不出去,他的生計都有了困難。梵谷為了照顧老朋友,就寫信要求高更和他一起住到黃房子裡,由梵谷的弟弟來支付他們的生活費,但是這段日子高更畫的畫得歸身為畫商的梵谷弟弟所有。即使是好朋友,但是梵谷和高更的藝術見解、他們喜歡的畫家、喜歡的繪畫風格、繪畫時顏色的選擇完全不一樣。自從住到一起後,兩個人經常因為小事發生口角和爭吵。梵谷的脾氣比較固執、拗、性情也比較古怪。再加上他從1880年就開始畫畫了,但是直到1888年,他一幅畫也沒賣出去過,不得志、不被世人認可,當時他得了瘋病。

一天晚上,梵谷和高更又像往常那樣發生了口角,高更一氣之下走出了黃房子。梵谷陷入了瘋癲狀態,他隔下了自己的耳朵。第二天,高更回到了黃房子,看到梵谷倒在地上,立馬找來了醫生,但是他覺得梵谷太瘋癲、太危險了,直接離開了房子,再也沒有回來。(摘自《梵谷傳》)

在1889年1月22日,梵谷寫了一封信給高更,內容如下:「我開始自責,或許是太過于堅持讓你到這裡來,並強調那樣做的種種好處。我現在很自責,或許我就是你離去的原因。儘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我們兩可以儘可能地相互欣賞,如果需要,可以重新開始。」(摘自《梵谷藝術書簡》)

《割耳後的自畫像》,梵谷

梵·高於割耳事件後,增畫過數張包著傷口的自畫像。這幅畫中橙紅綠三色產生活潑的色彩效果。叼著菸斗的凡·高神情有些呆滯。嫋嫋白煙對畫面中因為色彩濃重而產生的壓迫感,有減輕的作用。

梵谷37歲時,用左輪手槍在奧維爾麥田自殺,短短的藝術生命中共創作了2000幅作品,只賣出去一幅。他的一生都是在貧困和無人理解的孤獨中度過的。如今他已成了世界畫壇的明星,因為他的作品在倫敦和紐約的拍賣中,標出了創紀錄的賣價,打破了歷年來世界名畫的最高價格。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等。

2013年9月10日,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宣布,他們發現了梵谷的一幅新作。此前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這幅作品一直被認為是贗品。

《蒙馬儒日落》跟《向日葵》等不朽名作誕生於同一時期。

 

梵谷,向日葵

星月夜

《捲心菜和木鞋》

《被風吹歪的樹》,1997年私人收藏失竊,現下落不明。

梵谷自畫像

相關焦點

  • 藝術家用基因重生「梵谷之耳」 有聽覺可對其說話
    如今,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展出了一隻用梵谷基因造出的耳朵複製品。梵谷在藝術上的成就眾人皆知。然而他生前的一些事情卻一直存在謎團,據說他因精神疾病的困擾,而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後在法國瓦茲河飲彈自殺,時年37歲。沒想到,100多年後,它的耳朵也以如此表現主義的形式「重生」,更是引起藝術界和科學界的關注。
  • 梵谷的一幅自畫像:是梵谷還是提奧?
    提奧肖像梵谷究竟有沒有給他的弟弟提奧畫過像?根據之前的觀點,梵谷從未畫過提奧,但是兩兄弟長得十分想像。現在,梵谷博物館的高級研究員Louis van Tilborgh認為梵谷大量自畫像中的一幅實際上畫的是他的弟弟提奧。他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基於提奧與梵谷之間很多明顯的不同。繪於1887年的一幅提奧的畫像,畫中描繪了一個長滿鬍子的臉頰。提奧的鬍子不是像梵谷一樣的紅色,而是赭色。在這幅自畫像的上部,畫中人的耳朵像個圓貝殼,更像是提奧的耳朵。
  • 梵谷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賞析
    這幅作於1888 年2 月的《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是給後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現梵谷當時在阿爾勒的精神狀態的自畫像。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
  •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梵谷著名畫作《向日葵》不再外借展出
    來源:央視網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近日發表聲明稱,該館收藏的梵谷畫作《向日葵》將不再外借展出,以後人們將只能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欣賞到這幅名作。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所保存的畫作《向日葵》創作於1889年,是梵谷「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最知名的一幅。近日,博物館在使用新科技對這幅畫作進行掃描時發現,它的狀態雖然穩定,但是畫作的塗層與顏料對震動、溫度與溼度的變化非常敏感,應儘可能減少移動。因此館方決定,《向日葵》將不再外借展出,而是永久保存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 感受生命中吶喊的靈魂畫家,梵谷
    《向日葵》,梵谷在法國阿爾勒繪製了兩個向日葵系列,分別在1888年8月至9月期間和1889年1月完成。原版和複製品在藝術史學家之間進行辯論。畫布上的油畫描繪了一個花瓶中枯萎的黃色向日葵,現在在倫敦、阿姆斯特丹、東京、慕尼黑和費城的博物館展出。《自畫像》,在過去的十年中,梵谷創作了超過43幅自畫像作為繪畫和素描。「我正在尋找比攝影師更深刻的相似性,」他寫信給他的妹妹。
  • 梵谷割掉耳朵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真的如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多年來一直告訴我們那樣,這個荷蘭人砍下了他的整個耳朵,把身體的血淋淋的一部分作為愛情信物送給了一個叫做Rachel的妓女嗎?Murphy成立了梵谷研究項目,建立了一個細緻的資料庫,裡面有住在當地的15000人的數據,同時她翻閱了梵谷的信件,做了很多調查。然後她寫了這樣一部小說:《梵谷的耳朵》。
  • 在倫敦「遇見文森特梵谷」,荷蘭梵谷博物館沉浸式梵谷展將於南岸...
    荷蘭是畫家梵谷的出生地,也是目前梵谷多數傳世畫作的所在地,而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是館藏梵谷作品數量最多的荷蘭博物館。由於畫作的脆弱和珍貴,無法像一些藝術品一樣跨越重洋展現給其他國家的人們,梵谷博物館開始了以「遇見文森特梵谷」為主題的沉浸式巡迴展。
  • 梵谷為什麼要割掉自己的耳朵?
    文森特這是梵谷在1988年12月23日給弟弟提奧寫的一封信。就是在這個晚上,絕望的文森特梵谷站在鏡子前,用剃刀割下來自己的半個耳朵,並把它小心翼翼的用報紙包起來,請一名妓院的保安把它送給高更。高更是前幾周住進黃房子的,這是梵谷在阿爾的住所。梵谷非常仰慕高更,為了邀請高更來這裡作畫,他甚至請求自己的弟弟提奧一起資助他和高更兩個人的生活費用。
  • 梵谷風景畫《葡萄藤》百年來將首次展出
    《Le Moulin d』Alphonse Daudet à Fontvieille》據悉,一幅出自梵谷的風景畫《Le Moulin d』Alphonse Daudet à Fontvieille》百年來將首次展出
  • 梵谷的《向日葵》都開在了哪兒
    梵谷非常喜歡向日葵,對於渴望鮮明色彩的梵谷來說,向日葵代表了陽光又象徵愛情,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願望。梵谷採摘了一些回到畫室,創作了在巴黎階段的四幅《向日葵》作品,用色偏暗。在這些向日葵的畫法中,梵谷加入了非常多的技法。1887年11月,剛從馬丁尼克島回來的高更走進夏雷大廈,當時這裡正在展出梵谷的畫,其中《向日葵》受到了高更的關注,這次畫展梵谷一敗塗地,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高更欣賞這幾幅《向日葵》。
  • 歷史上的今天,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去世
    一位女士正在欣賞梵谷的畫作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1890年7月29日,梵谷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梵谷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以後開始學習繪畫。曾在巴黎結識E.貝爾納、P.西涅克和P.高更等畫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
  • 梵谷的《向日葵》
    梵谷畫過不少以向日葵為題材的畫。其中有一張名為《向日葵》的畫被公認為梵谷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但這張畫有一段故事卻是鮮為人知。1888年的夏天,梵谷邀請他的朋友也是畫家的高更去他在法國南部的阿爾的家小住,當年梵谷準備把他在阿爾的家搞成一個藝術家靜居、共同創作之處,高更到達後,住進為他準備的客房,看到房內布滿了梵谷的畫,其中有一張《向日葵》,瓷器花瓶盛滿花朵,短粗的筆觸把向日葵畫得生氣勃勃,鮮豔的黃色更是激情四射。
  • 倫敦迎來英國首座梵谷雕像
    安東尼·帕吉和他的梵谷雕像(《美術報》月刊)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西媒稱,倫敦近日迎來了英國首座梵谷雕像。據埃菲社日前報導,英國首座紀念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的雕像於11月16日安置在倫敦市布裡克斯頓街區。藝術家安東尼·帕吉的自畫像(《美術報》月刊)這座由英國藝術家安東尼·帕吉特創作的雕像是「與文森特的一年」項目的一部分。
  • 民謠歌手:李志的《梵谷先生》,孤獨的自吟者
    李志的這首梵谷先生歌詞不多,旋律也很簡單,但很多人喜歡著這首音樂,就像那句」我們生來就是孤獨「一樣,很多人喜歡這首歌的原因就是簡單。在貧困潦倒時,李志寫了這首歌,將自己自比梵谷,當用愛擁抱世界的時候,卻遭到殘酷的孤獨。李志用旁觀者的角度,將內心的力量化為那一句句孤獨。
  • 梵谷《向日葵》:一曲生之嚮往,一段愛恨情仇
    3月3日,「從波提切利到梵谷:倫敦國家美術館的傑作」即將在日本東京展出,此次展出的61幅件作品涵蓋了波提切利、倫勃朗、維米爾、委拉茲凱支等巨匠傑作,不過在這星光熠熠的名作中,
  • 梵谷的故事
    梵谷自畫像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1889年5月9日,梵谷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入院接受治療,醫師的問診記錄顯示,梵谷「出現急性狂躁發作,並伴有幻視和幻聽,導致患者出現自殘行為,割掉自己部分耳朵……根據上述這些症狀,我認為,梵谷先生有癲癇發作症狀,發作間歇期較長。」1888年2月,梵谷離開喧鬧的都市,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
  • 梵谷病中惟一自畫像確係真跡:憔悴無比,與鏡子中的自己和解
    經過數十年的猜測,近日,一幅陰鬱的肖像畫被證實為梵谷的自畫像真跡,這也是他在發病時畫下的唯一一幅已知的作品。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的資深研究員、阿姆斯特丹大學藝術史教授範提柏格(Louis van Tilborgh)表示,這幅畫並非梵谷最傑出的作品,但具有它自己的重要性,甚至對於梵谷產生了療愈性,「他創作這幅自畫像,或許是為了讓自我與鏡子中的那個人和解:那個他不想成為、卻無可避免地成為了的人。」
  • 梵谷的《向日葵》是如何在二戰中保存下來的?
    20世紀30年代末,許多德國博物館被迫出售他們的梵谷畫作,其中柏林、法蘭克福、科隆和慕尼黑博物館的6幅梵谷畫作被取消拍賣,包括梵谷自畫像,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1939年9月戰爭爆發時,人們擔心德國城市會被轟炸,當月晚些時候,包括《向日葵》在內的許多畫作被疏散到新天鵝堡,這是 "瘋子 "德皇路德維希在阿爾卑斯山腳下靠近奧地利邊境的童話城堡,畫作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一直留在那裡。
  • 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梵谷油畫作品選粹
    1853年3月30日梵谷生於津德爾特,早期因為表達內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梵谷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1880年以後梵谷開始學習繪畫。
  •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向日葵》將不再外借
    而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所保存的《向日葵》則是其中最知名的一幅。近日德國《西部日報》報導,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的這幅《向日葵》經檢查後被發現「十分脆弱」,應儘量減少移動,博物館官方遂宣布這幅畫將永遠留在阿姆斯特丹不再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