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們被折騰得不輕,前面還有非洲的蝗蟲,能吃又能生地從非洲飛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開始對雲南虎視眈眈。可生物界是一點也不想讓人好好休息,這不,草地貪夜蛾又重現江湖。
根據專家介紹,比起草地貪夜蛾,沙漠蝗的食性更廣,移動性更強,繁殖量更大,適應性更強,危害更大。而如果兩種蟲害疊加爆發,將會是種植業的災難。雖然去年已經經歷了一次草地貪夜蛾的爆發,但今年這「么蛾子」和去年相比可是玩真的了。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源基數大,北遷時間早,按照這種態勢發展下去,必然是重發生的態勢。如果任由發展的話,將會導致我國一半以上近1億畝的玉米種植區域,會面臨嚴重的農業災害威脅。2020年,草地貪夜蛾的防治任務更艱巨。
和去年的情況對比,目前草地貪夜蛾的蟲害程度,已經相當於去年的4月底或者5月初的情況。並且隨著西南氣流的加持,3月裡草地貪夜蛾一直在朝北發展,到了月底,就會抵達湖南西部,因為湖南西部玉米種植面積不大,這裡沒有特別適合草地貪夜蛾的食物,所以3月份對主要作物的危害還不算大。
雖主力還在南方,可江蘇和安徽也已經有了草地貪夜蛾的出現,隨之而來的4月和5月,長江流域便會遭到草地貪夜蛾的襲擊,這個時間比去年可足足早了一個月呢。按此估算,到了今年的5月和6月,草地貪夜蛾就會到達河南以及山東一帶,從長江流域擴散到黃河流域,進而到了7月份,東北的春玉米產區也會見蟲。
農業農村部《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規定,全國的玉米生產重點縣每個村都要至少配備一套誘捕器,在西南和華南的邊境,在遷飛的擴散通道以及玉米和小麥的主產區,每個縣都要至少配備一臺高空測報燈。
草地貪夜蛾主要的危害對象是玉米,不過現在已經在除玉米外的17種農作物和5種雜草上也發現了草地貪夜蛾的身影。有些農民對此很是擔心:豬肉價格剛剛有回落,糧食怕是又要接棒了!
專家表示:今年的草地貪夜蛾可防可控,並且一定能防住。專家解釋說,從去年12月開始,在廣西和雲南等南部6個省,已經防治了180多萬畝,甚至在有些草地貪夜蛾重點地區打了兩遍藥,目的就是要把蟲源基數壓低,減輕草地貪夜蛾北飛的壓力。在防控上,主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在成蟲高峰期,用高空誘蟲燈、性誘捕器以及食物誘殺方法,誘殺成蟲,幹擾交配,從而減少田間地落卵數量。
第二,對於草地貪夜蛾等幼蟲,採用白僵菌、綠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NPV)、蘇雲金桿菌(Bt)等,並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黃赤眼蜂、蠋蝽等天敵進行預防。
第三,對於密度高,且連片發生的地域,要重點殺滅,建議使用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甲維鹽、蝨蟎脲、蟲蟎腈、氯蟲苯甲醯胺等高效低風險農藥,做到交替使用、輪換使用,提高滅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