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稿】蜷川實花:攝影是我創作的原點

2020-12-22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攝影藝術家、電影導演蜷川實花

「攝影是我創作的原點。」說這句話時,蜷川實花穿著一件寶藍色的裹身裙,裙裝上的花朵圖案,取自她的一件攝影作品。此時,距離她的上海個展還有兩天,布展進入收尾工作。蜷川在桌上擺弄三個紙版模型,介紹道:「展廳一樓主要展出色調明媚的作品,因為大多數觀眾是從這裡開始認識我的;二層展示著我拍攝的肖像作品;三樓展示了黑白的作品,和我在東京、上海、香港等地拍攝的新作,是我首次對外發表的。」說到這裡,她頓了頓,說道:「就是想要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蜷川實花的展覽』。」

攝影藝術家、電影導演蜷川實花、北京天辰時代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依辰

整場次展覽的確「很蜷川」:絢麗又明豔。蜷川鏡頭下的花和魚始終很嬌豔,這種氣質也延續到了她的人物攝影上:她拍攝的女性都很嫵媚,男星更是媚而不嬌。不過,若你認為這就是蜷川的全部,那看到《plant a tree》系列和《self image》,才會想起她是以一組黑白照片正式出道,並以此摘得3.3m寫真展和Canon寫真新世紀的冠軍。

「我很早就確立了自己的攝影風格,這可能是母親給我的天賦。」蜷川實花說。

展覽現場

1972年,蜷川實花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她的母親是一位拼布藝術家,作品色彩豐富而爛漫。蜷川的父親蜷川幸雄更是日本泰鬥級莎劇和電影導演,曾在1980年代拍攝經典作品《敦煌》,在古稀之年仍關注邊緣青年的話題,執導《蛇舌》。蜷川的「藝二代」身份,讓其在幼年時就對藝術耳濡目染,劇場,劇院、美術館、書店是她課業之餘最長去的地方。當了職業攝影藝術家之後,她於2007年、2012年執導兩部影片《惡女花魁》和《狼狽》。

「我會看我父親的作品,他也看過我之前的所有展覽,但我們不聊具體的細節,那其實挺不好意思的。他給我的影響是非常宏觀的:他以行動告訴我,所有的工作都是充滿艱辛的,需要堅強地去面對。」

何曰堅強?我們可從10條蜷川家的家規裡找到線索:

1 . 做個隨時可以拋棄男人的女人;

2 . 經濟和精神上都要獨立;

3 . 儘量和更多的男人交往;

4 . 做什麼都可以但唯獨不要未婚先孕;

5 . 不要成為只懂順從的女人;

6 . 不要被男人騙,反過來去騙他們;

7 . 成為帥氣的女人;

8 . 如果覺得自己是對的無論如何勇往直前;

9 . 活得刺激點;

10 . 嫉妒別人不如去被嫉妒。

有趣的是,這些特徵都在蜷川實花的電影中得以體現。她執導的影片往往圍繞一位不那麼「傳統」的女性展開,她們似乎都著挑戰性別的「上帝視角」。

「我很喜歡這樣女性的形象。很多男性導演在表現女性形象時,往往投射了他們對於女性的認知。我想借電影告訴大家,女性的美不是千篇一律的。任何女性——哪怕表面是非常傳統的——都有堅強、帥氣、獨立的另一面。」蜷川實花說。

目前,她還有5部電影計劃。她說,為了達成每一個目標,要繼續勇往直前,做「一個帥氣的女人」。

蜷川實花作品 mika ninagawa, Courtesy of Tomio Koyama Gallery

對話蜷川實花

雅昌藝術網:舉辦此次展覽的契機是?

蜷川實花:最近五年來,我一直想在上海舉辦展覽。在此之前,我們有過其他的計劃,但最終沒有實現。有一次,天辰時代的謝小姐來我的工作室,她不僅人長得漂亮,還和我聊得很投緣,於是,我們埋下了合作的種子。我在日本都沒有舉辦過那麼大型的展覽,這次能在這裡舉辦,我感到很高興。

雅昌藝術網:展覽囊括近1000件作品,策展思路是什麼?

展廳一樓主要展出色調明媚的作品,因為大多數觀眾是從這裡開始認識我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蜷川實花的展覽」。一進門的作品,是原本不同花期的花朵,同時在一個空間展出,讓人有一種它們同時綻放的感覺,充滿了虛幻的視覺體驗。展廳二層展示著我拍攝的肖像作品;三樓展示了黑白的作品,和我在東京、上海、香港等地拍攝的新作,是我首次對外發表的。

▲蜷川實花作品 mika ninagawa, Courtesy of Tomio Koyama Gallery

雅昌藝術網:在新作裡,您想表達什麼?

有兩個方面。一是傳達亞洲(地域)的能量;二是表達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這個世界,萬事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我們如何在混沌的狀態下,繼續勇敢向前?

雅昌藝術網:您的作品色彩絢麗,您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攝影語言的?

我的母親是一位拼布藝術家,她的作品色彩很明豔,這可能是她給我帶來的天賦。我是以一組黑白的「Self Portrait」(自拍像)正式出道的,當時還因此贏了3.3m寫真展和Canon寫真新世紀這兩個獎項的冠軍。不過,我並不是由黑白(作品)轉向彩色(作品)的。在此之前,我的專業是設計,自己也會畫畫,做過很多和色彩相關的事。

雅昌藝術網:花和魚是您最為人熟知的系列。為什麼您那麼喜歡拍它?

其實沒有明確的理由。我看到花就忍不住想拍。攝影最大的魅力在於記錄一個無法復刻的瞬間。一朵花,早上還在盛放,下午可能就凋謝了。我們既然無法保留永恆的美,那通過攝影可以做到。

雅昌藝術網:您的作品很唯美,會特別在意構圖嗎?

除了商業人像,我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隨機拍攝的,連輔助的燈光都不開。我不會根據主題進行拍攝,而是拍那些打動我的瞬間。等回頭整理時,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拍這些和那些(作品),似乎可以構成一個系列呢!

雅昌藝術網:為了表現比較絢麗的視覺效果,您會做後期嗎?

可能會做一些微調,但不會為了表達豔麗的色調而去調整。事實上,這些非自然的顏色和生物——比如藍色的玫瑰、綠色的菊花、魚尾很長或者沒有魚鰭的金魚本來都是不存在的。我們都知道,人工處理會使花期變短,但卻忍不住這麼做,因為我們有欲望。或許,從道德的層面上,我們應該制止這種操控自然的行為;不過,我們的確是這麼活著的,的確可能會做一些殘忍的事。因此,我想通過作品讓人意識到這一點,但作品本身不具備批判性。

雅昌藝術網:您在2007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惡女花魁》,當時的拍攝契機是?

當時,電影公司想讓我拍攝一部電影。他們問我,有什麼想要拍的?我想起了我很喜歡的漫畫《惡女花魁》。

雅昌藝術網:您會和父親聊聊關於電影的想法嗎?

我會看我父親的作品,他也看過我之前的所有展覽,但我們不聊具體的細節,那其實挺不好意思的。我父親給我的影響是非常宏觀的,他以行動告訴我,所有的工作都是充滿艱辛的,需要堅強地去面對。

雅昌藝術網:從攝影師到導演,給您帶來哪些不同的體驗?

給雜誌拍明星時,我很少和他們交流。他們都有豐富的拍攝經驗,也很信任我,我只要抓住他們最自然的狀態就好;而拍電影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它是一個合作的過程,中間會出現各種預料之外的事,我需要和不同的人員溝通。比如,在拍《狼狽》時,我會提前一天和澤尻打電話,和她對一下明天拍攝的劇本。不過,第二天,她的表現依然令我意外——澤尻的幾場哭戲非常到位,不需要我進行多餘的引導了。

雅昌藝術網: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通常不那麼「傳統」,這是否代表您個人的價值取向?

我很喜歡這樣女性的形象。很多男性導演在表現女性形象時,往往投射了他們對於女性的認知。我想借電影告訴大家,女性的美不是千篇一律的。任何女性——哪怕表面是非常傳統的——都有堅強、帥氣、獨立的另一面。

雅昌藝術網:最近有新的電影計劃嗎?

其實有5部電影的計劃,它們和以往作品都不一樣。

雅昌藝術網:現在,有越來越多人知道「蜷川實花」。您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人?

我希望自己一直活躍在一線。與其思考太多,不如付之於行動。不過,每個決定,哪怕邁出一小步,都不是容易的事。因此,要不斷努力,一直有勇往直前的信心。

作者:彭菲

編輯:張莉

相關焦點

  • 「專訪」蜷川實花: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11月8日-10日,蜷川實花應雲圖映畫之邀,帶著她的中文版攝影集《美麗的日子》來到上海展出。作為日本當代最炙手可熱的女藝術家之一,她的到來無疑吸引了各界關注,短短兩天半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9日,在黃浦江畔的寶格麗酒店,蜷川實花接受了界面影像的專訪。
  • 翻閱一本攝影書:蜷川實花 如光一般絢爛
    翻閱一本攝影書:蜷川實花 如光一般絢爛 2020-03-25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女藝術家蜷川實花:從純粹感官的角度來欣賞「女性精神」
    在這一次的展覽,讓觀眾以全方位的角度去體會蜷川實花。從包裹整面牆壁的作品,到用鏡子屋和LED的沉浸式體驗,或者是多塊屏幕連續呈現蜷川實花導演、拍攝的電影、廣告作品,以及分開男女明星的展覽區域,充滿和風的紙傘屋頂,鹿晗同款紅色花牆自拍區,都讓蜷川實花的粉絲們可以更加全面地走進一個女性攝影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 日本攝影師蜷川實花 在臺中花博開展
    日本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左)14日來臺灣,擔任花博藝術大使,為花博掀起最後高潮。(盧金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邀日本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於后里園區主展館「花舞館」開設個展,希望藉由蜷川實花眼中的繽紛世界,帶領民眾共同聆聽花開的聲音,蜷川實花擔任花博藝術大使,14日到市府介紹布展主題,以華美絢麗的作品在攝影藝術建立獨特風格,與花博互相增豔。
  • 從《源氏物語》到蜷川實花:與欣賞對象的孤寂融為一體
    在女性藝術家中,蜷川實花則是當代日本最炙手可熱的攝影師之一,同時她也是日本「迷失十年」一代人中備受矚目的女性電影導演。與須田一政的黑白攝影相比,蜷川實花的作品實在色彩絢麗,叫人眼花繚亂。這些永不會枯萎的花保持著同一個姿勢,怒放在逝者的墓前,表達了生者對死者悠長的念願。然而,在蜷川實花的畫面裡,豔麗的花朵展現出一種極致的殘暴感。如果你知道這些嬌豔的花朵並無生命,還會被放在墓前,你是否會感到不安與心驚。這些人造花被藝術家強硬地局部放大、誇張色彩、重組結構,表現出奇異的色彩,迷離的美感,真假莫測的張力,表現出一種極殘酷的美感。
  • 朝露繁花 陰陽師X蜷川實花藝術家限定作品登場
    少女身著新衣,從藤花樂園中走出,跨越現實與夢境,為赴相會之約而來。 【藝術家介紹】 蜷川實花,日本知名時尚攝影家、電影導演,曾獲得最具權威的木村伊兵衛攝影獎。 蜷川實花的視覺作品隨處可見「花」的意象,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深邃的女性美內涵。
  • 執導小慄旬《人間失格》的蜷川實花緣何被稱為日本最好「色」導演
    有影迷評價:日本電影闡述的美學極致,既是巖井俊二,也是蜷川實花。淡就淡到無聲,濃便濃到炸裂。顯然,蜷川實花屬於後者。那種沒有中間地帶的電影風格受她攝影作品的影響極深。在看過蜷川實花的《惡女花魁》和《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三個女人》之後,真心感嘆這位女導演的有才,儘管有人說她的電影劇情遠趕不上她的攝影作品,但那種狂想曲風格的節奏,恰恰是她的特色。她的電影中著重描寫的多為女性,她們雖為愛飛蛾撲火,卻並非全是戀愛腦,該沉迷時沉迷,該抽離時抽離。
  • 日本攝影天后蜷川實花抵港 井柏然周柏豪偷師
    昨日(11月10日),日本國寶級攝影天后蜷川實花
  • 雙旦表白季硬核好禮上線 京東X蜷川實花聯名款「神助攻」
    繼京東與頂級設計師聯手打造的丘比特「愛之箭」聯名定製禮品成為520示愛爆品後,12月18日至1月1日雙旦禮遇季期間,京東再次聯手日本攝影藝術家蜷川實花
  • 蜷川實花《那些美麗的日子》攝影展:用文字和影像講述對父親最後的...
    攝影師 X 蜷川實花也許下面的這些花和金魚也是這樣想的吧~▽不管是人還是物,在攝影師蜷川實花的鏡頭裡,永遠都色彩絢麗。你以為她拍攝的是一個個具體實物,但在顏色的濃淡變換中,捕捉到的卻是某種虛幻概念或是一種符號想像。
  • 藝術惹魔都,花海耀寒冬——蜷川實花展上海站圓滿落幕
    多元的互動設置,打造實花美學盛宴在廣告、電影、時尚、設計等各個領域遊刃有餘的蜷川實花,是時下日本最受矚目的藝術家,此次攜近千幅極富個人風格的作品於上海展出。作為中國大陸首展,且內容最為豐富的蜷川實花展,無論是作品區、自拍區、還是咖啡休閒區,都帶有強烈的「蜷川實花」風格。
  • 眾星閃耀,蜷川實花中國大陸首展上海開幕
    11月10日,日本當代攝影藝術家蜷川實花中國大陸首場個人作品展開幕發布會在上海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舉行。開幕式當天,藝術家蜷川實花女士、主辦方北京天辰時代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依辰女士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片山和之先生共同啟動了這場藝術盛會。
  • 「美,恣意湧動」:蜷川實花中國大陸首場大型個展閃耀魔都
    蜷川實花作為日本備受關注的當代影像藝術家,蜷川實花的作品糅合了日本傳統與當代的美學特徵,她的攝影作品與執導的電影都近乎完美地展現了生命、欲望、女性美的深邃內涵,她敏銳地以「蜷川實花」的視角捕捉著周遭世界的變化
  • 沒看過蜷川實花展 怎麼會知道佳能IPF PRO系列大幅面印表機帶來的...
    比如今年11月11日,日本著名女攝影家蜷川實花在中國大陸首次大型個展裡所展示的1000多幅作品,都是由佳能imagePROGRAF大幅面印表機輸出的,借著這次機會,佳能更是推出了IPF PRO系列大幅面印表機擁有12色60英寸的新產品:imagePROGRAF PRO-560。
  • 【雅昌專稿】並非水墨的十種可能之馮斌、蔡廣斌: 以自身經驗出發...
    馮斌:這次參展的作品有六幅,時間跨度從2012年到2017年,都是我「跳舞系列」的作品,分黑白和有色彩的兩類。這個系列的創作始於2006年,也是我對自己標籤性的「西藏系列」的突破和嘗試。最開始畫面是彩色的,後來也有黑白。在這一系列中,可以看到亞麻布上我的創作明顯借用了水墨的用筆和浸染效果。觀眾也可以從這個系列看到我這十來年的探索和實踐。
  • 【雅昌專稿】周大為:我想讓所有人知道Cc 知道這是周大為的品牌
    「我想讓大家都知道Cc藝術基金會,知道Cc藝術空間,知道Cc品牌,知道這是周大為做的品牌。」周大為語速快,表達立場總是很堅定。他說,水瓶座的他,有自己的堅持,很難被他人左右。Cc基金會創始人、收藏家周大為(攝影覃斯波)對話周大為雅昌藝術網:您收藏多年,為何決定舉辦個人收藏展?
  • 【雅昌專稿】閆曉靜:以日常物構建對話中西的「第三空間」
    雅昌藝術網: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靈芝、牽牛花、蟬等一系列在東方文化中屬靈、同時又存在於西方自然環境中的的作品元素的?閆曉靜:我從三四年前開始關注靈芝,年輕的時候很少想過生死的問題,在成長過程中,有些親人和朋友不斷離世,我就會意識到生和死對於人的影響,便開始關注對這方面的命題。原來我認為古人修仙、追求長生不老是一件荒謬的事,後來就開始逐漸理解這種行為和心態。
  • 【雅昌專稿】周斌:一場持續365天的「自我改造」計劃
    「開幕式上我說過,從年齡上來說我的人生進入下半場,我的藝術也進入了下半場。那麼下半場還有沒有可能性呢?我相信好的創作狀態取決於人本身,因此展覽之後,我把更多的思考放在了如何改造我這個人上。」通過高強度,持續性的思考和創作,周斌在完成365件作品後談到「非常慶幸當時開始這個項目,也慶幸我把它完成了」。
  • 【雅昌專稿】劉宇的大橋收藏:當我回頭看,它已經是一個時代
    雅昌藝術網:促成您去做關於武漢長江大橋藏品和文獻收藏的契機是什麼?劉宇:最開始我的關注方向事實上是上世紀50年代的美術文獻,並沒有很明確地想到要去做長江大橋的文獻整理。劉宇:更確切地說,是因為在美術館工作的緣故,我一直對武漢城市文化史,特別是武漢這座城市的視覺文化史有強烈興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很巧合的是,我在美術館策劃了很多類似的展覽,比如說麻建雄的創作收藏展、絕代風華武漢老照片展,都讓我慢慢有這樣的意識、經驗去收集、整理、研究這方面的資料。不同於很多歷史學家到圖書館、資料館拍照片來獲取資料,我的方式更傾向於佔有研究資料。
  • 雅昌專稿 | 書者盧俊舟:直覺和本能下的「空間再造」
    雅昌藝術網:為什麼將展覽的標題命名為「平行」?盧俊舟:對於我來說,藝術是一個比較個人化的東西,是自我情緒表達的載體。我認為一個藝術家在當下與歷史與未來,都應該是一種「平行」關係。:此次蘇州博物館的展覽,其中有一些作品是專門創作的,其中有一件《吳越春秋》的大型創作,您能介紹一些創作過程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