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0萬請主播帶貨僅賣出3000元,企業起訴直播公司

2020-08-27 混在河北

「雙11」那天花40萬元服務費請主播帶貨,銷售額卻只完成3000元——澎湃新聞7月29日從寧波市江北區法院獲悉,企業起訴直播公司後,經法庭調解,被告方退還部分服務費。

江北區人民法院
去年,甲公司與乙公司籤訂《雙十一網絡直播間推廣協議》,約定乙公司指定旗下知名主播在2019年11月11日為甲公司進行產品直播推廣,當日應完成不低於100萬元的銷售額。由於主播檔期衝突,雙方口頭協商後,安排一位新主播進行網上帶貨。新主播完成四場直播,僅達成3000元銷售額。甲公司支付了40萬元服務費,銷售額如此不理想,還錯過「雙十一」銷售黃金期,將乙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判令退還40萬推廣服務費並賠償損失。
庭審中,原告方認為平臺未與其協商就更換主播,新主播的流量與服務費不匹配,要求退還服務費。被告方則認為更換主播系雙方認可,且《協議》未對銷售額不達標約定違約責任,服務費不應退還。法庭查明,《協議》只約定預期銷售額及達標後的提成比例,並未約定不達標是否承擔責任,也沒有對不同流量層級主播的服務費進行約定。雙方最終在法官組織下達成調解,被告方退還部分服務費。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翻車」終於鬧上法庭,「羅永浩們」還敢隨意接單嗎?
    不過最近發生的一起案例,該讓網紅主播們警醒一下了。據澎湃新聞昨日報導,寧波一家企業花40萬元請網紅帶貨,結果只賣出3000元,鬧上法庭。經調解,直播公司退款一部分。 目標100萬,實賣3000元 上述案例中,某商家向某直播公司支出了40萬元推廣服務費,希望在雙11期間能賣處100萬元的產品。
  • 明星帶貨又「翻車」?被曝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黃聖依工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今年來,直播帶貨大火,還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場。但近來有關明星直播帶貨「翻車」的消息也經常出現。日前,就有消息稱黃聖依在直播帶貨時收了商家萬元「坑位費」,但只賣出了5個杯子,引發熱議。@黃聖依工作室則於今日就此事發出聲明,予以否認。
  • 我們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TOP100「爆款」商品名單
    一方面,各行各業的老闆們紛紛走進了直播間;另一方面,帶貨主播、普通銷售員也將產品帶到線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直播帶貨適合所有的商品,即使是明星、明主播也有翻車的時候。今天,鉛筆道統計出近期在各平臺直播帶貨中賣得「最好」的 100 種商品。這裡的所謂「最好」也是一份參考,再好的主播也有帶不動的商品,同樣一件商品被不同的人帶貨,結果也是千差萬別。直播畢竟只是一種可展現萬事萬物的工具,並不是所有商品都能成為直播爆品。以下數據綜合自各企業發布的直播數據、各主播直播銷售數據以及相關新聞報導,排名不分先後。
  • 中國十大網紅帶貨主播
    此前,辛巴還在2019年4月聚划算賣空計劃中10分鐘賣出6萬+單;6月參加618賣貨王爭霸賽,3分鐘賣出31萬+單品洗衣液;7月為明星旗艦店產品首發,5秒鐘突破500萬銷售額記錄。其2019年直播帶貨總GMV為133億。 3、李佳琦
  • 黃聖依賣保溫杯事件大結局:只賣出5個保溫杯,銷售額僅695元
    我想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會說:當然是直播帶貨了!的確,現在直播帶貨給我們的印象是:太掙錢了,比明星拍電影都掙錢,你看辛巴、你看李佳琦、你看薇婭。一場直播下來,銷售額沒有幾億都不好意思說。於是,眾多具有「天然優勢」的明星紛紛變身主播,開始了直播帶貨,但也有「翻車」的,比如最近的黃聖依直播賣保溫杯,只賣出了5個保溫杯,銷售額僅695元。
  • 樂城模式:直播帶貨+供應鏈+主播孵化
    穿在身上非常的顯身段,質感也特別的好,廠家特惠38元!」……7月22日傍晚6時,樂城華北網紅直播供應鏈基地的主播們,走進手機直播鏡頭,賣力地推銷產品。 近年來,河北樂城國際貿易城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與北京大紅門早市、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形成無縫銜接,目前有3000餘家商戶。
  • 30場直播賣貨0.43元 10萬人在線14人下單 :史上最全直播帶貨翻車實錄
    李湘直播帶貨貂皮大衣, 162 萬人在線觀看卻無一人購買;薇婭曾直播賣勞斯萊斯豪車,優惠 100 多萬,但最終一輛都沒賣出去;擁有 30 年歷史的某家具品牌,直播間觀眾人數為近 10 萬人,下單數僅有 14 人;某知名電器品牌直播 30 場,優惠券只賣出1. 77 元;某知名家具商的定金膨脹券,直播 30 場卻只賣出0. 43 元……疫情之下,直播帶貨成為許多品牌的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武大稱江蘇文科狀元符合錄取條件,澳大利亞物價創89年來最大跌幅,花40萬請主播帶貨只賣出3000元
    據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近日透露,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僅在6月一個季度就下降了1.9%,是自20世紀30年代初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大的一次。報導稱,澳大利亞的失業率已升至20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較低的物價對人們而言是有利的。
  • 直播帶貨行業篇 | 企業怎樣直播賣貨
    上一篇分享完了商家直播帶貨的一些要點,今天我們來聊聊企業應該怎麼玩,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都成了韭菜,任由MCN機構(中介)收割。所以文末也會給大家羅列一下常見的坑,老馬的建議是,除非企業真的不具備自己搞直播的條件,可以選擇MCN機構,如果具備,自己投入點資金自己摸索,總好過被人騙坑位費和佣金。
  • 被困住的底層帶貨主播:一天直播13小時,3人圍觀也得播
    進入2017年下半年,網絡直播行業降溫,又趕上短視頻火爆,張墩煌順勢「出道」做起了短劇拍攝。直到2019年,直播帶貨的風口刮到了眼前,有主播經歷的張墩煌想也沒想就抓住了它,在淘寶直播上,他為一家小店做起了直播帶貨。雖然圍觀人數和交易單量始終難令人滿意,但他樂在其中。後來,張墩煌註冊了抖音帳號「主播墩墩」,在抖音做起了直播帶貨。
  • 襪子廠百萬年薪招聘淘寶主播 直播帶貨成風口
    不少網友表示質疑,百萬年薪不是一筆小數目,並不是普通的公司能承受。更有細心網友挖出了當事招聘企業,一家位於浙江諸暨的襪廠。據爆料,其主營產品是5雙才賣7塊9的絲襪。這樣的工廠能開出百萬年薪,確實令人不可思議。「天地良心,百萬年薪招主播是真的!」在接受採訪時,襪廠總經理楊鋼澤拍著胸脯說。這並不是個人一時腦熱,而是幾個股東認真研究後做出的決定。
  • 品牌直播走向何方 花皙蔻示範教科書式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一定首當其衝。在備受疫情衝擊的年初,甚至還有品牌打出了「直播救企業」的口號。大到商品房、乘火箭飛天,小到橡皮圈、一包抽紙,大大小小的商品輪番登陸各大直播間。直播正以一種摧枯拉朽的態勢,席捲企業圈,走進千家萬戶。要轉化,還是要做品牌?
  • 90後女老闆轉戰直播帶貨:一場直播賣出2.7萬單零食,發貨用了4天
    幹批發生意時,是擔心貨賣不掉,現在是擔心快遞發不出。」嘗到了直播帶貨紅利的常琳琳毫不掩飾,為此,她砍掉了經營10年的服裝檔口,開啟由傳統批發商向帶貨主播的進階路。簡單對著琳琅滿目的服裝拍個短視頻,就積累起33萬粉絲,一場直播帶貨2.7萬單,僅包裝發貨就用了4天,這個90後美女主播,有啥與眾不同的生意經?
  • 明星帶貨「翻車」頻頻 黃聖依收10萬「坑位費」只賣出去5個杯子?
    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坑的是花10萬坑位費找黃聖依直播,才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
  • 主播花樣「作死」,直播帶貨的100種「死法」,你了解嗎!
    直播帶貨火爆至今,主播、MCN、商家三方的話語權平衡逐漸被打破,商家們慢慢淪為「最憋屈甲方」。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一份甲方總結的「主播黑名單」,1000+商家在線給帶貨主播與明星主播們「提意見」。
  • 女主播直播「帶貨」時被帶走,上海警方破首例直播帶貨售假案
    新京報訊(記者 俞金旻)10月15日,上海虹口警方通報,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目前,警方已查實5家商家涉嫌售假,共計35名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時,被警察帶出畫面。
  • 「刷」出來的直播帶貨虛假繁榮:90元可買500人互動1小時,大主播買...
    對方宣稱,旗下有個主播即將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首秀,其很有可能達到千萬粉絲級別,已經在該短視頻平臺官方推出的流量推廣工具上花了不少錢。雙方商定,黃興興公司需付坑位費2萬元,主播佣金按商品成交額的20%收取。黃興興回憶,這場直播持續了4個小時,因為是混播,只有七八分鐘的時間是在介紹她公司的產品,當場成交了500多單,最終賣了兩萬多元。
  • 收10萬「坑位費」 只賣出去5個杯子?商家吐槽:太坑!明星帶貨「翻車...
    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坑的是花10萬坑位費找黃聖依直播,才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
  • 董明珠入帳超10億,羅永浩首秀賣出1.1億!直播帶貨是個什麼生意
    在疫情的助攻下,今年直播帶貨徹底火了。除了各種生活品,家電、汽車、房產,甚至連火箭都走進直播間。一如既往,李佳琦、薇婭等「帶貨王」在各種直播間頻頻亮相,斬獲耀眼銷售業績,但除他們外,商界企業大咖也紛紛高調加入直播帶貨行列,而且直播帶貨能力一點都不輸於網紅們。
  • 直播帶貨迎「翻車」潮:商家、主播、MCN殺入「圍城」後
    據相關商家透露,小瀋陽曾直播叫賣一款白酒,當晚僅成交20單,第二天還有16單退貨;葉一茜為一款茶具直播帶貨,茶具售價為200元,最後成交金額不足2000元,而直播間顯示的在線觀看人數高達90萬人......如果將「數據美麗」看作是直播帶貨唯一的衡量標準,似乎每場直播都可以算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