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寧波教師劉xx因尋釁滋事被判刑四年」,我可能不會想到當事人就是我的朋友老劉。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老劉在法庭上應該叫什麼名字。
名字只是一個編碼代號。比如某個紹興人,有人叫他樟壽,有人叫他豫人,你也可以叫他魯迅。
老劉仁波切就跟魯迅一樣,是個筆名。這時代和北洋軍閥年代不同,網絡筆名沒法經久,所以老劉仁波切很快就變成老劉仁波不切,以及幾個其他筆名。
老劉的筆名比王五四少,但是也多到我們記不住。
經常有人問我:老劉仁波切的新帳號是什麼?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已經不需要去問老劉的新帳號了,因為他已經放棄網絡寫作。
如果你想聽老劉聊天,可以遷居到寧波,就可以經常跟老劉一起遊山玩水,喝酒吃飯。請老劉吃飯並不貴,他日常喝的葡萄酒也就比礦泉水稍微貴一點。
老劉在群裡聊到老飽的文章,說了這麼一段話:
在我們的圈子裡,「連嶽」是一個很嚴重的貶義詞,約等於「呵呵」。
老劉不會變成連嶽,因為他不缺錢。即便偶爾缺錢,也就是缺個三五千,跟朋友臨時借一下就可以,所以他不需要把自己變成連嶽那種成功人士。
古龍說:一個男人不缺錢的時候,你很難收買他。老劉就是那種不缺錢的男人。
很久以前,老劉有個博客,似乎叫「老傢伙的怪念頭」。那時候我有個癖好,經常上網搜索一下誰又在罵我。但是我搜到老傢伙在誇我。
後來,我和老劉相遇在格道網。
格道網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有趣的一個網際網路論壇。以目前的時代潮流,再過三十年也不會再出現這樣好玩的網站。正如伊朗革命後四十年後,也沒法回到1970年代的灑脫。
格道網的最高宗旨是有趣,聰明,放蕩。
只有智商高的人才能有趣。智商高不是有趣的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我和老劉有一個共識,不喜歡XXX只需要一個理由:丫不幽默。
格道網基本風格是:不許嚴肅,絕不正經,打情罵俏,cosplay,秀有趣。
嚴肅的,神聖的,莊嚴的,高大的,大義凜然的,不可褻瀆的,這些東西都必須被解構、玩弄、嘲笑。網上見到主旋律的人——不論中式的還是西式的,都要狠狠玩他。
老劉是格道網最有藝術品味的人。那時候他有一個外號:圖王。無論什麼話題,老劉總能從他不可思量的資料庫裡找出圖片來。
老劉還貼了幾張自己的水墨畫。所謂水墨畫,看在外行人眼裡是幾條簡單的線條加上一團團淡淡的墨跡。
老劉很反感有些傻呵呵的傢伙說:「老劉啊,你能送幾張畫給我麼?」
畫家是靠賣畫吃飯的。這是個商品社會,大家都靠自己的職業掙錢。即便你全家死光光,墳墓也沒有免費贈送的。
直到今日,老劉依然不是著名作家畫家。
在網上,老劉的人設是:一個有深厚文史功底的妙語連珠的睿智幽默時政評論微博達人。這個人設,是不能換錢的,也不能給書畫漲價,只能換來苦口婆心的談話和微博的封號。
這幅綿羊圖,據說是老劉和他女兒合夥畫的。
很早以前,老劉曾約我去鰲太線。我掂量一下自己的體重,覺得需要把體重從195斤減肥到150斤以下。多次努力無效,後來我乾脆做個手術把胃切了四分之三,這樣就可以減肥。但是還是沒有減到150以下。所以還是沒去鰲太線。
後來老劉又想去拉薩附近的某座山,說那山不高,通常不會死。但是我沒去成,他也沒去成。
過了二年,老劉去了一次西藏。這次他是去岡仁波齊轉山。
後來又去了一個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知道的神奇絕美地點。
但是運氣不好,帳篷漏雨,他灰溜溜找到一個廢棄的工棚。
老劉和我有很多相似的愛好。他喜歡在周邊荒無人煙的寺廟、古蹟、故居和墓地逛。我也非常喜歡各種墓地和故居,出差在外,若是路過墓地和名人故居,一定要下來看看。
墓地是別致的安靜處,逛墓地也能長很多見識。無論中國的墳墓,還是外國的墳墓,都很好玩。
我很羨慕老劉的生活方式。他有非常多的時間用於閒逛,這種灑脫,絕非普通人可以效仿。
在大多數中國家庭,女人會「建議」老公業餘時間多掙點錢。老劉家的女人似乎例外。女人若是對男人沒有一點崇拜,是不大可能有這種包容的。世上能夠被妻子崇拜的男人,鳳毛麟角。
老劉最神往的死法,就是爬雪山時死在山上。至於跟西藏老王那樣死在冰川裂縫,或者死於高原反應,他並不挑剔。
老劉有句名言:孩子還是應該男人帶。
所謂中國孩子苦,其實主要是他爹媽腦袋有問題,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個個成才,尤其是女性家長,更是一個個焦慮得可怕。當年的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是中國式爹媽的真實記錄。據說有人讀傅雷家書被感動了,他們就沒想過傅雷家的教育麼?
傅雷他媽,就是個殘忍教育的典範。比如用蠟燭燙傅雷,大冬天讓傅雷在外面凍一夜。有些文章說這女人是因為丈夫被陷害,指望孩子將來有出息,可以報仇。但是為了給丈夫伸冤,幾個孩子都不養,導致傅雷的兄弟姐妹死了好幾個。這是正常女人麼?根本不是。
有了這樣的祖傳家教,傅雷對傅聰更兇,傅聰三天兩頭帶著頭上的傷上學校,有時候是傅雷揪住傅聰的腦袋在牆上撞,有時候是拿起棍子或餐具直接砸腦袋上。傅雷跟他媽這種人在今天的文明時代,如果生活在歐洲美國,應該是早就被扔進監獄,並且永久剝奪監護權。
老劉的家教,就好得多。從他奶奶開始,到他爹,都是正常人的教育,所以他們一家三代都是正常人。
做老劉的孩子,得有極好的投胎運氣。當別人家的孩子關在屋裡做考題的時候,老劉的女兒是這麼生活的:
偶爾老劉也會帶孩子做各種研究和實驗。
老劉四十歲的時候,開始練拳擊,他自稱是拳擊館裡最像拳擊手的人。
練了幾個月,老劉就成為拳擊館的牛人。初次參加館際友誼比賽,跟二十歲的選手打個平手。
若是遇到戰亂需要逃跑,老劉一定比我跑得快。若是遇到饑荒餓肚子,我一定比老劉後餓死。
我若是還只有38歲,或許可以帶上拳套找老劉切磋一下。
我還跟老劉聊過彈弓。發現我和他玩的彈弓子彈不一樣。他小時候打彈弓,用的都是土坷垃,因為周邊幾十裡都是黑土地,看不到一塊石頭。而我沒用過泥巴,都是用石頭或苦楝樹種子當子彈。
老劉上大學以前,沒見過山。我上大學以前,沒去過望不到山的地方。
但是這不影響我和老劉都從小玩彈弓,都在中年去玩搏擊。
老劉是個擁有完美人生的男人。
他有美好的原生家庭,有良好的家學薰陶,有可以包容自己的老婆,有一個正常快樂的孩子。老劉有足夠的專業技能,有足夠的智商,有極好的文藝修養。老劉掙的錢夠自己花。
老劉有個愛孩子的奶奶。
當年抗美援朝招志願軍,奶奶就趕緊讓老劉他爹躲到縣城去,這樣來徵兵的就找不到人,躲過了當兵的命運。老劉說起這往事,被很多人罵,他們罵老劉三觀不正,罵他爹逃避為國當兵的責任,罵老奶奶只管孩子的性命不顧國家利益。
看到這些網民罵老劉,我會很懷念當年的格道網。
格道網的政治正確邏輯是這樣的:爹媽只有我一個孩子,祖國母親有十三億個孩子,所以應該讓十三億孩子裡願意當兵的去當兵。
老劉的父親躲過了抗美援朝,熬過了三年飢餓。三年困難後,他半夜三更偷偷埋了一大缸的糧食在地下,不讓任何人知道。多年後,那一大缸糧食都爛掉了。
這種思維,就是時刻準備著的prepper思維。
若是再來一次1960,或者再來一次1942,或者再來一次東邊鄰國當年那種大饑荒,就不至於餓死,或者淪落到半夜三更挖剛下葬的屍體。
老劉這輩子都不可能是戰場英雄,更不會得共和國勳章。老劉也不會是全國勞動模範。
沒有半點榮譽稱號,也沒有拿得出手的頭銜。
老劉的頭銜,就是寧波xx中學美術老師。或許以他的體能,兼任體育老師兼學校健美隊和拳擊隊教練也沒問題。
如果有一天別人問起老劉的學生:你的語文和美術這麼厲害,誰教的?學生可以自豪地說:都是我的體育老師老劉仁波切教的!
老劉沒興趣拉幫結派,也沒有混圈子的習慣。即便是同學會,若是覺得可能會尷尬,也是要逃離的。
一個完人,基本要求就是為自己活著,而不是被宏大敘事的龐然大物綁架。身外之物,多是鐐銬鎖鏈。
老劉就屬於不被捆綁的完人。
我曾經思考過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力量,思考過夏山學校校長尼爾的教育思想,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孩子,就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心理自足的「完備的人」,如果要找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我推選老劉。如果選一個後浪候選人,我推薦老劉的女兒。
是什麼樣的學校能培養出老劉這么正常的人?為什麼我所見的那些名校畢業生沒有一個能像老劉這麼完美?我在老劉的好友圈找到了他的母校。
母校的老師若是知道他們培養出這麼一個完人學生,一定會很開心吧。他們應該在學校裡立一個老劉的泥巴塑像,作為本校的校訓:
我們不培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也不培養諾貝爾獎。我們只培養這種健康的正常孩子。
文章話題探討、國內首屈一指的生存教育社區,prepper技能、信息互換互助,物資裝備測評及互動分享。南洋富商文字、語音、視頻,生存知識持續輸出中,大量生存資料共享。工程師學者思維打造的硬核生存社區,教你不花冤枉錢,少走冤枉路。在真實災難降臨的時候提高存活率。
信息就是生命,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我們,為了生命安全和未來做好準備。知識星球提供三天內免費退款服務,歡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