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
福廈高鐵廈門北站
(「新北站」)
長這樣
↓↓
剛剛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
召開新聞發布會
公布福廈高鐵廈門北站建設情況
最令人激動的是...
站房效果圖首次曝光
讓我們一起看看TA今後
建在哪
怎麼建
建成後怎麼用......
福廈高鐵廈門北站
(以下簡稱「新北站」)
位於集美區後溪鎮
用地面積約10公頃
選址於現有廈門北站的北側
與廈門北站平行布置
福廈高鐵廈門北站是福廈高鐵的一個重要站點,這是繼廈門站、廈門北站之後,廈門新添的又一個大型的鐵路客運站。該站房計劃於近期動工,2022下半年將與福廈高鐵主線同步建成。
為何要建新北站?
現有的福廈線列車運行時速為200公裡左右,也是全國最繁忙的城際鐵路之一,上座率常達100%,現有的線路難以擴容增加運力,因此要建一條更高速的鐵路客運專線,福廈客專按照350公裡的時速設計,而從福州到漳州全程也只有約300公裡,屆時從福州直達廈門的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以內。這將是省內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而且福廈高鐵將接入合福高鐵,將極大的提升沿線城市交通出行效率。
新北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新建站房工程
總面積約13.92萬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積為4.93萬平方米,站房附屬設施、新舊站房連接大廳及站臺雨棚等建築面積約8.99萬平方米。新北站站場規模為7臺15線,其中基本站臺1座,島式站臺6座。
新建綜合交通配套設施工程
含計程車、網約車、BRT、公交及地鐵等城市換乘通廊等,面積約7.33萬平方米。
新北站房設計特色:
延續廈門北站站房
主站房是新北站的重頭戲,設計主要延續既有廈門北站站房的空間布局和建築風貌,使兩者形成統一的整體,同時又體現個性和特色。
均衡布局,形成一體
在空間關係上,延續傳統建築中軸對稱的布局,新老站房南北並列設置,中間設立兩個場站(BRT和公交場)。在站內布局上,新北站房採用動車北站高架站房模式,旅客進出站同樣是採用「上進下出」,延續老站房空間尺度比例,各樓層標高也與現有北站一致,候車大廳相互貫通無縫銜接,方便旅客出行和換乘。
文化傳承 相互呼應
在站房外觀上,
設計體現「文化傳承,
絲路遠航」的設計理念。
採用 「坡屋面、
立面柱廊、拱頂」等形式
傳承老站房閩南
及嘉庚建築風格:
燕尾脊
在屋脊處加固起翹,與燕尾脊呼應;
柱廊
在落客平臺處強化結構柱,呼應傳統柱廊,提供舒適的簷下空間;
立面
採取經典三段式處理,將嘉庚風格與站房形象相融合,與既有廈門北站外觀上相互呼應,整體造型氣勢恢宏、美觀大方,既體現對傳統歷史呼應,又包含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展望。
打造「四合標準」的綜合交通樞紐
新北站不僅僅是一個高鐵車站,還注重交通組織設計,實現了為旅客出行提供最大便利的理念,即利用新老站房交匯空間與周邊區域,按「四合標準」中的「交通綜合、站城融合、功能聚合、綠色集合」要求,配套公交、地鐵、BRT等多種交通工具,建設無縫對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01交通綜合
以「公共運輸優先、換乘便捷」為設計準則,採用立體協同、分區疏解的理念,以車站為核心,優化交通結構。新建站房北側布置高架落客車道,與南側既有站高架落客區共同承擔個體交通落客;在「夾心地」兩側設置公交、BRT的交通環線,同時在地下空間與地鐵1、4號線無縫對接,實現多點進站。
這樣一來,各交通體系既相對獨立又便於換乘,實現個體交通與公共運輸的分離,極大提升出行效率和出行環境的舒適性。
02站城融合
(1)新建站房與廣場的互融。通過北側高架落客平臺、地面城市通廊分別與長途車場,巖興路北側地塊、南側既有車站相聯通,實現城市的互聯互通。
(2)營造夾心地廣場的友好城市界面。在兩場夾心地,結合中部進站系統及地鐵客流,將其打造成旅客集散廣場,使消極空間積極化。
03功能聚合
新北站在站城一體化理念基礎上,充分融合「站」與「城」兩種功能特質:
新建站房由下至上分地下二層和地上三層,綜合了軌道交通1號線、4號線站臺層,軌道交通站廳層,地面廣場層(國鐵出站層),國鐵進站層,國鐵候車層等功能,保證各個方向來旅客進站空間距離最短。
緊鄰出站廳在新北站的北廣場合理安排計程車、網約車和地下配套停車場,結合社會聯繫通道,滿足旅客無風雨的便捷換乘需求;以新北站為節點與周邊城市交通配套、北廣場地塊綜合開發、城市配套物業等相綜合,實現了傳統鐵路客站單一功能向城市複合功能的轉化。
04綠色集合
作為新時代具有標杆意義的鐵路客站,本項目充分結合廈門地形及氣候特點,對防風,防雨,防曬等特殊氣候特徵進行專項研究,採用智能天窗,光纖光導等新技術,達到鐵路綠色客站三星標準。
福廈高鐵全程設7個車站實現廈漳泉半小時交通圈
福廈高鐵
從福州南站至漳州站
全長278公裡
共設7座車站
福州南、福清西、莆田
泉港、泉州南、廈門北、漳州
圖片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為準
設計時速350公裡
概算投資499億元
廈門境內主線長48公裡,線路穿跨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四個區,新建北高鐵站房、進島聯絡線和高鐵動車所,概算投資約110億元(含鐵總批覆的徵地拆遷32億元)。項目於2016年11月立項,2017年9月30日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下半年建成開通。
沿線多個站點設計圖曝光
福州南站建築概念方案徵集結果已揭曉。由鐵四院+同濟大學設計院組成的設計聯合體取得了項目的設計權。
除此之外,福清西站、莆田站的設計競標方案也於近日同步出爐。
設計時速350公裡福州-廈門不到1小時
TA是福建省首條
設計時速350公裡的快速鐵路
也是我國首條跨海高鐵
2017年9月動工
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
屆時
福州與廈門之間的通車時間
將縮短為1小時以內!
兩個中心城市間
將形成又一條高速快捷的
客運「黃金線」!
項目進展
1.徵地拆遷。主線徵遷(徵地4442.5畝、拆遷67.2萬平方米)於今年5月份在全省率先完成。油氣管道(涉及中石化、中海油、華潤燃氣25.5公裡)、電力(高壓24項、低壓67項、遷建前山變電站)遷改已進入掃尾階段,預計年底完成。
2.工程及投資進度。至今年11月30日為止,福廈高鐵廈門段累計完成投資64億元;主線路基、橋梁、隧道、涵洞等工程量完成75%,架梁從去年5月開始,已完成333孔。
11月2日,中鐵十一局工人在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施工(無人機照片)。
3.高鐵廈門北站房。根據設計方案,車站建築總面積21.25萬平方米,主站房5萬平方米。其投資概算25.06億元,其中廈門市出資約14億元。計劃近期動工。
4.進島聯絡線(高鐵引入廈門島的聯絡線工程)。全長約6.9公裡,目前其控制性工程大帽山隧道已動工,聯絡線力爭與高鐵主線同步建成通車。
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11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
5.預留通道。為方便高鐵線路兩側的交通往來,我市規劃建設41條跨越高鐵的預留通道。其中2條與鐵路合建已在2019年12月動工,其他通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全面動工,計劃與主線同步建成通車。
好期待快快建成通車!
廈門人周邊遊分分鐘可以走起!
你期待嗎?
快和朋友分享吧~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吳瑋珵
綜合 新華社 福建日報 中國鐵路
編輯 黃星源
海峽導報微信(ID hxdbwx)整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