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這籠蒸餃奮鬥史99年!老味道好吃更勵志!

2020-12-20 大鄭州

問世於清朝末年,由清廷大內御廚創立!在鄭州奮鬥的你吃過這家老字號嗎?

由民國1919年至今,伴隨鄭州人民味蕾記憶的「老三記」之一。上世紀50年代末,中共中央在鄭州召開會議,蔡記餛飩應召為參加會議的毛澤東主席和中央其他首長們製作蒸餃,受到了與會首長的大加讚賞。朱德、陳毅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鄭州,也親臨吃老蔡記籠蒸餃,喝碗餛飩。

這籠似彎月新輝的蔡記蒸餃,松針芳香鋪底,是其獨特之處。松針都是從長白山買的馬尾松,經過一洗、二煮、三放油後,乾淨衛生不粘皮,和蒸餃一起蒸,會有一股清香。

創始人蔡老先生是宣統年間的皇宮御廚。蔡武順是蔡記蒸餃的第三代傳人,從小跟著父親學這門手藝,如今父親已經離世多年,他說:「做這個蒸餃,其實就是我對父親的一個回憶。」

傳承的蒸餃手藝要求非常嚴格!蒸餃只用豬肉,用的都是豬後腿肉。一斤肉裡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吃起來比較香。

蔡記蒸餃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造型精緻美觀,灌湯流汁。食客評價:這個味兒不油膩,很香。/皮兒不幹,餃子餡兒裡邊還有汁!

花園路上三千平的大店來重新詮釋「出門百步外,餘香口中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味!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個美味兒已經烙在鄭州人心裡,無論老蔡記的店搬到哪裡,吃貨們哪怕奔赴千裡也要吃上一口!

鄭州老蔡記地址: 花園路紅旗路南50米路西院內

相關焦點

  • 非遺鄭州京都老蔡記一口蒸餃滿口留香
    有幸參加百家號「百城百味」探店美食活動,7.10號來到鄭州地處英協路的京都老蔡記百年老字號店,這家的蒸餃可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至今已是第五代傳人了,好多大師級的人物都來這裡品嘗過。京都老蔡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河南人蔡士俊曾在皇宮裡幫廚。
  • 京都老蔡記的蒸餃 美食家蔡瀾也曾回味無窮
    創始人為清朝的御廚,曾為末代皇帝做過幾年飯,先在北京前門開飯館,後又回到鄭州經營蔡記餛飩館,也經歷過公私合營,也在改革開放後重新註冊商標,02年後更是更名為京都老蔡記,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也在文章中特意強調,「鄭州有多家老蔡記,請認清冠有『京都'二字這一間。」
  • 京都老蔡記英協路店,記憶中的老味道
    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一籠剛出鍋的蒸餃,這便是隱藏在幾代人味覺記憶裡的經典搭配。對於老鄭州人來說,餛飩蒸餃做的最正宗的還是鄭州老三樣之一的蔡記蒸餃。從民國創立到至今,老蔡記已有百年歷史,而且還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京都老蔡記,來鄭州必吃的百年老字號!
    所謂老三記,就是鄭州的三個老字號,分別是合記燴麵、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蔡記蒸餃現在叫「京都老蔡記「,在這三記中,老蔡記以其近百年的歷史位列三記之首。 1919年在西二街開店重操舊業, 定名為「京都老蔡記餛飩館」。 慕名來到京都老蔡記,這是鄭州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從最初的街邊小店到如今分店遍布鄭州,這是蔡家幾代人用畢生的精力打造出來的。
  • 鄭州老三記中的蔡記蒸餃,歷經百年,還是熟悉的味道
    從1911年開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15年9月,蔡記蒸餃的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有《中華名小吃》、《河南老字號》等等。但某些榮譽還是值得爭辯的,畢竟有不止一個版本的蔡記、老蔡記、京都老蔡記、松針蔡記、鄭州「老三記」,只有蔡記搞得人面目全非,其實味道好,或許是王道。這兒的侍者都是有條不紊的,許多老人都說蔡記才是三季之首。
  • 老鄭州人都會推薦的老三記,首位就是這家的蒸餃,一份只賣12元錢
    來鄭州前,便開始尋找這裡的美食。畢竟在這裡呆的時間不多,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遊覽這座城市的名勝古蹟,選擇品嘗「老字號」的味道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關於鄭州的美食,有很多的推薦,方中山胡辣湯、四廠燴麵、合記燴麵、風味羊肉燴麵館、京都老蔡記、葛記燜餅等等,其中推薦最多的便是鄭州「老三記」,所謂老三記,就是鄭州的三個老字號美食,合記燴麵、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老三記之中,老蔡記又居首位。而我乘坐火車來到鄭州,便先去了距離最近的德化路上的老蔡記。初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路況不熟悉,公共運輸是不錯的選擇。
  • 臺中這家1籠蒸餃只賣30元 湯包還要小心會爆漿!
    原標題:臺中這家1籠蒸餃只賣30元 湯包還要小心會爆漿!蒸餃一籠只要$30元,這樣的價格還真少見,於是來踩個點~雖然沒有驚為天人,但不錯的滋味與銅板價格,絕對是學生的愛。吉蜂蒸餃在臺中有幾間分店,我們這次來南屯向心店,這家店經營蠻久了,聽說有30年,招牌已泛黃、中間還缺了一個字。
  • 蒸餃皮硬,是這一步做錯,教你訣竅,蒸出來柔軟好吃,放涼也不硬
    更有許多專門做蒸餃的百年老店,蒸餃還被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可見餃子蒸著吃也許更美味。那麼為什麼自己在家做的蒸餃,蒸出來皮子口感很差,硬硬的難以下咽,而且稍微放涼會變的更硬,餃子皮還發黑。餃子皮不好吃,裡邊包的餡做的再好,也影響吃貨們的食慾。蒸餃皮太硬,是因為做錯了一步。
  • 「百年老店」,鄭州著名的漢族小吃,很接地氣可以嘗試一下!
    老蔡記,屬於豫菜系,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鄭州老三記之一,油有點大,國營飯店裡面的蒸餃是特色,要地三鮮大肉蒸餃,味道確實不錯,鄭州老人嘴裡,會經常提到「老三記」,分別是「老蔡記」、「葛記燜餅館」、「合記燴麵
  • 鄭州有哪些不可錯過的老字號美食?
    京都老蔡記店齡:105年推薦:薑汁大肉蒸餃、蝦仁蒸餃、雞湯餛飩地址:鄭州金水區緯五路經六路向西30米路南由於百年如一日,堅持傳統操作規程,群眾對其質量有「出門百步外,餘香留口中」之讚譽。朱德、陳毅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到鄭州都品嘗過蔡記蒸餃,如今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蔡記蒸餃宴」。來這裡當然要點一籠蒸餃。蔡記蒸餃的特點是柳葉褶,彎如月,肥三瘦七水打餡,松針墊底蒸,芳香解肉膩,外皮勁道透亮,肉餡噴香淌汁。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寄託了老鄭州的情懷。
  • 鄭州有哪些老字號美食老店?探尋老鄭州的青春記憶
    在鄭州除了那些令人嚮往的名勝古蹟外,最重要的就是鄭州當地的文化了,而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中,飲食文化也深深印到了鄭州人的心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老鄭州有哪些20年以上的老字號美食,幫大家探尋老鄭州的青春記憶。
  • 昔日宮廷御膳,今日百姓餐桌美食,百年字號京都老蔡記,鄭州美味
    鄭州「老三記」老蔡記是賣蒸餃的,也是鄭州「老三記」的代表(老三記:合記燴麵、葛記燜餅、蔡記蒸餃)。老三記是經過大眾一致認可的傳統美食,接地氣,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老三記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為人熟知的,當屬老蔡記的餛飩。京都老蔡記餛飩館,創辦人是蔡士俊。
  • 沙縣小吃就蒸餃好吃?事實上還有更厲害的,甩蒸餃八條大馬路!
    沙縣小吃就蒸餃好吃?事實上還有更厲害的,甩蒸餃八條大馬路!很多吃貨們對那些自己眼睛看到的美食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不過人家都說一山更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其實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們覺得呢?>大家對於沙縣小吃的認識可能是圖上的這種蒸餃,然後這裡的美食還有香噴噴的餛飩,別的那些食物感覺吃著都沒有這兩個看家小吃美味呀。
  • 一代老鄭州人的記憶 耳熟能詳老蔡記美味開張
    編者按:合記燴麵、葛記燜餅還有老蔡記,是老鄭州耳熟能詳的「老三記」,而在這三記中,老蔡記以其近百年的歷史位列三記之首。
  • 素餡蒸餃,用包菜和粉條做簡單又美味,教你好吃的訣竅
    包菜粉條餡蒸餃,是小時候經常吃的。因為包菜容易種植,所以農村各家都會自己種點吃。而粉條也是自己家種的紅薯做的。小時農村的飯要簡單實惠又抗餓,包菜粉條餡蒸餃也只有過節才能吃上,雖然油水不足,但在那個年代也足夠誘人。
  • 鄭州15家最地道的美味代表,你吃過幾家?
    有故事有傳承的燴麵、百年生意火爆的老店、數十年都排隊的特色小吃,這15家鄭州最地道的味道代表,你吃過幾家?傳統蒸餃,做得很慢,味道倒是還不錯,每一個蒸餃裡面都有湯汁,有點像灌湯包。一個蒸餃還是挺大的,皮薄,建議點這個就不要點什麼肉餅了,都是蒸的肉餡。其實來鄭州就知道老蔡記了,但是一直沒有來吃過,今兒先來試試味道,回頭再來點炒菜。餃子本來想點傳統蒸餃,但又不願意吃全是肉餡,就點了香菇蒸餃來配,感覺為了追求更軟滑的口感,除了香菇肉餡外,餡料裡還摻了雞蛋。
  • 瀋陽這家70多年的餃子館,牛肉蒸餃20塊錢一籠,飯點坐滿人
    瀋陽有一家70多年的餃子館,名叫二合永,雖然經歷了70多年的歲月,但仍然人氣不減當年,他家的牛肉蒸餃20塊錢一籠,一到飯點店裡坐滿人。這是一家回民飯店,招牌上清楚地寫明,來這裡吃飯都客人都是衝著牛肉餡兒的蒸餃而來,他家的牛肉胡蘿蔔餡兒蒸餃非常受歡迎,經過多年不斷的改良,更適合現在人的口味。蒸餃的形狀非常的優美,剛出爐的時候,香味四溢。
  • 美食地圖:德化街 鄭州城市名片
    這條百年老街,有著極佳的地理優勢,和二七塔一樣,早已成為了代表鄭州風土人情的名片……如今的德化街早已徹頭徹尾的改頭換面,這條已經百年的老街道,卻無法從它身上看到歷史的滄桑痕跡,它不是一個旁觀者,更像一個極具生命力的老頑童,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同變化著。
  • 青島滄口唯一百年國營老店,特色羊肉灌湯蒸餃,老滄口鍋貼最出名
    生長於青島,喜歡吃,喜歡寫字,喜歡拍照片,就這麼簡單,你也喜歡就關注吧,帶你了解青島的風物,帶你一起吃遍青島犄角旮旯好吃的。青島老滄口唯一的一家百年老字號,曾經的國營老店,始於1913年,與春和樓,聚福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當然,這些也只有老青島們也許還有印象,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去過老滄口,吃過這家老字號的還真不多。
  • 河南老字號:百年文化 京都老蔡記餛鈍館
    鄭州聲名遠播的百年老三記,是老蔡記的蒸餃餛飩、老京都的葛記燜餅以及合記的燴麵,這裡面京都老蔡記餛飩館為第一家。 「京都老蔡記餛飩館」,是河南長垣人氏蔡士俊創辦的,蔡老先生早年在北京皇宮裡幫廚,辛亥革命之後,蔡士俊流落於北京街頭,為了養家餬口,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北京前門外開一小飯館,經營蒸餃、餛飩,生意倒還紅火。幾年後,蔡士俊攜家眷輾轉來至鄭州,這也是它的名號裡有「京都」標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