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憲法日】昌河街道夢園社區開展 「12·4憲法日,學習《民法典》」法律進社區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珠山區昌河街道夢園社區開展「12·4憲法日,學習《民法典》」法律進社區宣傳活動。 召開講座 活動當天,夢園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居民代表以及退役軍人對《民法典》進行了更加系統的學習,大家表示
-
星沙街道仙塘嶺社區:開展心理疏導,學會情緒管理
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李娟)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讓轄區經營商戶學會合理的情緒管理。今日下午,星沙街道仙塘嶺社區聯合長沙縣大同社工邀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蔣玉芝老師為轄區經營戶進行心理健康疏導,此次活動有20餘名經營戶代表參加。
-
讓「民政藍」溫暖社區每一位居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委、市政府發出下沉社區第一線防控動員令後,他主動報名下沉社區,每天穿著民政「藍馬甲」去戰鬥。他下沉的南開區萬興街義興裡社區建設於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現有居民2768戶8304人,截至3月16日外地返津人員510人。這裡的老年人、殘疾人、困難人和流動人口比較多,是一個典型的老齡社區,人員複雜導致防控壓力特別大。
-
心理諮詢進社區 親子教育展風採
「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長期積壓就會形成心理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廣大居民排憂解難,讓大家從煩惱中走出來,感受實實在在的幸福。」活動的承辦方內蒙古博澤心理諮詢室負責人張巧蓮說。 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鮮于涼用生動熱情、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人們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分析現狀、講解成因、現場提問等多種形式,向大家介紹了正確的健康觀念,講解了心理健康知識及負面情緒的危害及消除方法,為人們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基本技巧,並通過互動遊戲和現場答疑,給大家很好的啟發和幫助。
-
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網絡全覆蓋 2020年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
2020年,武漢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圍繞這5項任務,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體系建設全覆蓋,促進市民身心健康。 ■ 加強疫後心理疏導 建設文明健康平安武漢 2020年4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增設試點的通知》,武漢市增補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
2020年西夏區社區工作者公開選聘 筆試成績的公告
點擊「西夏發布」訂閱 公眾號ID:xixiafabu 關注 根據《2020年西夏區社區工作者公開選聘工作實施方案》,此次社區工作者公開選聘筆試已結束,現將筆試成績予以公布。
-
和「情緒」做朋友!高新區唐家社區開展線上家庭教育講座
和「情緒」做朋友!為幫助社區家庭和諧共處以及孩子更好地成長,4月3日晚,唐家社區黨委、唐家社區婦聯聯合高新區青年之家、珠海市京工愛心公益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線上家庭教育講座課程,主題為「和『情緒』做朋友」。課程分別在唐家社區的3個居民微信群裡同步進行,吸引上百居民在線互動。本次課程採用線上授課方式,邀請橙子親子俱樂部創始人、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葛榮老師講授。
-
合川民警卓異:穩定社區居民情緒的「消防員」
夫妻矛盾、兩代人教育理念不合、婆媳打架……疫情期間,這些家長裡短,繁雜瑣事,常常會因為疫情導致的隔離、無法外出、無法正常工作等問題,讓負面情緒醞釀發酵,上升為不穩定的因素……如何調解這些糾紛,澆滅人們的「心頭火」,穩定社區居民情緒,這是南津街派出所治安民警卓異工作的重點內容。
-
「我」與「我們」:社區心理學的「社區」意涵框架
社區有兩個被普遍認同的特徵:一是作為地理性表徵的「地域性」;二是作為關係性表徵的「同質性」。從這兩個路徑探問社區心理學中「社區」的意義,可以呈現社區如何作為地域和關係的實施場域和操作對象而存在,也可從中了解社區心理學如何在這樣的框架下被應用於社會實踐。
-
新時代文明實踐|「紅十字會」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進社區
為向社會公眾普及急救知識,提高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12月18日,西夏區西花園路街道橡民社區聯合銀川市紅十字會開展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主題宣講活動。銀川市紅十字會講師通過真人演示、模型人教具操作等方法,向現場觀眾詳細講解了心肺復甦、腦卒中、糖尿病、溺水、氣道異物梗阻等多種常見意外的急救方法,解答相關疑問,讓居民在練習中鞏固學習內容、掌握救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居民紛紛表示,參加這次活動,學到了很多應急知識。
-
夢園社區組織扎染親子活動,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
8月30日,西花園路街道夢園社區抓住暑期的尾巴,在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展了「巧手扎染,傳承非遺」抱枕扎染親子活動,家長和孩子共60多人參加了活動。夢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晶晶說,通過此次活動,讓小朋友們在體驗中了解和認知中國傳統文化的美,讓古老的扎染藝術紮根在孩子們的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得以傳承和發揚。
-
魯山道街道雲麗園社區 嚴把社區入口第一關 為居民築牢安全防線
社區是疫情的重要防線,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魯山道街道雲麗園社區工作者時刻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把好疫情防控的入口關,守護百姓安全。雲麗園社區被評為「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模範集體」榮譽稱號。2020年1月21日,當市民都在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時,雲麗園社區出現了河東區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大年三十,在本應闔家團圓的日子裡,疫情當前,雲麗園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主動退掉了回鄉探親和外出旅遊的車票,各司其職,迅速進入戰「疫」狀態。除夕夜,餐飲店全部閉店休息,麵包和方便麵成為雲麗園社區工作者的年夜飯。
-
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進社區
為加強社區居民自我情緒管理,提高居民心理健康、家庭幸福指數,近日,潼涇一社區邀請蘇州市振華中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沈敏霞老師,為居民們開展一堂關於「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吸引了4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
-
朝陽區社區心理服務站實現組網,居民可就近享受專業心理服務
八裡莊街道社會心理服務站採取了「一站兩處」設置方式,第一處位於在十裡堡東裡127號樓二層,主要面向的是社區居民的團體服務和居民入戶訪談,通過「全面走訪」的方式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另一處位於遠洋家園社區國防教育基地,結合心理沙盤、個案疏導等專業方式,實現個案需求的精準紓解與診療。
-
靜安區曹家渡街道高榮社區舉辦兒童暑期心理健康專題活動
,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高榮社區舉辦兒童暑期「愛生活愛繪畫」活動,曹家渡司法所引入社區心理顧問共同參與,幫助孩子和家長增進感情,增強自信,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學期。8月20日下午,「愛生活愛繪畫」系列活動之心理專場開課,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高榮社區兒童及家長共計18人參加。
-
民政部發布《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
社區照顧是指社區社會工作者採用個案管理、資源連結等方式,為有需要的社區居民提供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權益維護、社會支持等服務。 社區融合是指社區社會工作者通過整合社會資源,相關社會福利,促進社區居民參與政治、社區和睦相處、和諧共進的狀態。 誰來提供社區社會工作服務?
-
蕉城區「我的情緒我做主」進社區活動走進橋頭下社區
8月13日上午,由蕉城區文明辦、共青團蕉城區委、蕉城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主辦的「我的情緒我做主」小學生團體輔導走進橋頭下社區,社區內十餘名孩子及家長參加活動。活動中,心理老師通過圖片和現場演示引導孩子們認識、體驗情緒的多樣性,探索情緒的管理方法,學會接納、合理的表達情緒,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
-
社會治理心理學研究有助提升社區居民議事質量
建立社區居民議事平臺,組織社區居民議事會、社區協商會等活動已成為許多地區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的一個新嘗試。社會治理心理學從群體決策心理視角出發,針對社區議事活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群體決策質量評估的「過程—結果模型」,並基於此開展了對社區居民議事現狀和促進方法的研究。
-
大廚進社區教居民做年夜飯
本報訊(通訊員 雒婕)「您切肉的時候,要看清肉的紋理,記住口訣『橫切牛羊豎切豬』;泡木耳時,可以在水裡撒些澱粉,更容易清潔木耳上的雜質……」日前,來自門頭溝喜樂食府的廚師長走進三家店新老宿舍社區教居民製作年夜菜。由門頭溝商務委組織的「迎新春烹飪廚藝進社區」活動,把飯店的大廚請到了居民家門口,手把手教居民做年夜飯,目前已走進大峪南路二社區、藍龍社區等。
-
三主糧等進社區為居民送健康
12月3日,由內蒙古公關協會、內蒙古營養健康管理協會、內蒙古品牌協會攜手三主糧集團、朝聚眼科醫院、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富興社區居委會、富興社區診所等,開展健康進社區活動,受到社區居民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