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日記」和「ABC模型」:克服消極信念的系統方法
編者按: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時不時地被消極信念包圍?在克服這些消極信念的時候,你可以用到基於認知心理學思維的「ABC模型」——即觸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A)、信念(Beliefs,B)和結果(Consequences,C)。
-
影響負性情緒背後的想法,識別自動思維的模式,才能重建認知
如果來訪者/個體能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並識別出自動思維背後的信念,自動思維就會變得相對可預測或可改變。很多人會被困在自己的深淵中,主要是認知的局限或扭曲的認知思維所導致的痛苦。自我挫敗思維或消極自我評價,都會引起情緒煩惱並幹擾個體的行為。認知重建的目標在於強化個體或(來訪者),讓他們知道正是由於這些內部的思維活動才使你產生焦慮。當我們一起努力找出這些習慣性的思維後,就有辦法替代或改變它們。
-
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的孩子,往往都擁有「元認知」思維模式
愛搞事的弟弟思維靈活,一個問題總能想到不同的點子。雖然哥哥的學習成績更優秀,更乖巧,但是我更擔心哥哥。出在孩子的思維模式上,消極的「我不能」固有思維。那怎麼來改變呢?我們要通過「元認知」來給孩子提供不同的思考模式:孩子要從消極的「我不能」過渡到積極的「我怎麼能?」的元認知模式。
-
腦科學日報:長期處於消極思維模式更易患老年痴呆
1,倫敦大學最新研究:消極太恐怖!長期處於消極思維模式更易患老年痴呆來源:轉化醫學網在6月7日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症與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上的一項針對55歲以上人群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反覆消極思維」(RNT)與隨後的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與阿爾茨海默症有關的有害腦蛋白的沉積有關。
-
反覆消極思維與痴呆風險升高有關!
2020年6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長期處於消極思維模式可能會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在這裡,我們發現某些與抑鬱和焦慮有關的思維模式可能是那些有障礙的人更容易患痴呆症的潛在原因。與其他將抑鬱和焦慮與痴呆風險聯繫起來的研究一起,我們預計長期的消極思維模式會增加患痴呆的風險。但是我們不認為有證據表明,短期的挫折會增加一個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可以用來開發幹預策略,通過幫助人們減少他們的消極思維模式來降低痴呆症的風險。"
-
思維認知原理:從思維模式到方法論
我否認麻木和重複自動化的無效性第一種認知範式被提出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礎單元,是事物背後的抓手如果你也相信每件事背後都有真相,這個簡單的基本原則那麼可能就能更加深刻理解思維模式的價值,也更能體會到在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的大環境下,你應該關注的是什麼,是信息,是具體的成像,還是事物背後的東西如果你明白了事情背後的道理,那就是認識的關鍵那就可以去了解成為高手的思維模式,就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思維模式通過發現模型、刻意練習、及時反饋的三部曲方法論,幫助很多人成為了專家,成了領域內的高手
-
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塑造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框架,此處談的是系統思維框架,是針對」系統思維知識層「的,從系統思維層去設計出一個框架,而對於系統思維的知識層,這很模糊,因此個人採取了系統思維知識層之中所涉及的一個又一個的概念,把這一個又一個的概念組織成一個系統思維的框架。任何一個框架是可以不斷生長的,之前的框架已經涉及到了這些概念:比如願景、目的、功能、結構、形式,現在還要為「這個系統思維框架」繼續增加一個新的概念,是哪個概念呢?是模式。
-
學習《交易心理訓練》第051課:思維模式
心理動力學 方法利用情感關係體驗來打破過去生活中有衝突的行為模式。自我 訓練時,心理動力學要求我們同時關注過去和現在,防止使用不好 的舊模式。認知法強調的則是現在。認知法重視的是我們的思維, 還有思維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和第07章中行為方法一樣,認知法是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認 知法不重視創造關係體驗,它重視的是掌握技術。平時多做練習很 重要,認知法對自我訓練很有好處。
-
警惕消極悲觀心理,3招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在大人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卻是天大的事,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消極悲觀心理。那麼,何謂消極悲觀心理呢?心理學上認為,悲觀是一種由於自我感覺失調而產生的不安情緒,表現為心理上的自我指責、安全感缺失和對預期的負情思維方式(就是對未來總是往壞處想)。
-
扭曲你思維方式的6種認知效應
認知效應會扭曲你的思維方式,增加焦慮感,並導致許多其他的困難。然而,它們通常是用不準確的、通常是負面的方式看待現實的思維模式。作為這種思維的結果,或者在經歷任何其他認知影響時,你更有可能以一種更消極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什麼是認知影響。然後,我們將看看6個扭曲你思維方式的認知事件,並介紹一些幫助你保持控制的應對機制和方法。 什麼是認知影響?
-
高手的思維密碼之:認知模式的迭代升級
要獲得百倍的收益,不是靠百倍的努力,每個時代的高手都是在洞察、利用社會和經濟的底層規律,組合和配置並為自己所用,從而實現個人的爆發式的成長。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背後往往折射出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那這個假如我是一名市長,代表什麼樣的思維程式呢?那就是,一切可以不為我所有,一切需為我所用,這是一種很實際、很功利,卻又很實用的思維模式。當然,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當市長的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可是一個人對待人和事的認知模式卻是可以學習和改變的。
-
《瓦解》遊戲怎麼樣?Disintegration單人模式試玩演示
瓦解遊戲怎麼樣?
-
為什麼會抑鬱,是你的認知功能失調思維出了問題
持有自我挫敗或認知功能失調的人有形成情緒問題的高危性,面對壓力和失望的生活經歷時感到抑鬱。自動思維、不合理的信念和態度誘發快速的情緒反應,通常是焦慮和抑鬱。不合理的信念和態度決定了你對處境的感知和解釋方式,維持不合理的態度和信念的因素有三個:1.選擇性注意2.尋求安全的行為3.認知歪曲
-
重複性消極思維: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一個重要臨床目標?
雖然我們在治療心理健康問題的方式上取得了進展,包括作為主要循證方法的認知行為療法,但目前治療的效果仍然有限。重複性消極思維(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RNT)就是一種與一系列精神障礙相關的機制。RNT的特點是,以一種無效和難以控制的方式反覆去思考消極想法。
-
你腦海中的那個聲音:十大常見的「消極自我對話」類型
許多時候,我們心理上以及情感上的痛苦其實是源自於我們在自己的腦海中與自己的對話,心理學家稱這些在自己頭腦中進行的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的對話為消極自我對話。在本文中,我們將首先探討消極自我對話的真正含義,然後列舉最常見的消極自我對話類型(有時也稱之為認知扭曲),以及一些可以用來識別並改變消極自我對話的策略。何為「消極自我對話」?
-
BTT教學模式認知
BTT教學模式——以腦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這種把教育學與腦科學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極具科學性、理論性,這種教學模式並不陌生,潛意識一直存在。
-
多年寫日記的啟發:難怪那麼多人,有這種記錄生活的習慣
一位網友說:當我老了的時候,回首一生日記,可以證明我的日子是像水滴那樣,一天天滴走的,而不是像一川江河倏忽而逝;「回憶是會騙人的,而日記就是為了真實的面對過去」;「用書寫對抗時代的平庸和思維的淺薄」;「你會發現好多人,好多事是會改變的」;「寫日記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
心理科普:思維反芻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 一種思維模式?
存在思維反芻的患者常常會認為思維反芻可以讓自己想得更清楚,更有把握,或者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但實際上思維反芻使得個體疏遠了獎勵性更強的、更積極的行為和活動,反而有助於孤立和被動性。我舉個例子。比如,普通人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自己好懦弱,沒有自信,人生太失敗了。
-
升級思維方式,提升認知能力的2個重要策略!
精進我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升級我們的認知」。(所謂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我們常說的感知、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等都是認知能力的範疇。)升級認知能力的關鍵,是升級思維方式。比如在「努力」這件事上,不同思維方式的人理解的努力就是不一樣的。
-
5種導致焦慮的思維模式,你是否中槍?
焦慮程度越高、時間越長的人,就越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思維模式,對現實的評估和解讀往往不切實際。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就是要麼全部、要麼沒有,走兩個極端。這種扭曲的思維指的是只看到事情消極的一面,看不到積極的一面,其結果是對世界充滿悲觀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