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思維密碼之:認知模式的迭代升級

2021-01-10 狼叔三少

要獲得百倍的收益,不是靠百倍的努力,每個時代的高手都是在洞察、利用社會和經濟的底層規律,組合和配置並為自己所用,從而實現個人的爆發式的成長。

一堂作文課引發的思考

上初中時,每個周五的下午是作文課,分兩個課時,第1個課時會朗讀上周作文的範文,也就是同學中間還寫得不錯的作文,第2個課時是布置將要寫的作文主題,

一次作文課,那次的主題是:假如我是……

又到周五,語文老師照例挑選了兩篇範文,第1篇是——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寫到自己若當了科學家,將研究納米機器人、還要探索外太空等等……

底下的同學們聽了,不住的發出『哇』的聲音,覺得這位同學真是腦洞大開。

接著,語文老師說,還有一篇,這個角度,嗯,有點新穎,說完,嘴角微微翹了一下。

「這位同學的寫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我是一名市長。」

語文老師朗讀起來:「假如我是一名市長,那麼,這篇作文將由我的秘書來寫,完。」

底下同學哄堂大笑。

很多年過去了,我對這個場景還是記憶猶新,那時候就是覺得好笑,除此之外,似乎還有點別的什麼怪怪的感覺,但一時又說不上來。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我對這件小事也有了新的認識。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背後往往折射出一個人的思維模式。

那這個假如我是一名市長,代表什麼樣的思維程式呢?

那就是,一切可以不為我所有,一切需為我所用,這是一種很實際、很功利,卻又很實用的思維模式。

當然,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當市長的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可是一個人對待人和事的認知模式卻是可以學習和改變的。

在我的圈子裡,首先定義的就是思維程式設定,我們沒有大小之分,沒有前後之分,沒有上下級之分,我們彼此稱之為總裁。

總裁的含義有三個意思:

1、公司營運長;

2、匯總裁決事情;

3、總是別出心裁的人。

這三個含義,不管哪一個都對個人有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

關於資訊,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就是:知道資訊在哪,比知道資訊是什麼更重要。

在科技匱乏的年代,把為數不多的資訊儲存在大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一個資訊在網上可以輕而易舉就獲得的年代,則大可不必。

認知模式的改變——調用資訊而非記憶資訊。

今天的資訊有多容易獲得?

從我住的小區到最近的書店,步行大概要30分鐘,而我從口袋裡拿出手機去搜索一條資訊,大概只需要10秒鐘,10秒鐘和30分鐘的區別,就是這20年信息調取的速度的差距——180倍。

如此快的調取速度,使我不必再記住每條資訊的具體內容。取而代之的是,我只需把各種資訊歸類、整理、儲存,在我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拿來能用就行,這讓我的儲備知識量大大增長。

與此同時,我必須升級大腦的另外一個軟體處理能力,也就是代表我的理解能力。信息的存儲和處理能力必須與之匹配,而這也讓我開始用一種新的方式學習和記憶。

學習的目標不是浸泡在各種資訊裡,而是如何調用資訊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分類、存儲、調取、運用的四步法。

今天,如果還把注意力放在一年如何讀100本書,並且嘗試記住它們的內容上,這將是悲哀的。這就好比一個人要把自己通訊錄裡的電話號碼全部背下來,然後才去打電話。

資訊不等於智慧,再海量的資訊,只要躺在安靜的角落裡,它就是沒有價值的,只會發臭、發黴。未來的能力,是抓取信息的洞察能力、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和運用信息的思考能力。

至於如何洞察?如何搜索?如何運用?如何讓資訊為自己所用,以後有機會陸續分享。

相關焦點

  • 優秀的人如何成長:從自我迭代到認知升級
    這個方法,我把它叫做」認知升級」。大家對這個詞應該不會陌生。前陣子,傅盛有一篇文章,講的就是認知升級。他說,人要經歷三次認知升級過程,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終到」不知道自己知道」。但我要講的」認知升級」,不是這個範疇。我指的,是心智和認知的全面升級 —— 亦即推翻舊的認知,全面建立新的認知和心智。
  • 思維認知原理:從思維模式到方法論
    我否認麻木和重複自動化的無效性第一種認知範式被提出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礎單元,是事物背後的抓手如果你也相信每件事背後都有真相,這個簡單的基本原則那麼可能就能更加深刻理解思維模式的價值,也更能體會到在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的大環境下,你應該關注的是什麼,是信息,是具體的成像,還是事物背後的東西如果你明白了事情背後的道理,那就是認識的關鍵那就可以去了解成為高手的思維模式,就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思維模式通過發現模型、刻意練習、及時反饋的三部曲方法論,幫助很多人成為了專家,成了領域內的高手
  • 如何實現「認知升級」?
    所謂「認知」,就是人腦認識、加工和存儲信息的過程,簡單來說,認知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式,是所有行為的內在邏輯。因而,認知能力會直接決定我們的日常選擇、發展路徑乃至人生高度,升級認知能力對個人發展至關重要。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在持續的學習和體驗中反覆鍛鍊和升級的,「反饋「正是這一過程的核心要素。
  • 好買商學院 | 最好的投資,就是讓你的認知迭代
    投資從本質上說就是認知的變現。一切成功的投資,都是從正確深刻的認知開始。 基金投資首先需要了解這些追隨高手無疑是最快的方式基金漲跌牽動著人性,追漲殺跌反映著人性,這正是虧損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漲跌?你知道股票型基金賺什麼錢?
  • 青島臺東步行街迭代升級的密碼——「1253」
    從2019年底啟動「臺東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 再到量身打造的「1253」行動方略,市北區對於街區迭代升級工作,可謂不惜餘力。而此次躋身全國試點,必將迎來一次「躍級之旅」,借勢激活這片青島百年商圈。
  • 在知識焦慮時代,如何通過升級認知成為一個高手?
    在《我懂你的知識焦慮》中,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永浩(羅胖)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知識盛宴,為我們講述了認知思維,升級認知,參與未來的故事。現在,讓我們一起翻開《我懂你的知識焦慮》,和羅胖一起認清事實,成為一個高手,和時代的跨越者吧!
  • 升級思維方式,提升認知能力的2個重要策略!
    精進我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升級我們的認知」。(所謂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我們常說的感知、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等都是認知能力的範疇。)升級認知能力的關鍵,是升級思維方式。比如在「努力」這件事上,不同思維方式的人理解的努力就是不一樣的。
  • 你和高手的差距,不在智商,而在於思維模式
    【4】從臉上看出貧富貴賤【6】你的微信頭像說明了你的人品在普通人的眼裡,「高手」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詞。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與高手之間的差的是智商的距離,但實際上,只要換種「思維方式」,你也可以成為一名高手。
  • 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塑造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框架,此處談的是系統思維框架,是針對」系統思維知識層「的,從系統思維層去設計出一個框架,而對於系統思維的知識層,這很模糊,因此個人採取了系統思維知識層之中所涉及的一個又一個的概念,把這一個又一個的概念組織成一個系統思維的框架。任何一個框架是可以不斷生長的,之前的框架已經涉及到了這些概念:比如願景、目的、功能、結構、形式,現在還要為「這個系統思維框架」繼續增加一個新的概念,是哪個概念呢?是模式。
  • 灰度認知社曹升:高手決策的底層邏輯
    也就是先向外借眾人之力和眾人之智,然後再啟動個人決策;如果不能破掉「我認為對」、「我喜歡」、「我懂的」、「我過去就是這麼做的」,不破掉我自己所在的圈層認知同質化,就不要做重大決策。思維調整,通常有3種方法:認知升維、認知平維、認知降維。① 認知升維,找全局解站在更高的視角,俯視問題所在的整個時空環境,看到更多的趨勢性、方向性、苗頭性板塊性的要素,給出一個當下和局部不一定最優,但是長期和整體最優的全局解。
  • 用認知日記瓦解消極思維模式
    使用認知日記的方法之一就是跟蹤自動思維模式,這樣你就能意識到消極自我對話及它與情感和行為的關係。通過認知日記,我們可以重組思想地圖。認知日記就像論壇一樣,對於消極的思維模式,我們可以激烈辯論。你要運用情感的力量瓦解消極的自動思維,形成新的思維模式,這是一種情感體驗。
  • 搞清定義好上路:構建心智模型,升級認知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16年近一年思索反思以及講課裡多次提及「努力決定下限,思維決定上限」,從哪個思維維度考慮問題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參加李笑來的新生大學,也強調如何提高元認知以及認知升級;最後16年末有幸學習接觸投資大家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綜合以上決定清零重頭學習相關知識,希望個人兩年左右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體系。
  • 實踐思維:用理論升級思維,用思維改變行動
    個人能力提升實踐思維:用理論升級思維,用思維改變行動#思維的提升需要大量的刻意學習理論行動是成為一個領域高手的捷徑但不是說實踐不重要,我們刻意學習理論的目的是提升認知從而找到我們行動。認知升級非常重要,但無法替代行動。我們容易被假裝的努力所侵害,買各種線上線下的課程,參加各種訓練營,每次課程都醍醐灌頂,長期沉浸在學習的喜悅中不能自拔,而忘了持久而踏實的去行動。最終還是在原地,成為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 改變實體店經營困境的必修課:營銷思維升級
    傳統實體店坐等顧客上門的時代早已過去,當前的實體商業,更需要一個整體的營銷思維遞進,真正的面對自身,積極轉變經營方式,才能跟上時代,破除困境。思維轉型,首先就要做到不再固守傳統,轉變對網際網路的認知。這些年受到電商的打壓,「思維對抗」曾經是實體店經營者的普遍心態,對網際網路和電商一味排斥和敵視。
  • 7個認知升級方法,幫助很多人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有適合你的嗎
    這三類情緒蒙蔽了我們理性分析和判斷的思維,導致不能客觀冷靜地分析解決事情。所以,需要繼續深入下去,加深我們的認知。2、理清目標,多個計劃保底理性,就是壓力下的優雅。具體而言,如果選擇讀書和寫作這類認知升級活動做為職業,也會產生持續不斷的複利效應。7、全景思維,了解根本規律全景思維,是屬於宏觀哲學理性的思維方式,比如熵增思維、演化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等等,是我們了解這個世界的根本依據。
  • 迭代思維:沒有萬無一失的計劃,只有不斷升級的行動
    其實,如果他了解迭代思維就會發現,當你行動起來,就已經打敗了大多數人。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與其一個人在那胡思亂想,想很多問題,不如放手一幹,時間自會給答案案。先幹起來,才有機會升級完善一定要萬事俱備才可以行動嗎?不是的,我們可以邊幹邊學。插坐學院總裁何川和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有過這樣一番對話:何川認為產品一定要做到85分才能推廣。林少認為不是,他說產品是逐漸迭代的,一家公司也是逐漸迭代的。
  • 今天你不懂思維模式,明天就要按照別人的思維模式做事
    有人說在人的大腦裡,思維就像是一塊農田,你自己不種上莊稼,就會雜草叢生,或者說這塊農田裡,你不種莊稼,就會別人來種上莊稼。你不學習思維模式,就要去按照別人的思維模式做事;你不學習解決方案的策略,就需要去付費購買別人的解決方案;你不解決自己獨立判斷思考的問題,以後的時日裡你也遲早要來解決這個問題。
  • 呂生榮:模式思維
    昨天的內容,我提到一個點,普通人是讀書做事,高手是讀人,領袖帝王之才是讀無字天書。無字天書這裡我就不講,因為這個東西很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是看不出來的,佛家也講過,有字為無字,無字為有字,有字無字,何必糾結呢?這個由於跟我這裡要分享的模式思維無關,所以這裡就不多講,後面弟子密訓的時候,會在「破人框」的框架思維體系上細講,現在先直接分享模式思維。
  • 真正的高手,都有一種「元認知」能力
    而是「指數型思維」》。這篇文章被大量轉載,全網閱讀近千萬次。有人說,讀完以後醍醐灌頂;也有人說,看完以後不知所云。 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其實總體只講了一個維度,即高手是如何順勢而為。 換言之,也就是《荀子·勸學》中所說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 人生沒有天花板:拆掉思維的牆,變身高手完成躍遷
    應對這個問題,他提出了5大解決方法,包括:- 外包大腦,解決進化問題- 冪律法則,布局高手戰略- 聯機思考,解決學習焦慮- 破局思維,掌握透視能力- 內化修煉,成為躍遷高手而我將其理解為一個職場高手成長蛻變的全過程,即:由外向內學習方式的轉化,由點到面思考習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