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有什麼魔力?中國人躲不開騰訊,就像韓國人離不開三星

2021-01-16 五商文化

不知不覺,騰訊就已經經過了22年的歷練,在這些年當中,我國的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騰訊也一直走在最前端的位置,飛速發展,社交、娛樂、出行、支付等等,騰訊帶領著一眾追隨者,迅速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到現在,中國人躲不開騰訊,就像韓國人離不開三星一樣。

2021年是微信走入大家生活的第十年,1月7日字節跳動指控微信,說一個小程序被微信卡了兩個月始終不通過,11日,字節跳動再次發文控訴,指微信沒有理由的「封禁」,微信沒有回應,幾天之後,沒想到小紅書、知乎等等產品也也被封閉了跳轉功能。

微信憑藉一己之力,硬生生地將國內大半個網際網路圈的產品都控制在了自己制定的規則當中,很顯然,微信一點都不慌,就算面對各家的指控,它依舊很穩,「流量即規則」這句話,在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門檻,馬化騰有什麼魔力?能將這個時代看得如此透徹,確實不凡。

在短視頻領域,為了能制衡抖音,騰訊入股快手的同時,還先後嘗試了17款產品,最終還是在微信視頻號上站穩了腳跟,2億日活的視頻號、3億日活的快手,就是騰訊的手筆。再加上對於騰訊直播、企鵝直播等等產品的打造,對虎牙鬥魚整合,成功打入行業深處。

在線上音樂方面,收購酷狗、酷我,加上自身的QQ音樂,佔據了70%以上的市場。騰訊現在甚至已經不是一家企業的名字,而是一整個系,很多企業都和騰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近備受爭議的拼多多,最初不過是微信用戶「拼單」的一種方式。

三星在韓國,也是滲透到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卻備受爭議,騰訊不同,大多人對於騰訊甚至有一種情節。社交和遊戲領域已經完全領先,其他領域也都有騰訊的影子,這個巨頭,終究真正的不可撼動了。

對於騰訊,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韓國人躲不開三星,中國人躲不開騰訊
    根據《QuestMobile2020全景生態流量秋季大報告》,2020年9月,騰訊系App依舊佔據了40.9%的用戶時長,以絕對優勢霸佔了中國人的網際網路時間。手握強大的流量池,也催生了騰訊按自己意志分流的權利。「頭騰」大戰的最新一次交鋒便能體現這點,微信不通過飛書文檔小程序,騰訊新聞的App屏蔽「微信封禁飛書」的關鍵詞。
  • 騰訊馬化騰有什麼不一樣?
    馬化騰創立的騰訊是中國最大的虛擬經濟代表,為何能入選?一見君思之良久發現,和馬雲、王興等企業家相比,馬化騰有三大非比尋常之處。其一、另類低調這些年,國內的很多企業家都低調。但一見君覺得,並不是不說話就是低調,低調分兩種。
  • 馬化騰:騰訊的發家史 十年QQ在線人生
    「不能否認,很多事情都離不開運氣。」在回憶創業歷程時,馬化騰並沒有首先說起技術或者創意,而是開玩笑似的談起了自己的幸運。「從沒想過一定要開公司當老闆,我們幾個同學只是想有個機會去發揮所長,最好有一點小回報,僅此而已。」     1998年,馬化騰和幾個同學成立了自己的軟體公司,當時公司很小,主營業務是為其他公司做軟體外包。
  • 細數騰訊發家史,馬化騰竟不是騰訊第一任董事長?說出來你都不信
    細數騰訊發家史,馬化騰竟不是騰訊第一任董事長?說出來你都不信說這些年改變中國的幾大企業,我認為阿里和騰訊這對網際網路雙雄必定榜上有名。這兩家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風雨,已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家公司。無論是微信還還淘寶,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不用說那些數量龐大的阿里系,騰訊系企業了,可以說中國人的生活是離不開這兩家公司的。除了同樣是中國的牌面企業之外,這兩家公司的發家史也有幾分相似,在創業初期同樣擁有著艱苦奮鬥的辛酸往事。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騰訊發展初期的那些事,騰訊最初是由馬化騰和4位他的好友共同創立的。
  • 富二代還是中國首富,馬化騰的父母給了馬化騰什麼?
    相信騰訊QQ和微信大家都很熟悉,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這兩個社交軟體了,對於他們的創始人馬化騰我們大家也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馬化騰其實還是個富二代、官二代。我們聽慣了很多企業家白手起家的故事,甚至有些企業家家徒四壁後來獲得成功,對於這種屌絲逆襲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喜聞樂見,因為他們在發家前的經歷和我們太過於相似了,在讀到他們故事的時候我們總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代入進去,但是馬化騰不一樣,馬化騰其實是一個富二代和官二代,他的父親馬陳術曾經在交通部擔任過很多的官職,後來還擔任過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
  • 韓國人說越南人表現比中國人好,你有什麼看法?
    韓國人說越南人表現比中國人好,你有什麼看法?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於全世界人們來講,東南亞國家非常受人們的青睞,尤其是越南這個地方,這幾年旅遊業都不斷地興盛著,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越南遊玩。他們這番話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我們中國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些焊工居民為什麼這麼堅定呢?中國人可是給你們旅遊業帶來收益最高的,而越南人呢?」
  • 騰訊頂格收購三星產險股權 BATJ如何打贏保險科技下半場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700.HK,下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騰訊集團近日出品的《三觀》年度特刊前言中表示。今年以來,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保險領域,一向比較低調的騰訊開始頻頻發力。三星產險:蟄伏中國的韓國巨頭韓國有句俗語:韓國人的一生無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在三星帝國的版圖中,金融板塊是除了電子業務最重要的板塊,而且早在進軍電子行業之前,便已涉足該領域。
  • 韓國人看清楚了,中國人為什麼比你們牛-轉
    ,韓國有三星,LG,中國有什麼?中國人常常一時語塞,說不出話。我想請問韓國人,你們除了三星,現代,LG,還有什麼?這幾個企業產值佔你們韓國總產值的大半,幹掉這幾個公司,韓國就完蛋了,其他的呢?我們中國有什麼?
  • VVIP收費遭爭議,騰訊視頻慶餘年,官方大罵中國人
    割韭菜未遂之後,騰訊官方帳號大罵「中國人不配」  12月19日,騰訊新聞旗下帳號「新聞哥」發布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人不配擁有精神生活!不配!」。  啊?  我今天才看到這篇文章。  看完之後,怒氣無處發,又怕人家投訴我,只想平心靜氣的問一句:  馬化騰,你到底是不是中國人,有一群拿著你薪水的人這麼罵中國人,你管不管?
  • 看完雷軍發的開年紅包金額,再看馬化騰的,網友:騰訊員工要笑了
    看完雷軍發的開年紅包金額,再看馬化騰的,網友:騰訊員工要笑了已經正月初九了,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回歸了工作崗位。而不少的企業,在每年開工的第一天都會給員工法傷一個開年紅包,圖個吉利。當然,這對於員工來說,也是一份不大不小心意安慰。
  • 99%人不知道!阿里巴巴/騰訊名字是這麼來的
    中國網際網路的三大巨頭,簡稱「BAT」: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當初開始創業的時候,大家知道它們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嗎?估計99%的人都不知道。對於科技公司來說,起名也是門大學問。最近阿里就在起名這事上再次引起關注,馬雲將其股票代碼定為「BABA」——難不成以後買阿里股票都要管它叫「爸爸」嗎?
  • 騰訊在杭州開了個會,阿里:小馬還得多學著點兒
    1這兩天,馬化騰在杭州開了個會,是騰訊的主場,講的是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據說是騰訊每年在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一場會,到會人數過千,而且規格很高。看了整個直播,給我的感覺是,這個會挺阿里的。在杭州開,請的是浙江省政府的領導,講的又是「賦能新結構、連接新動能」、「數字經濟總體量在GDP的佔比」這樣的話題,這個畫風真的特別像阿里。
  • 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吃米飯有什麼不同?網友:差別一目了然
    在中國也都是地大物博的,而且像是每個地區他們的飲食方面都是不完全一樣的,也更別說像是和其他一些國家了,像是差別也都是有更大的不同,就像是一些飲食還有各個方面的一些文化,也都是存在著一些很多的差別。就比如說像是韓國和日本,他們這兩個國家也都是和我們中國也都是有了非常多的一些不同,就像是我們都會知道這三個國家一般距離的還會比較的近,但是文化卻都是完全的不一樣,而且像是飲食的方面,更有了一些很多的不同。那麼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吃米飯有什麼不同?網友:差別一目了然。
  • 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吃米飯的區別,網友: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吃米飯的區別,網友: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說到如今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差距非常大的,而且不單單只是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就但但是我們中國可以說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獨有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
  • 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韓國網友:中國人說話很響
    標題: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下文是Quora網友的精選評論(原文已翻譯):Jay Lee,住在韓國蔚山對中國的情緒很複雜。歷史上有很多文化元素來自中國人。與此同時,我們為幾百年來形成的文化獨立性和獨特性而感到自豪,而今天我們似乎在文化素質方面似乎比中國人有優越感。韓國人認為中國人是粗俗的,不文化的,這是一種刻板印象,其中大部分是由典型的韓國人與一個中國遊客的互動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幾十年前訪問其他國家時的一個韓國人的確切形象。甚至在此之前也是日本遊客的形象。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三星集團外國資本佔比55%,日本索尼的最大股東是美國預託證券,三菱、阿斯麥爾、奔馳等等,這些科技巨頭都有外國投資者的身影。馬云為了讓阿里巴巴擁有更持久的發展動力,曾經向多位國內大佬和投資機構求援,包括柳傳志、雷軍和馬化騰等,但當時的國內資本並不看好馬雲的商業模式,要把網際網路流量做到幾百億,簡直就職天方夜譚。
  • 騰訊公司每天能賺2個億,可馬化騰為什麼開心不起來?
    眾所周知,昨天騰訊發布了一份亮眼的財報,為什麼說亮眼呢?因為從騰訊發布的財報數據來看,騰訊幾乎是每天都能賺2個億。可筆者卻說馬化騰可能高興不起來。騰訊財報:全年淨利潤715億,同比增長74%,還是那麼霸氣。
  • 騰訊隱秘的基礎科學布局:從救命的AI,到馬化騰的無用功
    在會場的另一端,騰訊(00700.HK)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正在看著直播。「從引力波、韋伯望遠鏡、染色體重組,到騰訊AI在醫療農業領域的探索,都印象深刻。」馬化騰在微信朋友圈寫道。看似和騰訊的主營業務無關的WE大會,其實是騰訊在基礎科學的一個重要窗口。就像這場看似「無用」的大會一樣,騰訊在基礎科學的研究和投入很多都是在秘密中進行。
  • 馬化騰發文總結2020:正直是騰訊最基本的價值觀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發文總結了2020,他表示2020年黑天鵝滿天飛,認為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馬化騰的文章是發表在騰訊出品的年度特刊《三觀》中,騰訊表示這個三觀指的是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該特刊「以一年為單位,記錄騰訊的成長和主要變化」。
  • 騰訊泛娛樂戰略馬化騰希望與迪士尼合作
    至此,騰訊公司成為繼盛大集團之後,國內第二個提出娛樂化戰略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  據稱,作為騰訊泛娛樂化戰略載體的騰訊兒童已經被列為與騰訊網、拍拍、搜搜並駕齊驅的子品牌之一,其在騰訊公司董事長兼CEO馬化騰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並且,為了在先期牢牢地站穩市場,馬化騰對它沒有任何營收的指標!「在線上,我們甚至都沒有盈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