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前,62歲的李先生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總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尤其是吃東西的時候。由於他平時抽菸,所以並沒太在意,以為只是咽炎犯了。
可20多天過去了,這「咽炎」不但沒好,上腹還出現了持續性隱痛,最後連水都無法下咽。20天瘦了6斤,症狀還越發嚴重,李先生意識到不對勁,連忙到醫院檢查,他想了最壞的結果,可胃鏡報告出來時,還是猶如晴天霹靂。胃鏡檢查顯示:食管中下段有一個2.5cm×3.0cm大小的腫塊,表面凹凸不平,局部狹窄伴梗阻。經活檢,提示為食管癌中晚期。
食管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哪些人需要警惕?如何早發現?
發現就是中晚期?這些症狀需留心
食管癌在我國高發,排在惡性腫瘤的第4位,年新發病例15萬以上,佔世界年發病例總數的一半多。河南林州市、輝縣市等地,是中國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食管癌的早期表現缺乏特異性,極易被誤診。」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孫海波說,食管癌之所以很難在早期發現,一是因為食管癌的早期症狀多不典型、沒有特異性、時好時壞和反覆出現。二是食管癌早期很容易被當成其他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被當成「咽炎」。
因此,當出現以下症狀時,要高度警惕食管癌的可能,及時就醫。
1、大口吞咽有梗噎感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一般在第一口進食時出現,以後即消失,幾天到幾個月出現一次,容易被忽視。也有持續出現的,但多誤為咽炎或食管炎,自服消炎藥後能緩解,實際上不服任何藥物,症狀亦可緩解,因為該症狀的發生不是由於疾病的機械梗阻所致,而是與病變部位的炎症、神經反射、食管痙攣等因素有關。隨著病情進展,出現症狀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症狀更趨明顯,臨床上極易誤診。
2、食管內異物感
約有15%-21%的患者吞咽時自覺食管內有異物感。部分患者進食時感覺有異物粘附在食管壁上,有種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適感。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管病變的部位一致。
3、胸骨後疼痛、不適或梗噎感
進食後或不進食時出現輕度胸骨後疼痛感,時有時無,進食熱食時更易出現。有時候吞咽食物時在某一部位停滯或輕度梗噎感。
4、下段食管癌還可以出現劍突下或上腹部不適,呃逆、噯氣
「食管癌的病發與平時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居峰說,食管癌好發於50歲以後男性,以農村老人居多,比如進食過快,經常吸菸喝酒,食用粗糙、過燙的食物等都可能增加發病率。」
絕大多數食管癌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
1、吞咽困難
90%左右的患者都是出現此症狀後來醫院就醫,而且吞咽困難症狀隨時間流失呈進行性加重。開始進食大塊食物時出現,逐步發展為進食米飯大小食物時也需要開水或稀飯衝下,隨後發展為只能進食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嚴重者最後滴水不進。這個過程一般僅需3-6個月。
2、梗阻
嚴重者進食時完全梗阻,並常伴有持續性口吐泡沫樣粘液。這是由於食管癌的浸潤和炎症反射性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所致。粘液積存在食管內可導致返流、嘔吐甚至引起嗆咳,嚴重者出現吸入性肺炎。
3、疼痛
多為進食時吞咽痛,晚期者出現持續性胸骨後或背部疼痛,其性質為鈍痛或隱痛,亦有燒灼痛或刺痛,並伴有沉重感。疼痛的部位同病變的部位可以不一致。疼痛常常提示腫瘤已經有外侵,引起食管周圍炎、縱隔炎,但也可以是腫瘤引起食管深層潰瘍所致。疼痛嚴重不能入睡或伴有發熱者,不但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小,而且應注意腫瘤穿孔的可能。
4、出血
少數食管癌病人也會因嘔血或黑便而來醫院就診。腫瘤可浸潤大血管特別是胸主動脈而造成致死性出血。對於有穿透性潰瘍的病例特別是CT檢查顯示腫瘤侵犯胸主動脈者,應注意出血可能。
5、聲音嘶啞
常是腫瘤直接侵犯或氣管食管溝淋巴結轉移後壓迫喉返神經引起。
癌症?炎症?可通過檢查區分
孫海波副主任醫師說,如果通過症狀難以區分早期食管癌和慢性咽炎,還可以到專科醫院做如下檢查來鑑別。
1、消化道鋇餐造影
僅在病變發生解剖形態學明顯改變時才能顯示出來,早期食管癌的診斷陽性率較低,準確率僅為50%左右,因此單純X線造影不能獨立作為早期食管癌的診斷方法。
造影有可能顯示病變區黏膜皺襞增粗、迂曲、紊亂和中斷,小潰瘍龕影,小充盈缺損,局限性管壁僵硬。出現這些特徵提示病變已非很早期,至少為早期浸潤癌。
2、胃鏡或食管鏡
內鏡用於食管癌診斷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直接看到癌腫,還可進行腫瘤活檢獲得病理學診斷,診斷率可達80%。
它比上消化道造影能更好地顯示病變,特別是細小的早期食管癌。
當患者有吞咽不適或進食後胸內疼痛等症狀,上消化道造影未能顯示食管異常,應毫不猶豫地進行纖維胃鏡檢查,以排除食管癌。
3、內鏡超聲檢查
內鏡超聲是將內鏡與超聲技術合為一體的新型技術,通過內鏡直接觀察食管腔內的形態改變,同時進行實時超聲掃描,可以獲得食管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徵,獲得比X線、CT和內鏡更加豐富的信息。
高頻超聲可以區分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癌變,區分上皮內癌、累及固有層的最早期浸潤癌(黏膜內癌)和浸潤至黏膜肌層的早期浸潤癌(黏膜下癌)。
與內鏡比較,內鏡超聲檢查能夠發現更早期的食管黏膜病變,對發現早期食管癌具有更重要的價值。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為「哎喲不怕」設一顆小星星吧~
可以更快找到不怕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