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美國,色情行業迅速發展,社會心理學對色情作品的研究著重於對性暴力的描寫。一個典型的性暴力場景中,一個男人強制一個女人性交,最初她會抵抗並試著擊倒襲擊她的人,但逐漸的,她被性喚醒,也停止了抵抗。最後她完全進入了一個愉悅的狀態,並不斷要求更多。當然 ,問題的關鍵是在強暴時女性的實際反應並非如此 ,社會心理學家提出,觀看這樣的虛擬場景會(1)歪曲其關於女人對性侵犯的真實態度的認知;(2)增加男人對女人的攻擊,至少在實驗條件下是如此。
對性現實的歪曲理解
觀看性暴力是否可以強化所謂「強暴謬論」:女性會歡迎性騷擾——女性在說「不要」時的時候並非真的意味著不要?研究者們考察了強暴謬論接受度與觀看電視的頻率之間的關係。為了找出答案,研究者給被試大學男生觀看了兩個與性無關的電影或是描寫性的電影(一個男人制服一個女人),一個星期以後,做另外一個主試的試驗時,看過有適度性暴力描寫電影的被試更容易接受對女人施加暴力的行為。
另外也有相關研究顯示,接觸色情信息,會增強人們對強暴謬論的接受程度。連續看了3天性暴力的電影後,男性被試對強姦和砍殺的焦慮水平逐漸降低,和其他沒有觀看這種電影的被試相比,他們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表現出更少的同情心,對受害者受傷害的程度估計偏低 。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性啟示(即許多女人喜歡被徵服)是非常微妙、不大可能會招致反駁的。媒體常常把性侵犯描述為女人的抗拒融化在了男性有力的臂膀中,我們不難理解,甚至許多女性也會相信:或許其他女性喜歡被徵服——而實際上沒人會認為自己會是這樣的。
針對女性的攻擊
有證據表明,色情作品會導致男性對女性的實際攻擊。相關研究也提出了這種可能性。一項研究在考慮性別因素後,發現經常觀看色情網站的學生在隨後的三周內更可能對朋友和戀人實施身體攻擊,且在實驗室試驗中,他們也對另一名學生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
加拿大和美國的性罪犯承認了色情作品的作用,在155名因網絡兒童色情作品被捕的男性中,85%的人承認 自己曾騷擾過至少1名兒童。每名罪犯平均騷擾過13 名兒童。
為了排除有暴力傾向的人更可能喜歡暴力色情作品的可能性,研究者在給被試觀看中型、色情、暴力色情的影片後,讓其教他們的一個男性或女性同伴學習一些無義音節,並由他們控制對同伴的錯誤答案施加多大的電擊懲罰,看過強姦電影的男生傾向於給予同伴更強的電擊 ,尤其當他們感到憤怒而且同伴為女性時,該研究得出結論:暴力色情刺激增加了對女性的懲罰性行為。
另一個實驗通過要求經常觀看色情電影的大學生戒除色情作品一個月,對照組則捨棄某種喜歡的食物,結果顯示,停止觀看色情電影後的大學生攻擊性降低。
此類實驗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科學研究,也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在一項大範圍的美國成年被試的全國性調查中,11%的女性報告了曾被男性強迫與之發生與性有關的行為。
其他工業化國家中進行的調查得到了類似的結果,近3/4的陌生人強姦以及幾乎所有的熟人強姦都未曾報告警方。因此,官方報告的強姦案發生率嚴重低於實際的強姦案發率。
媒體意識教育
今天,對於媒體中充斥著的對婦女的騷擾、虐待、強迫的畫面,人們業已司空見慣。那麼我們是否應當對媒體中貶低、侵犯女生的內容進行限制呢?
作為媒體監管制度之外的另一種方法,很多心理學家都喜歡使用媒體意識訓練,以往對色情作品的研究中,研究者成功教育被試並使他們重新認識女性對暴力的真實態度。而通過增強人們對色情作品中女性主導的觀點和存在的性騷擾、性暴力等問題的警覺性,我們或許可以揭穿女性喜歡受脅迫的謬論。
Ref: 《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