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談談性別偏見
本篇談談性別刻板印象,即人們有關女性和男性事實上如何行為舉止的信念。
性別刻板印象:
從有關刻板印象的研究中,有兩個結論是毫無疑義的:存在很強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且正如常常發生的那樣,刻板化群體也接受這種刻板印象。男性和女性會一致認為你可以根據書的性感封面來判斷一本書,在一項調查中還發生性別刻板印象比種族刻板印象更強,比如認為兩性同樣易動感情的男性只有22%,剩餘的78%的男性中,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易動感情的人數遠遠多於認為男性更易動感情的人數,其比例是15:1,而在女性中,她們的答案是一樣的。
那麼性別刻板印象是否能夠得出準確的結論呢?在考察了27個國家的數據之後,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女性更易相處,而男性則更加開朗,性別刻板印象的持續性和普遍性,使得一些進化心理學家相信性別刻板印象反映了天生、穩定的本質特性。
刻板印象並不是偏見態度,刻板印象可能為偏見提供支持,不過拋開偏見而言,人們可能會贊同男性和女性雖有差異但彼此平等。
性別態度:善意的還是惡意的
多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可能會以發自肺腑的負面情緒來對待某些群體,但他們不會這樣來對待女性,大部分人更喜歡女性而非男性,他們感覺女性更善解人意、和藹、樂於助人。因此,一種有利的刻板印象導致了一種有利的態度,社會心理學家伊格利為這種有利的刻板印象取名為女性優秀效應。
不過性別態度往往是好壞相伴的,在調查了19個國家的15000人後,他們常常將善意的性別偏見(女性的道德敏感性更高)和敵意的性別偏見(一旦男性作出承諾,她就會牢牢地束縛他)混合在一起。
性別歧視:
在戈德堡所做的著名的有關女性偏見的研究中發現,給女學生呈現由不同性別作者署名的文章時,當署名為男性時,所獲得的評分更高,這反映出壓迫的歷史印跡——自我貶低——清晰地浮現出來:女性對女性存在偏見。然而後續的一系列重複研究卻發現並沒有證實存在貶低女性工作的任何總體趨勢。
然而公開的、堂而皇之的性別偏見確實已經消亡了,但微妙的偏見依然存在。
但是對女性最大的偏見是發生在產前,就全世界而言,人們傾向於生男孩。隨著超聲波技術檢測胎兒的性別,以及越來越多的墮胎可行性,這些偏好正在影響男孩和女孩的比例,因此,在一些國家選擇胎兒性別的流產是違法的。
Ref: 《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