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內參|上海國企將實施「二次混改」;中國石化與四大光伏企業...

2021-01-08 財新

  【財新網】上海國企將實施「二次混改」

  證券日報1月8日消息,1月7日上海市召開「上海推進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新聞通氣會」,近期上海已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貫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上海國資系統將新增10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實施「二次混改」。

  北京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國家電網1月7日消息,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起北京持續極寒大風天氣,1月7日最低氣溫降至-19℃上下。1月6日20時22分,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到2451萬千瓦,刷新2018年夏季2356萬千瓦的最大負荷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國網北京電力調控中心主任白晶介紹,近20年來,北京地區電網最大負荷首次出現在冬季,北京清潔電能供暖的城市特性日趨明顯。本次電網負荷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受極寒天氣影響,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居民的採暖用電負荷集中增長,在負荷高峰期間,採暖負荷佔比達到了48.2%,創歷史新高。目前,北京電網供電能力能夠滿足城市用電需求,電力供應充足。

  國家管網集團運營管網供氣量超7.5億立方米/天

  國家管網集團1月7日消息,當日凌晨,北京最低氣溫至-20℃成為21世紀以來氣溫最低紀錄,全國天然氣銷售量突破12.64億立方米/天,國家管網集團運營管網供氣量再創新高,突破7.5億立方米/天。當前,11座LNG接收站開啟最大外輸能力,日氣化量突破2億立方米;全部儲氣庫按照頂峰能力採氣,日採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廣州壓氣站全功率運行,每日增壓輸送天然氣量提至3200萬立方米,為北海LNG、深圳LNG外輸提量「海氣登陸」創造條件。同時,增加俄氣輸送量,為俄羅斯天然氣南下、力保京津冀地區供氣創造條件。

  華北油田儲氣庫群採氣量連破峰值

  中國石油網1月7日消息,1月1日至6日,華北蘇橋儲氣庫群日採氣量呈高位運行狀態,最高日產氣量超1000萬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新高;京58儲氣庫群日採氣量連破峰值,同比增長33%。華北油田蘇橋儲氣庫群是目前國內埋藏最深、壓力等級最高的儲氣庫。本輪採氣周期,蘇橋儲氣庫群4座儲氣庫19口氣井滿負荷運行,採氣量同比增30%。

  中國石化與四大光伏企業召開會議

  中國石化新聞網1月7日消息,當日,中國石化在總部與協鑫集團、天合光能、隆基集團、中環股份等4家新能源企業召開新能源產業發展視頻對話會,就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展開深入探討。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希望未來持續圍繞新能源產業鏈開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合作,為中國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張玉卓說,中國石化將新能源作為重要戰略新興業務進行謀劃和發展,在氫能、地熱、光伏等方面積極布局,錨定建設「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的目標。未來,希望多方加強溝通交流,依託各自產業基礎,發揮中國石化氫能產業鏈、化工材料技術研發、內部電網消納、營銷網絡等方面優勢,促進合作共贏。

  中國鐵建子公司鐵建重工科創板上市申請通過上市委審議

  中國鐵建(601186.SH)1月7日晚公告,公司擬分拆控股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根據上交所2021年1月7日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2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鐵建重工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了上市委的審議通過。鐵建重工本次發行上市尚需取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決定,存在不確定性。

  河北省發電行業碳排放在線監測試點工作啟動

  河北日報1月7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河北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開展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逐步提升碳排放核算的準確性、實時性,近日,河北省開展了發電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在線監測試點工作。通過委託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多個發電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日前,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把石家莊誠峰熱電有限公司選為試點企業,並安裝了大氣碳排放監測系統。通過對誠峰熱電廠的碳排放數據進行監測,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將探索研究並開發針對發電行業的基於監測數據的碳排放計算方法和軟硬體系統。該試點項目目前已完成溫室氣體軟體信息平臺架構開發、4套廠界分析儀安裝,預計今年1月15日前完成數據調試並上線運行。

  天合光能籤訂合計約4GW光伏組件長單銷售合同

  天合光能(688599.SH)1月7日晚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TRINASOLAR(U.S.),INC.與NEXTERAENERGYCONSTRUCTORS,LLC,籤訂210尺寸光伏組件長單銷售合同,銷售規模合計約4GW。合同期限為2022年至2023年。

  北部灣港2020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

  北部灣港(000582.SZ)1月7日晚公告,2020年12月貨物吞吐量2238.93萬噸,同比增長9.26%,其中貨櫃部分53.5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5.02%;2020年全年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26773.26萬噸,同比增14.84%;其中貨櫃部分538.3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9.50%。

  大連港擬更名為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港(601880.SZ)1月7日晚公告,鑑於整合後新上市公司的業務主要系遼寧省範圍內的港口經營業務,為與此相匹配,董事會建議將公司更名為「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Liaoning Port Co., Ltd.」。公司原證券代碼不變。

  能源產品價格指數匯總

  1月7日收盤,WTI原油期貨2021年2月交貨合約報50.83美元/桶,漲幅為0.4%;布倫特原油期貨2021年3月合約報54.38美元/桶,漲幅為0.2%。

  1月7日,62%鐵礦石指數報170.6美元/噸,較前日上漲1.58%。

  1月7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主力合約2102以59380元/噸收盤,上漲610元,漲幅為1.04%;期鋁主力合約2102以15320元/噸收盤,下跌75元,跌幅為0.36%;螺紋鋼主力合約2105以4455元/噸收盤,上漲74元,漲幅為1.69%。鄭州商品交易所動力煤主力合約2105以707.4元/噸收盤,上漲23.4元,漲幅為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煤主力合約2105以1729.5元/噸收盤,上漲32.5元,漲幅為1.92%。

  (財新記者 趙煊 整理)

相關焦點

  • 山西雲時代啟動二次混改重組:整合潞安等三大省屬國企旗下重磅資產
    在升格為省管企業之後,山西雲時代的「二次改革重組」如期而至。7月1日,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舉行專場股權劃轉會議,潞安集團、晉能集團、山西晉通與雲時代公司籤訂協議,將三家企業所屬的5戶電子信息製造企業股權劃轉至雲時代公司,涉及資產總額近140億元。
  • 國企混改重組等或多點突破
    8月29日,在國資委召開媒體的通氣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今年以來,大力推動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在國企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第三批試點企業混改方案陸續獲批。而針對市場關心的第三批試點混改方案,翁傑明介紹,試點企業的混改實施方案陸續獲批,多途徑混改有序展開。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及所屬企業引資項目均要通過產權市場、股票市場公開進行,保障各類社會資本公平參與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權利。
  • 華泰策略:混改主題環境升溫 國企改革迎來催化期
    6月以來,中國神華與國電電力停牌籌劃重大無先例資產重組並透露本次交易對方擬為能源行業大型國企,交易擬涉及能源行業資產;招商公路換股吸收合併同屬招商局集團的華北高速;央企華僑城擬入主西安飲食和曲江文旅兩家西安國企;東航集團宣布讓出東航物流的絕對控股權,聯想控股、德邦物流、綠地、普洛斯等四大投資方及企業核心員工持股層合計拿下55%股權。
  • 國企掌門人解碼企業高質量發展 混改、創新成關鍵詞
    來源:中國證券報七位國企掌門人解碼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混改」「創新」成關鍵詞□本報記者 劉麗靚 康書偉 在11月3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期間,中鹽集團董事長李耀強,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明,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忠泉,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等七位國企掌門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就混改、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特寫:國企混改投資人畫像,四大特點及三類主體
    摘要:解析國企混改投資人四大特點及三類主體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訪美學者,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 編輯|億億混改就像結婚一樣,幸福的基礎是新娘和新郎搭配,一有夫妻相,二有家庭緣。這家央企集團公布的投資者徵集要求很有代表性,我們略作優化,加以總結,這就是中國大型國企理想投資者的經典畫像。這樣的投資者有四大特點:首先,對於每一家準備混改的國企來說,都需要未來的投資者能夠有強大的實力做基礎,因為這畢竟是競爭性的企業經營,需要資本注入,也需要產業的協助,同時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 丹化科技推進國企混改,重組轉型助力突破舊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國企混改大潮與「十四五」編制啟動並行,藉助重組混改探索發展轉型出口,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眾多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最佳選擇。自2019年6月停牌啟動重組,上市公司丹化科技(600844,SH)啟動混改事項備受市場關注。
  • 深化混改 增強湖南國企競爭力
    近年來,我省省屬國企混改工作一直在探索之中,既有成功的案例經驗,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離「三個有利於」的要求尚有差距。比如,資本實力不強,行業領軍企業不多;國資湘軍的品牌還不夠響,創新引領帶動作用不充分;產業布局結構不優,高新技術產業佔比不高。因此,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把握好「三個有利於」的核心要義對於我省來說,至少具有「三個有助於」的意義和作用:有助於完善公司治理體制。
  • 聚焦國企混改 「一商」走進「方大」
    至此,天津一商集團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混改的總體部署,順利完成混改任務,在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2018年,東北製藥實施混改,方大集團依法依規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混改後,東北製藥加大創新和科研投入,著眼未來推進「雙創新」驅動戰略。混改不到半年,東北製藥一舉實現大幅盈利,營收、淨利潤、上繳稅收同比分別增長31.54%、64.04%、49.06%。混改效應、經濟效益凸顯,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國企混改的一面旗幟。
  • 國企混改的「山能盛隆經驗」
    兩周前,他由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委派盛隆化工有限公司的股東代表,變成了盛隆公司的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就在徐磊履新的第6天的8月30日,他代表盛隆公司作為國企混改的典型,在全省國企黨建暨深化國企改革落實落地現場會上作了發言,「山能盛隆經驗」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關注。
  • 天津又一國企混改落地!
    天津又一國企混改落地!,標誌著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斬獲新的重大成果。天津醫藥集團混改項目成功籤約,將促進三地優質企業的合作共贏,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區域發展的協同性。
  • 山東省屬國企72家權屬企業完成混改,上市公司累計達42家
    7月20日上午,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屬企業2020年上半年國企「倒計時」改革情況公布。新時報記者從現場獲悉,上半年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進,有72家權屬企業完成混改。加快上市步伐,今年以來省屬企業新增3家上市公司,總數已達42家,資產證券化率超過51%。
  • 重磅|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這家上海企業在津「梅開二度」
    這家企業再次參與天津國企混改 01 本次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是繼今年4月參與天津信託混改後上實集團總裁周軍在接受採訪時說,「天津國企混改,在兩年前就已經有全部名單,這其中我們最看好的就是天津醫藥集團。」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實集團」)1981年7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上海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業,目前由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並被授權經營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業務涵蓋醫藥醫療、基建環保、房地產和區域開發、消費品、金融服務和投資五大領域。
  • 混改4月報:深剖中聯重科、海控能源等案例,股權結構研究
    (詳情請見完整版)三個實操原則「一股領先+相對分散+激勵股份」確定的國企混改股權結構,能夠幫助國有企業實現國有、非公和經營層的利益目標一致,是混改企業在仍需保持國有資本控制力的戰略意圖下,可以參考的較優股權結構。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可能出現三個問題需要澄清。
  • 國企拓展混改三大路徑突顯
    繼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市紛紛制定推出國企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簡稱《意見》)也於日前正式公布。據了解,四川省將採取先行試點、逐步推進的辦法,通過三大途徑推行省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中國石化打造我國工業企業規模最大公眾開放日
    4月20日,在第49個「世界地球日」前夕,「國企開放日」觀摩推進會暨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第三季正式啟動,中國石化所屬50家企業在國內36座城市同日開放,近兩千名公眾入廠參觀。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工業企業中規模最大、中央企業首個品牌化的公眾開放日活動。
  • 處置「殭屍企業」、推進混改、「多合一」改革……國企改革攻堅的
    產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浩濤說,「清算處置這些企業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大股東的工作很難做,沒有他們的配合無法完成相關清算工作;二是歷史遺留問題多、債務多,由於企業的歷史檔案資料嚴重欠缺,有的甚至只有公章和營業執照,其他資料一片空白,造成資產、負債的核實工作難度大;三是企業法人難找或不配合清算工作,有的已經退休多年,有的已調動工作,有的甚至移居外地,即使聯繫上,也會將工作人員拒之門外。」
  • 中國石化資本投資布局光伏發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
    近日,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資本」)宣布投資入股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佳年代」),布局光伏發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
  • 【2019 TELC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能源革命相關企業發展方式變革
    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試點意見》),省委、省政府印發《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行動方案》之後,我省召開了全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動員部署大會,這標誌著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為深入貫徹《試點意見》,我省推出的15項變革性、牽引性、標誌性重大舉措中,對加快能源領域國有企業改革,打造一流特大型能源集團進行了再部署。
  • 財聞點金:中石化將與光伏企業合作為碳排放達峰貢獻力量
    受益於新能源車產業鏈高景氣預期,鈷、電池級硫酸鎳、電池級碳酸鋰的最新報價環比上月分別上漲18%、11%、22%,均創出十多個月以來新高。 上海發布國企改革實施方案,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實施「二次混改」。
  • 雙星集團率先啟動混改,海信、青啤、澳柯瑪……這些青島市屬國企也...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此前青島市國資委已經公布了24家市屬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簡介,涉及的公司包括海信集團、青島啤酒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飲料集團、青島港集團等一大批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企業。隨著雙星集團率先啟動混改,海信、青啤、澳柯瑪等其他知名企業的混改進展也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