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乘坐地鐵時
選擇用手機APP「Metro大都會」刷碼
方便又快捷
然而
近期有人在下載完APP乘坐地鐵時
卻發現根本進不了閘機
原來,蘋果App Store裡
跳出不少「Metro大都會」的「李鬼」應用程式
很多用戶因此中招下載了「山寨」程序
律師表示,虛假仿冒App行為不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還可能涉嫌觸犯刑法,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通過工商行政執法來解決。
目前,記者在蘋果官方應用商店App Store中搜索大都會相關關鍵詞:「大都會」,出現了幾個選項,既有Metro大都會官方正版,也有山寨版。有些點開即要求觀看廣告,不少乘客誤觸之後只能無奈看完廣告,浪費時間不說,更有造成閘機擁堵的危險。
這些山寨APP的共同點主要有以下幾種:相似的圖標與配色,幾何組成的logo圖案+紅黃藍配色,在視覺上與Metro大都會高度相似;名稱中突出「大都會」、「地鐵」等關鍵詞,誘導用戶誤以為是官方APP。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Metro大都會」App運營方都世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一則關於Metro大都會App被惡意仿冒的聲明:
聲明指出,「Metro大都會」App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開發並擁有著作權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各大應用商店中其他任何以「大都會」「Metro」為名稱、圖標或宣傳語的APP均非官方應用產品,也未獲得申通地鐵授權,廣大用戶一定要嚴格核實,避免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個人敏感信息洩露。公司已搜集整理相關證據,並已通過法務部門與侵權方及App Store運營商進行交涉,對此類行為,公司會請求行政監管部門予以介入,同時保留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的權利。
上海博和漢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葛蔓向記者表示,虛假仿冒App或者與正版App界面一致或類似,或者使用與正版App相似的名字,在真正的APP的名字或圖標上打擦邊球,「李鬼」冒充「李逵」,然後將這克隆版的APP偷偷發布至各大應用商店或者搜尋引擎,誘導用戶以為是地鐵服務而註冊,繼而收取各種信息費、服務費等非地鐵服務的項目收費。「這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可能觸犯刑法,同時行為本身就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通過工商行政執法來解決。」
另外,從商標法的角度來看,App使用的標識分別代表了不同的開發商及其具體功能或其提供商品、服務的內容,用戶下載後通常在手機中會顯示其對應的文字和圖標。
因此App名稱、圖標,從構成要素、使用形式及展現位置來看,都具有能夠區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作用,屬於《商標法》定義的區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誌。
從顯著性和知名度的角度來看,上海地鐵的大都市APP標識具有很強的顯著性和知名度,「李鬼」商標攀附知名度、攫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的主觀意圖還是很明顯,涉嫌侵犯了權利人的商標權。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認為,如果上海地鐵方面申請了大都會MEtro註冊商標,這些山寨APP的行為就涉嫌商標侵權。「針對此類情況,消費者進行甄別的難度比較大,因此權利公司應當及時出手,採用法律手段讓假冒APP消失在消費者選擇範圍內。」劉春泉說。
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
在使用前
儘量看清該App的簡介、評價等
以免誤下「山寨」App
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見習記者 | 翟夢麗
編輯 | 謝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