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有很多聞名世界的戲劇,不止有《媽媽咪呀》

2020-12-20 我去看世界

今天在英國倫敦唐人街裡邂逅了一家十分有氛圍的咖啡店,名字叫做The Theatre Cafe,翻譯過來就是劇院咖啡館,它的開放時間是星期一星期五11:30,20:00,星期六10:00至20:00,星期日11:00至19:30

當你一進門就有樂聲傳來,劇院咖啡館是倫敦有史以來第一個以劇院為主題的咖啡店!咖啡廳坐落在莎夫茨伯裡大街劇院區的中心,是來這裡欣賞各種戲劇的理想場所。看倫敦西區演出的完美地方,你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中買票,為你找到合適的演出!

倫敦西區是與紐約百老匯(Broadway)齊名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也是英國戲劇界的代名詞,這裡有幾部特別著名的音樂劇,讓我們來看看

《歌劇魅影》,我們了解到,這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用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

《獅子王》是一部迪士尼舞臺音樂劇,由迪士尼出品、百老匯音樂劇王者之作《獅子王》靈感源自同名奧斯卡獲獎動畫電影,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之一,累計票房已超過了史上任何一部電影或舞臺演出作品

《魔法壞女巫》是薇尼·霍茲曼創作的音樂劇,它獲得了超過100個獎項,風靡百老匯與西區十餘年。其中所獲獎項包括1座格萊美、2座奧利弗獎和3座託尼獎。《魔法壞女巫》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受矚目、最壯觀也是最成功的劇作之一,至今已經在14個國家上演,有6種語言版本

《悲慘世界》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由湯姆·霍伯執導的一部電影,由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裡德等主演。該片的前身是同名音樂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62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媽媽咪呀!》是由菲利達·勞埃德執導的一部歌舞劇電影,梅麗爾·斯特裡普、阿曼達·塞弗萊德、皮爾斯·布魯斯南和柯林·費斯等聯袂出演,《貓》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韋伯充分注意到兒童的特點,因此,《貓》劇更受兒童們的喜愛。《貓》作為歌舞劇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號。地點是倫敦西頭的新倫敦劇院。從此在英國一炮打紅。《貓》憑著再難以打破的票房紀錄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連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

相關焦點

  • 《媽媽咪呀!》中文版女主角揭曉
    晨報訊(記者 李澄)來自上海的消息,《媽媽咪呀!》中文版將於7月10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昨天,該劇原班製作團隊的核心成員、有倫敦「音樂教父」之稱的馬丁·朗萬在上海公布了四位已經確定的女主角,他保證,這將是一個世界一流水平的音樂劇製作,中國演員經得起國際標準的考驗。
  • 中文版《媽媽咪呀!》再回歸
    劇照由主辦方華人夢想提供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劉暢、翟翔)旅居海外的80年代著名歌手沈小岑,仍然清楚記得2010年在英國收到第一季《媽媽咪呀!》中文版面試通知的一刻。「能主演《媽媽咪呀》是我歌路歷程的最終夢想,但更讓我激動和嚮往的是,終於有機會能夠站在祖國、用自己的母語演唱這部風靡世界的經典作品。」
  • 媽媽咪呀
    11月15日,由《今日加油》與百禾傳媒聯手引進的世界第一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將空降鄭州。《媽媽咪呀!》一段21年銘記心底、欲忘難忘的愛情,一段21年風雨過後依然熠熠生輝的友情,一段21年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母女親情。13年歷史的《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媽媽咪呀》:異時共賞 異地共存  慕 羽  《媽媽咪呀》故事簡介:上世紀70年代西方性解放時期,媽媽唐娜曾有三位男友。所以在西方評論家看來「藝術成就不高」、「娛樂性超高」的《媽媽咪呀》似乎並沒有給票房帶來障礙,反而推波助瀾。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有了《媽媽咪呀》,抗抑鬱藥就沒銷路了」。從倫敦駐場原版(連演至今超過了13年)、百老匯駐場版本(連演至今超過了10年)、拉斯維加斯駐場版本(連演6年)到英文巡演版、國際版、電影版等,這部音樂劇以16種語言在全球無數劇場裡延續著全新生命。
  • 細節決定成功 《媽媽咪呀》連釘子尺寸都有標準
    票房超2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4500萬觀眾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終於有了「中國聲音」。經過英國製作團隊為期一周的培訓,國內的換裝師也做到了。此外,《媽媽咪呀》演員的耳麥也與我們常見的不同,是藏在頭髮裡的,觀眾基本上看不出來,但話筒的清晰度和保真度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量體裁衣是通行的製衣原則,但《媽媽咪呀》的服裝總監在為演員設計服裝前,卻提出了先看一下演員360度照片的要求。這麼做不是為了選美,而是要根據每位演員定製符合個人氣質的服裝。
  • 張學友御用製作人來《媽媽咪呀!》劇組挖牆腳
    搜狐娛樂訊 歷時半年,跨越北京、上海、廣州、倫敦,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全球招募終選21日在北京結束,來自倫敦西區的原版製作團隊全程督陣。最終演員名單將在國際團隊的慎重挑選下於年後正式揭曉。屆時,我們將看到大量非常有潛質的演員加盟《媽媽咪呀!》
  • 跟著《媽媽咪呀!》學什麼?細節都必須達標(圖)
    不過,底氣十足的她最想說的,倒不是賺錢與否的生意經,而是在合作過程中從英國版權方取來的另一本經——關於音樂劇製作、運營的職業化模式和產業化標準。從長遠看,這是一筆更大的財富。  很多內容都是我們沒想到的  2010年6月,中文版《媽媽咪呀!》的版權合作協議在北京一個希臘風格的酒吧裡籤訂。
  • 《媽媽咪呀!》中文版華麗回歸
    「有一個夢/想給你聽/越過時光/陪我遠行/給我新的憧憬/讓願望實現/帶我走向未來/不管多遙遠……」7月2日,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這部用實力證明了「英國品質、中國鑄就」的作品再次出發,出品方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元攜全新一季的主演悉數出席。
  • 《媽媽咪呀!》中文版讓藍海沸騰起來
    田元這樣定義從音樂劇《媽媽咪呀!》開始起步的中國音樂劇產業。2010年11月,亞洲聯創公司轟然入海。成立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推出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中文版。《媽媽咪呀!》中文版自7月8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以來,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表現。據主辦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票房已經過千萬。「我們是國內第一個從產業思維去打造音樂劇的公司,要樹立行業的標準。」
  • 《媽媽咪呀》中文版演出場次過半 深度對話愛音客
    作為享譽全球的音樂劇《媽媽咪呀》的第14個語言版本,《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製作和演出過程中,同樣有愛音客的身影。提起愛音客與音樂劇,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淵源,我們特別與兩位資深「愛音客」——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肖明霞老師和親歷《媽媽咪呀》中文版招募工作的韓笑,展開了一場關於「中國音樂劇」、「關於《媽媽咪呀》中文版的對話。
  •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推名劇 《媽媽咪呀》濟南將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外演劇目,《媽媽咪呀!》濟南站的平均票價比同檔次、同水平的商演票價低40%,觀眾可在家門口享受到最為實惠的世界頂尖藝術。  音樂劇《媽媽咪呀!》自1999年英國倫敦首演,2001年美國百老匯首演以來,在全球製作了14個語言版本。而中文版《媽媽咪呀!》在劇情、音樂、服裝、布景等方面都嚴格依據原版的「國際標準」打造。中文版《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中文版再赴五年之約
    讓觀眾感受到真摯的歡樂與熱情這部誕生於1999年的經典「點唱機音樂劇」在將近20年間、遍布世界的演出歷程裡,《媽媽咪呀!》海報上的那位美麗、幸福的新娘,也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40多個主要城市留下了她的倩影。在《媽媽咪呀!》
  • 音樂劇《媽媽咪呀!》全球歷程
    • 全球已有超過4200萬人次看過《媽媽咪呀!》  • 創造了20億票房佳績  • 以超越其它音樂劇 的速度,在世界各大城市首演,平均每天全球都有一個城市在上演《媽媽咪呀!》自11年前倫敦演出結束後,已在超過240個主要城市上演。
  • 《媽媽咪呀》巡演過半 主創講述中國音樂劇之路
    作為享譽全球的音樂劇《媽媽咪呀》的第14個語言版本,《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製作和演出過程中,同樣有愛音客的身影。提起愛音客與音樂劇,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淵源,我們特別與兩位資深「愛音客」——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肖明霞老師和親歷《媽媽咪呀》中文版招募工作的韓笑,展開了一場關於「中國音樂劇」、「關於《媽媽咪呀》中文版的對話。
  • 大劇廝殺的2019,《媽媽咪呀》中文版霸氣返鄉上海!
    誕生於2011年的《媽媽咪呀!》中文版,不但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也是中文音樂劇的第一品牌。她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傳播廣度,是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之一,也是全球超過6000萬人喜愛的超級IP。
  • 《媽媽咪呀2》中國遇冷,但「灰姑娘」莉莉·詹姆斯贏得業界叫好
    改編自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的《媽媽咪呀2》在中國內地上映11日,截止今日中午,票房不到400萬元,在票房排行榜中甚至十強不入。幸好,《媽媽咪呀2》的口碑沒垮,豆瓣評分7.4分,和首部的7.5分不相伯仲。在這部群星雲集的電影中,英國女演員莉莉·詹姆斯扮演年輕時期的女主角唐娜,而這一角色的中年時期由老戲骨梅麗爾·斯特裡普飾演。
  • 《媽媽咪呀!》中文版歡樂全面升級 廣州首發
    ,自1999年在倫敦上演以來,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440多個主要城市上演,超過6000萬觀眾觀看,創下了超過20億美元的票房,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音樂劇TOP10。在出品方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團隊成員的推動下,該劇的第14個語言版本——《媽媽咪呀!》中文版自2011年首演以來,在全國演了408場,吸引了超過60萬的觀眾。
  • 《媽媽咪呀!》二輪開票 實力演繹「這!就是音樂劇」
    但回顧國內音樂劇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名字是無論如何不能繞過的,那就是——《媽媽咪呀!》2011年,在倫敦西區和百老匯早已名聲大噪的音樂劇《媽媽咪呀!》在那個音樂劇市場相對並不完善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瘋狂的單身媽媽竟然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吸引了這麼多觀眾走進劇場,中文版《媽媽咪呀!》作為第一部引爆市場的改編版音樂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音樂劇第一品牌。5月8日上午11點,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第二輪將正式開票。
  • 《有一說一》熱議 中文版《媽媽咪呀》山寨嗎
    然而在這個夏秋季節,平日裡愛下館子、愛聽相聲的北京人,似乎又多了一道精神食糧,中文版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熱浪來襲!150億人民幣的全球票房,超4500萬觀眾的狂歡體驗,13種語言的翻譯版本,240多個城市的火爆演出,這部源自倫敦西區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現在也有了第14個版本——中文版,中國演員出演,歌曲臺詞中文演繹,完全本土化。
  • 《媽媽咪呀!》大銀幕誕生記
    《媽媽咪呀2》差不多是前傳+續集穿插的結構,因此觀眾很有必要了解第一集的故事,了解電影背後的瑞典樂隊ABBA。  關於電影《媽媽咪呀!》的故事,還得從1974年春天那場歐洲歌曲大賽說起。就在此時,《媽媽咪呀!》音樂劇的種子開始萌芽。  拆夥後,ABBA的兩位男成員比約恩與本尼在音樂創作領域繼續合作,號稱B&B組合。80年代中期,與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合作過《約瑟夫的神奇彩衣》、《萬事巨星》、《艾薇塔》等經典音樂劇作的英國泰鬥級詞作家蒂姆·萊斯爵士邀請B&B為音樂劇《棋王》創作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