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商課  第5堂:做一個有心的父母

2020-08-28 半杯錦屏的教育分享


孩子情商的培養,應該是和父母情商發展一致的。很少會出現,低情商的父母,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前面我們講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待人處世接物的方式,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礎。

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逐漸從無知到已知的。這個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孩子情緒的起伏變化。而作為父母,要做一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發現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比如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以期洞察孩子心情的變化。

當發現孩子的情緒不對的時候,父母要真切的關心孩子,耐心地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為孩子提供其認可的、行之有效的建議。這個過程中,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能夠讓孩子放掉心中的恐懼和不安,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會陪伴在他的身邊。有利於孩子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有心的父母,總能夠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情感變化,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為孩子提供建議。能夠幫助孩子恰當表達自己的心裡想法和內心感受。

將孩子晾在一邊,或者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只會將孩子推離父母。及時發現,不要讓孩子帶著沮喪、不愉快或者不滿的情緒上床睡覺,不利於孩子的睡眠。可能還會引起孩子噩夢。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排解這些不良情緒,讓孩子微笑著入睡。

相關焦點

  • 父母情商課  第10堂:情商從第一句話開始培養
    父母對孩子的培養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從父母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開始了。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用自身的行動、語言、神態、待人處事的方法等,給自己的孩子做足了示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種影響力就越大。即便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也可嘗試跟孩子進行對話。父母說完整的話,孩子咿咿呀呀。先說比較簡單的單字、詞語,然後再到短語、句子。從簡單的句子,到複雜的句子。孩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逐漸發現語言表達的魅力,逐漸掌握語言表達的能力。
  • 父母情商課  第19堂:讓孩子不再自卑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自卑苗頭,及時引導,讓孩子遠離自卑,樹立自信。失敗是自卑的溫床。這就需要父母及時發現,幫助孩子洗刷失敗的陰影。首先要正視失敗,人無完人,失敗乃是人之常情。失敗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被失敗打倒,要從失敗中吸取經驗,爭取以後的成功。作為父母,要能夠從孩子失敗中,引導孩子走出失敗的影響,或者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影響。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這樣比會讓自己喪失信心。
  • 父母情商課  第11堂:帶著孩子探索世界
    所以讓孩子去真實的感受這個世界,才是最直接的培養情商的途徑。帶著孩子用眼睛去欣賞,用耳朵去聆聽,用鼻子去聞,用心去感受。父母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微笑面對孩子,可以激發孩子興趣,引起好奇,產生嚮往和探索的行為。這探索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認識世界的能力,提高判斷思維力。
  • 父母情商課  第6堂:允許孩子的負面情緒
    各種情緒的切換,往往和父母不在一個頻道。在孩子的世界,他們的認知還比較有限,看待問題也比較簡單。作為父母不能簡單粗暴的要求孩子達到大人所預期的樣子。當你認為孩子表現出的情緒和所處的外在不一致時,比如應該高興的場合,孩子卻悶悶不樂,對外界的人和事無動於衷,或者明顯的出現了較多的焦躁、哭鬧等不良情緒。這需要父母及時引起關注。父母是能比較容易感受到孩子情緒表現變化的。他們往往都是明顯的通過面部的表情,肢體動作或言語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父母情商課  第3堂:營造適合孩子的家庭環境
    而孩子健康的成長,情商的培養,需要適合孩子的家庭環境。父母努力塑造的,應該是一個讓孩子能夠獨立自由、和諧民主、不卑不亢、自尊自愛的家庭環境氛圍。環境的影響力,決不容父母忽視。而適合孩子的家庭教育環境,不是豪宅別墅,不是奢華輝煌,而應該是在家長能力範圍之內,通過自己努力逐漸實現的。無論是富裕的父母,還是貧困的父母,都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點,金錢給不了孩子一切。雖然有的時候,金錢確實能夠解決很大的問題。
  • 父母情商課  第7堂:包容孩子的壞情緒
    父母感受孩子的情緒,能夠認可孩子情緒感受,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孩子學習如何出來了情緒的重要一步。從中,能夠幫助孩子樹立換位思考看待別人情緒的思維。孩子生氣,發脾氣,這個時候屬於情緒混亂,父母不能為了控制場面,採用責罵等施壓的方式。應該嘗試安慰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的情緒表達表示認同。
  • 父母情商課  第2堂:舉足輕重的父親
    父親在孩子情商培養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呢?爸爸的形象應該是高大巍峨的,是力量的象徵,是完美的代表。父親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成為孩子的楷模。尤其父親對待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會對孩子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女兒會根據對父親的認識,來決定自己對其他異性的看法,兒子會從父親身上學到對待他人的態度和方式。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且非常深遠的。
  • 父母情商課  第20堂:  教會孩子表現自我
    作為父母要學會幫助孩子,教會孩子正確表現自我。首先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要端正。作為父母不要聽見孩子吵架,就好像天要塌了。更不能武斷地判斷誰對誰錯。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爭吵是沒有對錯的。吵架只是孩子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有的父母因為孩子吵架,大人之間也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結果還沒有結果,孩子已經和好如初。所以,父母要冷靜處理孩子之間的吵架,幫助孩子正確對待吵架,將無理的爭吵引導向有理的爭論,有利於孩子的表達自我。
  • 王芳《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讀者見面會
    讓讀者淚奔的親子教育書,培養孩子「大情商」在多年的教育事業當中,王芳積累了很多獨到的方法,又從千萬個家庭教育個案中總結出培養兒童情商的系統解決方案。所以,《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的出現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書中充滿了各種生動的來源於家庭和學校生活的小故事,讓孩子能夠在自主和輕鬆互動中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
  • 父母情商課  第18堂: 孩子的自尊需要保護
    一點點的成功,比如他把一個字寫好了,把一道題做對了,自己洗了襪子,獨立嘗試炒了一個菜,整理了一次房間,當孩子在活動中獲得喜悅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看到孩子的努力和積極的一面,即便做的效果並沒有成人預期的那樣好,但是你依然鼓勵他,讚美他,並給予適當的幫助,讓他能夠放寬心去做事情。孩子在一個個小小的嘗試中,獲得成功的經驗,並一點一點積累自尊和信心。
  • 父母情商課  第8堂:教會孩子表達情緒
    父母要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發洩情緒。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孩子回家向父母袒露自己的不愉快的時候,父母不能應付了之,也不能簡單粗暴地認為一定是孩子犯了錯。即便那個時候,你很忙或者很煩。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以後對父母緘口。同時父母也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處理情緒的榜樣。
  • 父母情商課  第14堂: 教孩子樹立自信心
    父母在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時候要把握一些原則。所謂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孩子在做事、交流的時候,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並且努力去做,進而得到認可的時候,他就相信自己具備了這個能力。這就叫自信。所以父母培養孩子自信心,就是要努力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的。
  • 父母情商課  第16堂:  孩子的自信是誇出來的
    誇讚是將一個孩子推向自信、成功的不二法寶。反之,指責否定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法門。父母怎樣做,將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向。從教育理論上來講,這叫賞識教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錯。但是如果父母或老師在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不能幫他找到問題所在的原因,而是指責否定孩子,那是對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打擊。反過來,當孩子的做得好有進步的時候,父母給予肯定和鼓勵,是對孩子最大的促進。
  • 給孩子的禮物 主持人王芳「給孩子帶來50堂情商課」
    &nbsp&nbsp&nbsp&nbsp《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是王芳繼《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最好的方法讀唐詩》之後出版的又一冊暢銷書,這本書上市短短兩個多月,銷量就突破了20萬冊!迄今為止,王芳出版的四冊親子教育圖書就受到了百萬媽媽的認可。王芳還曾創下國內微課三百萬媽媽同時在線聽課的記錄。
  • 父母情商課  第24堂:   必須克服嫉妒心理
    一般情況,當一個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孩子,發現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差的時候,就會產生嫉妒的心思。久而久之,嫉妒的影響,會讓孩子做出不利於個人健康的事情,甚至嚴重損害他人和自己的利益。所以,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 父母情商課  第1堂:打開正確的教養方式
    作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樣子,就是將來孩子的樣子。父母首先要學會正確的辨認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能夠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要能夠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過激情緒。這其中包括克制衝動,克服焦慮。
  • 父母情商課  第13堂:   從孩子的情感需要培養
    這裡的問題主要是,父母會拿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比。換句話說,父母容易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而忽視掉自己家孩子的優點,直視自家孩子的缺點。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情感培養是極不利的。要想把自家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就得從孩子的情感需要開始。什麼是孩子情感需要,就是孩子除了物質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你的孩子,在你這裡獲得了怎樣的精神嘉獎?
  • 父母情商課  第25堂:讓孩子保持世界的唯一
    每一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個體,不具有重複性。他的存在是獨特的,唯一的。孩子的成長一定是伴隨著個性的不斷養成,作為父母,是要幫助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正直的獨特的個性。所以,要培養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保持自我的獨特個性,根據自身特點發揮自己。獨特個性不代表特立獨行,游離於規則之外,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 父母情商課  第4堂:蹲下來和孩子溝通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但是這個了解不能成為父母壓制孩子的理由。作為孩子最討厭聽到的話就是父母的說教。因為孩子總是認為你沒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作為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個性,就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成為有效溝通。所謂「蹲下來」,是讓父母和孩子處於同一個高度,彼此目光碰觸,能夠清晰感受到互相內心情感波動。給與孩子足夠的時間,傾聽和感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完整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耐心,才能真正打開心扉,父母才能真正發現孩子的問題。
  • 給大家推薦王芳老師的——《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由王芳老師寫的《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這是最近我和兒子一直在學習的一本書。王芳老師是誰呢?她是知名主持人,是暢銷書作家,第一訓練營創始人。近幾年寫了好多育兒方面的書。大家都知道,情商是比學習成績還要重要100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