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本養老的問題和對策,對我國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2020-12-20 騰訊網

一些老年人在日本東京玩木製啞鈴慶祝「敬老日」

日本是全球最早進入老齡化,也是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日本早於1970年就突破7%。2012年起,日本成人尿不溼的消費量超過嬰兒尿不溼。2019年,該國65歲以上人口達3588萬,佔比28.4%。據預測,到2036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老齡化給日本帶來深刻改變。觀察日本養老的問題和對策,對我國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錢不夠,上班湊

在日本,任何有關退休政策和養老金保障的消息都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9年6月,日本金融廳發布報告稱,如果一對日本退休夫婦,男性年齡在65歲及以上、女性在60歲及以上,退休後再活30年,就需要在領取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擁有2000萬日元(約131萬人民幣)的金融資產,才能維持正常老年生活。

報告稱,如果僅僅依靠養老金,老人每月將會產生5萬日元的缺口——如果退休後再活20年,缺口為1300萬日元,再活30歲,缺口就是2000萬日元。因此,建議日本民眾早為長遠投資,等到退休時可用自己持有的金融資產來補充晚年生活之需。

這份報告引起了日本全社會的震動。執政的自民黨對金融廳這份報告表示不滿並要求撤回,在野黨則藉機要求日本政府回應民眾的關切,對養老金體制是否難以為繼進行說明。

其實,在歷次參議院改選中,養老金話題都是輿論的主陣地。

在日本,養老金主要分三類。

最基礎的是國民年金,為20歲以上未滿60歲全體日本居民包括外國人,必須繳納的年金;60歲到64歲之間,可自願選擇繼續繳納。第二類是厚生年金,主要面向公司職員,由公司和員工各繳納50%。第三類則是靈活多變、更具彈性的企業年金。

來自日本厚生勞動省年金局的數據顯示,日本國民年金平均領取額約5.6萬日元每月,厚生年金平均領取額約14.5萬日元每月。

多年來,日本市民的養老金領取額幾乎沒有增長,領取的起始年齡卻是一再延後。

日本80年代頒布的《老年勞動法修正案》規定,自1998年起廢止60歲之前退休的行為,從而使得60歲成為領取養老金的最低標準。2013年,日本政府進一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事實上,在日本常常能見七八十歲的老人仍在工作,日本政府也鼓勵企業允許員工在自願情況下將退休年齡延至70歲。近期,日本第六大家電連鎖運營商野島電器公布新規,允許員工工作到80歲,令不少網友擔心:「這是要工作一輩子嗎」?

對於多數日本老人來說,「活到老,工作到老」是為了支撐晚年經濟所需。厚生勞動省2019年發布的「就業者長期推算」報告稱,到2040年,日本就業者中65歲以上高齡者的比例將達20%。

養老院種類繁多

在日本,養老院基本分為公立和私立(民間)兩大類,根據護理需求、費用、老人需要護理的等級等條件,又可以細分很多種類,不同種類的養老院接受入住的標準和收費標準不同。

例如,公立養老院可以分為護理之家(care house)、特別養護老人院、介護老人保健設施等,私立養老院則分為認知症老人專用住宅、面向老人的服務型住宅,提供護理服務的收費養老院等。

公立養老設施基本上以市町村為單位面向本地居民,大都每月費用在10萬日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約6580元。其中,護理之家的覆蓋範圍最廣,基本以自理能力較好的老人為主;特別護理老人院、介護老人保健設施等公立養老院則以自理能力較差護理等級較高的老人為對象。這些在申請入院時都有相應的詳細規範。

私立(民間)養老院限制較少,收費也相對更高,從每月十幾萬日元到三四十萬日元分多個檔位,一般還需要一次性繳納幾十萬日元到幾百萬日元的入住費。其中,提供護理服務的收費養老院收費最高,也號稱服務最好。

為一探究竟,《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走進了日醫公司的一所收費養老院。

這是一所位於東京普通住宅區的獨棟建築,入住的61名老人,平均年齡超過85歲。外來訪客進入時需要換上拖鞋,併到洗漱間洗手漱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保護老人健康,養老院基本拒絕家屬探視。老人和家人要麼通過視頻聊天,要麼只能隔著玻璃見面。

在日醫公司這棟5層樓的養老院中,一樓分布著辦公室、接待室、理髮室、浴室、廚房等公共設施,二至四樓主要是居室,共有60個單人間和3個雙人間,五樓是活動區,配備有多名護理師和理療師,老人們在這裡可以健身,打麻將或者寫字等。

一名年近90歲的老太太告訴本刊記者,他們兩夫婦原本在山口縣老家生活,是兒子讓他們搬到這裡。

「每天不用做家務,還可以玩玩麻將、寫寫毛筆字。」老太太說,這家養老院的單人間每月收費約42萬日元,或者入住時一次性繳納960萬日元,之後每月繳納22.5萬日元;雙人間的價格更高,每月約76萬日元,或者一次性繳納1920萬日元,之後每月繳納36萬日元。

若換算成人民幣,以這對夫婦入住的雙人間為例,要麼每月付費5萬元,要麼一次性繳納125萬元後,再每月繳納2.3萬元。

7 月3 日,日本東京,全球最大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公布年度報告

大公司競相布局

由於養老產業規模大,前景好,日本不少大公司競相布局。比如,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這兩家傳統的電子巨頭結合自身的業務領域和科技實力,給日本的養老產業帶來更多看點。

Sony Lifecare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索尼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專門開展養老業務的子公司。繼2016年在東京開設了首家提供護理服務的收費養老院(介護付有料老人ホーム),該公司2017年在東京附近的埼玉縣開設了一家收費養老院,之後連續在東京開設了多家收費養老院。

索尼在埼玉縣的養老院共有66間房,可入住68名老人,每月費用約為40萬日元。除了自有養老院品牌sonare,索尼也通過收購來擴大企業規模,比如2017年收購了一家擁有28所養老院的專業養老公司。

和索尼相比,松下則更早入局,已在養老產業深耕多年。

松下於1998年就設立了名為「松下age free服務」的養老產業子公司,並於2016年4月將此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age free株式會社(Panasonic Age free株式會社)」。

其位於東京郊區的一所高端養老院,共有36個可供入住的房間,面積在18平米到25平米之間,可以接納單身者或者夫婦入住,部分房間配有廚房和浴室,樓裡也有公用浴室。該養老院可接納各種身體條件的老人,並可以提供個性化的介護服務和餐飲服務。

不過,這個養老院的入住費用也不菲。以最小的單人間為例,除了入住時需要交納數十萬日元的費用外,每月的費用約為24萬日元到28萬日元,如果需要清掃、洗滌等服務,需要額外收費。

瑞穗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 到2025 年,日本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到 1萬億日元。因此,對於索尼、松下這樣的巨頭來說,養老產業是值得大力開拓的一個巨大市場。

以松下養老公司為例,目前該公司共有員工4200人,66個高齡者住宅和養老院,以及184個能夠提供介護服務的服務點。

介護保險助力

即便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日本,也並非人人都能住得上、住得起養老院,居家養老仍是日本老人最主流的養老方式。而介護保險制度,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相繼出臺了《國民健康保險法》《老人福祉法》等有關社會醫療保健福利的法律制度,社會福利制度逐漸得到充實完善。

但是,隨著老齡化加劇,日本政府在老人醫療護理等方面的負擔逐漸加大,亟需一套專門的保險制度來為老人的日常護理提供保障。1997年日本老齡化率超過15%,正是這一年,日本制定了《介護保險法》。

《介護保險法》於2000年4月正式實施。該法第一條規定:「因年老而發生的身心變化所引起的疾病等原因,國民陷入要介護狀態,入浴、排洩、飲食等需要照顧,需要機能訓練和護理,需要療養及其他醫療的,為其提供必要的保健醫療服務和福祉服務,使其能夠有尊嚴地度過與其具有的能力相適應的自立生活,根據國民共同連帶理念建立介護保險制度……」

根據該制度,40歲以上的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必須加入介護保險,原則上,到了65歲即可以享受介護服務。需要介護服務的老人或者殘疾人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後,相關部門和主治醫生將為其確定需要介護服務的等級及需要提供的養老服務項目。

據了解,日本的介護等級從輕度到重度可分為自立、要支援和要介護三大類。其中,要支援分為2個等級,要介護又從輕度到重度分為1至5級。根據認定的身體狀況不同,老人可入住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或享受不同程度的上門介護服務。

在日本,介護保險是與國民健康保險、國民年金保險等並列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不過,這項制度在覆蓋面廣、功能多樣的同時,也面臨財源緊張、介護人員不足的困境。

據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的趙月紅博士介紹,日本介護保險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介護保險加入者的保費以及政府稅收。2015年以前,個人只需支付介護服務費用的10%,其餘部分由國家負擔。

但是,由於老齡化進程加快,需要介護的老人在增加,政府的財源日益緊張。2016年起,較高收入者的個人支付比例提高到20%,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30%。

目前的情況是,根據收入情況分類,收入越高,個人支付部分比例越高。

異國養老藏「暗礁」

現行《介護保險法》規定,65歲後需要介護服務的老人為第1號被保險者,目前日本約有3400萬人;因罹患癌症、糖尿病等並經鑑定需要接受介護服務,即使未滿65歲也可使用介護保險享受介護服務,這部分人為第2號被保險者,約有4200萬人。

但是,日本介護勞動安定中心201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介護行業自2013年以來已連續四年呈現人手不足的現象。日本厚生勞動省曾在2015年做出預測, 2025年日本介護人員缺口將高達38萬。

介護人員不足的嚴峻現實,使得部分老人只能依靠「老老」介護——即一名老人照顧另外一名老人,或者年歲已長的子女照顧年歲更長的父母。

然而,「老老」介護往往力不從心,壓力過大還易釀成事故。因此,不少老人選擇了異國養老。一些日本老人,在退休後移居到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物價較低、生活較舒適的國家。

其中,泰國自2002年起發力全球養老市場,推出養老籤證(Non-O-A),最先吸引的就是同在亞洲的發達國家日本。

馬來西亞早在1996年就開始推廣「銀髮計劃」,2002年改名為「我的第二家園」計劃,為符合資格的外國人辦理退休籤證。

菲律賓亦有特殊退休居住籤證(SRRV)和微笑計劃,旨在吸引外國人前去投資旅遊、養老度假。

不過,美好的想像之下,異國養老的現實仍藏有暗礁。

對於日本老人來說,能否適應異國氣候和飲食,能否融入當地生活,甚至能否防範淪為中介眼中「有錢又好騙的外國老人」,都需要他們三思而行。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華義,編輯陳融雪

聯繫中健聯盟秘書處

相關焦點

  • 日本康養政策法規沿革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啟示
    解決好養老問題,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的安心、靜心、舒心,都能健康長壽、安享幸福晚年,已經成為我國政府的重要擔當。隨著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轉變的形勢在加劇,人口老齡化對國家和政府的綜合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9億人,佔總人口17.9%,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
  • 日本養老觀察丨中日養老護理員培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兩個文件都指向了我國的養老護理員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00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2萬人。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缺口極大。
  • 「2017年日本社會熱點問題討論會」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李國慶研究員介紹了日本智慧城市建設特徵。他認為,日本把智慧城市視為數字社會基礎之上的更高形態,人類可藉助高科技手段解決能源環境、健康養老以及產業創新等城市問題、探索城市未來形態,避免了陷入技術至上乃至技術異化。借鑑日本經驗時,中國需注重推進以生活為中心的城市問題解決型智慧城市建設。
  • 【新書介紹】胡澎 主編《平成日本社會問題解析》
    眾所周知,日本社會研究是日本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社會階層、社會福利、社會運動、社會組織、社會思潮、社會問題等諸多方面,涉及人口、婚姻、家庭、城市化、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婦女、青少年、大眾傳媒等諸多內容。研究日本社會問題不僅有助於中國的日本研究的發展,也有助於加深我國民眾對日本的了解,還可為我國的社會轉型、社會發展、社會治理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鑑。
  • 「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訪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進藤榮...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來說,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一帶一路」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進藤榮一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現狀評估及政策建議
    養老保險是養老保障體系的基礎。當前我國老齡化現象嚴重,完善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緊迫性凸顯。通過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現狀的評估,提出政策建議。對於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實踐效果的評估   本節選取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程度、公平性、整體制度的可持續性和財務的可持續性四個維度,旨在對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現狀進行客觀評估,並指出當前制度所存在問題。
  • 日本養老保險制度:國家立法 政府主導 民間參與
    戰後,日本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截止2011年10月,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23.3%。日本目前已是世界發達國家中老年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日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養老保險制度,一些對策措施對於我國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
  • 「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訪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進藤榮一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來說,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一帶一路」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進藤榮一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藤榮一認為,中國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既全力保障中國人民的安全健康,也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進藤榮一表示,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 我國公示語翻譯的問題與對策
    我國公示語翻譯的問題與對策 2017年08月29日 11: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銀泉 字號 內容摘要:其中,公共服務領域對外語的需求不斷擴大,以公示語翻譯為代表的對外傳播翻譯活動正是順應一帶一路建設
  • ☞【經驗借鑑】日本解決「三農」問題的經驗借鑑
    借鑑日本的經驗,我國目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農業補貼必須堅持以價格支持為基礎;建設以農民的小農地權為主和適度規模經營為特色的現代農業;消除區域性戶籍障礙,將「農民工」群體逐步納入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建立「大型超市—農戶」直接對接的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改革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讓「農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義務教育權利。
  • 對比美國和日本的養老三大支柱體系,我國個人補充養老保險迫在眉睫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由三大支柱構成: 一是政府主導的基礎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支柱; 二是企業主導的補充保險,主要是企業年金,其規模還比較小,企業參與度也不高; 三是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 中國可以從日本養老產業中學到什麼
    2018年5月中日雙方籤署的《關於開展服務產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有助於推動兩國政府、相關企業間的溝通和深入合作。具體到養老產業,兩國間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強。2018年10月,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主辦的首屆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日本的養老產業具有較長歷史和成熟經驗,借鑑日本經驗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大有裨益。
  • 我國英文社科學術期刊走出去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英文社科學術期刊走出去的問題及對策 ——以《中國經濟學人》為例 2017年02月18日 08:58 來源:《出版發行研究》 作者:李鋼 字號 內容摘要:
  • 日本老年人赴中國旅居養老五年規劃》啟動會在日本岐阜市召開
    此次《五年規劃》的啟動體現了中日兩國戰勝疫情和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作為《中日韓積極健康老齡化合作聯合宣言》的首個實施項目,其意義深遠,日方非常重視,將大力支持中資企業銀色時代株式會社未來的工作,希望業務儘快推進,成功落實。
  • 我國資源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對策與措施
    摘要 文章分析了我國的資源環境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導致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的主要對策與措施。對我國現階段的資源環境問題予以思考和關注,研究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的對策與措施,化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促進資源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對於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 日本老年介護保險制度研究及借鑑
    因此,實際上,在日本介護保險是由國家所實施的一種強制的社會保險,把介護問題從家庭或者個人轉化成為整個社會保障行為。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處於鼎盛時期,隨之社會醫療水平提升,人均壽命也在延長,由於女性就業率提升、結婚年齡的推遲以及生育率的降低,日本就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岌岌可危。
  •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貿易的複雜多變,客觀地分析會計電算化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不僅對會計電算化工作,而且對整個會計系統,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現狀及問題,解決對策   一、新形勢下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   1.會計電算化普及率總體上偏低,企業管理信息技術的採用明顯落後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當前實行了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不到總數的10%,而且分布極不平衡。
  • 電子稅務局建設:問題、借鑑及對策
    本文對電子稅務局進行了重新界定,指出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發展背景下電子稅務局的功能定位,對電子稅務局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作了梳理,並借鑑國外電子稅務局建設經驗,對電子稅務局有效運作的關鍵機制進行了思考,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通過科技賦能,在需求挖掘、風險防控、業務升級和管理精細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我國電鍍工業園區建設、運營及環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通過對13家典型電鍍工業園區的實地調研,總結和分析了我國電鍍工業園區建設、運營及環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在此基礎上,借鑑先進經驗,提出了我國電鍍工業園區建設、運營及規範化環境管理的對策和建議。0前言電鍍是現代工業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 中國養老企業亮相日本介護福祉展覽會
    面對養老服務行業的困境,2016年5月,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成立養老產業促進會,成為我國養老服務行業領域的具有代表性的行業協會,在海外設立多個代表處,遍及亞洲、歐洲和北美地區,為我國的政府招商、養老企業合作、民間交流搭建了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