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示語翻譯的問題與對策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國公示語翻譯的問題與對策

2017年08月29日 11: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銀泉

字號

內容摘要:其中,公共服務領域對外語的需求不斷擴大,以公示語翻譯為代表的對外傳播翻譯活動正是順應一帶一路建設,響應國家外語能力建設的具體表現,對於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公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此外,翻譯行業缺乏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使得許多不具備資質的翻譯從業機構打著「專業翻譯公司」的幌子,僱傭一批不合格的從業人員,擾亂翻譯市場秩序。公示語翻譯還關係到中國文化傳播,那些帶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翻譯,無不在彰顯著我們的理念,傳播著我們的文化。對於譯者,應關注提高其翻譯職業道德和素養,使其對公示語翻譯抱有敬畏之心,嚴格遵循公示語翻譯的原則。

關鍵詞:公示語翻譯;傳播;翻譯錯誤;國家形象;中國;外語;市場準入;審定委員會;文化;譯文

作者簡介: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外語使用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責任與擔當。其中,公共服務領域對外語的需求不斷擴大,以公示語翻譯為代表的對外傳播翻譯活動正是順應一帶一路建設,響應國家外語能力建設的具體表現,對於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實生活中公示語翻譯錯誤仍時有出現。公示語翻譯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公示語誤譯影響語言服務功能。目前,不規範不準確的公示語時有出現,錯誤譯文會誤導受眾,有的「神翻譯」更是貽笑大方。公示語翻譯存在的錯誤包括:信息傳遞不準確,不符合習慣用法,機械硬譯,拼寫、格式和語法錯誤,一名多譯等。二是翻譯行業的規範管理不足。調研發現,一些單位重視在英文公共標識數量方面的投入,卻忽略了其質量保證,對於公示語翻譯錯誤這類看似無傷大雅的問題,或是認識不足,或是重視不夠。公示語翻譯缺乏統一規範和審查制度,部門之間往往是各自為政。即便有公示語翻譯錯誤被指出來,也少有及時跟進改正。此外,翻譯行業缺乏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使得許多不具備資質的翻譯從業機構打著「專業翻譯公司」的幌子,僱傭一批不合格的從業人員,擾亂翻譯市場秩序。三是國家標準宣傳需加大力度。調查發現,有近80%的受訪者對公示語翻譯關心不足。面對身邊存在翻譯錯誤的公示語,大部分人往往是熟視無睹,即便少數人注意到其中問題,但亦聽之任之。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的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宣傳力度不夠,公眾知曉度低。今年6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才引起媒體廣泛關注。

  筆者認為,公示語翻譯不僅僅是城市公共信息導向系統的組成部分,其還以特殊的社會服務功能發揮著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紐帶作用。做好公示語翻譯規範工作,推廣公示語翻譯標準不僅為廣大外籍人士的在華活動提供更多便利性的支持,方便其融入中國社會,維護好我國禮儀之邦的文明大國形象,更能顯示出我國對全球化的理解與包容。

  公示語翻譯更具有國家形象塑造功能,在國家形象建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今國際關係中,開展公共外交提升本國的形象,改善外國公眾對本國的態度已成為大勢所趨,公共外交視域下的國際公關主要包括文化交流和形象展示。公示語翻譯因其生動活潑的形式,有利於國際公眾的雙向交流,易為受眾接受,因而能有效地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

  公示語翻譯還關係到中國文化傳播,那些帶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翻譯,無不在彰顯著我們的理念,傳播著我們的文化。尤其是當下我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其基本理念就是互利共贏,表現在語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公示語翻譯的規範性關係到我們能否構建一個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與目標受眾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公示語翻譯應該提高到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構建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高度予以重視,從中國國際話語權構建和國家形象建設的高度來進行審視。為此,建議從以下方面提升我國公示語翻譯水平。

  一是建立專門審定委員會。政府部門應會同其他相關部門組建聯席會議機制,聘請公示語翻譯方面的權威專家成立審定委員會,對譯文進行把關審定,凡是有單位需要將公共標識翻譯成英語或者其他外文的,必須提交該機構進行審定。審定委員會還可以不定期走訪考察公示語譯文使用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力求發現一個整改一個。二是強化行業監管。在公示語翻譯質量整改規範工作中,政府有關部門應發揮監管作用,嚴格把控翻譯市場準入原則,實行資格認證。對未取得相關資質的翻譯公司,或取消其公示語翻譯的資格。對於譯者,應關注提高其翻譯職業道德和素養,使其對公示語翻譯抱有敬畏之心,嚴格遵循公示語翻譯的原則。

 

  (作者單位: 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張賽)

相關焦點

  • (聲音版,公示語翻譯錯誤)唐瑾:別讓「雷人」公示語再「逍遙法外」
    唐瑾委員隨身帶的小本子上有她在不同城市記錄下來的雷人公示語「明細」——超市「未購物出口」被譯為 「NoShoppingExport」;「開水間」被譯為「betweenwater」; 景區「出口」被譯為「export」(貿易出口)…… 「這些只是有關用漢語思維翻譯公示語造成的錯誤,公示語翻譯還存在謬誤多、隨意性大、一文多譯等眾多問題,而且在全國各地主要城市公共場所旅遊景點,這種公示語幾乎隨處可見
  • 淺談公示語翻譯
    英語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範性和標準性,因此進行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英漢對譯。翻譯公示語時用對等性的方法有利於避免錯譯、亂譯、死譯的現象。一、對等性在英語公示語翻譯中的實際運用1 提示性公示語提示性公示語沒有任何意義,僅起提示作用。幾乎不存在語境與意境現象,因此其對等性相對強。
  • 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做好公示語翻譯提升城市國際形象
    其間,在「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上,來自外交部、教育部、地方外辦和翻譯協會等翻譯專家,以及中韓兩國高校相關專業負責人就外語如何更好滿足公共服務領域的需求展開了熱烈討論。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外交部外語專家施燕華大使在致辭中指出,做好公示語翻譯治理工作,不僅能為廣大外籍的在華活動提供便利支持,維護好我國禮儀之邦和文明大國的形象,更能展現出我國對全球化的理解與包容,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望與動力。
  • 政協委員:公示語神翻譯影響民族文化素質,國家層面應重視
    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3月11日消息,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北省委專職副主委唐瑾在兩會提案中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公示語翻譯日益普遍、增多。但公示語翻譯,尤其是漢英公示語翻譯存在諸多問題。
  • 唐瑾委員:別讓「雷人」公示語再「逍遙法外」
    唐瑾委員隨身帶的小本子上有她在不同城市記錄下來的雷人公示語「明細」——超市「未購物出口」被譯為 「No Shopping Export」;「開水間」被譯為「between water」; 景區「出口」被譯為「export」(貿易出口)……  「這些只是有關用漢語思維翻譯公示語造成的錯誤,公示語翻譯還存在謬誤多、隨意性大、一文多譯等眾多問題,而且在全國各地主要城市公共場所旅遊景點,這種公示語幾乎隨處可見
  • 公示語錯誤頻現,不只是「神翻譯」這點小事
    文/陳樂樂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北省委專職副主委唐瑾在兩會提案中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公示語翻譯日益普遍、增多。但公示語翻譯,尤其是漢英公示語翻譯存在諸多問題。
  • 熱點提案:設部門立規矩讓公示語翻譯更給力
    設部門立規矩讓公示語翻譯更給力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本報兩會報導組)公共場所的公示語及其外文翻譯,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彰顯一個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然而,我省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公共場所的公示語中翻譯錯誤或失準的現象屢有發生。
  • 公示語翻譯質量亟待提高 別讓老外莫名其妙 圖
    沒有英文的公示語牌建設國際化都市和國際旅遊目的地,需要良好的國際化語言環境,提高公示語的翻譯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公示語是提示或警示與公眾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其應用範圍很廣泛,旅遊者所到之處,凡涉及食、宿、行、遊、娛、購都應有公示語。公示語應用最多的地方是公共設施、旅遊景區、旅遊服務等。公示語在規範公眾行為,調整人際關係,提高效率,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意義重大。為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極為重視公示語的規範和標準使用,而「以人為本」應是公示語使用和翻譯實實在在的行動。
  • 瞄準公示語翻譯亂象 中外翻譯公司聯手地方外辦尋求治理之道
    中國網11月23日訊 道、路、街、巷、弄、裡,中國特色路名和地方文化元素如何翻譯?從城中村升級成為城市新地標,英文地名如何體現?堆砌在路牌上的拼音要不要改,怎麼改?同樣的「地鐵」在不同地方為何譯法各異?公示語「神翻譯」到底如何清理和改進?
  • 公示語雙語翻譯應受重視 質量亟待提高
    為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極為重視公示語的規範和標準使用,而「以人為本」應是公示語使用和翻譯實實在在的行動。  中國對公示語的重視和研究得益於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的召開。奧運會前夕,北京舉辦了雙語標識糾錯活動。目前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隨處可見中英文對照的雙語公示牌。
  • 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原標題: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城市外文標識的誤與正   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公示語翻譯與城市或景點的形象密切相關,絕不能讓錯謬的譯文給城市或景點抹黑。」這是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春泉表達的觀點。
  • 公示語譯文錯誤有損國家形象
    筆者幾年前曾就我國公共場所泛濫成災的公共標識中的譯文錯誤(外語和翻譯學術界通稱其為公示語翻譯錯誤)在某雜誌開設過專欄,同時也撰寫發表過若干學術論文和專欄隨筆。這兩年應邀正在參加由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起的「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範•英文」國家標準的研製,深感公示語翻譯錯誤事關國家形象,決不可等閒視之。
  • 陝西對公共場所公示語中英文翻譯進行規範
    陝西省質監局日前啟動了《公共場所公示語中英文翻譯規範》的地方標準編制工作,以規範公共場所公示語這一「無聲導遊」。公共場所公示語是以圖形、色彩、文字組合表示公共場所或設施的用途和方位,提示和指導人們行為的標誌物,被稱為一個城市的「無聲導遊」。
  • 專家: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公示語翻譯與城市或景點的形象密切相關,絕不能讓錯謬的譯文給城市或景點抹黑。」這是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春泉表達的觀點。地處大西北的銀川,近年來成為旅遊熱點城市,特別是在銀川成功舉辦了三屆中阿經貿論壇和中阿博覽會後,到寧夏旅遊觀光、合作洽談、投資置業的外國人也隨之增多。
  • 【聚焦2013甘肅省兩會】熱點提案:設部門立規矩讓公示語翻譯更給力
    設部門立規矩讓公示語翻譯更給力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本報兩會報導組)公共場所的公示語及其外文翻譯,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彰顯一個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然而,我省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公共場所的公示語中翻譯錯誤或失準的現象屢有發生。省政協委員姜秋霞建議:應儘快規範我省公共場所英文公示語,成立專門的組織翻譯機構和公示語標牌、招牌的製作管理機構,推行翻譯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等。
  • 「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為推動該規範的宣傳推廣與貫徹實施,教育部語信司與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研究院於12月1日下午在京聯合舉辦「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語信司副司長劉宏和參與《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國家標準研製的有關專家、譯協負責人等出席論壇。
  • 「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網11月21日訊 11月19日,在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上,舉行了「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外交部外語專家施燕華,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外交部外語專家陳明明,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劉宏出席論壇並致辭。
  • 公示語英文標誌糾錯啟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孫錦)2016年公示語英文標誌糾錯啟動啦!由市外辦牽頭,組織中外專家、媒體記者等組成的聯合督查小組昨日赴仙湖植物園和梧桐山森林公園,開始對市、區25個公園的雙語標識進行現場檢查,今年9月底之前相關責任單位將完成對問題標誌的整改。
  • 公示語翻譯切勿忽視文化差異-光明日報-光明網
    而平遙景區中的「千手觀音」,常被翻譯為「Guanyin with 1000 hands」。對此,山西省翻譯協會副會長、英語周報社社長席玉虎說,景點名稱的外文翻譯,應貼切地表達歷史文物深刻的文化內涵。把「千手觀音」翻譯為「Guanyin with 1000 hands」,外國遊客對這種翻譯很難理解,容易造成誤解。首先,漢語拼音「Guanyin」對於外國人在了解景點上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在充分考慮觀音的特點、手的部位以及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千手觀音」較為準確的翻譯應是「Goddess of Mercy with a thousand arms」。
  • 大連市啟動外文公示語管理規範工作
    近日,由市政府外辦組織成立的大連市外文公示語審核委員會舉行專家委員聘任儀式暨座談會,來自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民族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大連大學等高校的9名專家學者獲聘為專家委員,他們將負責對我市主要街面、商鋪及機場、火車站等重點涉外區域的英、日、韓公示語譯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