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語譯文錯誤有損國家形象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筆者幾年前曾就我國公共場所泛濫成災的公共標識中的譯文錯誤(外語和翻譯學術界通稱其為公示語翻譯錯誤)在某雜誌開設過專欄,同時也撰寫發表過若干學術論文和專欄隨筆。這兩年應邀正在參加由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起的「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範•英文」國家標準的研製,深感公示語翻譯錯誤事關國家形象,決不可等閒視之。記得2007年5月筆者隨同中國翻譯家協會代表團前往印尼茂物出席第五屆亞洲翻譯家論壇的途中,在吉隆坡轉機的時候在登機艙口隨手取了一份馬拉西亞當地英文報紙,居然其中就有一篇報導在拿中國的公示語翻譯錯誤調侃,比如說,其中的「乾果」標識被翻譯為fuck the fruit,於是乎,該報紙就調侃說,想不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此迅速,居然還要讓男人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囊中羞澀只能去fuck fruit。類似的外國媒體拿中國的公共標識譯文錯誤調侃說事諷刺挖苦,其實還有不少,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都曾有過專題報導。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公示語翻譯錯誤的地方標準這些年出臺了不少,國家標準也正在研製之中,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的糾錯行動也至今聲勢浩大,政府也高度重視,可是,公示語翻譯錯誤給中國形象抹黑的事情依然在上演,而且再次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這不,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13年5月16日就刊登了一則報導,就是在拿中國的公示語翻譯錯誤說事,而且頗有嘲諷和譏笑的成分。該報導的連結如下: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325340/Lost-translation-Hilarious-signs-China-leaving-travellers-businessmen-lost-words.html?ito=feeds-newsxml

《每日郵報》該報導拿來說事的存在著翻譯錯誤的公共標識看起來也是從各個渠道收集而來的,因為有一些其實早已臭名昭著,如某超市商品分類區域引導公示語「一次性用品」被翻譯為A Time Sex Thing(下圖),儼然是「一次性行為」的揶揄。

明明是「民族園」,從譯文來看卻讓人大吃一驚,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種族主義分子的樂園」(下圖),如此譯文,對中國形象的玷汙是不言而喻的,好端端的具有民族風情的遊樂場所,也只會令外國人望而卻步。

在另一則早已聲名狼藉的公示語翻譯錯誤譯例中,「餐廳」的對應英語表達居然變成了translate server error(下圖),令人很是一頭霧水,據說這是因為受託翻譯的人英語水平連打醬油的水平都不夠,只得去查詢在線詞典之類的翻譯工具,沒想到網絡出錯,提示「翻譯伺服器故障」,於是這個二把刀譯者不假思索就以為這串英文就是「餐廳」的英譯。這個翻譯任務的委託者的英語水平估計也是低於打醬油級別的,拿來不加驗證就用了。

另一個公示語翻譯錯誤也是頗具名頭的,「現金存取款機」搖身一變成為了能夠使現鈔循環使用的機器Currency Recycle System(下圖),或曰「鈔票再循環利用機器」,難怪《每日郵報》不無調侃地稱其為洗錢行為。

其實,類似的翻譯錯誤早就存在,媒體報導稱,上海的一些銀行就把「存取款一體機」翻譯為cash recycling machine,意思與上述大同小異,同樣只會讓人大跌眼鏡。

中式英語以及不符合公示語文體特徵,這是當前我國公示語翻譯錯誤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每日郵報》此次例舉的「小草微微笑,請你旁邊繞」的譯文是the grass is smiling at you. Please detour(下圖),類似的標識在我國到處可見,而凡是配上了英語譯文的,基本上都是錯誤的,既可以說屬於過度翻譯,也可以理解為中式英語在作怪,更因為譯者絲毫不諳熟公示語的文體特點,其實這裡只需說Keep off the grass即可。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每日郵報》此次例舉的另一張來自上海某餐館櫥窗的公共標識譯文「外國人吃到中國點心」 Here we have Chinese cakes preparing for foreigners(下圖),其中既有語法錯誤,也屬於過度翻譯,同樣也不懂公示語文體特徵,其實這裡只需要簡單說明Chinese cakes for foreigners即可。當然,這樣一來還是有不少問題,比如說,供應外國人的中國點心難道與中國人吃到的點心有什麼不同,以至於需要特別強調嗎?所以,既然這裡是飯店,櫥窗上也許只要寫上Chinese cakes就可以了。

還有一些公示語翻譯錯誤則是荒誕之極,同時也是嚴重有損於中國的形象。比如說,某水療吧提供的服務內容中居然還有horny care「淫蕩護理」(下圖),令人匪夷所思。譯者想必又是連打醬油的資格都沒有,不知道horny雖然可以表示「角質」的意思,但更多的時候被用於色情行業,表示「好色的」,「猥褻的」。

筆者這些年從事公示語翻譯研究過程中收集到了幾千張存在著翻譯錯誤的公共標識圖片,其中一張好像是某農家樂餐館的菜譜,其中的「幹」統統被翻譯成了fuck,如「乾鍋魚頭」就是fuck a fish head,「乾鍋童子雞」就是fuck a spring chicken,「乾鍋臘肉茶樹菇」就是fuck a la meat tea tree the gu,搞笑之極,不一而足。沒想到,與上述搞笑標識異曲同工的是,《每日郵報》此次展示的標識之一居然更加登峰造極,把「幹爆鴨子」翻譯成了fuck the duck until exploded(下圖),令人瞠目結舌,不但要fuck the duck,居然還要把它fuck到令其爆炸的地步,不可謂不心狠手辣啊!只是不知道何方高人有這等本領呢?從該菜譜的標價來看,似乎這個牛人就是在歐洲,因為菜價都是用歐元符號標記的。花上10.8歐元,就可以把一隻鴨子fuck到爆炸的地步啊!真神人也!!!看來,類似公共標識翻譯錯誤這樣的中式英語,確實早已漂洋過海,蜚聲海外了。

再看《每日郵報》例舉的另一個公共標識翻譯錯誤「只準臨時停車下客」的譯文temporary park only for getting off。該報提供的點評是Strange: This parking sign could lead to embarrassing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drivers with its bizarre message。其實,拋開這裡存在的語法錯誤不說,《每日郵報》之所以認為這個譯文會造成令人尷尬的理解,是因為get off在英語中是多義詞,其中的一個意思是to have an orgasm,也就是性愛達到高潮;還有一個意思是to experience euphoria, for example, as a result of taking a drug,即吸毒過後飄飄欲仙的滿足感。這個標識的譯文其實表達為 For passenger drop-off only就可以了,temporary parking都可以略去,因為passenger drop-off就說明了這是一個下客點。公共運輸工具的上客和下客,英語中的表達是passenger pick-up and drop-off。Get off雖然有「下車」的意思,但其行為主體應該是人。

筆者之所以再次就公示語翻譯存在的觸目驚心的錯誤發表一些議論,一方面是因為西方媒體再次拿這個問題說事,頗有幾分侮辱挖苦的意思。《每日郵報》在英國雖然屬於通俗小報(tabloid),嚴肅性不足,但是其影響還是很大的。另一方面,這樣的現象確實不容我們等閒視之,因為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的國際形象,成為了一個國際笑柄,更是對我國「地不分東南西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全民學英語」的最大諷刺挖苦。雖然說媒體報導稱,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式英語這種奇妙的英語和中文混合體,是一種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語言標誌,也是已經瀕臨滅絕的物種,需要保護,甚至還有德國記者在海德堡大學以中式英語為題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在中國文化走出去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我們更多需要的是從正面展示中國的形象,諸如公示語翻譯錯誤這樣的中式英語無疑會使得我們的對外傳播成效大打折扣,也不利於贏得目標受眾的認同。同時,英語不但已經是全球通用語言,也是我國的第一大外語語種,如果說我們依據針對我們的母語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而不能容忍我們的公共服務領域充斥著漢語錯誤,那麼,我們同樣沒有理由允許在我國公共場所使用的英語充斥著連篇累牘的錯誤表達,因為這不啻是對我國全民學英語現象的最大譏諷。至於公示語翻譯錯誤背後的諸多原因,因限於篇幅,同時本文不屬於純粹的學術論文,再者以往學術研究和媒體報導都已有大量關注,所以在此不再贅述。上述議論,純屬個人觀點,見仁見智,難免有所不妥,歡迎一切正面批評和積極交流。

About the author:
 

王銀泉,江蘇蘇州人,博士,英語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2007年4月入選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留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第二語言學院。曾赴英、美、印尼和馬來西亞進行學術訪問。迄今為止已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和《中國翻譯》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文章18篇。出版著作和編著譯著類圖書9部。獲省部級獎3項。擔任《中國日報》網站專欄作家;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頻道英語外宣節目《揚子新聞》首席語言顧問。國內知名公示語翻譯研究專家,「王教授公示語翻譯研究」專欄系列論文引起媒體高度重視並由央視「馬斌讀報」欄目、《中國青年報》及江蘇省和南京市多家媒體報導。1994年起業餘從事國際新聞報導編譯工作,發表各類國際新聞編譯稿1000萬字以上。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立場無關。歡迎大家討論學術問題,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擊和發布一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內容。

相關閱讀:

Room Service 是客房服務嗎?

Pick their poison?

別誤會這些英文(二)

別誤會這些英文的意思(一)

(作者王銀泉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Julie)

相關焦點

  • 我國公示語翻譯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公示語翻譯;傳播;翻譯錯誤;國家形象;中國;外語;市場準入;審定委員會;文化;譯文 作者簡介: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外語使用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責任與擔當。
  • (聲音版,公示語翻譯錯誤)唐瑾:別讓「雷人」公示語再「逍遙法外」
    (聲音版,公示語翻譯錯誤)唐瑾:別讓「雷人」公示語再「逍遙法外」本報記者 呂巍 「去其他城市旅遊,因為對環境不熟悉,我總會對路牌或公示語格外注意,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好多路牌和公示語的英文翻譯都讓人很無語。」
  • 公示語錯誤頻現,不只是「神翻譯」這點小事
    文/陳樂樂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北省委專職副主委唐瑾在兩會提案中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公示語翻譯日益普遍、增多。但公示語翻譯,尤其是漢英公示語翻譯存在諸多問題。
  • 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原標題: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城市外文標識的誤與正   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公示語翻譯與城市或景點的形象密切相關,絕不能讓錯謬的譯文給城市或景點抹黑。」這是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春泉表達的觀點。
  • 「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網11月21日訊 11月19日,在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上,舉行了「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外交部外語專家施燕華,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外交部外語專家陳明明,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劉宏出席論壇並致辭。
  • 淺談公示語翻譯
    因此漢英翻譯公示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對等性。所謂的對等性就是指在相同的應用功能中具有相同或類似的表達方法。英語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範性和標準性,因此進行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英漢對譯。翻譯公示語時用對等性的方法有利於避免錯譯、亂譯、死譯的現象。
  • 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做好公示語翻譯提升城市國際形象
    其間,在「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上,來自外交部、教育部、地方外辦和翻譯協會等翻譯專家,以及中韓兩國高校相關專業負責人就外語如何更好滿足公共服務領域的需求展開了熱烈討論。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外交部外語專家施燕華大使在致辭中指出,做好公示語翻譯治理工作,不僅能為廣大外籍的在華活動提供便利支持,維護好我國禮儀之邦和文明大國的形象,更能展現出我國對全球化的理解與包容,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望與動力。
  • 專家:不要讓錯謬的公示語翻譯為城市和景點抹黑
    「公示語翻譯與城市或景點的形象密切相關,絕不能讓錯謬的譯文給城市或景點抹黑。」這是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春泉表達的觀點。地處大西北的銀川,近年來成為旅遊熱點城市,特別是在銀川成功舉辦了三屆中阿經貿論壇和中阿博覽會後,到寧夏旅遊觀光、合作洽談、投資置業的外國人也隨之增多。
  • 雲南封殺錯誤英文標誌 公共場所涉英翻譯需審校
    2008北京奧運會將至,為改善城市形象,即日起,省政府外事辦牽頭組建公示語翻譯專家委員會,將在全省各地開展公示語英文翻譯、審核、校對和糾正工作。   「WC」應換成「Toilet」   隨著雲南省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全省各地公共場所中英文雙語標誌牌使用日益頻繁。
  • 大連市啟動外文公示語管理規範工作
    近日,由市政府外辦組織成立的大連市外文公示語審核委員會舉行專家委員聘任儀式暨座談會,來自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民族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大連大學等高校的9名專家學者獲聘為專家委員,他們將負責對我市主要街面、商鋪及機場、火車站等重點涉外區域的英、日、韓公示語譯審工作。
  • 政協委員:公示語神翻譯影響民族文化素質,國家層面應重視
    政協委員:公示語神翻譯影響民族文化素質,國家層面應重視 潘林青/新華社發布客戶端 2015-03-11 18:35 來源
  • 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損昆明形象
    > http://yn.yunnan.cn/system/2021/01/06/031219055.shtml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損昆明形象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發布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4日訊(通訊員 修偉)近日,由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簡功友副教授主持研製的《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地方標準(報批稿)(以下簡稱《標準》)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發布,標誌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旅遊領域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誕生
  • 翻譯錯誤有損昆明形象!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
    趙剛參照《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北京市《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及國外相關標識、網站提供的相關翻譯標準,帶領學生組成課題組對昆明市內的部分雙語標識進行了調查,搜集並發現昆明有的雙語標識存在4大類譯寫失範的現象:機譯造成的錯誤、用詞不恰當、拼寫錯誤及書寫格式不規範、語法錯誤。針對以上問題,趙剛團隊給出了相應改正參考建議。
  • 唐瑾委員:別讓「雷人」公示語再「逍遙法外」
    唐瑾委員隨身帶的小本子上有她在不同城市記錄下來的雷人公示語「明細」——超市「未購物出口」被譯為 「No Shopping Export」;「開水間」被譯為「between water」; 景區「出口」被譯為「export」(貿易出口)……  「這些只是有關用漢語思維翻譯公示語造成的錯誤,公示語翻譯還存在謬誤多、隨意性大、一文多譯等眾多問題,而且在全國各地主要城市公共場所旅遊景點,這種公示語幾乎隨處可見
  • 高校對外傳播譯文質量關乎國家形象
    高校對外傳播譯文質量關乎國家形象 2018年08月28日 07: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熊欣 宋登科 字號 內容摘要:英文網頁文本中現存的諸多語用失當、信息不對等
  • 龍子明:規範公示英語對中華文化和國家形象有利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陳小願)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龍子明2日在北京說,希望國家能規範名勝古蹟和革命歷史遺蹟的英語介紹,「外宣英語無小事,做好公示語翻譯是為國家樹形象,促進交流做好事。」  他在舉例中提到,在名勝古蹟和革命歷史遺蹟中最常見的標示「W.C」,人們都知道這表示洗手間,實際上在外國人看來,在公眾場所用這樣的標示非常不雅。
  • 「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為推動該規範的宣傳推廣與貫徹實施,教育部語信司與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研究院於12月1日下午在京聯合舉辦「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語信司副司長劉宏和參與《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國家標準研製的有關專家、譯協負責人等出席論壇。
  • 公示語翻譯質量亟待提高 別讓老外莫名其妙 圖
    公示語是提示或警示與公眾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其應用範圍很廣泛,旅遊者所到之處,凡涉及食、宿、行、遊、娛、購都應有公示語。公示語應用最多的地方是公共設施、旅遊景區、旅遊服務等。公示語在規範公眾行為,調整人際關係,提高效率,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意義重大。為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極為重視公示語的規範和標準使用,而「以人為本」應是公示語使用和翻譯實實在在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