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海瓊: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風箏》成功將諜戰劇再度拉回觀眾視野。近幾年,諜戰劇似乎已經風光不再,螢屏上可圈可點的作品乏善可陳,流量綁架之下甚至許多作品被調侃為「披著諜戰外衣的偶像大戲」。而《風箏》則為諜戰劇成功「挽尊」,它一方面回歸了諜戰劇「驚險燒腦」的傳統,另一方面在切入角度與思考深度上有著更多的探索與嘗試。
從開播伊始,北京衛視就憑藉此劇穩坐衛視電視劇收視榜首,全國收視率衝破1.6,在北京本地的收視也已經「破10」。
全劇一開篇,鄭耀先與其上線陸漢卿的一次對話中,就可以窺見其內心的隱痛:「我是人是鬼?我什麼時候能活得像個人?」無法言明的身份之痛帶來的劇烈撕扯感,讓觀眾與主人公一起備受煎熬,也讓整部戲展現出更深邃的人性叩問與思考深度。
在「風箏」的起伏跌宕的人物命運之外,作為劇中最特別的女性角色,韓冰睿智、冷靜,有著驚人的預判力;作為鄭耀先最具實力的對手,她的存在既是其威脅,微妙之中又成為對方惺惺相惜的情感寄託;此外,她在劇中還有著撲朔迷離、令人難以捕捉的另一重身份。昨天,韓冰的扮演者羅海瓊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聊起了這段「風箏」與「影子」捕風捉影的傳奇故事。
角色反差
★羅海瓊在這部戲裡怎麼不好看了?
「對於演員來說,最重要的是像而不是美」
開播之初,柳雲龍等一眾演員的演繹乃至劇本身,觀眾的認可度很高,唯獨羅海瓊替韓冰承受了很多負評……一見面,羅海瓊開門見山,演了這麼多年戲,再「作」的角色也是知道怎麼往回拉一點的,「可以說演戲演到現在,只有韓冰我沒有演出她的可愛性,只是想把她厚厚重重的一輩子表現出來,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自己去感受。」 但是羅海瓊深信,在劇終的那一刻,韓冰一定可以重重擊打到觀眾內心,「我只要那一刻就夠了」。
在《風箏》中,她突破既往形象,挑戰了一位八路軍的女偵察科長「韓冰」。劇中的韓冰齊耳短髮、機智冷靜,雷厲風行,一身灰舊軍裝配上故意「塗黑扮老」的妝容,再加上往土炕邊一坐剝開燙紅薯就吃的架勢,一個強勢、霸氣又極接地氣的革命女幹部形象躍然螢屏,被許多觀眾調侃為「泥巴一樣的女人」。在感嘆人物塑造「神還原」的同時,也有部分人直呼「接受不了」。面對這些不同的聲音,羅海瓊表示:「當演員拿到劇本開始創作的時候,這個角色真不真實、最後呈現出來的樣子符不符合當下的狀態,是我最需要琢磨的。可能觀眾看了會說羅海瓊在這部戲裡怎麼不好看了?對於演員來說,最重要的是像而不是美。」
同柳雲龍飾演的鄭耀先一樣,韓冰在故事前期與後期呈現出極大反差。從公安部門赫赫有名的女幹將一度成為組織懷疑的對象,在勞改過程中遭遇惡意誣陷,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後期的悲憤無力,人物狀態的轉換格外強烈。在羅海瓊看來,「人如其名,韓冰看上去堅如磐石、冷若寒冰,但背後也隱藏著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情感。怎麼能把這個情感全部克制住去完成她的使命,是這個角色的一大看點。」
飾演心得
★為什麼所有情感都隱藏起來?
「把這個戲當真的去演了」
羅海瓊一直婉拒媒體的採訪甚至甘願承受輿論「誤解」不作辯駁,就是因為全劇貫穿的最大懸念就是找「影子」。隨著劇情接近尾聲,「影子」的身份也終於開始浮出水面,韓冰這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逐漸顯露出面具後的真實面孔,人物身份的反轉成為故事最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筆。這個角色塑造得如此成功,離不開羅海瓊對人物的透徹分析與精彩演繹:「其實韓冰可以潛伏得這麼成功,在於她將所有情感都隱藏起來,沒留下一點把柄。我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沒給觀眾留下任何線索。」羅海瓊補充道:「因為我把這個戲當真的去演了。當你真的設身處地活在那個環境下,任何一點紕漏都是致命的,你必須要毫無破綻才能活下來。」
作為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兩名頂級特工,「風箏」與「影子」互相潛伏在敵方陣營中完美地偽裝著自己。和柳雲龍飾演的「風箏」一開始就向觀眾揭曉了真實身份不同,「影子」的身份是貫穿全劇的謎,直至結局才得以揭曉。對於這樣的設定,羅海瓊表示:「鄭耀先與韓冰是一明一暗的兩條線,鄭耀先是明著演,讓觀眾看到他所有的內心活動;而韓冰則是一條暗線,什麼都不漏給觀眾,需要你去琢磨、去思量。我和老柳兩個人其實是一個一體的表演方式在呈現,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合在一起才是特工這個職業立體的樣子。」
談及「風箏」與「影子」的相似之處,羅海瓊表示:「其實在我看來,鄭耀先經歷過的痛苦與掙扎,韓冰也都經歷過。」羅海瓊補充道:「這兩人之所以互相吸引,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相似的經歷,另一方面是他們骨子裡面、精神層面都有一種堅定不移的追求。」羅海瓊說道:「其實我覺得人一定要有是非觀,但對於韓冰而言,她已經選擇了某一種信仰,就會毫不動搖地追求它,無論如何她都要在最後給自己最初的選擇一個徹底的交代,哪怕是悲劇的。」
拍攝花絮
★籤四個月為何拍了七個月?
「臨時接棒進劇組,延期不加一分錢」
一個看似不那麼可愛的女人、一個深藏不露的人物形象,讓觀眾再度感受到了羅海瓊的演技,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她險些與這個角色失之交臂。一談到跟《風箏》的緣起,羅海瓊就連連感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羅海瓊透露,自己拿到劇本的時候劇組當時已經開機十天,原來飾演韓冰的女演員因為受傷無法繼續拍攝,劇組只能物色新的「韓冰」人選,劇本通過羅海瓊先生的手轉到了羅海瓊手裡。談到這段經歷,羅海瓊笑稱自己「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覺得,「都開機了,臨時接棒怎麼演?我沒這個習慣。」然而在老公的一再勸說下,她還是拿起了劇本,結果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當時剛看完前三集,我就說,一定要演這部戲。其實我當時還沒看到韓冰出場,連自己要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都不清楚。但就是覺得劇本真的太好了,我真的太喜歡了。」
然而答應出演的羅海瓊卻沒想到,正如她對劇本質量有極高要求一樣,《風箏》的背後還有一位對演員要求極高的導演柳雲龍。進組後,柳導讓她先去試妝,羅海瓊聽到他叮囑化妝師「先不要剪頭髮」,畢竟劇組之前面試了好幾個女演員都不合適。回想到這一幕,羅海瓊笑道:「我當時看了他一眼,心想:什麼意思,老柳你還不想用我?」 等化妝師定好妝發,柳雲龍一看就表示,「行,剪頭髮吧。」羅海瓊到片場一開拍,柳雲龍才徹底踏實了,覺得「終於找到韓冰了」。對於柳導的謹慎態度,羅海瓊十分感激:「老柳是個特別認真的人,他對服化道上的細節絲毫不妥協,在演員的選擇上也是。我們拍到一半換演員的事兒也是有的。從外地調過來的演員,哪怕和他合作過很多次關係非常好的,做了造型試了戲,他覺得和角色不夠搭的,寧可跟人家賠禮道歉也不湊合。跟這樣的導演合作,讓我特別有安全感。」
談到柳雲龍導演的「堅持」,羅海瓊徹底打開了話匣子:「老柳是一個對藝術作品特別執著的人,真的是精雕細琢。我們這部戲當時籤合同是三至四個月,最後足足拍了七個多月。他當時在拍攝現場是真的玩命,自己也不休息,從早拍到晚,每個地方都較勁,過不了就是過不了。所有人對他都非常尊敬。」拍攝進行到三個多月的時候,柳雲龍曾和羅海瓊談過合約到期但是戲還沒拍完的問題。羅海瓊當時就表示:「導演這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你只管拍你的戲。咱們踏踏實實拍,我們不加一分錢,一直到這部戲拍完,什麼時候拍完都可以。」回憶起那段時間,羅海瓊感嘆道:「後來我才知道,全劇組的演員都是這麼處理這件事情的。這就是柳雲龍的個人魅力,因為他堅持想做高品質作品,這種精神吸引著我們所有演員齊心協力地創作出一部高品質良心劇呈現給大家。」
生活畫風
★成兩個孩子的母親後還演戲嗎?
「演員這份工作要幹一輩子的」
自《風箏》開播以來,羅海瓊在微博上就一直「沒閒著」。時不時地發幾張自己角色的表情包,緊跟劇情進展與觀眾和其他主創互動,為全組未婚演員牽紅線做起了「紅娘」……與劇中冷冰冰的嚴肅一面大相逕庭。事實上,這才是羅海瓊真正的「日常畫風」:親切幽默、平易近人。
近些年,羅海瓊為了家庭減少工作量,而《風箏》正是她生完第二個寶寶之後,回歸拍攝片場的第一部戲。生活中要承擔起「大家庭女主人」「兩個孩子的母親」等多重身份的她,覺得每天都被排得滿滿當當的生活,忙碌充實又滿足。「早晨不到七點送老大去學校,回家路上買好菜,到家後再送老二去幼兒園。因為是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中午之前要按照不同需求準備全家人的午飯。下午的一點空餘時間會去健身、學英語,然後帶著水果、酸奶去接兩個寶貝放學,然後一直陪伴著她們。」雖然每天忙得連見朋友的時間都沒有,但羅海瓊甘之如飴。
看似平淡的生活,卻也蘊藏著許多生活智慧。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羅海瓊也一直在為演戲積蓄力量。「演戲不就是演生活嘛。我現在每天踏踏實實地生活,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感受著人生百態,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在這段時間重新做了梳理與規整。這些都是在為我將來演戲做準備,生活給予了我們最豐厚的東西。」採訪過程中,羅海瓊屢次提到真的很喜歡《風箏》的劇本,真的很喜歡韓冰這個角色,同時她也坦言,「我真的特別特別喜歡演員這個行業,特別特別喜歡演戲。我個人的第一夢想是能演一輩子。演員這份工作,我是要幹一輩子的。」
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