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銷售保健食品等非藥品如何定性處理

2020-12-16 三九養生堂

日前,某市食藥監執法人員在對轄區內一醫院進行檢查時,發現該醫院門診藥房和住院藥房裡都有保健食品等非藥品類產品。

經過現場檢查和對藥房工作人員的調查,得到以下證實:

1.該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系由醫院藥品採購部門統一從某地藥品批發企業購進的,並留有相關供貨方的資質和購貨發票等材料備查。

2.藥房工作人員按照醫師處方向患者發放該保健食品等非藥品。

3.根據藥房工作人員的指點,執法人員隨機抽查了部分醫師處方,但處方上面並未標明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名稱,而是使用商品名或者「自製」的簡稱。

隨後,執法人員又對開具處方的部分醫師進行調查,其也承認自己所開具的處方上包括有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並表示開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目的是為了讓患者更好地鞏固治療效果。

如何對該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行為進行定性處理,執法人員在合議時產生了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將其移交給衛生主管部門進行處理。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醫院是從事人類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場所,由於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並不具有診斷、治療疾病等的功用,因此醫師不能在處方上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

《處方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所謂的醫師處方是指「由註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調配、核對,並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本案中,該醫院採購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並由醫師在處方中開具以供患者使用的行為,顯然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立法精神。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醫院在未取得經營保健食品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經營保健食品,違反了《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第三條規定,應由負責實施保健食品經營許可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給予該醫院相應的行政處罰。

第三種觀點認為,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行為既無過錯,也不構成違法,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應給予行政處罰。

理由是:醫院是從事人類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場所,其只要依法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在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方面就不需要再申請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同樣的道理,醫院在給患者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由於患者用藥的特點及身體特質等的需要,輔以必要的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供患者使用,自然也不需要再辦理《保健食品經營許可證》。

分析

目前在很多地方,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現象非常普遍,如各種鈣片、營養類的口服液等。正因為普遍,所以執法人員有種司空見慣的感覺,這就使得很少有人去關注這種行為的合法性。

從食品藥品監管執法人員在對本案進行討論的情況來看,就足以說明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行為具有複雜的特點。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和有關法律法規對此做一簡要分析。

保健食品等非藥品出現在醫院醫師開具的處方中,這種做法雖然貌似合理,即醫生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是輔助患者治療疾病的需要,但卻不符合《處方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處方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處方,是指由註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調配、核對,並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

處方包括醫療機構病區用藥醫囑單。第六條規定,處方書寫應當符合下列規則:(一)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填寫清晰、完整,並與病歷記載相一致……(四)藥品名稱應當使用規範的中文名稱書寫,沒有中文名稱的可以使用規範的英文名稱書寫;醫療機構或者醫師、藥師不得自行編製藥品縮寫名稱或者使用代號;書寫藥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要準確規範,藥品用法可用規範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縮寫體書寫,但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由此不難看出,本案中該醫院不僅在處方上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而且其處方的書寫也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

再來逐一分析對本案進行處理的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將本案移交給衛生主管部門進行處理,主要法律依據是《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理由是,醫師在處方上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行為,是與《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的相關規定和立法精神相違背的。

然而,對醫師在開具處方時存在違反有關規定的行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無權進行管理。因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將本案移交給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由衛生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對該醫院進行處理。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只是涉及了醫師在開具處方方面所存在的違規行為,卻並未述及更深層次的問題,即醫院是否可以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以及如何規範和監管等方面的問題。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該醫院實施相應的行政處罰,主要法律依據是《特別規定》。理由是,該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行為,是在未依法取得有關主管部門行政許可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依據《特別規定》的有關規定,應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該醫院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法較為恰當。

《特別規定》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產品除食品外,還包括食用農產品、藥品等與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關的產品。對產品安全監督管理,法律有規定的,適用法律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適用本規定。」

由於目前我國對保健食品未出臺專門的法律規定,因此,對醫院經營保健食品行為的監管,應當依據《特別規定》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種觀點認為,醫院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行為既無過錯,也不構成違法,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應給予行政處罰。在實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有很多人支持和贊成這種觀點。但筆者認為,根據《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醫院是診斷、治療人的疾病的場所,其只能通過使用藥械等來達到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緩解病痛等的目的,不能在醫師處方中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來供患者使用。

醫師在處方中開具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的做法,很有可能對患者治療疾病產生認識上的錯覺,並直接對患者疾病的治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醫院在經營保健食品等非藥品上既有過錯,又有違規之處。

綜上,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是正確的。建議國家在修訂《藥品管理法》或者制定有關醫療機構在藥房、藥品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時,應將醫療機構不得經營除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等之外的產品和醫師在處方中不得開具非藥品類產品納入立法範疇,明確相應的管理職能和責任,以有效規範醫院和醫師的行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市局通報近期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嚴重違法廣告
    > 根據《藥品廣告審查辦法》第二十一條、《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第十八條、《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第八條、《關於整治藥品經營企業非藥品冒充藥品行為的通知》(國食藥監稽〔2009〕738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對嚴重違法廣告涉及的藥品、醫療器械、
  • 超範圍經營藥品,如何定性處理?
    超範圍經營藥品行為在藥品流通市場上屢見不鮮,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超許可範圍經營藥品的,如沒有處方藥經營範圍銷售了處方藥;二是從沒有經營範圍的上遊企業超範圍購買藥品。三是藥企銷售了超過客戶經營範圍的藥品,如下遊客戶沒有處方藥的經營範圍而銷售給了下遊客戶處方藥品。在監管過程中,以上三種情況往往會被一概認為「超範圍經營藥品」。
  • 非藥品「萬通筋骨貼」冒充藥品被查處
    馮大爺說,當時已經快下班了,但是市藥監局幾個工作人員看到他拿去的「萬通筋骨貼」後立即就去藥店查處了,等事情完全處理好已經是晚上7點多,這很讓他感動。 「『萬通筋骨貼』其實屬於非藥品冒充藥品,是一種容易誤導普通消費者的產品。」
  • 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
    第八條 生產毒性藥品及其製劑,必須嚴格執行生產工藝操作規程,在本單位藥品檢驗人員的監督下準確投料,並建立完整的生產記錄,保存五年備查。  在生產毒性藥品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必須妥善處理,不得汙染環境。  第九條 醫療單位供應和調配毒性藥品,憑醫生籤名的正式處方。國營藥店供應和調配毒性藥品,憑蓋有醫生所在的醫療單位公章的正式處方。
  • 保健品、保健食品和藥品,傻傻分不清?
    那麼,保健品、保健食品和藥品到底是什麼?各有什麼不同?本質區別是什麼?大眾應該如何辨別?且看下文。處方藥簡稱為Rx,非處方藥簡稱OTC處方藥是需要執業醫師或者助理執業醫師的處方才能獲得的藥品,並且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而非處方藥則不需要醫生或者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開具處方就可以購買的藥品。非處方藥在藥品包裝上會有OTC標誌。處方藥一般屬於以下情況:1.
  • 藥品質量缺陷致害醫療機構責任分析
    根據這個規定,《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產品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必須經過加工、製作,這就排除了未經加工的天然品以及初級農產品等;二是必須用於銷售,非為銷售而加工、製作的物品也被排除在產品之外。以此類推,藥品有著嚴格的研發製造及臨床驗證過程,獲準上市後也按照市場化的要求進行營銷,自然符合「經過加工、製作」和「用於銷售」的兩個條件,應該納入產品概念範疇。
  • 非保健食品宣傳減肥功效,以「小怪瘦」問路的樂恩會何去何從?
    但特殊膳食食品並不具備保健食品或者藥品的資質,因而也不能宣傳相應的功效。特殊膳食食品標籤與保健食品標籤的明顯區別是:保健食品在標籤上可以宣傳產品的功效,在標籤左上角必須印上保健食品的專用標誌和衛生部的批准文號;特殊膳食食品是不能在標籤上宣傳產品的功效的。 除了奶昔,「小怪瘦能量棒」本質上也並非藥品或保健食品。
  • 「孕婦輸液藥品過期」,僅僅是醫療機構的責任嗎?丨醫法匯醫療律師
    藥品與非藥品分開存放;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品分別儲存、分類存放;過期、變質、被汙染等藥品應當放置在不合格庫(區)。再次,醫療機構應當制定和執行藥品保管、養護管理制度,並採取必要的控溫、防潮、避光、通風、防火、防蟲、防鼠、防汙染等措施,保證藥品質量。同時應當配備藥品養護人員,定期對儲存藥品進行檢查和養護,監測和記錄儲存區域的溫溼度,維護儲存設施設備,並建立相應的養護檔案。
  • 江蘇省2015年4月份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公告
    江蘇省2015年4月份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公告 發布日期:2015-07-01 09:04 來源:省藥監局 字體:[大 中 小] 華盛治療儀 鄭州華盛醫療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揚州新聞廣播(FM98.5) 8 80 醫療器械
  • 「神奇的膏藥貼」該如何定性?
    泰州市局對涉案膏藥貼的準確定性,對案件的順利查辦直至圓滿收官發揮了關鍵性作用。辨 析充分論證 按假藥論處取得共識由於主犯劉某彥曾在山東當地獲批過類似劑型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後因故被註銷,所以劉某彥一直對將膏藥貼定性為假藥不服,認為是醫療器械或者其他保健用品。
  • 藥店出售非藥品類要設隔離專區 贈品也按照要求管理
    東方網10月15日消息:近日,在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和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中發現,部分零售藥店(藥櫃)經營的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化學藥品或擅自篡改產品外包裝、標籤和說明書內容等違法違規現象。  近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於近日發布《關於規範零售藥店非藥品經營行為通知》。
  • 【食品安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
    【食品安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蔬菜、水果表面的農藥殘留如何消除?......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知道嗎?保健食品是經過國家註冊備案的產品,實施嚴格監管,在經銷過程中需要取得相關的經營許可。03保健品一般是與健康、保健相關的產品的統稱。諸多媒體報導中涉及的保健品,實為內衣、床墊、器械、理療儀、飲水機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 江蘇省食藥監局公布2015年6月份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21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江蘇省2015年6月份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公告。   據公告,本次監測發現的違法廣告播出總次數為2283。其中,600次涉及天津玉匾國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紅陽牌鹽藻軟膠囊。120次涉及武漢寶龍堂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福宇鑫牌太美膠囊。
  • 藥師告訴你:如何區分保健食品與藥品!
    來源:嶺南藥學 作者:歐陽燕婷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作為一名藥師,也作為一名消費者,今天跟大家講一下如何區分「保健食品」與「藥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製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藥品等。一般來說並不適合長期或大量服用,甚至存在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此外,保健食品僅口服使用,而藥品可以注射、塗抹等途徑使用。藥品一般需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中成藥及中藥飲片建議辨證施治,保證用藥安全。
  • 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如何處置?過期藥品怎麼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因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國醫療廢物處理需求急速增加,讓醫療廢物處置這個鮮有人關心的行業站到臺前。經過兩個月的嚴控,我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這來之不易的成果,來自於對各個環節的嚴厲把控。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如何處置?
  • 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防止在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該標準規定,應防止在養老機構內兜售保健食品和藥品。同時,在老年人飲食安全方面,養老機構也應盡到安全防護作用,包括飲食方法和食品質量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保障。
  • 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廣告禁用語大全!收藏再看!
    《廣告法》第29條、《廣告發布登記管理規定》第2條2未獲得許可不得發布廣告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農藥、獸藥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在發布廣告前要對內容進行審查。
  •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 豈能包治百病
    市場監督部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某保健品會銷場所本報訊 (記者 李靜 文/圖)「名醫專家」大肆鼓吹,「患者」現身說法,功效完全為你量身打造,蜂膠、羊奶、白樺茸、治療儀成了「包治百病」的萬能藥……乍看仿佛是健康講座類的節目,但實際上卻是不法商家打著講座的幌子,推銷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
  • 新疆食藥監局公布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違法廣告210條次
    2017年2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將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測的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情況予以公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對待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所宣傳的內容,切勿受虛假廣告誤導,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購買藥品和醫療器械。保健食品不具有治療作用,不能替代藥品,請謹慎購買。
  • 益脈康膠囊等26種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曝光
    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曝光了一批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經監測發現,2014年12月份在遼寧省行政區域內發布的嚴重違法違規的藥品和保健食品廣告共計1085條次,涉及產品26個品種。  遼寧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大對藥品、醫療器械及保健食品廣告的監管力度,確保公眾飲食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