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也是從小到大陪伴我們成長的重要夥伴。
日記的作用不外乎兩點:幫助我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成為我們抒發情感、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平臺,甚至會成為我們與老師之間互相交流情感的重要平臺。
而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寫出的日記也是各不相同的。作為老師、家長,在鼓勵、培養學生寫好日記的同時,更要尊重學生們,一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日記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過高,適度要求),二是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讓他們有足夠的熱情和信心在日記的平臺上盡情綻放自己。
小學一年級的日記,分為上半年的日記和下半年的日記。
一年級上半年,正是學生們牙牙學語的階段,最初的階段每天只需寫出一兩句話,不會的字寫上拼音。一年級上半年的日記是非常需要家長引導的。漸漸地,從一兩句話可慢慢增加到每天寫8句話,形成一個小語段。家長可以用自己的方法逐漸引導自己的孩子寫日記,要知道,引導的過程,也是孩子寫日記的能力逐漸提高的過程。
一年級下半年,建議家長慢慢鼓勵自己的孩子在不用引導的狀態下自己寫,每隔幾天查看一下孩子的日記,看水平提高了嗎。查看日記的時候,如果孩子某些地方表達得不好,可以及時溫柔地指出來,不能這樣寫;如果有些孩子寫了「流水帳日記」,一定要溫柔地告訴孩子,這種流水帳日記沒意義,根本沒人愛看,孩子自然而然不會再寫流水帳日記了。
另外,建議家長給孩子配一本《新華字典》,培養孩子在寫自己的過程中,遇到了不會寫的字,儘量及時查字典,並把查到的字寫上。要知道,孩子曾經在字典裡查過的字,很可能是在今後的日記中最最常用的字。這時候,只有有心人,才能夠在別人都還沒學會那些字的時候,自己提前掌握。這樣一來,對自己以後學新生字,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從一年級下半年到二年級結束,在語文課上會學很多字和很多句子,因此家長可逐漸鼓勵自己的孩子寫日記的篇幅逐漸擴大到兩三個語段。注意,是鼓勵,不是硬性要求。篇幅擴大了,建議每周寫3-4篇日記。
到了三四年級,鼓勵孩子在日記中增加一些自己平時的生活、思想或者讀後感、觀後感,篇幅逐漸增加到一整頁。中年級很可能是讓學生們逐漸喜歡上甚至愛上寫日記的過程,因此,一定要注意,培養寫日記的興趣,比什麼都重要。
寫一些感想性的日記,不僅有利於自己身心的健康成長,對自己到中學後寫議論文也是很有利的;另外,只能鼓勵孩子「儘量寫一整頁」,但並不是字數越多越好(與其又臭又長,不如簡短精闢)。
到了高年級(小學),逐漸鼓勵自己的孩子用鋼筆或者碳素筆寫日記(如下圖所示),每周還是3-4篇。高年級的日記,不論在字體上還是內容上,都會成熟很多。高年級的老師們,也可以鼓勵自己的學生在日記中添加一些自己引以為傲的成果。
而到了中學,由於學生的課業壓力在逐漸增大,日記建議每周寫一篇(大型考試前可免)。到了中學階段,同學們的文筆會更加成熟、灑脫,頗具當代青春的氣質,也會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寫作風格或者思想風格。(筆者當年,寫過的一篇回憶錄至今餘音繞梁,如下圖所示)
有人可能會問,有必要買那種帶鎖的日記本嗎?筆者認為,這倒沒必要。因為,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隱私。家長無意中偷看了孩子的日記本無可厚非,但是,在看後,如果發現孩子在日記中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思想」時,先不要批評他(她),而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心,至少讓孩子知道,哪怕自己偷看了孩子的日記,也不會招來「責罵之禍」,從而也在逐漸培養親子之間的相互信任,拉近親子關係,讓孩子敢於在日記中直抒胸臆、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而不是讓他(她)從此變得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思想。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張白紙,在上面塗抹什麼,上面就有什麼,哪怕糾正他們的「錯誤」,也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多的尊重和關愛。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日記中健康快樂成長!
關注學習方法,我們一起提高,四海興家教永遠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