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師很難,單記名字就是個技術活,如果班上有少數民族的學生,那老師可能直接崩潰,平時上課,不拿點名冊,就可能直接就叫不上班上學生的名字!
不相信嗎?我們來看看一位新疆老師上傳的花名冊,讓你看30分鐘,看你能記住幾個名字!
蒙圈了吧!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可能就記住一個名字唐家俊。
這也是老師的感覺,在平時的上課中,要提問學生問題,隨口叫上的名字,就是唐家俊!
看到這裡,我們是不是特心疼唐家俊,不敢曠課,一人曠課,老師肯定發現。
難怪,就有網友評論:「唐家俊趕緊換班級吧!」
其實,像上面這樣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地域和民族的原因,很多老師還是比較難遇到,但是,對於普通老師、內地的老師,在平時的上課中,也會遇到名字的問題。
因為,不同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50年代的時候,差不多滿大街都是「建國」,到了到了00後,就多了很多的「亦菲」「子梓」、「軒」、「墨」等名字,很多時候,導致一個班級出現好幾個「子梓」。
比如,今年高考浙江就出現了三個「鄭博文」同時被四川大學錄取,這樣的比例,我們沒有完全的統計,如果統計,會發現很多!
如果一個班級出現三個鄭博文,尷尬不!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名字,總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殊不知有時就給孩子產生不便,我一個朋友,名字叫「龑」,但是,當年錄入學籍的時候,這個「龑」字還是沒有被錄入的,最後改名「彥」。
現在,開學了,你是不是遇到了不一樣的名字或者出現了難記的名字,或者重名,對於學生的名字,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