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烏飯樹和藍莓還是親戚 烏米飯挑米有講究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5月0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備好一籮清香的晚梗米,清晨趕去農貿市場,買來一把5塊錢烏飯樹葉,每年立夏,已經退休的浙江省農科院宋益梅老師都要親自烹製一鍋烏飯,供家人享用。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前一晚燒好的一鍋飯,放到第二天就會餿掉。可是,用烏飯樹葉泡製過的米燒成的飯,放上三天三夜也不會變餿。老底子杭州人講,立夏吃了烏飯,小孩子不怕蚊蟲叮咬,身強體壯不生病,保一夏平安,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起碼說明,大家認為立夏吃烏飯很重要。

  往年立夏,宋益梅都跟著精通藥草的同事洪林上山採烏飯樹葉,但學習辨認烏飯樹真的很難,今年洪林的工作太忙,沒時間爬山,她只好放棄採摘,去菜場買現成葉子做烏飯。

  烏飯樹,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植物,為什麼用它的樹葉煮好的飯是黑色的?錢江晚報記者請教了浙江省農科院、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為你正解。

  兄弟姐妹長得像

  烏飯樹葉不好認

  在浙江,恐怕很少有人從小到大都沒吃過烏飯的。不過,做烏飯用的烏飯樹,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

  據《浙江植物志》記載,烏飯樹屬於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植物,這個屬在浙江有6個種,2個變種,它們都長得非常類似,但烏飯樹是被人利用最多的樹。它是一種常綠灌木,高1~4米,葉片革質;6~7月開白花,花有點像成串的鈴蘭;10~11月結果,果實成熟後是紫黑色的,長得像小小的藍莓,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很多人去採烏飯樹葉,拿過來讓我鑑別,他們常常會把烏飯樹屬的其它植物的葉子採來,我就把每種葉子都搜集起來煮飯,發現其它葉子都不能把米飯煮成黑色的。這個屬的植物,有一種叫『米飯花』的,用它燒飯會特別香,但米飯不會變黑色,最多有點發紅。」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洪林說。

  洪林喜歡上山採摘植物,他說:「烏飯樹浙南的麗水地區數量很多,當地一年四季都食用烏飯;溫州永嘉山區的烏飯樹葉特別肥大,品質最好;杭州的十裡琅璫、午潮山、五雲山、如意尖等山崗上,也能採到烏飯樹葉,但這些年採的人多,葉子不太好找。」

  烏飯樹的親戚居然是藍莓

  烏飯樹嫩葉還能炒豆腐

  浙江農林大學李根有教授研究發現:烏飯樹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酸性土壤的山坡灌叢或闊葉林下,長江流域以南省份、日本、越南、泰國等地均有分布。

  看到過烏飯果的人,很容易把它和藍莓聯繫到一起。其實,藍莓和烏飯樹本來就是姐妹,因為在植物學分類上,藍莓本來就屬於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我們從西方國家引種的藍莓品種,其實就是烏飯樹屬植物不斷雜交選育的優勢品種。

  那麼,食用烏飯樹葉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呢?

  「烏飯樹葉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槲皮素、葒草素、山楂酸等成分,及鐵、錳、鋅等礦物元素。它味甘性溫,能強筋骨、明目烏髮、止咳安神、健脾益腎、消食。經常吃它,我們可以保持苗條,抗衰老。」

  李根有教授說:「除了燒飯,4~5月採摘的烏飯樹嫩葉,可以用來炒豆腐,味道清香;秋天成熟的烏飯果,還可以加點佐料涼拌,當沙拉吃;如果是拿來做烏飯的葉子,最好在上午無露水時採摘,避免捂壓,及時處理,當氣溫高於30℃時,碎葉浸泡時間是2小時,低於20℃時,浸泡時間要適當延長。」

  烏飯該怎麼燒最香

  老底子要挑長得圓的米

  要做一碗烏黑油亮的烏米飯,一把香糯的晚梗米是必不可少的。做烏飯該用什麼米?錢報記者特地請教了省農科院水稻專家張小明。

  一提烏飯,張小明就興致勃勃地說:「我家在三墩,我們那兒的雙橋鎮有個小山頭,每年都有很多人上山採烏飯樹葉。這兩天,三墩農貿市場裡,烏飯樹葉只賣5塊一斤。」

  「做烏飯用的米,必須要用晚粳米,也就是糯米。這種米也是用來釀老酒的,它每年6月播種,11月上旬收割,顆粒短,形狀橢圓,老底子人做烏飯,要挑越圓的米,口感越軟糯。現在,浙糯65、紹糯9714、春江糯、祥湖25等品種,都是口感不錯的浙江主栽品種。」

  張小明說:「糯米口感特別糯,是因為它的直鏈澱粉含量僅1%;其它粳米的含量是13~15%;口感粗糙發硬的秈米,直鏈澱粉含量會超過20%。一般這個季節,糯米燒好放一個晚上就會發餿,但是做成烏米飯的糯米,好像多了一道防護屏障,常溫下放三天三夜也不會壞。」

  怎樣才能煮出一碗合格的烏米飯,宋益梅總結了一套簡單易學的操作方法。

  「烏飯樹葉加點水,用攪拌機打碎成汁,如果量多,可以用小瓶分裝速凍慢慢用;把糯米簡單淘洗一下,把水瀝乾,泡在烏飯樹葉汁裡過一夜;第二天,你最好用不鏽鋼淘米籮來裝泡好的烏米,這樣可以瀝掉多餘水分;然後直接放到高壓鍋裡,蒸10~15分鐘出爐,就是一碗烏黑髮亮、顆粒分明的烏飯了。」

  宋益梅說:「烏飯要燒淡的,然後根據個人喜好,加白糖、肉鬆、油條、榨菜等配料,做成美味可口的粢飯糰。柴火灶、大蒸籠蒸出來的烏飯自然最香,但是為了圖方便用電飯煲做烏飯,會比較潮溼不好吃,我試過很多方法,發現用淘米籮蒸的效果是最理想的,大家回家不妨試一試。」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夏傳統烏米飯怎麼燒?烏飯樹和藍莓是親戚
    兄弟姐妹長得像烏飯樹葉不好認在浙江,恐怕很少有人從小到大都沒吃過烏飯的。不過,做烏飯用的烏飯樹,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很多人去採烏飯樹葉,拿過來讓我鑑別,他們常常會把烏飯樹屬的其它植物的葉子採來,我就把每種葉子都搜集起來煮飯,發現其它葉子都不能把米飯煮成黑色的。這個屬的植物,有一種叫『米飯花』的,用它燒飯會特別香,但米飯不會變黑色,最多有點發紅。」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洪林說。
  • 南方農村常見的烏飯樹,天然的黑色素,如何用扦插法種植?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一種樹木叫烏飯樹,它是屬於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樹,因為很多人喜歡拿它的葉子來做米飯,所以給他取名叫烏飯樹,這種說它的形態非常的優美,而且花期很長,具有特別的觀賞價值,那麼烏飯樹它能不能夠大面積的種植呢?這也是農民所想要了解的點,那麼如何種植物方式這裡,小編就和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 白象灣烏米飯文化節明開幕
    時值吃食烏米飯的最佳時節,4月30日-5月15日期間,首屆白象灣烏米飯文化節在木瀆白象灣生態旅遊區舉行。奇趣的烏米文化展、樂翻天的烏米飯DIY、鄉野氣息十足的美食展銷會,將讓遊客切身感受到鄉野美食的誘人滋味和蘇州本土傳統而特色的食俗文化。烏米文化展上,失傳70年的民國國宴——黑官膳來到白象灣,這桌用烏樹汁做成的黑色菜餚,雖然看起來烏漆抹黑有些嚇人,但吃起來可是美味清香。
  • 山裡這種野果長得像藍莓,被稱作「米飯樹」,味道不錯,你吃過嗎
    在南方有一種野果子,前幾天幾個朋友聊起來又讓人流口水了。這種山裡的野果,長得非常像藍莓,小時候常常作為零食吃,只可惜現在才5月份,還得等到8~9月份才有那個口福呢。不過現在跟大家來介紹介紹,算是提前了,到時也不容易錯過。這種野果子在農村被稱之為「米飯樹」,味道非常地不錯,它的味道吃起來非常地像藍莓,吃過藍莓的一定都知道其口感不錯,營養價值也豐富。
  • 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2015-05-07 14:45:05立夏時節,清香甜糯的烏米飯,新鮮可口的煮蠶豆,是多少人兒時不可多得的美妙回憶,也是這一天必吃的美味。  做烏米飯用的烏飯樹,學名叫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杭州及周邊的大多數山間,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這種不到一人高的灌木,在立夏前後,綠葉裡會透出紅。  放在過去,鄰居街坊阿姨總會在立夏時從家中端出一碗烏黑髮亮的糯米飯,「吃個烏米飯,不會被蚊子咬。」
  •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農村有許多常見的野草和野果,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去山上挖野菜充飢,野果子也就是農村孩子的零食。說到野果子,記得最特別的一種野果就是「南燭」了,它長得和藍莓很相似,我們都叫它「野藍莓」,有些地方也叫它烏飯子、米飯樹、烏飯葉、當梨、烏桐子、染菽、捻子等等,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同。南燭的果實一般在8-10月份成熟,成熟的南燭是紫黑色,味道吃起來和藍莓幾乎是一樣的,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 果似藍莓味道好吃,樹葉價值更大,李時珍:久服輕身長年
    烏飯子也就是烏飯樹所結的果實,它的個頭不大,還沒有手指般大小,是球狀的漿果。成熟了以後就是藍黑色的,看起來很像是藍莓。每年到了九十月份的時候,烏飯子就成熟了,很多的小孩子就都去採摘它來吃。 這裡很有必要介紹一下烏飯樹,它是一種長得很像杜鵑樹的低矮植物。原因是烏飯樹的學名叫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喬木,所以和杜鵑樹是近親關係,也就不稀奇它們長得像了。
  • 四月初八你吃烏飯了嗎?
    烏飯葉子相傳,古時候黃田有一位叫石馱的農民觸犯了官府,被抓到縣衙裡去坐牢。古時,坐牢的人要家裡給送飯,否則會餓斃身亡。其妻明珠挑著大米到縣城,找一家親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飯用油鹽炒得香噴噴,送到大牢裡給丈夫過活。牢卒們一見到亮油油、香噴噴的大米飯,饞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飯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裡,所乘無幾給石馱。有一日探監,明珠隔著鐵窗看著皮包骨頭的丈夫,淚珠漣漣,無計可施。回到親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場之後終於想出了送飯的好主意。
  • 這種植物搗碎後的汁水是黑色的,不僅這樣還可與米飯混合做成美食
    這種植物搗碎後的汁水是黑色的,不僅這樣還可與米飯混合做成美食。>在農村的山裡面有著這樣的一種植物它叫做「烏飯樹」,烏飯樹長出來的果實是黑紫色的,看著有點像小時候經常吃的山捻子又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藍莓,但是烏飯樹最神奇的地方並不是它的果實而是它的葉子,烏飯樹的葉子從外表上看與普通的樹葉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 烏米飯這樣做,僅需五步就能學會,香甜軟糯,好吃極了
    烏米飯農曆四月初八吃烏飯是江浙一帶的民間習俗。民間傳說之一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讓關在地獄的母親吃到飯,想辦法用烏飯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於得以飽腹,江南人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
  • 一碗煙火丨烏飯飄香
    事情緣起於一群熱愛爬山的兄弟姐妹們,有一位巧手大姐在爬山時認出了一種植物,採了許多,用之做出一種時令食物,曬在朋友圈裡,贏得一片點讚。大家紛紛請教在哪裡採摘,又是如何製作的,好不熱鬧。這種植物,就是烏飯樹了。烏飯樹是當地人的稱呼,也有人稱之為「山炒米腦」或烏桐樹,其正名則叫「南燭」,也有叫「青精樹」的。
  • 農村這種野果酸酸甜甜十分美味,還是純天然「染髮劑」,價值很高
    提到烏稔果,讓我又勾起了對於這種野果的認識,烏稔果其實是烏飯樹上的一種果實,烏飯樹別名:烏桐子、烏飯子、染菽、烏飯樹、米飯樹、烏飯葉、捻子等,屬於一種灌木,這種野果長的和藍莓很像,真的特別香,不管是顏色還是大小都有點相似,但離近以後再看,他們的外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以前吃完烏稔果的時候嘴巴上總是黑乎乎的,露出笑容的時候牙齒都是紫紅色的,正因為烏稔果汁水是烏黑的
  • 農村又一精緻野果,還是「天然染髮劑」,價值很高,你聽說過嗎?
    小時候非常喜歡吃烏稔果,同樣烏黑油亮的果實,果肉飽滿,果汁甘甜欲滴,只有一點不太好,果汁如果弄到衣服上,那就有點尷尬了,真是不好洗,不少小孩挨揍估計都是因為它的原因。烏稔果科普烏稔果便是烏飯樹的果實,烏飯樹的別名很多,有烏飯葉、烏桐子等等,烏稔果的外形有點像藍莓,又有點像「豌豆射手」,味道特別的香甜,果肉呈現紫紅色,汁液充足。
  •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農村裡的野果子種類繁多,大多數都是能夠食用的,不同的季節都能夠吃到不同種的野果子,在以前農村條件不好的時候,都是農民們和心頭好。今天給你們介紹的野果子,它的長相和藍莓一般,果實也偏小,一口能夠吃上幾十個,以前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它不僅是果實的食用價值高,其實樹葉也有利用的價值,不妨來了解一下。這種野果子的樹木在農村被稱為「烏飯樹」,學名叫做「南燭」,多生長在山坡、路旁或是灌木叢中,是常綠植物,在秋天的時候葉片的顏色會偏紅。
  • 臨海風物:藺草團扇和烏飯麻餈
    一條古街不拐彎,整整1050米,有街無名很多年,商賈往來,興旺經年。它曾被叫中正街、解放街,可最終還是落在了最具仙氣的名字上。紫陽真人是誰呢?史上真有其人,道教南宗始祖張伯端是也。因為吳承恩的垂愛,他還上西遊記露過一次臉。對,就是他,天使下凡般地送給被妖怪擄走的百花羞公主一件帶刺霞衣,呵護公主不被玷汙直到被救......
  • 枝頭上密密麻麻的野果,形似藍莓味道酸甜,小時候坐在樹上吃到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像圖中這種野果,在大山裡就很常見了,每年秋天都會長得密密麻麻,在樹下看著都忍不住咽口水了,相信很多農村人小時候都是坐在樹上吃到飽的,你們認識這種野果嗎?仔細一看,這種野果黑黑的,還挺像藍莓的,用手一捏果汁也是黑紫色的,這就是烏飯子了,又稱烏飯果、當梨等。
  • 臨海再添一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數量和種類均位列台州第一
    近日,「臨海藍莓」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臨海繼「臨海蟠毫」、「臨海蜜桔」、「臨海楊梅」、「臨海西藍花」、「大石葡萄」、「臨海葡萄」之後的第7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數量和種類均位列台州第一。臨海藍莓歷史悠久,屬同一物種的「南燭」俗名烏飯樹,野生物種在臨海各地均有生長。早在《台州府志》、民國《臨海縣誌》等歷史文獻中就有記載,在臨海廣泛流傳的名小吃「烏飯麻餈」的顏色原料就取自烏飯樹葉。
  •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2016年05月06日 03:22:4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林雲龍 標籤:稱人|立蛋|吃烏米飯|立夏責任編輯: 張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