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傳統烏米飯怎麼燒?烏飯樹和藍莓是親戚

2020-12-23 騰訊大浙網

備好一籮清香的晚梗米,清晨趕去農貿市場,買來一把5塊錢烏飯樹葉,每年立夏,已經退休的浙江省農科院宋益梅老師都要親自烹製一鍋烏飯,供家人享用。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前一晚燒好的一鍋飯,放到第二天就會餿掉。可是,用烏飯樹葉泡製過的米燒成的飯,放上三天三夜也不會變餿。老底子杭州人講,立夏吃了烏飯,小孩子不怕蚊蟲叮咬,身強體壯不生病,保一夏平安,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起碼說明,大家認為立夏吃烏飯很重要。

往年立夏,宋益梅都跟著精通藥草的同事洪林上山採烏飯樹葉,但學習辨認烏飯樹真的很難,今年洪林的工作太忙,沒時間爬山,她只好放棄採摘,去菜場買現成葉子做烏飯。

烏飯樹,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植物,為什麼用它的樹葉煮好的飯是黑色的?錢江晚報記者請教了浙江省農科院、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為你正解。

加載中...

兄弟姐妹長得像

烏飯樹葉不好認

在浙江,恐怕很少有人從小到大都沒吃過烏飯的。不過,做烏飯用的烏飯樹,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

據《浙江植物志》記載,烏飯樹屬於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植物,這個屬在浙江有6個種,2個變種,它們都長得非常類似,但烏飯樹是被人利用最多的樹。它是一種常綠灌木,高1~4米,葉片革質;6~7月開白花,花有點像成串的鈴蘭;10~11月結果,果實成熟後是紫黑色的,長得像小小的藍莓,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很多人去採烏飯樹葉,拿過來讓我鑑別,他們常常會把烏飯樹屬的其它植物的葉子採來,我就把每種葉子都搜集起來煮飯,發現其它葉子都不能把米飯煮成黑色的。這個屬的植物,有一種叫『米飯花』的,用它燒飯會特別香,但米飯不會變黑色,最多有點發紅。」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洪林說。

洪林喜歡上山採摘植物,他說:「烏飯樹浙南的麗水地區數量很多,當地一年四季都食用烏飯;溫州永嘉山區的烏飯樹葉特別肥大,品質最好;杭州的十裡琅璫、午潮山、五雲山、如意尖等山崗上,也能採到烏飯樹葉,但這些年採的人多,葉子不太好找。」

烏飯樹的親戚居然是藍莓

烏飯樹嫩葉還能炒豆腐

浙江農林大學李根有教授研究發現:烏飯樹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酸性土壤的山坡灌叢或闊葉林下,長江流域以南省份、日本、越南、泰國等地均有分布。

看到過烏飯果的人,很容易把它和藍莓聯繫到一起。其實,藍莓和烏飯樹本來就是姐妹,因為在植物學分類上,藍莓本來就屬於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我們從西方國家引種的藍莓品種,其實就是烏飯樹屬植物不斷雜交選育的優勢品種。

那麼,食用烏飯樹葉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呢?

「烏飯樹葉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槲皮素、葒草素、山楂酸等成分,及鐵、錳、鋅等礦物元素。它味甘性溫,能強筋骨、明目烏髮、止咳安神、健脾益腎、消食。經常吃它,我們可以保持苗條,抗衰老。」

李根有教授說:「除了燒飯,4~5月採摘的烏飯樹嫩葉,可以用來炒豆腐,味道清香;秋天成熟的烏飯果,還可以加點佐料涼拌,當沙拉吃;如果是拿來做烏飯的葉子,最好在上午無露水時採摘,避免捂壓,及時處理,當氣溫高於30℃時,碎葉浸泡時間是2小時,低於20℃時,浸泡時間要適當延長。」

烏飯該怎麼燒最香

老底子要挑長得圓的米

要做一碗烏黑油亮的烏米飯,一把香糯的晚梗米是必不可少的。做烏飯該用什麼米?錢報記者特地請教了省農科院水稻專家張小明。

一提烏飯,張小明就興致勃勃地說:「我家在三墩,我們那兒的雙橋鎮有個小山頭,每年都有很多人上山採烏飯樹葉。這兩天,三墩農貿市場裡,烏飯樹葉只賣5塊一斤。」

「做烏飯用的米,必須要用晚粳米,也就是糯米。這種米也是用來釀老酒的,它每年6月播種,11月上旬收割,顆粒短,形狀橢圓,老底子人做烏飯,要挑越圓的米,口感越軟糯。現在,浙糯65、紹糯9714、春江糯、祥湖25等品種,都是口感不錯的浙江主栽品種。」

張小明說:「糯米口感特別糯,是因為它的直鏈澱粉含量僅1%;其它粳米的含量是13~15%;口感粗糙發硬的秈米,直鏈澱粉含量會超過20%。一般這個季節,糯米燒好放一個晚上就會發餿,但是做成烏米飯的糯米,好像多了一道防護屏障,常溫下放三天三夜也不會壞。」

怎樣才能煮出一碗合格的烏米飯,宋益梅總結了一套簡單易學的操作方法。

「烏飯樹葉加點水,用攪拌機打碎成汁,如果量多,可以用小瓶分裝速凍慢慢用;把糯米簡單淘洗一下,把水瀝乾,泡在烏飯樹葉汁裡過一夜;第二天,你最好用不鏽鋼淘米籮來裝泡好的烏米,這樣可以瀝掉多餘水分;然後直接放到高壓鍋裡,蒸10~15分鐘出爐,就是一碗烏黑髮亮、顆粒分明的烏飯了。」

宋益梅說:「烏飯要燒淡的,然後根據個人喜好,加白糖、肉鬆、油條、榨菜等配料,做成美味可口的粢飯糰。柴火灶、大蒸籠蒸出來的烏飯自然最香,但是為了圖方便用電飯煲做烏飯,會比較潮溼不好吃,我試過很多方法,發現用淘米籮蒸的效果是最理想的,大家回家不妨試一試。」

相關焦點

  • 沒想到烏飯樹和藍莓還是親戚 烏米飯挑米有講究
    浙江在線05月0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備好一籮清香的晚梗米,清晨趕去農貿市場,買來一把5塊錢烏飯樹葉,每年立夏,已經退休的浙江省農科院宋益梅老師都要親自烹製一鍋烏飯,供家人享用。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前一晚燒好的一鍋飯,放到第二天就會餿掉。
  • 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2015-05-07 14:45:05立夏時節,清香甜糯的烏米飯,新鮮可口的煮蠶豆,是多少人兒時不可多得的美妙回憶,也是這一天必吃的美味。  做烏米飯用的烏飯樹,學名叫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杭州及周邊的大多數山間,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這種不到一人高的灌木,在立夏前後,綠葉裡會透出紅。  放在過去,鄰居街坊阿姨總會在立夏時從家中端出一碗烏黑髮亮的糯米飯,「吃個烏米飯,不會被蚊子咬。」
  • 立夏,你都在吃什麼?這幾種傳統食物你知道嗎?
    2.立夏蛋長江以南漢族風俗。每逢立夏,人們都要吃煮雞蛋或鹹鴨蛋,認為立夏吃雞蛋能強健身體。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紹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 白象灣烏米飯文化節明開幕
    時值吃食烏米飯的最佳時節,4月30日-5月15日期間,首屆白象灣烏米飯文化節在木瀆白象灣生態旅遊區舉行。奇趣的烏米文化展、樂翻天的烏米飯DIY、鄉野氣息十足的美食展銷會,將讓遊客切身感受到鄉野美食的誘人滋味和蘇州本土傳統而特色的食俗文化。烏米文化展上,失傳70年的民國國宴——黑官膳來到白象灣,這桌用烏樹汁做成的黑色菜餚,雖然看起來烏漆抹黑有些嚇人,但吃起來可是美味清香。
  •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農村有許多常見的野草和野果,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去山上挖野菜充飢,野果子也就是農村孩子的零食。說到野果子,記得最特別的一種野果就是「南燭」了,它長得和藍莓很相似,我們都叫它「野藍莓」,有些地方也叫它烏飯子、米飯樹、烏飯葉、當梨、烏桐子、染菽、捻子等等,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同。南燭的果實一般在8-10月份成熟,成熟的南燭是紫黑色,味道吃起來和藍莓幾乎是一樣的,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 烏米飯這樣做,僅需五步就能學會,香甜軟糯,好吃極了
    烏米飯農曆四月初八吃烏飯是江浙一帶的民間習俗。民間傳說之一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讓關在地獄的母親吃到飯,想辦法用烏飯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於得以飽腹,江南人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
  • 南方農村常見的烏飯樹,天然的黑色素,如何用扦插法種植?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一種樹木叫烏飯樹,它是屬於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樹,因為很多人喜歡拿它的葉子來做米飯,所以給他取名叫烏飯樹,這種說它的形態非常的優美,而且花期很長,具有特別的觀賞價值,那麼烏飯樹它能不能夠大面積的種植呢?這也是農民所想要了解的點,那麼如何種植物方式這裡,小編就和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2016年05月06日 03:22:4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林雲龍胡凌翔 陳超傑 孫雋   5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夏。
  • 山裡這種野果長得像藍莓,被稱作「米飯樹」,味道不錯,你吃過嗎
    這種山裡的野果,長得非常像藍莓,小時候常常作為零食吃,只可惜現在才5月份,還得等到8~9月份才有那個口福呢。不過現在跟大家來介紹介紹,算是提前了,到時也不容易錯過。這種野果子在農村被稱之為「米飯樹」,味道非常地不錯,它的味道吃起來非常地像藍莓,吃過藍莓的一定都知道其口感不錯,營養價值也豐富。
  • 蠶豆飯、烏米飯…麗水的立夏,瀰漫著怎樣醉人的鄉愁?
    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記憶中夏日的美好,就要在立夏開啟。那些年的夏日,枇杷鋪滿繼光街,青梅煮酒的醉人香味滿屋瀰漫,家裡有奶奶做的爽面,媽媽煮的豌豆糯米飯……時光依舊,記憶仍在,回味立夏時曾在麗水吃過的蠶豆飯、烏米飯、立夏糊,恰似回味過去。這一抹鄉愁,該與何人說?其實,都瀰漫在美食裡了。
  • 立夏飯作文(精選三篇)
    ……我最難忘的還是立夏節燒立夏飯(也叫野火飯)。聽奶奶說,吃了立夏飯還能健體、不生病呢!  篇二:立夏飯作文  放學回到家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是立夏節,晚上,我們燒立夏飯吃。」媽媽說吃立夏飯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  立夏裡面有一種奇妙的飯。就是立夏飯。裡面的材料有許許多多,如:清脆的豌豆、好吃的香菇、香香的排骨、甜甜的胡蘿蔔。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的由來及做法大全盤點
    古人眼疾普遍,倭豆顏色烏,人們為消除眼疾,以吃倭豆米飯來保佑一年到頭眼睛像新鮮倭豆那般烏亮,無病無災。立夏也是鮮蠶豆上市的時候,民間不是有「清明見莢,立夏好吃」的說法嗎?特別是明代戚繼光將軍平定倭患之後,人們在立夏吃「倭豆」,也有慶祝抗倭勝利的意思。
  • 四月初八你吃烏飯了嗎?
    當塗丹陽鎮至今仍流傳著農曆四月初八吃烏飯的習俗,據資料查詢吃烏飯是慶元黃田、竹口一帶的民間習俗。烏飯的做法是,用一種叫「烏飯蘆」的灌木葉子放在鍋中煮爛,然後取其烏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攪拌,經文火炊透便成烏飯,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慾頓增。
  • 果似藍莓味道好吃,樹葉價值更大,李時珍:久服輕身長年
    導讀:果似藍莓味道好吃,樹葉價值更大,李時珍:久服輕身長年 文/農夫也瘋狂 昨天晚上陪同事一起逛超市,看到了一種很誘人的水果——藍莓。但是它的價格卻嚇了一大跳。小小一盒的價格卻比豬肉還要貴,居然要30多塊錢。翻過來一看,發現居然是進口的藍莓。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君踏菜  寧波人立夏還有吃君踏菜的傳統,君踏菜是立夏前後上市的一種時令蔬菜,據說吃了君踏菜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君踏一樣光滑。  麥蠶  立夏節,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
  • 這種植物搗碎後的汁水是黑色的,不僅這樣還可與米飯混合做成美食
    這種植物搗碎後的汁水是黑色的,不僅這樣還可與米飯混合做成美食。」,烏飯樹長出來的果實是黑紫色的,看著有點像小時候經常吃的山捻子又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藍莓,但是烏飯樹最神奇的地方並不是它的果實而是它的葉子,烏飯樹的葉子從外表上看與普通的樹葉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 鬥蛋、秤人,立夏傳統習俗知多少
    立夏的傳統習俗,讓我們來看看吧。立夏吃蛋圖片來源於網絡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
  • 立夏吃什麼傳統美食 立夏飯的做法和材料怎麼做竅門get
    立夏標誌著夏天的到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立夏這一天也有一些特別的習俗,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在立夏這一天都會吃什麼傳統食物。教你做立夏飯,粒粒清楚、潤而不膩,每人一碗,身體健康涵義好。這種立夏飯五種食材五種色彩,養分豐厚,簡略甘旨,老少都愛吃。立夏這一天,一人一碗夏飯,還涵義五穀豐登,一年到頭都健健康康。
  • 烏飯青梅健腳筍 ——義烏立夏舊俗趣談
    作者 :坐褲《禮記》月令篇描繪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早前義烏民間立夏日作興食烏飯。烏飯是大米用烏飯(南燭)樹葉染色後煮成的飯。謎底便是烏飯。相傳食過烏飯不疰夏,祛風敗毒養顏,蚊蟲都恇(恇,怕的意思)敢來叮。烏飯的來歷,民間有一個傳說。相傳戰國時孫臏被龐涓設計陷害,挖去了膝蓋骨關在牢裡。龐涓為了得到他的兵法,假充好人送衣送飯,孫臏蒙在鼓裡,感激涕零,答應把平生所學心得寫出來。牢頭是個罅勺移民,生性正直,有一天他把龐涓的詭計跟孫臏和盤託出,孫臏才如夢方醒。
  • 走進立夏節氣 感受鬥蛋樂趣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是夏季的第1個節氣,春去夏來,天氣漸熱,立夏表示盛夏季節正式開始,古人對時間的敏感是今人望塵莫及的。2020的春天短暫而美好,夏天到來雷聲、蟲鳴、田野土地萬物生長,「荷風送香氣,竹露滴輕響」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強大力量,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氣的習俗,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達州市小天使兒童服務站開展了立夏鬥蛋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獨特的立夏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