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立夏"吃習俗":烏米飯清香甜糯 煮蠶豆新鮮可口

2015-05-07 14:45:05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5月07日 14:45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

)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在下沙老底子的立夏習俗裡,美食尤其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祝願。立夏時節,清香甜糯的烏米飯,新鮮可口的煮蠶豆,是多少人兒時不可多得的美妙回憶,也是這一天必吃的美味。

  做烏米飯用的烏飯樹,學名叫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杭州及周邊的大多數山間,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這種不到一人高的灌木,在立夏前後,綠葉裡會透出紅。

  放在過去,鄰居街坊阿姨總會在立夏時從家中端出一碗烏黑髮亮的糯米飯,「吃個烏米飯,不會被蚊子咬。」

  不過,現在,烏米飯在下沙已經很少能看到了,許多人家只是在立夏當天做上一小碗,剛好夠一家人吃。

  「烏米飯?哎喲,好多年沒有吃過了,」住在下沙街道老小區的黃老先生說,十幾年前,還能看到有人推著自行車叫賣烏米飯。做得講究的小販,會在烏米飯上撒著桂花和糖霜,再用粽葉包裹起來。吃在嘴裡,多了一份爽口和滑溜,伴著白糖桂花的甜蜜,別有幾分清香。

  記者逛了下沙幾家大型超市,鮮有烏米飯銷售。不過,在幾個農貿市場裡,倒是有幾個攤位出售烏樹葉的,六七元一斤;浸過烏飯葉子汁的烏米飯,10元一斤。而在網上,烏米飯銷量卻十分火熱,其中一家特產網店,這兩天就賣了近兩千份。

  這烏米飯要怎麼做?

  傳統做法是將烏米葉用手搓爛搓出汁水,或者用攪拌機加水攪拌成漿過濾出汁水。取汁水浸泡糯米半天以上,然後蒸或煮熟。煮的話,米和水的比例是1:1,蒸的話,比例1:0.7左右即可,水少點,蒸出來比較精道。

  烏米飯一般是甜味的,在蒸好的烏米飯蘸著紅糖或者白糖吃。想要來點花式口味的,可以放些桂花、葡萄乾;不喜甜食的,也可以加入鹹肉、豌豆、蠶豆、筍片等應景食材,做出鹹味烏米飯。

  本報記者 胡師睿

相關焦點

  • 蠶豆飯、烏米飯…麗水的立夏,瀰漫著怎樣醉人的鄉愁?
    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記憶中夏日的美好,就要在立夏開啟。那些年的夏日,枇杷鋪滿繼光街,青梅煮酒的醉人香味滿屋瀰漫,家裡有奶奶做的爽面,媽媽煮的豌豆糯米飯……時光依舊,記憶仍在,回味立夏時曾在麗水吃過的蠶豆飯、烏米飯、立夏糊,恰似回味過去。這一抹鄉愁,該與何人說?其實,都瀰漫在美食裡了。
  • 烏米飯換換口味,綠的紅的黑的,軟糯清香,鹹鮮適口,好看又好吃
    【烏米飯換換口味,綠的紅的黑的,軟糯清香,鹹鮮適口,好看又好吃】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用南燭樹的葉子榨汁,再用汁水將糯米浸泡半天后撈出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聽老一輩人說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防蚊叮蟲咬,安然過一夏。
  • 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飯?立夏飯的由來及做法大全盤點
    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日前給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立夏飯裡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舊時立夏節,寧波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
  • 今日立夏傳統烏米飯怎麼燒?烏飯樹和藍莓是親戚
    可是,用烏飯樹葉泡製過的米燒成的飯,放上三天三夜也不會變餿。老底子杭州人講,立夏吃了烏飯,小孩子不怕蚊蟲叮咬,身強體壯不生病,保一夏平安,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起碼說明,大家認為立夏吃烏飯很重要。往年立夏,宋益梅都跟著精通藥草的同事洪林上山採烏飯樹葉,但學習辨認烏飯樹真的很難,今年洪林的工作太忙,沒時間爬山,她只好放棄採摘,去菜場買現成葉子做烏飯。
  • 立夏三鮮之蠶豆,5款香嫩吃法,素頂肉味,還有助健腦和增鈣
    立夏之日嘗三鮮:蠶豆、櫻桃、河蝦。其中,「素頂肉味」,」清明見莢,立夏好吃」 說的都是蠶豆。初夏正鮮嫩,煮了當零食,炒炒當菜,都沒有老蠶豆的濃重氣味,皮薄肉嫩,還可連皮一起嚼。整理了5款嫩蠶豆的吃法,嘗鮮須趁早。
  • 烏米飯這樣做,僅需五步就能學會,香甜軟糯,好吃極了
    烏米飯農曆四月初八吃烏飯是江浙一帶的民間習俗。民間傳說之一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為讓關在地獄的母親吃到飯,想辦法用烏飯葉搗汁染米,煮成烏飯送去,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母親才終於得以飽腹,江南人年年吃烏飯,紀念目連這位孝子。
  •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
    這種野果,酷似「藍莓」,俗稱「烏飯子」,葉子做烏米飯是一絕農村有許多常見的野草和野果,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去山上挖野菜充飢,野果子也就是農村孩子的零食。小的時候經常會去摘三月泡、野葡萄、野山楂、野獼猴桃等等,酸甜可口,吃起來非常美味,一點都不比現在超市裡賣的水果差。這些野果子在以前可是孩子們唯一的零食,不僅味道酸甜可口,營養也十分豐富。
  • 夜讀 立夏:更遠樹斜陽 風景怎生圖畫
    立夏三候  螻蟈鳴:立夏之日「螻蟈鳴」。按東漢鄭玄的解釋,「螻蟈」為蛙類,非螻蛄(lóu gū)。立夏鳴的據說是一種色褐黑的蛙。秤人  古時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經過苦夏,瘦了多少。立夏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
  •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稱人、立蛋、吃烏米飯 立夏節氣民俗多 2016年05月06日 03:22:4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林雲龍胡凌翔 陳超傑 孫雋   5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夏。
  • 立夏飯作文(精選三篇)
    ……我最難忘的還是立夏節燒立夏飯(也叫野火飯)。  立夏節那天,奶奶、我搬來十幾塊磚頭,在空地上搭成一個灶,在一邊留了一個缺口當灶口。媽媽則拿出一些草柴放進灶裡,奶奶拿來一個鍋子,放在灶上,接著把米、剛剝出來的蠶豆、細細的鹹肉放進鍋裡,還放入適量的水。我們把灶裡的柴點著,可能柴有點潮,冒起煙來。我又往裡面加了點柴,煙卻越來越濃,把我嗆得直流眼淚。媽媽拿起火鉗,往灶裡撥弄了幾下,火馬上旺起來了,火光也映紅了我的臉,我開心地笑了。
  • 立夏到了,你家是煮雞蛋還是燜鹹飯?
    奶奶是用一種植物的葉子來煮雞蛋,煮出來的水是紅色的,雞蛋殼上也變成紅色,而且還帶著植物的清香,這種植物應該和做五色糯米飯的紅藍草是一種吧。如果沒有這種植物,用茶葉或者核桃殼也一樣可以煮出紅色的雞蛋。除了吃雞蛋,很多地方還有燜鹹飯的習俗,也就是立夏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立夏飯的煮法也不相同。有些地方吃五豆飯,也就是用五種豆子比如赤小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混合白米飯一起煮成五豆飯,吃起來嚼勁十足。要是牙口不好,可以先把豆子泡軟,燜煮爛了再放入白米一起煮。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裡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立夏飯  舊時立夏節,寧波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
  • 沒想到烏飯樹和藍莓還是親戚 烏米飯挑米有講究
    可是,用烏飯樹葉泡製過的米燒成的飯,放上三天三夜也不會變餿。老底子杭州人講,立夏吃了烏飯,小孩子不怕蚊蟲叮咬,身強體壯不生病,保一夏平安,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起碼說明,大家認為立夏吃烏飯很重要。  往年立夏,宋益梅都跟著精通藥草的同事洪林上山採烏飯樹葉,但學習辨認烏飯樹真的很難,今年洪林的工作太忙,沒時間爬山,她只好放棄採摘,去菜場買現成葉子做烏飯。
  • 立夏,你都在吃什麼?這幾種傳統食物你知道嗎?
    今天就是立夏啦!小夥伴們都在吃什麼呢?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你們一定在吃各種各樣好吃的美食!今天小懂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立夏的節氣食品吧!1.立夏飯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前日給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立夏飯裡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
  • 用這樹葉榨成的汁做黑色料理,甜的鹹的任意選,米飯、點心輪著做
    【用這樹葉榨成的汁做黑色料理,甜的鹹的任意選,米飯、點心輪著做】從唐代開始就有文獻記錄當地人吃烏米飯。《本草綱目》裡更是收錄了烏米飯的製作方法:「摘取南燭樹葉搗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烏色之飯,久服能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益氣力而延年不衰」。
  • 鬥蛋、秤人,立夏傳統習俗知多少
    立夏的傳統習俗,讓我們來看看吧。立夏吃蛋圖片來源於網絡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說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裡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
  • 這碗烏黑髮亮的米飯,加點豆沙餡比八寶飯還好吃,清香軟糯特Q彈
    【這碗烏黑髮亮的米飯,加點豆沙餡比八寶飯還好吃,清香軟糯特Q彈】立夏吃烏米飯一直是本地的傳統習俗,老人們說吃了烏飯葉,蚊蟲不會咬。其實唐代開始,就有文獻記錄當地人吃烏米飯,《本草綱目》裡更是收錄了烏米飯的製作方法:「摘取南燭樹葉搗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烏色之飯,久服能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益氣力而延年不衰」。 烏米飯可不同於血糯飯和黑米飯,米本是白色糯米,之所以顏色烏青發亮,全是南燭樹葉的功勞。今天在家做了點烏米飯,還在裡面加了點豆沙餡,絕對比八寶飯還好吃,清甜軟糯更Q彈。
  • 教你一道雲南特色蠶豆做法,簡單煮上一大鍋,每次湯汁一滴不剩
    這菜季節性很強,6月遇見趕緊買,清香可口,能當飯吃能當菜一眨眼就到了6月中旬,很多季節性很強的蔬菜和水果都開始下市了。雖然雲南一年四季如春,但是也有一些蔬菜並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的,就比如說蠶豆。在我們這,新鮮的蠶豆是從冬天開始上市,可以從冬天吃到夏天,但是到了6月以後,就不大有了。所以,這種季節性很強的食材,6月遇見趕緊買,剝了皮隨手一做,清香可口,能當飯吃能當菜,最為解饞。同樣的食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手裡,就會變化成不同的味道。今天,小食技就教你一道雲南特色蠶豆做法,簡單煮上一大鍋,每次湯汁一滴不剩。
  • 新鮮烏飯葉打汁做美食,晴天版黑色華夫餅,天然沒有添加劑
    烏飯華夫餅製作食材: 烏飯葉打汁泥:200g,低筋麵粉260g,雞蛋2個, 泡打粉:5g,鹽1g,玉米油80g,細白糖80g。 首先先來處理烏飯葉,摘葉洗淨。放入料理機,加入適量涼白開 打成汁泥取200g烏飯葉華夫餅製作: 烏飯汁泥和所需食材混合除了玉米面, 最後拌好粉糊時再加入。在拌勻的蛋粉糊液裡加入花生碎,核桃仁以及白芝麻, 加入後攪拌勻。加入玉米油和蛋粉糊液拌勻。烏飯葉華夫餅的粉糊拌好,如圖。裝倒入模具裡,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80庋, 上下火中層20分鐘。
  • 烏飯青梅健腳筍 ——義烏立夏舊俗趣談
    作者 :坐褲《禮記》月令篇描繪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早前義烏民間立夏日作興食烏飯。烏飯是大米用烏飯(南燭)樹葉染色後煮成的飯。謎底便是烏飯。相傳食過烏飯不疰夏,祛風敗毒養顏,蚊蟲都恇(恇,怕的意思)敢來叮。烏飯的來歷,民間有一個傳說。相傳戰國時孫臏被龐涓設計陷害,挖去了膝蓋骨關在牢裡。龐涓為了得到他的兵法,假充好人送衣送飯,孫臏蒙在鼓裡,感激涕零,答應把平生所學心得寫出來。牢頭是個罅勺移民,生性正直,有一天他把龐涓的詭計跟孫臏和盤託出,孫臏才如夢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