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還得看我中國茶道,日本茶道就往後稍稍吧

2020-12-14 阿淮有想法

山茗煮時秋霧碧,玉杯斟處彩霞鮮。臨階花笑如歌妓,傍竹松聲當管弦。雖未學窮生死訣,人間豈不是神仙

中國是東亞地區文化的先祖,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都是被周邊的朝鮮,日本等國所學習,追捧。茶道更是當中最閃亮的一顆明珠之一。

在日本,茶道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茶道不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環境,而且規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日本人把茶道視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

日本茶道

而中國自西漢至如今,茶由辣湯型到甘乳型再到撮泡型,種類之繁多,口感也是各不相同,實在是博大精深,日本茶道不過是兩宋點茶法的一點細枝末節罷了。

辣湯型

茶居然還有辣的?

當然是有的。

「不撤姜食,不多食。」

這句話可不是什麼俗人口中說出來的,而是孔老夫子說的,沒有辛辣口,倒不如不吃。

唐代煮茶圖

將這樣的茶發展到了極致的就是唐朝了,茶湯內要加入姜、蔥、鹽等佐料,更有甚者還會加各種藥材,煮成的一碗茶湯,說是茶湯,倒不如說是藥湯,畢竟盛唐及唐朝之前,茶的藥用價值比它的飲用價值高得多了,說是藥飲也不為過。

隨著時代發展,茶雖然還是會加各種佐料,但是也會有些婦人喜好喝茶卻難以忍受那股子辛辣,也會加一些花瓣或者甜味的佐料進去。

甘乳型

這種的茶大多出現在兩宋時期,當時的人們喜好點茶,品茶,甚至還有技藝高超者能夠在點茶時的茶麵上繪畫,李清照更是當中翹楚,

《曉夢》詩寫道:「嘲辭鬥詭辯,活火分新茶」。這個「活火分茶」,就是李清照的拿手好戲。

宋朝飲茶圖

製作這樣的一杯茶,步驟繁雜,一般的點茶法就是,備水,碾茶,點茶,分茶,在這倒數第二步點茶裡面還有一個叫「鬥茶」的活動,是當時人們最喜愛的活動,宋代鬥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直到花散水出,稱之為"雲腳散",經過幾個回合來決出勝負。

宋代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很多種,茶道更是欣欣向榮,對周邊國家的飲茶品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日本茶道到現在都可以看出宋朝點茶的影子。

撮泡型

這種泡茶法就是現在最為大眾所接受的方式了,幾片茶葉泡出來的清茶,不添加許多的佐料,也不要研磨成粉,品嘗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茶經》裡說:「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斯溝渠間棄水耳。」

陸羽被稱為茶聖,對於前人在茶中添加各種佐料是嗤之以鼻,茶道是修行的,飲茶之人又是修行之人,用那麼多佐料來讓一杯清茶變成辛辣的茶湯,在修行的角度上真是大錯特錯。

現代的一杯清茶

而這樣的一種意境就非常受明清士人所追捧,一杯清茶,再有好友彈琴奏樂,很有古人風範,更增添文人雅趣。

中國的茶道博大精深,她悠久的歷史讓人沉迷其中,日本茶道,小道耳,不過是中國茶道中的一些微末知識。

相關焦點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中日文化交流中斷很長時間之後,南宋時期才開始重新交流,宋朝的抹茶經過來華學習的僧人重返日本,鎌倉、室町、安土桃山時期,為茶道形成期。到了江戶時代以後就是茶道的成熟期了。我們按這個時間線索來講述,比較容易看明白些。
  • 日本茶道往事
    這個不是中國詩,是日本人寫的,因此剛讀到時,我總覺得味道有點怪。正常的語序應該是「山川風月,異域同天」。木心先生有妙語:「日本的文化,來自中國唐家廢墟,是對中國文化的—種誤解。」評價有些簡單,但也一針見血。何止是唐,世界各地的文化,日本都能誤解。這種「誤解」的本領,中國也有,比如佛教藝術,但現在失了傳,斷了脈,只能看鄰邦誤解得好,誤解出自己的風格。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而說到要體驗日本文化的話,小編認為最不該錯過的大概就是來一場日本茶道體驗,喝一碗只為你一人而沏的茶。▋日本茶道小知識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日本茶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分為各種不同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家」,即表千家、裡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當中又以裡千家最為活躍。
  • 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摘要]日本飲茶之風已興起七百多年,才由村田珠光從中悟出『道』來。至千利休時,日本茶道的體系始告完成。中國沒有日本的那種茶道,中國自唐以來,即稱「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比如與陸羽同時代的皎然,他寫的《飲茶歌》中就有「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句。《封氏聞見記》在敘述了陸羽和常伯熊提倡飲茶之後說:「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明代陳繼儒在《白石樵真稿》中說:當時茶的蒸、採、烹、洗「悉與古法不同」,但有些人「猶持陸鴻漸之《經》、蔡君謨之《錄》而祖之,以為茶道在是」。這些「茶道」的含義相當於茶事或茶藝,有別於日本所稱「茶道」。
  • 中國的茶道歷史已經延續了五千年!茶道的特點你都知道嗎?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茶葉之鄉,茶葉歷史時間將近5000年。茶道始於中國,但去日本迅猛發展。因而,當大家想起茶道時,她們最先想起的是日本國的茶道。日本國茶道和中國茶道都合乎修真社會學的聰慧。
  • 中國人喝茶叫解渴,日本人喝茶叫茶道,我們之間就差一個好的茶室
    中國人愛喝茶,也喜歡去茶室喝茶,然而茶道卻在日本,茶道與茶室的完美融合,營造出日本獨有的空間文化。了解日本茶室,感受一下日本設計師對空間理解,如何用一間小小的茶室詮釋文化精神。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像日本學者岡倉天心的拓荒之作《茶之書》寫於1906年。故事發生在17世紀早期,一位知名茶道老師小堀遠州在展示他的藏品時,因其品位高雅,得到了弟子們的敬重仰慕。
  • 日本香川縣舉辦文化交流 中國留學生體驗茶道
    日本香川縣舉辦文化交流 中國留學生體驗茶道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茶道源自中國,卻在日本得到了更大發展。
  • 中國茶文化: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很喜歡茶,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家裡來客人,喝茶聊天、聊人生,節日送親朋好友。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被稱為美的哲學。每個地方的茶文化是不同的。一起來看下臺灣文化中,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吧。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 照抄日本的黃磊版《深夜食堂》被罵成「深夜食翔」,照搬日本茶道的...
    有人說,這些程式強調的是「古樸清寂」之感,但換個角度來看,日本茶道所謂「四規七則」,拘泥形式,打躬靜坐,喝茶品茗搞得如同出家拜神,怕是也有不少人並不能從中體驗到暢快和自然吧。好了,日本的茶道好不好妙不妙,我們暫且不論,島國的歷史文化獨走偏鋒,大家看不懂的奇葩也出了不少,符合它自身的文化情境就好。但這些年,國內有的人崇拜日本茶道走得有點太偏了。
  • 日本著名的茶道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
  • 李唐年間「茶道」文化傳至日本,在日本茶道包含著多少中國文化?
    即為"茶道",從廣義上講這種茶道是中國古人的一種深刻的飲食文化。但是它又不僅僅如此,在"飲茶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它逐漸與中國的儒、釋、道三家產生融合,吸收了他們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慢慢的"茶道"文化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 身邊年輕人不愛喝茶了,如何看待茶文化的未來和茶道的繼承?
    前不久有個朋友去花藝培訓班學插花,回來之後結識了一些喜歡花藝的人,她在朋友圈中這樣寫:之前不去注意,現下竟發現大家都與我一樣喜歡花藝。不知大家有沒有如此相似的主觀認為,就像「我懷孕了,然後我發現我周邊大多數婦女竟然都是孕婦」,這只不過是自己的主觀認為,視野著實太過狹隘只注意到了周邊而已。
  • 傲慢與謙卑的對抗:日本茶道文化裡折射出的日本民族矛盾性格
    茶葉不僅能帶來物質上的滿足和需求,還給予我們豐富的精神享受。茶文化博大精深,從食用到藥用,從飲用到文化,茶文化一直引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著世界。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國,文化有著相似之處。日本茶道雖來源於中國,受中華文化影響頗深,但與中國茶文化卻出現了十分不同的樣貌。在日本文化中,茶道藝術具有很高的地位。
  • 你知道古人怎么喝茶嗎?原來日本茶道源自唐宋,但在中國已失傳
    古人和現代人喝的茶應該差不多,但喝茶的方式有很大區別。今天我們流行的喝茶方式叫泡茶法,也就是把茶葉放到茶壺裡,然後泡上開水,直接飲茶水即可,但古代人可不是這樣的。中國正式把茶作為一種飲料,始於唐朝,但唐朝喝茶的方式不是泡茶,而是煎茶。那時候的茶都是茶餅,唐人把茶餅磨成粉,然後加入鹽、姜、茱萸等調料一起煮水喝。這就是唐朝的煎茶法。到宋朝又有新的喝茶方式,叫點茶法。
  • 日本茶道匠心之旅,餐桌上體驗日本文化
    前幾天在廣州日航酒店「感恩一路有您相伴」的五周年店慶暨客戶答謝晚宴活動上,體驗到了最有儀式感的一場自助晚餐,一起來看看吧。一場日本茶道匠心之旅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為客人奉茶之事。它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
  • 東京國立博物館「茶之湯」特展 揭秘南宋時茶道如何傳入日本
    在宋代,中國有著完善而獨特的茶道文化,只不過隨著朝代的更迭,茶道在中國日漸衰微。而在南宋晚期,茶道傳至日本後,卻在異國他鄉得以保留。南宋晚期茶道隨禪宗流入日本其實茶道起源於中國,但最早開始喝茶的時間已經不可考了。古人說炎帝神農氏發現茶於草木之間,故以「草人木」為字形,這當然是傳說。
  • 日本茶道基礎課程班招生(10月8日-17日)
    詩句的意思是:每當我遇到最美好的事情總想起你。此句在9世紀的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雪月花三事被定格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至極審美高點。香道有雪月花組香,茶道有雪月花之事,花道有雪月花之體。北京雪月花茶道立足讓茶道回歸故裡之理念,用中國語言中國視角中國方式解讀傳播日本茶道,重視理論講解,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導入椅式教學。為中國人提供系統有效的學習日本茶道的機會。
  • 【報導】在正宗的茶道體驗和日本料理教室,充分感受日本文化!
    在中國廣東省的大學學習日語的4名大學生,初次來到日本。在發源地親身體驗了一番從很早之前就十分感興趣的日本文化。今天要挑戰正宗的茶道!我們將為大家報導這一過程。為了更深刻的品茶還享用了懷石料理 這次提供「初體驗茶事教室」的是,距離東京新大久保站步行3分鐘便可到達的『益田屋』。
  • 中國文化中的茶道禮儀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中國的國飲,認為飲茶利於健康。在傳統的中國婚禮儀式中,新娘和新郎都要給父母敬茶。中國的茶道涉及沏茶、茶具、喝茶場合等方面。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color, fragrance and flavor of tea, water quality and tea set.茶道注重茶葉的色澤、香味、味道、水質和茶具。
  • 日本茶道、花道、香道連上課程招生
    大家好,為回應傳統文化學習浪潮高漲的社會需求,雪月花工作室將於2019年3月18日-3月27日 開辦日本茶道、花道、香道連上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