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可能都覺得孩子年齡小正青春,應該從小就多運動,鍛鍊自己的體質和能力。其實運動本身沒有什麼不好的,但是家長們在孩子小時候就報各種興趣班:遊泳班,舞蹈班,籃球班等等,讓孩子忙的苦不堪言,體力透支太嚴重,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經專家分析,這幾種運動,孩子過早接觸只會對身體有害而無一利。由於孩子身體在小的時候還沒有發育完全,像一些舉槓鈴,攀巖,長跑,遊泳等比較依靠耐力和體力,甚至對大人而言都有難度的運動,是不適合孩子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說,父母比較喜歡健身,也拉著孩子一起,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寄予厚望,舉槓鈴,鍛鍊臂力,隨著年齡增長,槓鈴的重量也逐漸增加,可是有一天,孩子突然手一軟,承受不住小槓鈴的重量,又不敢跟父母說,結果槓鈴一下子砸到了腳,父母連忙把孩子送醫院,還好只是輕微骨折,不過也要休息很長時間。
醫生說,孩子在小的時候,骨骼還沒發育完全,身體沒有耐力,承受不住太大的重量,過早讓孩子進行這些運動只會害了孩子。有的父母想讓孩子學會遊泳這個技能,可是孩子心肺功能發育還不完善,有的孩子下水久了就會造成呼吸不過來,溺水等現象。
因此,我們父母在給孩子選擇運動項目的時候,應該選擇難度小,比較適合孩子做的運動。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選擇孩子能做的運動呢?
1.孩子喜歡且感興趣的運動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其實這些並不是孩子真正喜歡的,都是家長喜歡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建議家長在報興趣班的時候聽一下孩子的意見,看看孩子真正喜歡的運動是什麼,再去諮詢了解一下,選擇一兩個就可以,不要報太多,太多只會讓孩子身心疲憊。
2.不同年齡段適合不同的運動
在孩子剛出生到六歲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孩子做一些太劇烈的運動,因為這時候孩子的各個器官都還沒發育完全,不過家長可以通過陪孩子多散步,讓孩子學騎小自行車等方式讓孩子得到一定的鍛鍊。
在六歲到十二歲,可以做一些運動量不是很大的球類運動,比如說桌球,羽毛球等,鍛鍊孩子眼手協調的能力。在十二歲到十八歲,就可以讓孩子跑跑步,學習一下舞蹈,鍛鍊自己的小身板,凸顯自己的氣質。
總之,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可以進行不同的運動,前提是要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這樣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鍛鍊身體。
3.不花錢的運動也不錯
很多家長可能只考慮了花錢給孩子報遊泳班,舞蹈班,武術班等,卻忘記了不花錢也可以進行運動,比如家長可以在早晨陪著孩子一起去跑步,呼吸新鮮空氣,陪孩子一起打羽毛球,桌球等。
晚上在家裡一起練瑜伽,或者出去牽著狗散步兜風等等。這些不花錢的運動也能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而且這樣不僅省錢,也能夠促進家人們之間的感情。
總的來說,父母希望孩子多鍛鍊變得積極陽光是好事,但是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和孩子商量一下,選擇適合孩子的,並且孩子感興趣的運動。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