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先行示範理想學校,助力世界一流科學之城

2020-09-05 南方都市報

「什麼是好的教育?面對未來,我們教育人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都是深圳教育追夢人要探究的話題。此刻,我們的教育坐標定位在深圳光明:作為一座城區,深圳光明承載了國家強化基礎研究、參與國際競爭的展望;作為一所學校,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承載了世界一流科學城打造「區域性教育高地」的願景。這所全市最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體量大、基因強,未出生就備受關注,一出生就必將風華正茂。

985百年名校基因

打造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樣本

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是光明區政府和中山大學合力打造的一所高品質學校,學校標準高,定位高,起點高。學校總投資近1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隨著科學城片區人才的增長和學位的需求,學校最終將達到132個班的規模,提供學位6180個。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學術文化氛圍濃厚。

學校以「互聯互通、社區共享、綠色生態、智慧校園」為設計理念,建有全光網信息模塊化平臺、恆溫泳池、高爾夫球場、室內籃球館、攀巖牆等,在建築設計上實現自然與人文的圓融統一,重構校園學習空間,優雅怡人的校園環境與濃鬱蓬勃的時代氣息融為一體,體現了「百年中大、一脈相承」的辦學理念和「形神兼備、和而不同」的設計理念。

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依託中山大學強大的學術背景和資源優勢,打造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樣本。學校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航空航天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材料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多個院系深度對接,開設「博士課堂」、「院士課堂」和「大家講壇」等學術課程和研究課程。

「科學+」理念

打造科技特色學校

光明科學城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裡,以「科學+城市+產業」為發展規劃,一張白紙上將擘畫出光明區基礎教育的標杆。光明區提出,要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匹配的優質教育,這也為光明教育印下了光明科學城底色。在此背景下,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提出「科學+」理念,「科學+」課程橫跨小學和初中九個學段,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以科技探究為核心的校本課程:航模、全光網、無人機、樂高機器人、3D列印等。學生將走近科學家,走進科研實驗室,開發溼地研究、海綿城市研究、水科技研究等課題。學校還組織學科骨幹老師編寫了包含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的《科學+》系列校本教材,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

博士顧問、正高校長

構建學校現代治理體系

人才是光明區打造深圳區域教育高地的「底氣」,也是將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打造成光明區最優質基礎教育學校的根基所在。

光明區教育局面向全國選聘的創校校長羅燦,是廣東省正高級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該校還聘請全國著名教育家程紅兵、李鎮西擔任學校發展顧問。

「辦理想的學校,做最好的老師」,搭建一支優秀的教育隊伍同樣關鍵。創新學校內部治理體系方面,搭建「扁平、精簡、互聯」的組織架構,著力打造一支務實高效、理念先進的幹部和教師隊伍。創新學校公共治理體系方面,探索「政府+高校」多元主體合作辦學創新模式。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梯隊合理。現有廣東省、深圳市學科名師、名班主任、教研組長等20餘人,名校博士後、博士、碩士生30餘人。隨著學校的快速發展,學校的師資隊伍將愈發精良、壯大。

「一學生四導師」培養模式

注重每個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以「健康、陽光、樂學」為教育哲學,實施「一學生四導師」制度,每個班級安排學校導師、醫生導師、大學導師和學長導師共四位導師。學校導師由校內老師團隊構成,全面負責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學長導師由中山大學實習生團隊構成,以朋輩的視角幫助孩子們進行生涯規劃指導和心理疏導等;大學導師由中山大學的專家團隊構成,為孩子們的學業學術導航;醫生導師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的醫生團隊構成,為孩子們的身體健康護航。學校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合作開展醫生專家導師合作項目,來自眼科、口腔科、神經科等16個科室共45位醫學導師全面進駐每個班級,為學生健康提供全方位的護航。

學校與龔睿那、謝軍等世界冠軍團隊開發了羽毛球、西洋棋、速滑課程;與區文體局「名教練進校園」項目合作開發了高爾夫、攀巖、跆拳道、柔道課程;截至目前,學校除開設國家必修課程之外,還開設了優質的拓展課程和研究課程:橄欖球、軟式壘球、啦啦操、遊泳、吉他、尤克裡裡、創意衍紙、基礎日語、基礎俄語等,共一百五十餘門,課程內容涵蓋科學、人文、藝體等眾多領域,惠澤全體學生,實現了「一學生一課表」。

該校將立足校情,整合優質的學術和社會資源,不斷研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優質課程,形成具有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特色的課程譜系,讓每個學生自由生長、全面發展、幸福成長。

「南粵灣區,山高水長;吾校矗立,蔚為國光;中大基因,遺澤餘芳;深圳精神,改革開放;光明氣質,科技領航」,擁有985百年名校基因的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將借著時代的東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大背景下,肩負使命勇於擔當,以奮鬥者的姿態趕超奔跑,努力辦成一所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匹配,與中山大學百年名校聲譽相匹配的有影響力的品牌學校。

統籌/文:陳蓉 範世華

製版:陳欣 王娟娟 黃永文

相關焦點

  • 深圳支持光明科學城建設 加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光明科學城規劃面積99平方公裡,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一心」即光明中心區,「兩區」即裝置集聚區、產業轉化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以「藍綠為底、組團鑲嵌、樂居宜業」為原則,將建設一座開放創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綠色智慧之城。二是堅持科學先行,牢牢抓住大科學裝置建設這個「牛鼻子」。
  • 「創新坪山勇先行,未來之城當示範」,深圳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講述...
    12 月 10 日,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作為第 116 期新時代大講堂 " 區委書記:我眼中的四十年 " 系列線上直播課程的主講嘉賓,講述 " 創新坪山勇先行,未來之城當示範 " 為主題的生動黨課,解析坪山在深圳重大發展機遇期的發展定位
  • 先行示範,爭辦世界一流珠寶學校!博倫職校受邀在全國珠寶教育改革...
    據悉,博倫職校是本次大會上全國唯一一所被邀請參會發言的中職學校,充分體現出珠寶專業發展的輝煌業績,備受中國珠寶職業教育業界的肯定。博倫職校始終用精準的市場定位和政策優勢,實現珠寶專業的高質量發展,此次受邀發言,為共同推動珠寶教育高質量發展發出深圳珠寶教育先行示範的時代強音。
  • 御風而行展宏圖 先行示範顯擔當——寫在海事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
    同年12月,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黨組高站位、高起點率先出臺了《發揮海事作用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舉全國海事系統之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意見》的印發為海事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味著什麼?10個關鍵詞看未來之城
    10個關鍵詞看未來之城 ——高質量發展高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法治城市示範。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水平,用法治規範政府和市場邊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城市文明典範。
  • 仲偉合教授受聘為西安翻譯學院名譽校長 助力學校一流大學建設
    近日,仲偉合教授受聘為西安翻譯學院名譽校長,助力學校一流大學建設。丁晶表示,仲偉合教授的加盟,是學校裡程碑式的大事。丁晶指出,作為一位教育家,國內翻譯界的知名學者,仲教授有一顆教育初心,近年來,他心繫西安翻譯學院發展,多次蒞臨學校指導工作,圍繞學校的發展定位、辦學思路、學科建設等不吝賜言,為學校 「雙一流」建設獻計獻策,言語間無不飽含對我國翻譯事業發展的赤子之心,對翻譯人才培養的拳拳之意。
  • 山東科學城、泉水浴場…濟南先行區8個重點項目開工(附分布圖)
    該項目達產後將實現年產2000輛新能源氫燃料電池公交車、20萬輛新能源叉車、200輛新能源高端礦用卡車、20萬輛高端大VAN及20萬輛新能源皮卡的產能,建造世界-流的德馬泰克亞太智能物流裝備製造中心,新增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項目願景:項目將為先行區建設國際一流的智能製造園區奠定堅實基礎,為先行區提供可持續發展新動能,助力濟南打造千億級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校區
    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經濟、科技的發展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必須有一流的大學支撐。因為,創新是灣區最大共識和突出優勢,人才是灣區最迫切需要,而大學恰好是人才和創新的天然結合點,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養地,也是創新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力量。
  • 人民日報聚焦深圳光明:創新之光,照亮科學之城
    人民日報2020年09月17日13版創新之光,照亮科學之城——深圳光明區見聞本報記者 呂紹剛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從一個南海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生動註腳,也是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發展奇蹟。在特區西北部,光明區由昔日的荒涼農場蝶變為如今的科學之城,一座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正在逐漸成形。
  • 先行示範區建設1周年,深圳房價漲了X萬!
    、會展經濟、海洋經濟,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加快建設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和海洋新城;南部:重點攜手香港發揮極點帶動作用,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北部:重點建設世界一流的科學城,打造城市北部中心和都市田園新名片。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依託國家政策 做好職教發展的先行示範
    一是對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更加堅定,爭做立德樹人的先行示範。「十三五」期間,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立德樹人擺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開展三全育人,用好改革開放實踐的「活教材」,通過地域交流和輻射影響,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學生的國家認同,不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大灣區青年學生的行動自覺。
  • 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雙一流建設是否跑偏?
    2020年是首批「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近期安徽大學頻頻布局腦科學研究這似乎與該校的材料學科一流學科建設「南轅北轍」這背後透露出什麼信息本文為您解讀: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徽大學上個世紀90年代入選國家「211」建設高校,進入新時代,成功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項目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參評高校共計171所,安徽大學獲得C評級,放眼全國,處於中等水平
  • 深圳教育先行示範 如何實現「幼有善育 學有優教」目標
    如何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先行示範目標?深圳教育如何更加高質量發展?深圳市教育局通過系統編制深圳教育先行示範規劃綱要和高教、基教、職教、民辦教育先行示範行動方案,以及《深圳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基於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智慧教育「雲端行動計劃」(2020-2025年)》等深圳教育發展綱領性文件,系統謀劃今後一個時期深圳教育先行示範的思路、目標與舉措。
  • 清華賦能 以高標準探索未來學校先行示範的龍華路徑
    此次,龍華區教育局高度認可課題組的嚴謹性和學術性,龍華教育局也積極與清華合作,共同舉辦本次課題立項研討會暨未來學校校長論壇、龍華區創新實驗班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一起助力確保課題立項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會上,圍繞如何建好未來學校、如何上好未來課堂課,深圳百名校長和教育工作者齊聚龍華,共話未來教育建設。值此「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教育變革尤為重要。
  • 南大蘇州校區正式開工建設,蘇州「太湖科學城」輪廓初現
    對於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官方給予其的辦學定位和期待是,與南京大學南京本部校區「同等標準、錯位發展」、「創新機制、國際一流」。9月8日舉辦的開工儀式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表示:南大蘇州校區必將成為南京大學內涵式發展、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支撐。
  • 樂城引入全球知名藥械企業波士頓科學公司
    雙方將共同謀劃加速全球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在中國上市,並在樂城先行區內建立醫療器械的真實世界數據平臺試點,進一步探索將真實世界數據運用於醫療器械監管決策,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樂城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表示,新的一年,管理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動進口醫療器械「先行先試」,引入更多科學創新產品,進一步提升園區內的醫療服務水平,形成輻射全國的品牌效應和示範效應,讓世界前沿的醫療解決方案普惠更多群眾。為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貢獻樂城力量。 截至目前,樂城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首例突破51例,用於253名患者。
  • 把大學城建設成平安穩定之島環境示範之島科技創新之島
    「廣州大學城被納入試驗區核心區建設,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站在新起點上,黃浩霖表示,小谷圍街將進一步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把廣州大學城、小谷圍街經濟社會發展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推動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的大背景下來思考和謀劃。
  • 先行示範這一年,深圳教育交「成績單」了
    ,提出了「打造與城市地位相匹配、中國一流、世界先進的現代教育」的建設目標。五是促進民辦教育優質特色發展;六是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打造世界一流職業教育高地;七是加強教育發展條件保障。高中布局選址示意圖此外,深圳還制定教育先行示範規劃綱要,開展義務教育學位建設攻堅戰,去年全市新增中小學位
  • 瞭望丨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 以三大建設 瞄準世界一流
    縱觀世界一流大學發展歷史,可以發現一條重要規律,即很多優秀的大學都是通過增強核心創造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而實現整個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例如加州理工大學從幾名研究生開展火箭實驗項目開始,到1944年建成世界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鑄就了加州理工大學世界一流工科大學地位,這是從大項目牽引大團隊和大平臺、進而推動學校辦學水平提升的經典範例。
  • 光明科學城建設再傳喜訊!天安雲谷項目進入快車道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李希文 譚豔婷光明科學城再傳喜訊,天安雲谷項目開發建設進入快車道。為匹配科學城高端會展需求,光明雲谷配套建設約2000平米國際會議中心和約1000平米學術報告廳,滿足科學城的會議及展示功能需求;一期住宅區圍繞智慧公園灣流區而建,水景與綠植交相輝映,打造有氧、濱水的宜人環境,讓歸家變成一場度假之旅。2.2萬平方米精品酒店及公寓,配置高標準硬體設施,將聘請國際專業團隊統一運營管理,為全球科技精英提供定製化、精緻便捷的商旅居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