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的發散和收斂,資料庫這隻蝴蝶已煽動了翅膀

2020-12-27 鄭凱Kay

一場超越9年時間差的「賽跑」,意外的牽動了整個業界的神經。

10月2日,國際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公布了最新的 TPC-C排行榜,螞蟻金服自研資料庫 OceanBase 位列第一,打破了Oracle保持九年之久的TPC-C的基準測試世界紀錄。但因為新舊測試歷經了9年的時間跨度,這個新紀錄的誕生,引發了有效性的爭論。

為了讓公眾打消這種疑惑,在10月24日,阿里雲以一種最為直接的方式作出回答:推出國內首個雲端資料庫測試平臺,直接在阿里雲上提供與OceanBase打榜時完全一致的雲資源環境,全球任意資料庫廠商均可申請報名,以雲端跑分的方式提供一個新的擂臺,歡迎任何廠商來戰。

這一方面是阿里對OceanBase的自信,另一方面也為資料庫標準測試提供了一個公開透明的平臺。

當然,阿里雲以雲的方式搭建面向全球的資料庫測試平臺,不僅是為資料庫行業開了先河,更深層的意義在於,一場圍繞雲平臺構建生態的浪潮已經發生,。

未來IT的所有環節都將適配雲

如果另外一個視角看,阿里雲這一雲端資料庫測試平臺的發布,極有希望引來眾多傳統資料庫對雲平臺的適配,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資料庫向雲端進化的路徑。

我們知道,以Oracle、IBM、微軟為代表的傳統商業資料庫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TPC測試榜單在2010年之前,被諸多資料庫廠商看重,並不斷刷新紀錄,為什麼在最近的9年卻只誕生了OceanBase這一個挑戰者?

這並不難理解。早期傳統資料庫格局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挑戰者已經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反而令整個市場波瀾不驚,缺乏生氣;另外,過去資料庫軟體過於依賴昂貴的線下計算資源,測試本身需要付出巨大的資金成本。

作為傳統商業資料庫的一個有效替代的開源資料庫,通常以企業通過開原始碼自主開發的形態為主,主要滿足了性價比訴求,幾乎不可能去挑戰資料庫性能的巔峰。所以,這個任務才落在了阿里這樣的公司身上。

實際上,我們發現,今天「雲」這個因素,已經從過去一個備選項,上升到核心選項。過去IT行業習慣於圍繞晶片和作業系統來構建生態,如今則開始轉變到了圍繞雲來建設生態。因為雲已經貫穿了整個IT鏈路。

如果把IT產業鏈分為三層,那麼底層是晶片,中間是雲,上層就是各式各樣的應用。很顯然,如今的雲計算已成為串聯上下兩端的核心,它即可發散生長出無數的應用,SAP、Salesforce等SaaS應用開發商們就紛紛擁抱雲廠商;同時也將CPU、GPU、FPGA、NPU等不同形式的晶片匯聚一體,例如底層晶片,為雲定製的AI晶片、ARM架構晶片層出不窮。可見,阿里雲開放資料庫標準化測試平臺只是這場變革的開端,未來IT體系所有技術都將基於雲環境。

阿里巴巴集團 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今年是從傳統 IT 向雲計算全面轉移的分水嶺,「全面上雲的拐點到了」。對傳統企業而言,雲技術的拐點,其實是他們構建雲上IT,走向能夠快速支撐業務創新的新IT系統的「起點」。全面上雲,也意味著企業IT全部環節上雲。

雲原生,讓資料庫江湖易主

從全面上雲這個邏輯延伸,資料庫作為企業IT系統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它的成敗顯然代表了企業上雲的進度。

首先從傳統資料庫自身來看,數據顯示到2017年資料庫總市場規模達368億美元,傳統資料庫一度擁有超過80%的市場份額。但最近幾年,曾經風靡業界的此類資料庫市場份額逐年下降,根據第三方機構顯示,到2021年,該資料庫市場還會下降20%至30%。

與此相應的則是雲原生資料庫的增長。Gartner預測,到2023年全球3/4的資料庫都會跑在雲上。此消彼長之下,江湖霸主地位的更迭似乎也就在眨眼之間。

傳統資料庫日漸式微,一方面是因為其價格高昂,動輒數十萬成本讓普通企業難以承受,原廠工程師售後成本還需另算;另一方面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產生海量數據,要求資料庫有更高的擴展性,但傳統資料庫擴容極慢,規劃就需要半年時間。

雲原生資料庫的誕生,正是因為網際網路的應用場景對資料庫提出了新的需求,例如以電商的的發展速度,傳統商業資料庫一方面因為高成本的原因,導致電商公司不得去轉向開源資料庫,另一方面電商複雜的應用場景,雲端的快速響應需求,是傳統商業資料庫所無法解決的。

如果說,雲時代已經是業界的共識,那麼雲原生資料庫,就是匹配雲時代的選擇。儘管,目前採用雲原生資料庫的客戶大多還是雲原生企業,但隨著數位化轉型的全面開啟,雲原生資料庫將會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目前,以亞馬遜的AWS Aurora,阿里雲的POLARDB等為代表的雲原生資料庫已經成為資料庫市場最大的黑馬,在Gartner發布的2018年資料庫魔力象限中,AWS和阿里雲雙雙入選。

與此同時,他們也具備替換傳統資料庫的成功經驗。早在2013年,淘寶核心系統的最後一臺甲骨文資料庫下線。亞馬遜則公開表示,到2020年將徹底拋棄甲骨文資料庫。

全面上雲將是歷史的車輪不可逆轉

在全面上雲的背景下,雲不僅是IT體系的「編譯器」,更是串聯底層晶片和軟體、應用的中樞。

所以,比較殘酷的現實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依照雲時代的技術特徵,以及雲時代的應用需求要做出改變,否則很有可能被淘汰。相比而言,傳統商業資料庫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雲原生資料庫要比它更適應雲這個時代。

企業上雲其實並非難事,但原有資料庫的遷移卻有可能成為第一塊絆腳石。舉例來說,企業搭建的傳統商業資料庫通常承載了ERP、CRM、OA等一系列系統,而數據模型也是基於老系統開發,如果沒有與之兼容的雲資料庫,上雲幾乎要重寫代碼。

那麼,阿里雲POLARDB則提供一鍵遷移功能,據驗證最快數小時就可以完成遷移,大大降低對企業改造資料庫的技術門檻。事實上現在已有約40萬個資料庫通過其他遷移工具遷移到阿里雲上。

事實上,企業如果全面採用雲上的IT系統,就可以享受雲上的開發,雲上的運維。可以輕易幫助企業將技術的複雜性簡化,接放企業IT部門,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創新,而不是運維上。

同時,雲有天然的平臺屬性,也就是說圍繞雲這個技術底座,將AI、邊緣計算、大數據、區塊鏈、IoT這些技術匯於一體,企業客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技術的組合。這種平臺化的賦能方式很明顯已經超過了雲計算IaaS層的範疇,將技術融入平臺,讓客戶得到更好的商業模式,而非技術本身。

全面上雲已是歷史的車輪,不容逆轉。你此刻的選擇,也許決定著你的命運。

相關焦點

  • 級數的絕對收斂、條件收斂和發散問題
    級數的絕對收斂、條件收斂和發散問題的解題思路比較多樣的。 在判斷級數是絕對收斂、條件收斂還是發散的時候,我們都要先看它是不是絕對收斂,或者說什麼時候絕對收斂。我們要看它的絕對值級數是不是收斂的。如果不是絕對收斂的,之後的判斷就因題而異了,如果是交錯級數,我們可以再用萊布尼茲準則來看看它是不是條件收斂;如果是正項級數,這時候往往看它是不是發散比較方便。
  • 阿里雲『收斂』 阿里巴巴『發散』
    用數學意義上的收斂和發散來定義阿里雲和阿里巴巴,收斂與發散反映著有無極限,阿里雲收斂於某一邊界,阿里巴巴則發散於無限可能,阿里雲的收斂是阿里巴巴發散的前提條件。為何說阿里雲收斂,阿里巴巴發散呢?新定位有兩層含義,行癲透露,目前阿里60%-70%流量跑在公有雲上,阿里計劃用1到2年時間讓所有流量都跑在公有雲上,這是阿里集團去年做的決定。阿里集團以後自己用的技術產品會跟阿里雲上的產品保持一致,技術和產品都將先登陸阿里雲平臺,不管阿里集團內部還是外部,基本在同一時間獲得阿里雲最新技術能力,阿里巴巴經濟體內的To B服務都會通過阿里雲平臺對外輸出。
  • 思維的發散與收斂
    回到主題發散和收斂,這是很多時候,我們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包括開會可能遇到的場景。用另一句我以前提過的話,並不完全等同,但可以作為近似參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們做技術分析,做產品方案,做企業的戰略思考,甚至個人的發展規劃,其實很多都有這樣一個過程。
  • 判斷級數發散和收斂的一些技巧 (1)
    目前我們學習了很多種方法來判斷一個級數是收斂還是發散的;問題是在碰到一個級數時,如何快速準確的找到對應的方法呢?實際上,與求積分的情況類似,判斷級數發散收斂並沒有特別難或特別快的方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如下的方法儘量少走彎路。
  • 發散思維 VS 收斂思維
    【設計思維的運用中,我們時而需要發散以便將討論的話題展開,探索各種可能性,時而需要收斂以便把討論聚焦到某個關鍵用戶或者是關鍵點,有時需要兩者互相配合使用。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通過維基百科來了解我們做的事情,不過看看大眾們在想些什麼,總歸是不錯的,於是我就熱切地投入進去了——並且,我很慶幸我這麼做了。我並沒有停頓下來,花一段長時間去思考,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之間有什麼不同。這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它們就融入在我們日常做的事情中,所有我們就不會停下來去想一想,這兩種思維方式背後的理論。
  • 領導力之思維的發散與收斂
    如果說發散思維是橫向思維,追求的是廣度,目的是獲得儘可能多的點子;那麼,收斂思維則是縱向思維,追求的是深度,直指問題要害,通過嚴密的邏輯構建直達核心的解決方案。如何提升發散思維能力呢?1、拓寬知識面、視野和格局。知識面越豐富,視野越寬闊,格局越宏大,思維越不受約束。
  • 股票發散形態是什麼?股票收斂形態是什麼?
    時常關注股票均線的形態,比如是發散狀態,還是收斂形態,都能夠對我們分析股票起到一定幫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股票均線的發散形態。  什麼是股票發散形態和收斂形態?  發散形態:  又稱喇叭形,並分為上發散和下發散兩種。該形態出現在頂部表示升勢到頭將發生下降,但無法確認跌市開始的時間。  均線發散的技術特徵如下。
  • 發散形態是什麼意思?收斂形態是什麼意思?
    時常關注股票均線的形態,比如是發散狀態,還是收斂形態,都能夠對我們分析股票起到一定幫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股票均線的發散形態。  什麼是股票發散形態和收斂形態?  發散形態:  又稱喇叭形,並分為上發散和下發散兩種。該形態出現在頂部表示升勢到頭將發生下降,但無法確認跌市開始的時間。  均線發散的技術特徵如下。
  • 漫遊在發散與收斂的天地間——從清華文化談開去
    「文科和理工科在考慮問題時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文科更多的是一種形象思維,而理工科更多的是邏輯思維。文科是一種發散型思維,而理科則是一種收斂型思維。文科更多的是求異的思維,而理科則是求同的思維。」胡東成先生提到希望同學們在考慮問題時,能做到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完美結合,發散型思維與收斂型思維的完美結合。胡校長的主持詞給我以啟發。「收斂型思維」是清華的傳統,是清華的特色。
  • 王者榮耀蝴蝶翅膀符號大全 蝴蝶翅膀符號名字
    王者榮耀蝴蝶翅膀符號怎麼打呢?有一個蝴蝶翅膀符號可以讓名字看起來更犀利!一起來看看王者榮耀蝴蝶翅膀怎麼打吧!
  • 唐雙寧:漫遊在發散與收斂的天地間——從清華文化談開去
    「文科和理工科在考慮問題時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文科更多的是一種形象思維,而理工科更多的是邏輯思維。文科是一種發散型思維,而理科則是一種收斂型思維。文科更多的是求異的思維,而理科則是求同的思維。」胡東成先生提到希望同學們在考慮問題時,能做到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完美結合,發散型思維與收斂型思維的完美結合。胡校長的主持詞給我以啟發。
  • 試試收斂發散法,輕鬆面對各種繁複的局面
    收斂式思維與發散式思維是兩種相反的思維方式,在法律人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大量使用,地位非常重要。收斂式思維就好比凸透鏡,將不同方向的光線集中到一點,最終引起燃燒。它聚焦於問題核心,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將各種信息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重新組合,從而找到解決方案。
  • 童話故事:長了翅膀的蝸牛
    她們靜靜地望著一朵朵潔白的雲,在藍藍的天空中飄動。「那雲朵,像一件潔白的輕紗,披在身上一定很美。」蝸牛盈盈揮動著柔柔的觸角說。「雲朵,像一片白帆,在藍天上駛向它想去的地方。」小蝸牛茜茜把頭仰得高高的喊了起來。這時,一隻小鳥鳴叫著在他們的頭上飛過。
  • 欣賞從「收斂的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到「發散的自然數倒數之和」
    前一篇文章《π告訴你:「偶數平方的倒數和」和「奇數平方的倒數和」等於多少》中我們有歐拉的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得出了一些與π有關的其他的無窮級數,這些級數甚是有趣,但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是有極限的,或者說是收斂的。
  • LuckyNumber的LP期權設立:蝴蝶揮舞翅膀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LuckyNumber的LP期權的設立,就想一隻蓄勢已久的蝴蝶,奮力的揮舞的自己的翅膀,即將迎來整個DEFi行業的一場龍捲風。
  • 除了飛行,蝴蝶的翅膀還有什麼用?
    眾所周知,蝴蝶是一種會飛的昆蟲,而它之所以會飛就是因為它有翅膀。所以蝴蝶翅膀的作用就是飛行。那麼,蝴蝶的翅膀除了飛行還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蝴蝶的特點蝴蝶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昆蟲之一,目前已知的蝴蝶接近20000種,它們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洲的陸地上,尤其以美洲和亞洲地區種類和數量最多。既然我們要說一下蝴蝶的特點,就不流水帳式的說它的一些習性、體型了。我們從食性以及繁殖的角度來看一下。
  • 蝴蝶翅膀就像飛機的兩翼,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常令人讚嘆不已
    蝴蝶,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蝴蝶,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 1200 種。蝴蝶一般色彩鮮豔,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釐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釐米左右。
  • 發散思維、收斂思維,一個都不能少
    然後我和他分享了我的方法:綜合使用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進行思考。 美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老先生曾在《作文與運思》中提到他的構思方法。 朱老先生用的方法就是先發散,後收斂。
  • 蝴蝶翅膀本無色?安徽高考作文題扯淡了
    活動期間,科研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同學們親手操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的翅膀。通過這臺可以看清納米尺度物體三維結構的顯微鏡,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原本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
  • 蝴蝶簡筆畫:蝴蝶之夢
    今天,陳老師帶我們開展了一個葉畫活動,我和同桌做了一幅美麗的葉畫,畫面上有一隻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看著這隻美麗的蝴蝶我不禁回想起童年的一段難忘時光……  小姐姐的父親是個菜農,也是村裡有名的大酒鬼,母親沒有經濟收入,只靠放幾隻羊來養家餬口。  她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三年前,她家因為多生了這個弟弟,交了上萬元的罰款,家裡很窮,所以她雖然已經十三歲了,卻只上了幾天學,就輟學了。  小姐姐對我非常好,把我當成最知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