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度納心臟驟停離世!如何把握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

2020-12-20 健康界

一代球王驟然離世的消息刷屏朋友圈。全世界足球迷集體陷入悲傷,即便是不看足球的人也大多知道這位阿根廷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

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50(北京時間23:50),馬拉度納在位於自己San Andrés的家中突然失去意識,心臟驟停。由於對「老馬」的健康狀況擔憂,他的家人早就安排了附近就有多輛救護車待命,而醫院也第一時間,進入到了馬拉度納的住處進行搶救。

但儘管多達9輛救護車在現場幫忙,但依然無法阻止馬拉度納離開。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3:02,馬拉度納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一代球王就此走完了他最後的人生。阿根廷知名媒體TYC透露,馬拉度納從昏迷到最終去世,大概只有12分鐘的時間。

「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安息吧,巨星,你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願天堂也有足球」……

世界足壇優秀的球員不少,但馬拉度納毫無疑問是最特別的那一個。他的成就和個人魅力都是舉世無雙的,吸毒、酗酒、肥胖、生活不節制,以及隨之出現的糖尿病,高血壓,讓他的後半生被多種疾病困擾,最後心臟不堪負荷,年僅60就永遠停止了跳動。

一代球王離世,讓我們痛心。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生活習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每年全球有73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約佔全球每年疾病死亡人數的1/3;在中國,近10年來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倍。

突發心臟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突發心臟病搶救成功率是多少?

「心臟病是心臟發生病變的疾病總稱,是一種常見的心內科疾病,由心臟結構受損或功能異常引起。根據病因,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和後天性心臟病,心臟病往往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有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家族遺傳或自身先天缺陷,基因突變等,後天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齡大,吸菸不良的生活習慣,感染史等。心臟病的症狀取決於心臟功能受損的程度和病情發展階段,一些比較常見的心臟病相關症狀包括心慌,心悸,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部分患者會伴有手腳腫脹,暈厥等。」

包括觸電在內的各種原因,致中國每年猝死人數達55萬,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在國內,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也只有1%。而在美國,平均搶救成功率在15%,一些大城市更高達50%。

心臟驟停患者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每拖延一分鐘,搶救成功率會下降10%。目前我國心肺復甦的普及率比較低不到1%,而其他發達國家心肺復甦普及率較高,日本的學生的普及率高達90%以上。

當出現有人突然猝倒並且心跳驟停的時候,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我們該如何搶救呢?

把握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

在心肺復甦的最新要求中,黃金4分鐘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所謂黃金4分鐘,即指應該努力在4分鐘內開始初級心肺復甦。

所以,當我們目睹身邊人突然倒地、呼之不應,懷疑猝死的時候,應該迅速且有條不紊地進行以下搶救措施:

1、評估現場:判斷周圍環境,將患者轉移到開闊的平地上開展搶救,避免二次傷害。

2、識別:通過拍打、呼叫病人判斷是否意識喪失。接受過專業培訓可以通過檢查胸廓起伏、頸動脈搏動判斷是否有心跳、呼吸。如確認患者意識喪失應及時呼喊同伴或旁人撥打120急救電話。


3、 胸外按壓:儘早開始胸外按壓,操作者兩手掌重疊交叉置於患者胸骨中下段,雙肘關節伸直,利用身體重力有節奏地垂直向下按壓,將胸骨下段壓下125px以上,而且要保證胸廓充分回彈,按壓頻率在100~120次/分

4、人工呼吸:開放並清理氣道後開始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氣後貼緊患者口唇外緣用力吹氣,胸外按壓與通氣比例為30:2,如果同伴在場可兩人交替進行。

5、AED除顫:如果周圍有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則應儘快分析心律,開始除顫。

6、高級心肺支持:初級心肺復甦後儘快轉移至專業醫療機構進行高級心肺支持。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相當複雜,常見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不明原因猝死等。

醫生提醒:最近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這些人易中招

隨著冬天的到來,氣溫越來越低,心梗的發作會越來越高!

相關論文研究表明,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密切相關,大氣溫度每下降10℃,冠脈事件的風險增加13%,死亡率增加11%。其中心肌梗死發生的諸多原因之一為「冷熱刺激」。

「預防冬季心梗,首要加衣保暖禦寒」,醫生表示,冬季室內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引發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誘發冠狀動脈斑塊不穩定,促使斑塊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導致冠脈管腔變窄或閉塞,引發心肌梗死。

據統計,每年有數百萬人死於心梗,平均1分鐘有20人死於心梗。我們都不要做離心梗最近的人,定期體檢,健康生活。

體檢是健康的守護神,但健康生活更是健康的指向針。


相關焦點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2019-11-28 09:59:19 來源:重慶晨報  |  作者:包靖據人民日報官微報導,中國平均每年約有54.5萬人猝死,而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驟停。研究表明,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方法。資料顯示,心臟驟停發生後,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臟驟停發生後立即實施心肺復甦和儘早除顫是其中的關鍵。
  • 把握黃金四分鐘,科學的心肺復甦方法趕緊掌握!
    更有甚者心臟驟停,你是否會驚慌失措?7月18日,由重慶市軌道集團運管中心團委和小辣椒愛心志願者聯合組織共同舉辦的心肺復甦交流會在冉家壩地鐵站舉行。活動現場,美國心臟協會(AHA-HS)主任導師夏令東給大家傳授了科學的心肺復甦方法,並對大家的急救手法進行了規範教學。
  • 再見,馬拉度納!面對心臟驟停專家建議搶奪「黃金4分鐘」
    本月初,馬拉度納剛剛進行完腦血腫手術,醫生表示手術很成功。但TyC電視臺報導稱,術後的這段時間,馬拉度納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些狀態不佳,最終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焦青萍介紹,心臟驟停發作非常突然,往往毫無徵兆。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會中斷全身各個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幾分鐘內就會致人死亡。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介紹給你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法簡單易學
    原標題: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11月27日,臺灣藝人高以翔在綜藝節目錄製過程中意外過世,欄目組申明,歷經2個多鐘頭的全力以赴搶救,醫院最後公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據人民日報官微報導,我國平均每一年約有54.5萬人猝死,而猝死的關鍵緣故是心臟驟停。
  • 黃金四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措施
    筆者最近通過培訓的機會學到了關於人的心臟驟停,如何在黃金四分鐘採取的措施。(3)觀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斷心臟驟停的結果:(1)如果呼喊沒有反應;(2)呼吸停止;(3)呼吸不規律;這時候基本可以判斷為心臟驟停,我們應該立即採取:現場急救措施(心肺復甦
  • 心肺復甦,把握急救黃金4分鐘
    10分鐘後急救人員到達,心電監護顯示心室顫動,立即給予電除顫1次,患者心律恢復正常,意識逐漸恢復。清醒後,患者沒有異樣。轉到我院後進行了相關檢查,診斷為遺傳性心臟病。根據指南推薦,我們為其植入了體內除顫裝置(ICD),預防再次室顫及心搏驟停。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一位是28歲的男性患者,平素沒有任何不適和心臟病家族史,上班時突發意識喪失。
  • 詳解心肺復甦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關鍵的4分鐘
    心臟急救中最嚴重的情況是心臟驟停,即心臟射血功能突然終止,導致重要器官嚴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時幹預,將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中國心臟猝死的總人數每年達到54萬,居全球之首,每天約有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而60%以上都發生在院外。
  • 什麼是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 五步心臟驟停復甦法
    如果在心臟驟停的4到6分鐘裡面我們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很可能給我們身體帶來一輩子巨大的傷害。所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 的救援知識,以備緊急的時候用上。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只是聽說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那麼,先給大家介紹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步驟 心臟驟停如何正確搶救方法怎麼做
    今日因為高以翔的突然離世原因繫心髒驟停,因而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被提上熱搜,中國平均每年約有54.4萬人猝死,而猝死主要原因是心臟驟停。研究表明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方法。遇到有人暈倒,我們如何判斷他是否為心臟驟停?正確的心肺復甦該怎麼做?
  • 推廣普及心肺復甦技能 人人都是「急救俠」
    1月1日凌晨,《巴啦啦小魔仙》扮演者孫僑潞突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僅25歲。   1月5日上午,南京圖書館一樓,一名老人突發心臟驟停,路人及時進行心肺復甦,將老人救回。   1月7日清晨,無錫一名交警在工作崗位上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48歲……
  • 心肺復甦術:黃金4分鐘
    數據顯示:在正常室溫下,心臟驟停1分鐘後呼吸停止;4~6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心臟驟停超過了10分鐘,就會發生腦死亡,從而失去任何搶救的可能性。因此發生猝死的人能否起死回生,心臟驟停後的4分鐘內能否得到有效的救治是關鍵。
  • 帶走馬拉度納的「心臟驟停」,離你我其實也不遠
    >4.將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與心肺復甦術(CPR)配合使用,能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率。01心臟病是導致心臟驟停的重要原因心臟驟停是指心臟活動突然停止而引發血流動力學衰竭,通俗地講,就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停止向全身泵血,導致大腦和全身重要器官突然缺血,幾分鐘內即可致命,心臟驟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 平頂山新新街|志願者教你心肺復甦術,把握黃金四分鐘
    為了提高急救知識普及率,平頂山五礦吳冬梅志願者聯盟志願者,他們深入到社區、街道進行急救知識培訓,為緊急事件發生後的「黃金四分鐘」院前急救儲備力量。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 抓住關鍵的「黃金4分鐘」 心肺復甦即將迎來全面普及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要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尤其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而心臟驟停患者的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以內,每拖延一分鐘,患者的生存機率就會下降10%。因此在進行心肺復甦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時間就是生命」,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是挽救心跳驟停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24小時內,「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引發網友多輪關注,@人民日報 等媒體發布微博後,相關話題熱度隨即達到73.29的峰值。
  • 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時候可救人一命
    尤其是「心臟驟停」如果病人得不到及時的搶救,(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4~6分鐘後大腦會出現缺氧,會造成患者大腦不可逆轉的損害,同時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病人搶救及時,脫離生命危險,所以各位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會一點胸外按壓,但光是胸外按壓是不夠的,學會心肺復甦,說不定關鍵時候可以救人一命。
  • 了解急性心梗預防和自救知識,拒絕「馬拉度納」式悲劇重演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6日凌晨,一代足壇巨匠,傳奇球王馬拉度納離世,享年60歲。阿根廷當地多家主流媒體報導稱,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進而發生心臟驟停而離世,而初步屍檢結果顯示:馬拉度納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其死因為「急性心力衰竭」。
  • 兩醫學生跪地救人無效:心臟驟停黃金時間僅有4分鐘,牢記這5步
    兩名女醫學生立即為男子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直至救護車到達。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兩位醫學生感到遺憾,轉身離開瞬間忍不住抽泣起來,不停抹淚。儘管救人失敗了,但她們的善舉讓很多網友都紛紛點讚,稱其「醫者仁心」。心跳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心臟驟停最佳的搶救時間就是立刻。
  • 掌握心肺復甦術應對心臟驟停_邢臺日報_邢臺網
    專業特長:精通各種藥物毒物中毒、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慢阻肺等常見多發病的診治,對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等急危重症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承擔市科技局科研項目4項,獲省級科研成果1項,撰寫多篇專業學術論文及著作。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診科王立祥教授通過對《202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指南》與《2016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中定義的「指南」與「共識」、定位的「施救者」與「被施救者」、定性的「生存鏈」與「生存環」、定量的「狹義存活率」與「廣義存活率」、定式的「平面思維」與「立體思維」5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從中西方視野準確把握心肺復甦(CPR)的精髓,為人們提供重要參考。
  • 西安醫生自編歌曲科普心肺復甦方法:半個小時能學會
    消息一出,無數網友都為這位年輕演員的突然離世惋惜不已,與此同時,心肺復甦也再度登上各大社交網站熱門話題榜。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範博淵自創的《心肺復甦之歌》正是在此背景下,被不少網友關注到。不同於普通的流行音樂,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心肺復甦的技巧要點,連節奏都是按照心肺復甦需要的按壓節奏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