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超強的英文能力是父母悉心培養之成果
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孩子學好英語,英語學習者無不渴望自己掌握英語。必須承認:包括我在內的學習者,習慣了漢語的象形文字,對拼音文字反應較慢。這種狀況要想加以重大改變,達到英語如同自己的母語,最好是從小抓起。與大家分享一則故事。
最近,我那十四歲的兒子科技興致大發,利用新冠肆虐無法到校上課的休閒日子,大肆研究編程和電腦技術。正好桂林的Jack寄來一塊電腦主板,我兒子就淘來一些配件,自己安裝起高性能的電腦主機。
兒子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組裝大功告成!完成硬體後,軟體安裝了從微軟官方網站下載的英文版視窗系統,喜出望外的是居然自行激活!由於我們長期使用蘋果機的MacOs系統,不太適應視窗,因此我請兒子再安裝一套蘋果系統。
電腦玩家都知道:蘋果公司的軟體對硬體匹配有嚴格的要求,普通PC機要想安裝蘋果系統,必須利用技術手段使用「黑蘋果」,這可是有點難度。兒子費了九牛二虎的勁仍然沒有搞掂,只好到萬能的淘寶上尋求電腦牛人的支援。
為了方便電腦牛人進行遠程控制安裝,兒子把先前安裝的英文界面換成簡體中文界面。經過數小時的遠程安裝,電腦主機終於實現了視窗與蘋果兩套系統共存!
試機時,兒子忽然發現電腦系統怎麼也看不順眼,界面上無論哪個詞都仿佛在阻礙正常的思緒,平時熟練的操作也變得笨拙無比。思考片刻,他恍然大悟:電腦界面是中文而非英文。切換到英文界面,他的頭腦與手指都頓時恢復了往日的靈巧。
兒子之所以具有超強的英文與電腦技能並非偶然,其實是我悉心培養之結果。我使用的電子產品,諸如手機、平板、電視、電腦……等,全部使用英文界面。兒子從出生起,家裡滿目看到的全是字母形式的英文,經過十來年的薰陶,逐漸在腦子裡形成了深刻烙印:電子界面就應該是英文。現在,他習慣了在網上瀏覽與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只要想搜尋什麼,第一念頭是使用英文而非中文。習慣了字母文字,他閱讀英文的速度甚至超過了中文。大家有空的話可以把手機和電腦調成英文界面,然後把所有的條目都仔細看一遍,數一數自己不熟悉的英文生詞有多少個。保守估計:對於初級與中級學習者而言,生詞恐怕幾百乃至上千。可見,人人隨身攜帶了一個英語小環境;再加上網絡取之不竭的英文資源,只要自己留心學習,自己的英文能力一定能夠與中文並駕齊驅(neck and neck)。語言小環境的作用甚至比大環境還有效!對於兒子的英語和日語,我並沒有具體教他發音、單詞、語法、聽力、模仿、朗讀、背誦、練習、作文……這些傳統教學中必不可缺的內容。我的意圖是設計與營造外語小環境(或氛圍),在這種小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英文與中文共享母語地位。雙語教育的目的,無外乎於此吧。Bra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