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這是一位5歲寶媽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和孩子每天日常互動的趣事兒,其中不乏對5歲女兒的滿滿愛意和女兒成長進步的點滴。從女兒第一次叫「媽媽」,女兒蹣跚學步到第一次奔跑,以及每一次那些重要的瞬間……簡單的筆記本,清秀的字跡,成為了連結申麗娟和女兒的重要橋梁,5年時間裡攢成了一摞厚厚的「家書」。
申麗娟是一名在國企上班的管理層,每天8點就要早早趕到單位,開始一天的繁忙。為了完成好工作,申麗娟經常加班,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但她同樣也很珍惜女兒成長中的每一個小小變化,所以關於女兒成長的每一段美好記憶,申麗娟都會寫在筆記本上。小小的筆記本,成為了她記錄美好回憶的載體與重要的精神支柱。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申麗娟響應單位安排、隔離在家,和女兒的相處時光也隨之增多。三月初的一天,申麗娟和女兒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女兒突然自顧自地,在一旁叨叨了一長串很長的英文句子,給申麗娟嚇了一跳。孩子無意間的舉動,讓她既感到驚訝又有些隱隱地擔憂:是不是最近在家陪孩子學習給太多壓力了?怎麼孩子才5歲,就能突然蹦出這麼多英文句子?
於是,申麗娟趕緊攬女兒入懷跟女兒聊了聊。一了解才得知,是自己想多了,女兒正在講述她腦海中的一個關於小動物們的故事。因為平時上幼兒園,孩子們總抱團在一塊「過家家」,幻想故事是孩子們之間的遊戲日常,現在呆在家裡學習,孩子就想結合現在所學的所接觸的角色編造一個新的故事,將來開學能和同學們一起用新故事「過家家」。和申麗娟童年時代玩「王子和公主」的角色扮演故事不同的是,現在孩子們的世界裡精彩紛呈,充滿著小動物,動畫,和他們幻想的人物,她們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
在申麗娟眼裡,5歲的小朋友用完整的英文句子,準確地描述出自己幻想的故事實屬不易。為了完成女兒的小小導演夢,申麗娟主動請纓拉上孩子他爸一起,在家裡扮演起了女兒故事中的角色,陪著孩子一起將故事演繹出來,算是疫情隔離生活中最為開心的親子互動環節。這也為申麗娟和女兒的「家書」,又添上了一筆。
其實,5歲小朋友寫故事並不罕見,兒童的想像力豐富,有很好的創造能力,他們經常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去詮釋這個美妙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花鳥魚蟲都充滿生命力,任何動物都活力充沛,這也是他們不斷感知、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基本能力。但是能用英文寫出完整的故事,確實著實讓人感到欣喜的一件事兒。「之前還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斑馬AI課學的英語已經能用到日常當中了。」申麗娟笑言。
見證你的成長,是我的幸運
申麗娟給女兒報課的初衷說來也巧合,19年年初,對比了市面上很多的在線課程之後,申麗娟決定給孩子選擇一個壓力不那麼大,且能夠調動孩子自主學習性的課程。當時老公在單位正好接到了AI相關項目的研究,於是每天都在查詢各種和AI相關的新聞動態,並無意間發現AI已經被應用在教育中,而且效果比傳統教學好很多。於是便跟她商量,給孩子報個以AI為驅動力的課程,所以選來選去,最終相中了斑馬AI課。
從試聽課開始,每天15分鐘的課程,女兒真的不用自己催促,自己就會打開App並認真學習,節節課都不落下。令申麗娟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不僅主動愛上學習,還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小老師」的角色,拉著她一起學習。課後,孩子還主動要求將斑馬AI課中的互動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和申麗娟再進行實踐一遍。
申麗娟說:「我覺得非常好的一件事是,除了上課, App裡那些拓展的內容帶著小孩子放眼全球還是挺不錯的,從小就得讓他們多看看,樹立理想!」她舉例道,《斑馬看世界》中帶孩子去了解了哈佛大學,課後,女兒會跟自己說將來長大了也想去哈佛。在申麗娟看來,學習英文的同時幫助孩子了解這個世界、樹立目標,並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比單純地知識灌輸,其實更加實用。
除此之外, AI課程中所教會孩子認識的美食,課後女兒都會和申麗娟一起實踐製作,一來二去,申麗娟和孩子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多,能夠共同交流的親子互動環節也越來越豐富,屬於他們的故事也不斷充實著「家書」的厚度,這讓申麗娟感到十分幸福。
是媽媽,也是同學
不知不覺在一年多的學習過程中,女兒已經完成了13本斑馬AI課的練習冊,寫作業歷來是各位家長頭疼的問題,跟其他家長「輔導練習猶如上戰場」不一樣的是,申麗娟在「媽媽」和「同學」這兩個角色中間切換得非常順暢,在學習的過程中,申麗娟可以安靜坐在旁邊忙自己的工作,孩子獨立完成學習,相互不打擾,相互沉浸在高度集中的氛圍當中。
令申麗娟最為滿意的是,女兒學習的課程是在一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中。浸入式英文學習環境讓女兒能夠快速理解英文包含英文指令,和申麗娟需要先把英文在腦海中轉換為中文,再理解英文的思考邏輯並不相同。申麗娟還得意的提起:「我女兒在家裡玩耍的時候,會指著家裡的各種物品主動跟我說英文,上課學到的東西基本都能應用到生活場景當中。」現在的女兒,活潑開朗,英文成為了她和申麗娟日常溝通的第二語言。
在申麗娟看來,現實中慢慢實踐聽說讀寫能力,遠比死記硬背和面對面灌輸要有效得多。所以孩子5歲用完整的句子創造故事不是偶然,而是孩子已經把學習的東西當作了自己的能力,自然能夠在這個美好的年紀,創造出富有想像力的內容。
好的教育是什麼?這其實是一個困擾著千萬媽媽的問題,想要幫助孩子,不如先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如申麗娟所理解的「將知識付諸實踐,寓教於樂,學以致用,才是幫助寶寶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