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金錢給的;而孩子的安全感,都是家庭環境給的。而家庭教育,我們往往缺少的不是錢,而是那個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環境。
孩子需要教育,永遠是"家"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些日子,我的一個同事向我提問:
她說自己是英語名牌大學畢業,也非常注重孩子英語培養,現在孩子6歲了馬上要上小學,學習英語4年了,為什麼感覺孩子還是連基本的英語口語都不太會講。隔壁家小孩去了美國1年,現在才5歲,英語說得非常順暢。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到了她是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秀。
當她出現這個問題,我基本上知道了她是沒有時間來創造家庭教育環境的。
不是她不知道,是沒有時間,或者來說是在家庭教育上,選擇了用金錢投入來換取家庭教育的時間投入。
如果有一天,她看到別人家的小孩教育上如此優秀,她也之後會花更多的錢去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培訓。
如果不是,那她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你想想前提是什麼,前提是她本身就是名牌英語專業畢業的。
在家庭英語教育上,我們往往忽略教育及英語的本身,而迷茫的感覺力不從心
根據統計分析,我們將兒童英語家庭進行分析:
1、從家庭上來看
從有0-12歲孩子的家庭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看出。
其中有54%的家庭基本是爺爺奶奶在帶孩子,出現這一類情況的80%是在農村。
還有26%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帶孩子,出現這一情況的家庭基本在城市。
剩下的20%就是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而這一類人中,又涉及了父母自己接受教育的情況。
這就是我們孩子所以生活的家庭環境,不可否認現在孩子教育,不論是人力還是財力已經跟買房壓力相差無幾。
我們在想想這個問題:0-12歲的孩子,對應的是20-32歲的父母,那麼對應的就是40-52歲的爺爺奶奶,這還是最優情況的家庭。那麼中國2000年前中國畢業的大學生又有多少。
這個答案:現實中很殘酷,我們可以用忽略不計來形容。
2、從教育上來看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知道,0-12歲的孩子最缺少的教育是什麼;
不是專業的培訓,而是0-12這一階段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以前不可缺少的家庭環境教育。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去了一趟美國,還是英語口語就講得非常棒,而且非常自信。
我為此還特意的去聯繫了她隔壁家的孩子:
這個孩子的英語口語是完完全全的再4歲出國那一年學習的,因為小孩在國外沒有朋友,就只能跟隔壁家的美國5歲小姐姐一起玩,小孩父母第一次出國,通過交流英語還不如我同事。也就是說一個5歲美國小女孩,教會了一個4歲中國小女孩說英語。
英語是語言,語言是解釋生活。我們長期用漢語解釋生活,而5歲美國小朋友,是完完全全用英語在解釋生活。
怎麼樣才能像那個五歲美國小女孩一樣教孩子英語
科學,將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引進到家庭教育
很多人會問,那什麼是科學的教育
對於家庭英語教育來說,我總結為:簡單、重複、系統的解釋生活,想一想,應該5歲小孩子都可以教會小孩的方法是什麼。
不是說,簡單的方法就不是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方法就是我們要考慮0-12歲孩子自身知識接受能力,千萬不要讓0-12歲就去接受我們大人都學不會的英語教育。
往往我們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孩子只是一面鏡子
在家庭英語教育中,我們往往該接受系統培訓的是我們自己。往往,我們帶孩子,都是依靠父母背的經驗,所以我們可以帶好孩子,因為,這些經驗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的培訓。
那要是家庭教育呢 ,特別是大家都陌生的家庭英語教育呢。可想而知,我們是多麼的」心大「。
想想,我們在做一個項目方案前,都要做分析報告、編制項目計劃書、指定項目實施計劃、制度項目分析管理方案,而我們在教孩子英語上面,做的就是簡簡單單的報一個班,要求孩子完成這個項目。
0-12歲的英語口語是應該簡單的,而且必須是簡單的,最困難的不是英語,而是我們家長自身。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像那個5歲的美國小女孩一樣完完全全的給孩子提供一個英語環境。
在家庭英語教育上,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
我們不能天天期望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問題,那將是奢望,
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借鑑巨人的經驗
如果,你有孩子英語教育困惑,可以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