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爸爸、媽媽們知道,影響孩子情緒的因素有多少

2020-08-18 春天媽咪TW

小強的媽媽是家屬,他的爸爸是一家企業的員工。小強出生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他的媽媽親自照顧他。但是由於家庭經濟狀況的原因。小強的媽媽也需要上班的。在小強一歲多的時候,他媽媽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準備去上班。孩子總是需要有人照顧的,於是把孩子的奶奶請來照護孩子。俗話說天底下最難處理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

由於婆媳兩人之間也沒有太多的深層接觸,很多的生活觀念和價值觀的不同。在作息時間,衛生習慣,還有日常的生活細節,兩人之間有很多的摩擦。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能彼此的忍讓,可是時間一長矛盾就有可能被激發起來。但是兩個人面上不能明說,於是產生了冷戰媳婦受了氣,那麼肯定要向老公哭訴。奶奶受了氣呢,也要找他兒子訴苦。而作為中間的爸爸是夾在兩頭受氣,每天弄得心情非常的不好,家裡的氣氛一天到晚都非常的糟糕。

在此期間受影響最大的居然是孩子。大人發現小強這時候變得非常的敏感,動不動就表現的非常不樂意,而且經常愛哭。只要一哭起來就很長的時間,怎麼哄也停不下來。沒過多久竟然還出現了兩側腹股溝有疝氣。而且這一段時間非常的膽小,晚上經常性的哭著醒來。後來沒有辦法,只好諮詢了育兒方面的專家後才知道,小強是因為情緒方面出現了問題。而這一切都是不和睦不協調的家庭環境造成的。大家知道家庭環境多麼重要了吧,他能給孩子身心帶來多麼大的傷害?

毋庸置疑,環境對兒童情緒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說的小強出現的問題就是受家庭的不良的環境影響產生的。有一些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大山上選兩棵樹,有一棵樹每天都用讚美的語言,激勵的語言,關愛的語言對它,這個樹長得非常的茂盛。而另一棵樹每天都討厭,滾蛋,恨你這樣的話對它說。竟然沒過多長時間,這棵樹枯萎了。可見我們語言的力量多麼的強悍。語言是一種能量,它能夠影響到周圍的一切。

而孩子如果長期待在不良的環境裡,這樣的環境裡面充滿了暴力,恐懼,煩躁,打鬧甚至壓抑。大家知道孩子對外部環境天生的敏感。這種環境中的孩子的情緒就會越來越糟糕,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的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活動範圍會逐漸擴大到學校社會。學校與社會環境也同樣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給孩子提供健康和諧的環境,不僅僅是我們家庭家長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

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我們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走向學校和社會之前把孩子的情緒引導的調理的非常的健康。這樣孩子才能夠以健康的姿態去迎接外面的挑戰。不至於因為早期的教育沒有做好,而讓孩子一出去就受到傷害。

除了環境之外,還有很多的因素也影響著孩子的情緒,比如色彩,音樂,溫度,甚至天氣,也會對孩子的情緒感知和表達造成影響。陰雨天,孩子的情緒會比較低沉。陽光明媚的天氣,孩子的情緒則會變得歡快喜悅。這其實和我們大人的情緒是一樣的。

大家都知道綠色和藍色等色彩是人們心裡情緒的鎮靜劑。所以我們要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到青山綠水的地方,感悟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在這樣的環境中,能使人的情緒鎮定,令激烈亢奮的情緒安定平和下來。而學校的牆壁通常塗成綠色和藍色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音樂對人們情緒的影響力,這更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舒緩的音樂能安撫人們焦慮憤怒的情緒,而高亢的音樂,則能令人情緒激昂,因此如果想讓孩子放鬆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態,我們就要經常在家裡多聽聽悠揚舒暢的樂曲。如果孩子經歷了失敗,那麼就要多放一些振奮精神的樂曲。如節奏感強烈的古典音樂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一定要交給孩子正反兩面看問題。告訴他們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的成功不叫成功。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在人生的道路上風景遠比結果重要。這樣培養孩子帶著積極的態度去做事情。讓他自己以後在做事情的時候,把消極的態度自動過濾掉。因此呢,情緒如何,看法和角度很重要,家長們一定要明白了這一道理。

相關焦點

  • 孩子早期的「情緒記憶」,你知道多少?從殘忍的心理學實驗談起
    領導該項研究的基思·佩恩表示:一旦情緒記憶形成,會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發生關聯,很難將它們隔離。如果人們試圖去忘卻這些記憶,情感因素會強化它們,從而會使其變得更加難忘。如果這種記憶在童年發生,會植入潛意識深處,影響更為深遠,甚至伴隨終生,即我們所說的「童年陰影」。
  • 媽媽不在時,孩子為啥特別懂事?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媽媽在身邊時,孩子總是各種撒嬌發脾氣不乖巧;媽媽一離開,孩子便變得異常乖巧聽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 孕期媽媽的情緒會影響胎兒嗎?
    正如作品《水知道答案》一書,水分子微觀形狀會隨著外界因素變化,喜、怒、哀、樂都會形成不同的水滴微觀形狀。如果把嬰兒看成一個大分子,那麼母體環境就是很關鍵的因素,生出來的寶寶就各不相同。情緒會影響腹中的胎兒,對媽媽的情緒也一樣感同身受。壞情緒對胎兒有什麼影響呢?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出現焦慮,抑鬱,孩子出生以後可能會有情緒問題,極端的負面情緒會造成嬰兒大腦結構甚至大腦功能的改變。
  • 媽媽哭了我也想哭:如何應對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經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情緒、處理事情的方式。《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第三版)中也提到,孩子在家庭環境中經歷著各種活動,體驗與形成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各種早期經驗。當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對親密關係的認知及處理;當媽媽傷心流淚時,孩子會受到媽媽情緒的影響,一起哭泣。
  •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超過媽媽,心理學家:爸爸常陪玩,孩子發展更好
    ,有一個身影,開始只看到腿,隨著藏看的孩子一個一個被找到,樹上那個人身子露出的越來越多,可能是身子太重把樹枝壓彎了,身子開始往下墜,隨著抓著的小樹枝被爸爸的重量壓斷,爸爸從樹上掉了下來,直接掉進了小推車裡。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影響幼兒遊戲因素知多少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影響幼兒遊戲因素知多少,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影響幼兒遊戲的因素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劃分,我們這裡選取試題中涉及最多的版本來進行闡釋。
  • 千萬別忽略孩子兩歲前的情緒,否則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在兩歲之前,寶寶們都可以自由地表達開心、憤怒、悲傷、恐懼等各種情緒,可是如果爸爸媽媽無法捕捉這些信號,只能讓他們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爸爸媽媽長期不回應孩子的情緒,或者總是抱著抑鬱的情緒和孩子相處,也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 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媽媽的情緒+爸爸的格局!
    文/魯鵬程孩子的成長之路,其實是父母的修行之路。孩子要健康成長,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而這個好環境並非一座豪華房子那麼簡單。雖然房子看上去是「實」的,但其所建構的卻是一個「虛」環境,這個由「外物」支撐的環境是孩子「安身」的一個地方,對孩子的成長只起到一個輔助性作用,那孩子成長的「真」環境在哪裡呢?其實就在父母這裡。
  • 媽媽的情緒,爸爸的格局: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關鍵
    文/魯鵬程開宗明義,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其實是媽媽的好情緒和爸爸的發格局!換句話說,孩子的成長之路,其實是父母的修行之路。孩子要健康成長,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而這個好環境並非一座豪華房子那麼簡單。
  •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究竟這部動畫片哪裡吸引了孩子呢?孩子為什麼這麼愛看呢?本文將為各位家長解惑。針對於「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家長們看後褒貶不一有些家長覺得自從自家孩子看了這部動畫片,變得有禮貌了;也有些家長覺得這部動畫片在教壞孩子;也有些家長覺得這部動畫片設計得很到位。
  • 李玫瑾:這3種「懶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優秀,媽媽們放手別管
    幾年前,一篇《世界正在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讓很多喪偶式育兒家庭意識到了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作用。因為喪偶式育兒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成長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內向,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然而,爸爸不像媽媽那樣充滿溫情、事無巨細,甚至可以說有些懶。
  • 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怎樣排解?
    但伴隨著孩子出生的喜悅,新手爸爸媽媽,面對著這個軟糯的小人兒,一想到要開始對一個生命負責,深感為人父母的責任重大,就要考慮該如何才能承擔起父母的職責,更好地養育好孩子?養育孩子,對新手爸媽是個挑戰,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麼,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 兒童心理學: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條件性情緒反應造成的厭學情緒
    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孩子受到消極情緒的影響。因為孩子年齡的原因,他們缺乏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就像我們成人,有時會因為在工作中與同事產生矛盾或與上司出現隔閡。而影響工作積極性是一個道理。而孩子則會因為同學間的不愉快、看不慣某些老師、親子關係間的衝突等等。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波動,出現條件性情緒反應,從而造成厭學情節。
  • 媽媽撫養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情緒,爸爸呢?對孩子的影響怎麼看?
    一個溫柔和情緒穩定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充足的安全感,擁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把更多的能量與精力,放在自我的成長上。而一個生活在情緒暴躁的媽媽身邊的孩子,他需要時時刻刻的打起精神,而這樣的暴躁易怒,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學會了這樣的情緒處理能力。
  • 爸爸帶孩子好處多,媽媽們別不相信,用點「小心思」你就知道了
    在如今紅火的短視頻平臺,經常會刷到爸爸帶孩子的視頻。那些爸爸們都各顯神通,極儘自己的本事帶娃。有的爸爸帶著娃娃踩水玩水,弄得娃娃一身溼,自己在哪哈哈大笑;有的爸爸親身示範教小嬰兒學翻身,對小嬰兒是鼓勵有加;有的爸爸沒事就喜歡「坑」孩子玩,逗樂自己和他人;還有的爸爸想著「套路」孩子卻反被孩子「套路」等等。
  • 老師們說|孩子喜歡的東西就想拿走?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近日,爸爸媽媽們應該都關注到了這條引起爭議的新聞: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EYFS三大基礎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個性、社會性和情緒的發展】早期學習目標之一就是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管理:孩子能夠談論自己和他人是如何表達情緒的,談論自己和其他人的行為及其後果,並且知道有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 2020兒童身高參考表,看你家娃達標沒?附影響孩子長高几大因素
    那麼身高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遺傳可以說是其中的大頭,只有爸媽長得高,孩子才有機會躋身「高個朋友圈」。孩子能長多高?一般來說,孩子的未來身高是可以通過父母身高來計算的,目前的主流計算公式為:男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女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還有另外一種算法
  • 六一節,是兒童們的節日,也是想念爸爸媽媽的日子!
    六一節,是兒童們的節日,也是想念爸爸媽媽們的日子!六一兒童節是附以每一個未成年人的節日,是保障兒童權利、家長們好好愛護自己的孩子,他們擁有的節日僅有隻一天啊,保持童心是多麼的重要,因為那是他們的童年樂趣所在。它有利於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古希臘某位哲人曾說過:感情是由交流堆積而成的。任何一種感情的升華都有賴於交流。
  • 孩子為何鬧情緒,兒童心理學為你解密如何疏導
    比如,和孩子說好的事情,可他們反悔了還發脾氣。比如,家長們覺得很小的事情,可孩子非要小題大做生悶氣。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他們的情緒表達恰恰與成人相反,他們不像成人遇事先理性看待。而孩子們是先感性,而理性還來不及反應。所以家長們經常會覺得,孩子情緒不穩定就是這個原因了。
  • "對不起,爸爸媽媽不是超人",情緒崩潰,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面對孩子的學費、以及每個月的生活費、養老費、房貸車貸等花銷,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工作上不順心了,父母也不敢把情緒帶到家裡,只能自己消化,然後帶著笑臉回家。因為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媽媽是超人,沒有哪個父母想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暴露在孩子面前。